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1990在线阅读 - 第222节

第222节

    蔺怀远今年四十来岁,年纪要比安自军稍大一点,却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长相身材方面,蔺小琳几乎是全部继承的蔺怀远的优点,相比之下,蔺怀远的脸庞线条要更强硬一些。

    粗重的眉毛,眼睛很大也很亮,鼻梁挺直,嘴唇稍厚,嘴巴也有些大,不过在抿起来的时候,相当地有威严。当然现在他脸上带着微笑,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特别是他看着蔺小琳的时候,眼神里的慈爱,安逸都能够感觉得出来。

    明显这个蔺怀远是一位感情丰富,性格真爽的人,这一点也和蔺小琳特别地想象,不愧是父女相承,都差不多。

    说起来这几年中央加快提拔年轻干部的力度,蔺怀远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并且性格鲜明勇于进取,更善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一直都是考察干部。

    所以蔺怀远年纪才这么大就能够长任到副省长,目前差不多也算是在执行省长职权,属于实权的省部级干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安逸还在观察着蔺怀远,而蔺小琳一进家门就好似变成一只活泼的小燕子,蹦跳着跑进客厅,拉着蔺怀远的手说道:“爸,我和安逸一起过来了,你快点来看看。”

    蔺怀远呵呵直笑:“已经看到了,来得正好,我正在等你们一起吃饭哪。”

    这时安逸也已经走到蔺怀远的面前,微微一鞠躬,恭敬地说道:“蔺伯伯您好,我是安逸,祝您和伯母身体安康。”说着话,把手里带来的不礼物呈现上去。

    蔺怀远接过礼物,随手交给站在一边的蔺小琳,看着安逸微笑着说道:“你就是安逸?我可是听小琳和宋伟提到你多少次,现在终于看到真人了。不错,不错,是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哈哈。”

    安逸听到蔺怀远的夸奖,还是恭敬地躬身表示感谢:“谢谢蔺伯伯夸奖,我一直都想来见您的,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蔺怀远哈哈大笑,摆手说道:“不必这样子客气了,你和宋伟还有小琳都是好朋友,还是如君的男朋友,大家都是自家人。”

    这时蔺小琳在旁边说道:“爸,我们去吃饭吧,我都饿了。”

    借着蔺小琳打岔的机会,安逸和蔺怀远也结束了寒暄,一起去饭厅吃饭。

    安逸知道蔺小琳的母亲身体一向不好,特别是冬夏两季更是难熬,多在外地疗养,现在并不在家里。至于宋伟今天正巧去京都处理事情,也没有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就是他们三个人。

    等到吃过饭之后,时间已经差不多快到八点半,过程当中蔺怀远也并没有谈及什么事情,看来也是遵守食不言睡不语的古训。

    安逸自然也是一样不会多说话,甚至蔺小琳原本话挺多的,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吃饭,蔺家良好的家教体现得十分明显。

    等到吃过饭,蔺怀远招呼安逸去他的书房坐一坐,这才是谈正事儿的时候。原本家里的服务员今天也给放假了,蔺小琳则是担当着服务员的职责,负责给端茶倒水,准备水果瓜子之类的东西。

    蔺怀远的书房里面几乎全都是各类书籍,当然政经类的是最多的,而且就在他的深红色楠木书桌上面还摆放着一厚厚的《资本论》,翻开的页面上面明显有用笔划线记录的痕迹,旁边还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也是密密麻麻写满的字迹。

    那怕是到了蔺怀远这个层次,也是在每天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这一点在老爸安自军还有萧光宇身上也能够看得到,安逸心里在暗暗地点头。

    书房内,蔺怀远让安逸坐到一个长条沙发上面,两人也是由学习这个话题开始,蔺怀远仔细地询问了安逸在东大学习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安逸还是能够自豪的,那怕不用去东大上课,可是他每天也都在努力的学习,其实早就都已经超出他现在所学的范围,也得到过张朝年教授不少次的夸奖。

    蔺怀远知道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连连点头:“一定不能放松学习,现在无论是国内或是国际的形势真可谓是一日千里,变化万端。如果放松了学习就会落后,再想追赶就来不及了。”

    话题既然已经打开,安逸也就是完全放松下来,其实对于蔺怀远的感觉,安逸都觉得远不如传言之中那般的严厉,甚至感觉都不如老爸安自军压力来得大。

    这个可能是因为安自军过于了解安逸,而蔺怀远囿于宋伟和蔺小琳和安逸关系要好,所以不好摆出威严模样来给安逸的缘故。

    蔺怀远坐在安逸对面的沙发上面,看着安逸问道:“你提到过有一个项目想要引进到东山省来,具体说来我听听吧。”

    安逸精神就是一振,这也算是正式进入正题了,于是他伸手在随身的皮包里面拿出来一沓资料,递给蔺怀远说道:“蔺伯伯,这是一个关于生产摩托车,远景是生产汽车的项目,日出国的一家企业,我是打算进行合资生产,准备就放到泉都这边……”

    蔺怀远一边点头一边接过资料,随手拿起一个金丝边的老花镜戴上,低头开始翻看手里的数据。

    这份数据是安逸精心准备好,可以说是一个汇总型的数据合集,是把关于川木制造公司的一些情况,包括准备在泉都投资建厂,以及对厂子建成之后有种种展望,交待的一清二楚。

    这份资料内容虽然很多,却不是很厚,保证蔺怀远能够在二十分钟内,就可以了解到整个项目投资的大概情况。

    蔺怀远也是在二十分钟的时候看完了一遍,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反而又翻看到第一页,仔细地看了一遍对川木制造公司的介绍,以及合资情况的说明。

    就是这个时候,更能够看得出来蔺怀远的严谨,并且他脸上戴着老花镜,一时间都让安逸觉得这是在面对安自军和萧光宇时的同样的感受。

    他们都是认真甚至达到刻板程度的人,并不会只听你在说,而是一定要亲眼看到资料,完全弄清楚状况才会做出决定。

    安逸一直保持着沉默,等待着蔺怀远看完数据。时间已经又过去十几分钟。

    蔺怀远合上资料,沉思一会儿,看着安逸说道:“这个川木制造公司现在属于日出国富科公司?那么合资的具体的意向是怎样的?你来说说看。”

    安逸仔细地解释说道:“川木制造公司是属于日出国的富科公司,并且这个公司还在罗斯国拥有银行等等业务。合资的意向是这样的,国内收盛达公司以及乐达电子合股,再加上明珠港的富达公司和日出国的富科公司共同出资,具体地点就是在泉都市。至于其它条件,可以慢慢再谈。”

    “这几家公司都和你是有关系的吧?投资额度这么大,你的公司能够承担得下来吗?”蔺怀远盯着安逸问道,眼神之中的光芒特别地犀利。

    安逸镇定地点头:“是有关系,而且还很深,已经有过多次合作,都算得上合作伙伴。这次的投资额度是很大,估计全部完成需要近百亿的资金,我的公司自然无法承受,不过我认为国家是不会看着不管的。”

    蔺怀远能够知道这几家公司和安逸的关系,其实一点也不出奇,毕竟依他的层面,想要了解到一些信息还是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明珠港的富达公司如何建立的,更是蔺怀远眼里不会成为秘密。

    不过说到日出国的富科公司以及罗斯国的富科银行,恐怕蔺怀远就不会了解得有多少,这一点安逸还是很放心的。

    当初建立开始,安逸就特意把其中的关系进行的割裂,无论是从财务还是各个方面,都没有多少牵扯的因素,富科公司完全就是一家独立公司,所以并不用担心蔺怀远怀疑。

    至于安逸用富达公司的名义进行合资,是有占国家对合资公司政策便宜的嫌疑,不过现在华夏这种公司多得是,根本不出奇。也没有人会有闲心计较这些。

    反正只要你是真投资,能够为国内引进资金和生产技术,提供工作岗位,不是空壳企业就行。更不用说安逸的企业一直以来都还是出口创汇的大户……只是这一点,国家就会支持。

    蔺怀远当然也是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并不在意,点头说道:“这个项目前景的确看好,不过困难还是有的。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是很快,资金却并不宽裕,就算是有,也是会投入到已经决定好的几个大型项目当中。你的这个项目恐怕国家就算是想支持,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会太大。”

    蔺怀远明显对这个项目很是看好,毕竟这个项目是东山省得益,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家的困难,语气方面就有些担忧。

    其实资金方面并不是安逸最担心的一个方面,只要是国家肯支持,资金方面安逸来想办法问题也不大。安逸所担心的就是目前国家某些部委的人为限制性措施。

    现在星海那边已经有一家合资的汽车生产公司,也就是那家未来著名的合资企业。一度占据着华夏百分之八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这样的公司能量会有多大,不用多想也会知道。

    安逸记忆当中就有不少信息,当时这家公司借助着在国家部委的某些关系,限制其它同样公司的成立,特别是对私营汽车生产类企业打压更甚。

    这一点才是安逸最为担心的。毕竟华夏的国情就是如此,如果得不到部委审批手续,再好的项目也没有可能在华夏立足。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必须得到蔺怀远的支持,由他出面去做某些部委的工作,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快捷方式。

    否则只靠安逸去想办法,难度可就实在太大。

    目前来看,说服蔺怀远难度并不大,安逸已经看到蔺怀远在听到资金并不是主要问题之后,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心里就明白了这一点。

    当然现在蔺怀远又拿起数据在看,那就更让安逸放心了。

    蔺怀远又仔细地看一番资料,放下之后说道:“根据你的数据所说,泉都这边可以用国有土地当做投资参入到合资公司当中,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我个人是表示支持的,当然这还需要在省委会议上研究决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马脚

    安逸一听心里就明白,此事基本上能够确定下来了。这项目本身吸引力巨大,抛开某些部委的限制因素,绝对所有地方官员都会眼红的项目。

    而且安逸的这个项目在资金方面,并不需要国家进行直接的投资,却又能够把国有土地的价值体现出来,这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绝对可以吸引到蔺怀远的目光。

    要知道这个项目如果引进成功之后,对于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都会有立竿见影的推动效果。比如东山省全省,都会因为这个巨型项目,会在很多配套产业上面取得发展,经济成果显著得很。

    如此种种有利条件,如果再不同意的话,那么这些官员完全可以回家,不用再占据这个位置浪费时间。

    当然这件事情蔺怀远表示会支持,那么安逸也不是没事情可做。他也会在另一方面加一些助力,比如说泉都市府的声音省里也得考虑。

    如果泉都市府的主要领导愿意支持这个项目落户,那么省里也更容易统一认识,对这个项目进行支持。

    毕竟泉都市做为东山省的省会城市,一把手也是东山省常委成员,说话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这件事情安逸已经安排郭勇去处理,在市里的这个层面上,郭勇这些日子也已经有了不少稳固的关系,更有不少说得上话的朋友。

    而且安逸也让讯达公司的那些位股东,也就是肖健扬和孙仕鹏那伙人提供帮助,如此多管齐下,搞定泉都市府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安逸还会去找省计委的赵沛东副主任帮忙,就在这种引进评估项目方面,计委自然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只要得到赵沛东副主任,省里进行决策,然后上报给国家部委审批也就有了依据。另外当然还有张朝年教授,还有他的那些学术界的朋友,这些人做为国家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顾问,能量也是相当强大的。

    有了这么多的助力,安逸相信这个项目通过国家的审批并不困难,唯一有影响就是时间上面,如果某些部委采取拖延的方法,这个项目取得审批的时间恐怕会很久,这样一来就会贻误时机。

    安逸心中的想法就是今年的六七月底之前取得审批,这样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日出国那边对川木制造公司进行整体搬迁工作,也同样需要大概半年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安逸需要有时间调集资金。这一点其实也是蔺怀远深为好奇的一个方面。这不是随便投资建立个工厂,这可是动辄牵扯几十上百亿资金的项目,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虽说做为省部级大员,蔺怀远见过太多鉅贾富贾,资产丰厚的多得是。不过一个象安逸如此年轻的小青年,面对近百亿投资的项目,张口就说不成问题,却是绝对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蔺怀远好奇地发问,安逸略一沉吟,还是决定告诉他一些实情。其实资金来源方面,这都应该算是机密,本不应该告诉任何人。

    只是和蔺怀远的关系毕竟特殊,不但是和如君的父亲萧光宇关系亲近,又是小琳的父亲,可以说完全就是一条在线的人。

    所以安逸考虑着有选择地告诉他一些事情,也是很有必要。这样做能够让他得到安心的保证,尽全力给安逸的事业提供帮助,就是一个最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安逸就开始向蔺怀远解释关于资金来源的事情。目前来说安逸旗下的企业盈利性都非常出色,当然也有几个在建工厂是吃钱大户,所以取得的盈利大部分都被吸收掉。

    其它包括已经开业的讯达公司的传呼台以及正在销售的bp机,盈利前景虽然绝对看好,可也需要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

    当然安逸也没有指望这些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最多是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担保或者一些流行资金而已。

    除了这些之外,黑河那边的边贸公司能够提供不少的资金,并且这个资金还在不停地高速增长,这对于安逸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没有想到苏睿的能力会这么的强。这算是一个资金来源,到年中的时候,估计能够提供至少二到三亿的资金。

    另外就是明珠港的富达公司,也是安逸考虑到一个资金来源。既然是合资企业,那么就需要大家共同出资,或是用机器设备产地厂房入股,或者干脆就提供资金。

    富达公司在王楠的精心经营之下,稳扎稳打,这些日子又是股票市场上面赚到不到少的利润,到现在为止盈利性都是非常地好,估计到年中的时候差不多能够提供四个亿左右的资金。

    其实这样算的话,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已经差不多了,以后的资金投入完全可以细水长流,开始的建设资金才是大头。

    安逸相信只要这个项目的工厂正式开始建造,到那时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的方法就只会更多,根本不用犯愁资金的问题。

    看得出来,蔺怀远对于安逸关于资金来源的解释也是比较的满意,当然他更满意安逸的完全没有保留的态度,正是到了这个时刻,安逸感觉蔺怀远是完全把他当成自己人。

    其实安逸对于蔺怀远的解释也有不少隐瞒的地方,不过这也无伤大雅,毕竟有些东西的确不好过多解释,牵扯到太多机密还有安逸后续布局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富科银行在罗斯国的业务情况就是如此。这可是安逸一直都保留着的秘密,包括前些日子彼得来到泉都市,安逸也只是强调他是合作伙伴而已,几乎没有人知道全面知道富科银行和安逸的密切关系。

    这也是因为安逸对于富科银行的发展前景有着特殊安排,除去借助罗斯国分裂得到好处之外,安逸还打算让富科银行近后将主要向欧美的方向进行发展。

    比如说安排克里斯蒂娜在美利国寻求的投资,安逸就打算由富科银行进行管理和资金的调动,这一块儿要做到完全和国内不产生关联和牵扯。

    这其实也是安逸专门留出来的一条后路,做为将来万一不慎出现风险的一种保证,当然这不是觉得华夏会出什么问题。而是考虑到做生意就会有风险,也是出由规避风险在考虑。

    另外还有一点,随着安逸生意越做越大,等达到某一个层次,肯定就会出现无法规避的阻碍问题,这也是类似于官场上面的‘天花板’规则。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允许出来过于宏大的,无法控制的企业联合体,除非这个企业本身属于国家所有。

    可是按照安逸现在的这种发展模式继续下去,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国家就会想办法要对他进行遏制。

    其实安逸也早就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也做过一些应对。比如说各个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尽量减弱,包括注册法人也都会不同。然后成立一个管理公司,尽量把他自己的身份由这些公司当中剥离出来。

    安逸的最终目标是让管理公司成为一个只是占据公司大部分股权,而不是全部拥有这些公司的一个机构存在。

    至于安逸也只是会做为管理公司的董事长,行使对管理公司的管理就行了。

    当然做了这些安逸还感觉不太够,只是目前国内也就只能先做到这一步,今后再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

    这边蔺怀远听了安逸的一番介绍,心里也是无比的惊讶,以前他是从宋伟和蔺小琳那里知道了不少关于安逸的事迹。

    可那样总是隔开一层,无法得到最真切的信息,也就没有感觉到安逸有过于特殊的地方,认为安逸也许就是一个对经商特别有天分的年轻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