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在线阅读 - 拥抱变化,创造变化

拥抱变化,创造变化

    拥抱变化,创造变化

    创新这个词大家很熟悉了,全世界全中国都在讲创新,但是创新到底是什么?你创新了吗?你做完以后,人家说:哇!你好创新。但是创新是做完以后才发现的事情吗?你在做的时候知道在创新吗?其实创新是寻求变化的一条路。

    创造变化、拥抱变化是我自己的理想。我个人理解这么多年来阿里巴巴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拥抱变化。人,特别是既得利益者一定是害怕变化的,其次,很多人只是在适应变化,而阿里巴巴这个词比较过分,叫“拥抱变化”。

    但是变化是很难的,尤其在好的时候要变化更难。不好的时候变也变不好,出现危机了,要找新的ceo了,开始寻找救星了,这个时候变不好了。世界上没有多少救星的。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路,风调雨顺的时候做准备,太阳升起时买雨伞。

    拥抱变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创新。拥抱变化是在不断地创造变化。变化有的时候是为变而变,但更多的时候你要比别人先闻到气味不对。这个就属于创造变化,为了躲开想象中的灾难,为了抓住想象中的机会,你要不断地去调整。所以“拥抱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大家要去理解,就是这个变化绝对不是不好的变化,而是说你对灾难的预测,对好趋势的预测。

    “拥抱变化”的学问非常深,因为它是创新的体现,也是一个危机感的体现。一个没有拥抱变化、创造变化的人是没有危机感的,一个不愿意去创造变化和拥抱变化甚至是变化自己的人,我不相信他有创新。变化是最可能体现创新的。

    ——摘自《2008年3月马云在湖畔学院的讲话》

    当别人都说“以不变应万变”时,马云却说“拥抱变化”。阿里巴巴不仅有“三个代表”(依次是:代表客户利益,代表员工利益,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还有“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项就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对于“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马云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不断的变化中求生存,在不断的变化中求发展。如果发现公司没有变化,公司一定有压力,所以说我希望告诉你们每一个人,看看你自己的成长,是否带来变化,transformation也是变化,我们的网站,traffic,我们的revenue,各方面是不是有变化,我们的服务策略是不是有变化。我们要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你觉得昨天赢的东西你今天还要希望这样赢,很难了。一定要创新,变化中才能出创新,所以要学会在变化中求生存。”

    马云在建立阿里巴巴时,很多电子商务公司都是面向大企业的,马云认为阿里巴巴不能也这样做。顺应时代的变化,马云认为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公司模式很可能走向终结。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对一家公司而言,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进入国外市场,从互联网的大量即时性信息中,中小企业可以很方便、很及时地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电子商务是什么,马云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新事物,并意识到电子商务一定能为这个时代带来巨大变化。这样,马云便想:“我为什么不能给众多的中小企业一个网络出口呢?”于是,不同于当时任何电子商务模式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阿里巴巴”就这样诞生了。

    可以说,阿里巴巴自诞生之始就是变化的产物,随后在互联网的风雨突变中,不断地应对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变化。伴随着变化,阿里巴巴一直走到今天。

    其实,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变幻莫测的,它的发展及未来都不能真正让人看得清楚。事实上,整个互联网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起来的。“以变制变”,让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如鱼得水,变化的形势反而给了马云更多的机会,他在变中准备,在变中求胜。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感悟: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只有企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自身具有竞争力,故步自封只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忽视了创新,必将面临一个惨淡的结局——灭亡。这种观念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适用的。“不创新,就灭亡。”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以简短而有力的陈述概括了这种观念。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是因为他从创新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吗?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因为他的思想停滞不前,不知创新,而使曾经辉煌的福特帝国一度淡出了汽车市场争霸的擂台。这句话是他对失败教训的总结。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老福特,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最了解美国的农村,地广人稀,需要农用客货两用车。那时候道路不太好,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不太高,他们需要的是cao作简单、坚固耐用、耐得住颠簸的汽车。他结合这些需求,生产出了cao作简单、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的t型车,迎合了大多数人的需要,很快,福特汽车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68%的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老福特还在不断创新,当时其他汽车制造厂家都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天3美元,他却提出“8小时工作制”“每天5美元”。表面上看,这对他的原始积累很不利,但另一方面这使福特公司吸收了很多熟练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他还发明了“生产流水线”,更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商业管理理论,当时几乎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福特家族。但是后来,老福特的创新逐渐教条化。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社会进入了大众化富裕的时代,但老福特仍拼命地生产t型车。他没有察觉到美国人已经不需要这种车了,人们开始要求车子速度快、造型美观、具有个性化特色。

    随着时代变化,消费者希望看到更多品种、更新款式、更加节能的轿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排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和日趋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小福特建议老福特推出豪华型轿车,但不为老福特所采纳。而通用汽车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需求,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出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而福特汽车公司则濒临破产。

    此时,老福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转而根据小福特的意见推出豪华型轿车,但是先机已经失去,直到今天,福特汽车也没有夺回昔日龙头老大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老福特用血的教训总结出:“不创新,就灭亡。”

    企业界中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经营秘诀,其核心思想就是出奇制胜。无论是新产品开发、广告宣传,还是营销手段等都应力求新奇,而不要步人后尘。如果只是一味地效仿别人,而不知创新求变,那么企业最终将会失去市场。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不能畏惧或逃避,而应该积极地迎接这些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并相应地对自身做出调整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