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在线阅读 - 靠整风运动确定共同目标

靠整风运动确定共同目标

    靠“整风运动”确定共同目标

    我们整风是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个人对互联网的看法不一样,对阿里巴巴的看法不一样。如果说有50个傻瓜为你工作的时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困难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聪明,当时阿里巴巴在美国,有很多的知名企业管理者到我们公司做副总裁,各有己见,50个人方向不一致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当年觉得,这是最大的痛。那时候简直像动物园一样,有些人特别能说,有些人不爱讲话。所以我们公司这样,我们觉得整风运动最重要的是确定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标,确定我们的价值观。

    我问在座的企业,你们企业的所有员工是不是有共同的目标?我在今年春节的时候,90%的杭州企业没有一个告诉我们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公司的所有员工是不是跟你一样。

    在1999年我们提出,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做80年的企业,要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这是我们的目标。全公司的所有员工,如果你不认同这个目标请你离开,如果你认为不可能实现,你也离开。

    ——摘自《2002年6月马云在宁波会员见面大会上的演讲》

    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前,马云就宣布全球大裁员,启动了后来被马云叫作“回到中国”的战略收缩。那真是非常时期,此前,阿里巴巴成立两年,也亏损了两年。这个公司会不会无疾而终,成为员工们心病;如何重振士气,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这些都需要马云在以后的经营中做出回答。

    2001年1月,在ge工作了15年的关明生加入阿里巴巴,就任coo(首席运营官)。在关明生的协助下,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启动了“毛氏运动”。

    这一年,阿里巴巴做了三件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南泥湾开荒”。因为他们知道越是冬天,越要“深挖洞、广积粮”。

    马云在学习“延安整风运动”的时候,认识到了“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的重要性。他说,互联网业务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打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按部就班,互联网公司需要跨部门配合,要靠团队力量。在马云看来,团队的整体主观能动性几乎决定了一切。

    通过“整风运动”,马云消除了员工们“红旗究竟还能扛多久”的困惑。阿里巴巴统一了整个公司的方向,统一整个管理层的思想,确定公司的团队、产品和经营模式。马云指出,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三大点: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的工作就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员工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在马云的倡导下,阿里巴巴还投资上百万元成立“军政大学”,从员工队伍中找到那些符合要求的干部,请专家培训这些管理人才。通过最先进的价值观和使命感的支持,不断培养出能打硬仗的“正规军”。

    企业的价值观是不能谈判的,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总监邓康明说,这样一种价值观教育使得阿里巴巴职业经理人能做到为了公司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阿里巴巴只要两个月就能完成的机构大调整,在跨国公司可能要经历3~6个月的痛苦过程,这正是阿里巴巴简单透明的企业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实中,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有资金、有设备,企业就一定能够发展,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这样的管理者只是单方面地强调企业经营中物的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作用,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对这种“刚性管理”的是“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以权力和规章制度为中心,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

    “柔性管理”的管理方法表现为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显然,在知识型企业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

    现代企业管理者,若想笼络员工的心,激发员工以最大的潜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采用柔性管理是最好的选择,在和谐、充满温情的环境中,让企业与员工共生共存。

    成立于1996年的赛意法公司是深圳赛格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外方意法半导体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是合资公司的控股方。

    赛意法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三个词:people!people!people!公司以人为核心的柔性化管理能落到实处并取得不错的结果,与高层管理人员的践行和企业制度的保障执行息息相关。这种做法受到了普通员工的好评,他们将此作为一种很高的荣誉。

    其实,在当今社会,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管理者只有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采用柔性管理,才能够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吃完后,大家发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他让助理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助理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询问这位大有来头的客人。

    “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我想当面和你谈,是怕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这就是松下的柔性管理,不仅仅对员工,对任何人都怀抱仁爱与尊重之心。其实,管理员工是一门大学问,而柔性管理员工,又体现了领导者的一种大境界。很多时候,不懂柔性管理,就拢不住员工之心。

    “柔性管理”就是既要让员工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又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强调员工的重要性,并尽可能弱化自己,把每一位员工都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需要讨好员工,重视员工首先应当体现在彼此尊重上,只有彼此尊重才有进一步的团结合作。管理者的秘诀是尊重人,但是,即使是在柔性的管理方式下,也要有刚性的制度。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但一定要坚持原则,令行禁止,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管理中必须遵守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