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纨绔教养指南在线阅读 - 第19节

第19节

    她感慨道:“老爷幼时家境普通,虽然饿不死,但也不是什么好门第。直到他考上举人,这才换了光景。”

    安城虽然地博物丰,但却位于大楚北方,文风与南方相比,逊色许多。

    前几十年,朝堂上几乎都是南方出身的官员。北方学子能中举的,仅有寥寥百人,能考中进士的,更是屈指可数。

    李皖当年能够从一个小地方爬出来,必然历经艰辛。

    不过也因此,与金氏结下了永世良缘。

    他屡败屡战,直到四十才考取了进士,也差不多这个时候,有了李执。

    之后的事,金氏都和许念安讲过了,自是不必再说。

    许念安若有所思,却听金氏顾自说道:“老爷的老家在佑安村,村里有三大姓,分别是王、张、李。只因李家出了老爷这唯一的举人,所以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今已是当地一等一的人家了。眼下,佑安村的村长,也是李家的人。”

    金氏扭头,见许念安听得入味,笑了笑,又补充道:“原本在当地,李氏一族是没有祭田的。自打老爷中举后,才陆续买了些。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人在一天天的变老,可这地,却在逐渐变多。如今怕是有五顷了。”

    许念安换算了下,大楚的一顷地是五十亩,五顷地就是二百五十亩。

    按理说,已经不少了。

    之前,许念安曾通过账本和礼单,核算过李氏一族的人数,最多也就三百人。

    二百五十亩,许念安觉得勉强够用。

    可这祭田,却不止用于周济族人。

    只听金氏继续说道:“这五顷地的收成,除了每年送与府上的那些外,剩下的会被分成几部分。一部分用来赡养村里的孤寡老人,一部分用来修缮族中的祠堂宗庙,另一部分还要提供给村里的私塾,用于孩子们读书上学。”

    说到私塾,其实也是李皖修建的,老师也是他花重金请的。

    这一切的费用,都来源于祭田的收成。有时候钱不够,李皖还得自己垫点儿。

    之后,许念安又在庄子里观察了会儿,确定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她偶然听人抱怨过,大楚便是上好的田地,收成也一般。

    南方的水田,水稻亩产三四百斤,也就是亩产两石多。

    北方的旱地,亩产一两百斤,也就是一石多。

    而且,这还只是未加工的谷子,加工后,肯定更少。

    一个成年人,想要吃饱,一天起码耗粮两斤。

    即使为了活着,按照一斤算,那一年也得三百六十五斤。

    也就是说,想要养活一个人,需要南方水田一到两亩,北方旱地近五亩。

    安城虽然不是极北之地,但也属北方。

    从收成来看,亩产约有两百斤,不高不低,差不多一亩地养活一个人。

    二百五十亩,差不多也就是两百五十人。

    如今族里有三百人,还得承担额外的开支,怕是不够。

    许念安心想,果然哪个时代都得开源节流。

    至于如何开源,许念安觉得,做生意不如当地主婆来得安稳。

    于是又动身去找金氏。

    见许念安过来,金氏对身边的管事婆子笑道:“这孩子,让她自己去转转,这才多久,又回来了。”

    管事婆子立刻凑趣道:“这还不是因为夫人宽厚仁爱,对少夫人好,所以少夫人才会与您亲如母女啊。”

    闻言,金氏笑了个满怀,悠悠的朝许念安一招手,示意她过来。

    待许念安到了跟前,就拉起她的手,拍着手背,佯怒道:“你这孩子,不是让青竹带你去四处转转吗?”

    与此同时,青竹和红兰也走了过来,朝金氏行了个礼。

    “夫人,还不是少夫人想着您,念着您。”青竹笑盈盈的说道:“方才少夫人见到果树,就问什么时候能结果。说是您喜欢果脯,想到时候亲自给您做呢!”

    金氏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许念安一副难为情的样子,回道:“可惜庄里的果树,都还没有结果。”

    “没事儿,再过几个月就行了。到时候,差人送到府里,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金氏笑呵呵的说道。

    随后吩咐管事婆子:“把你们这儿的私藏,拿一些出来,给少夫人尝尝。”

    不一会儿,露天的桌子上,就摆好了果脯。

    金氏示意许念安尝尝,待许念安咬下一口后,满怀期待的问道:“如何?”

    “味道......”许念安慢慢品着,眼神逐渐放光,“真好吃!”

    见许念安吃得高兴,金氏也满心欢喜。

    她又吩咐管事婆子多添了些,让许念安慢慢吃。

    看见眼前的美食,许念安觉得自己之前小瞧了这个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璀璨,不应该只用财富衡量。

    也许她习惯了网络生活,但不意味着,乡野日常就不好。

    因着快用饭了,金氏和许念安吃了一半,就让人撤下了果脯。

    今日的饭菜都是庄里的婆子做的,只是些寻常菜色,味道一般。

    但好在这里景色不错,风吹麦浪,秀色可餐。

    午后,两人又小憩了会儿,这才去了温泉。

    坐在温泉池子里,许念安犹豫了下,才对金氏说道:“或许是我杞人忧天,这几日总是心绪不宁,觉得有事发生。念安没什么本事,却知道有备无患才是上策。倘若母亲相信念安,可否多买些祭田,以备不时之需?”

    “这话,老爷也说过。”

    金氏感到有些诧异,她不知道两人是如何不谋而合的。

    呆愣片刻后,又继续说道:“数月前,老爷曾叮嘱我多买些祭田。说是朝堂的事,越发复杂了。如今能否避开这场祸事,尚未可知。不过,多买些田地傍身,日后即使离开安城,回到佑安村,那也是一条出路。”

    金氏没想到,许念安的心思如此细腻,小小年纪,也知道居安思危。

    一想到李执还在家里玩泥巴,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许念安听金氏这么一说,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虽然依旧感到不安,但想着有人一同分担,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好了,别想这事儿了。咱娘俩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必得好好享受。”

    金氏说着,就让青竹倒了杯果酒,一口饮下。

    此时的金氏,比往日放得开些,不似主母般端着,倒像是个普通妇人,正与儿媳说着家长里短。

    她们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瓜果蔬菜,从夫妻关系,聊到乡野趣事。

    许念安没想到,金氏对地头上的事也有了解,面露惊讶之色。

    金氏见状,略显得意的说道:“我虽不是农家女出身,但做主母的,若不想被底下人糊弄,自然得清楚底下人的事儿。什么样的年景,会有什么样的收成,我心中自是有数。虽说水清则无鱼,但他们要是太过了,我也是容不下的。”

    说完,她看向许念安,语重心长的说道:“念安,这也是你日后要学的。”

    许念安认真听着金氏的谆谆教导,时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约半个时辰后,两人才从温泉里出来,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傍晚时分,许念安再去请安时,恰好撞见一婆子,正在规规矩矩的向金氏回话。

    第25章 萌芽

    “夫人,那几处田地离佑安村不过二十余里,每一处都有二三十亩大,加起来差不多有两顷,虽然中间隔着另外几片空地,但说句实话,买了倒也划算。还有,佑安村后面的那处荒山,也是田老爷家的,他们说若能一起买下,价钱还可以再商量。”

    陈婆子说话利索,口齿伶俐,一番话将情况讲得明明白白。

    许念安没有打断二人的对话,直接走到了金氏的身边。

    示意许念安坐下后,金氏继续说道:“八百两,这价钱也太高了。佑安村上好的良田,也不过五两银子一亩。那荒山估摸有五十亩,就算是开垦种田,那也是下等田,二两银子一亩已经是天价了。”

    她顿了顿,又开口说道:“最多六百两。他们若是愿意,就找日子去衙门改契,若是不愿意,你就去回禀他们,说我去别处买地了。”

    陈婆子应道:“回夫人的话,奴婢的儿子也是这么和他们说的。看情况,十拿九稳。”

    六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有钱人一般也不会去那里买荒山。

    这次是因为田老太爷去世,几个儿子着急分家产,所以才会兜售土地。

    李家为了一次性吞下这些地,也已经开了高价了。

    金氏对陈婆子很放心。

    她儿子如今四十出头,是李皖身边的管事之一,主要就是处理祭田、学堂一类的杂事。

    她儿媳也帮着自己处理内宅事务。

    所以将买田的事托付给他们,金氏也乐得自在,只需关注进度就好。

    待陈婆子退出去后,金氏才让人上菜,与许念安边吃边聊。

    虽然两人的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但很多事情却能不谋而合。

    她们之间没有婆媳的针锋相对,反倒是更加的惺惺相惜。

    连许念安都忍不住感叹,若是亲母女就好了。

    当晚,许念安又失眠了。

    睁开眼时,天还是漆黑的。红兰睡在外间,偶尔发出几声梦呓。

    她轻手轻脚的起身,披上外衣,静静的站在窗前。

    月光透过窗纱映入房中,将身影拉得斜长,同时也悄无声息的勾起了许念安的思乡之情。

    她自认为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也不懂文人雅客为何会举头明月,低头故乡。

    直到现在,她才真正的感同身受。

    仿佛自己从小到大的思念,都浓缩在了这短暂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