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在年代文里靠沙雕躺赢在线阅读 - 第255页

第255页

    阔太立刻笑弯了眼,当即就跟宋京京约好去量尺寸的时间。

    宋老爷子和宋奶奶在京城玩了一个月,终于想家了,两人不顾宋京京的挽留,坚持要回老家。

    说宋奶奶是真的想家,想自己的儿孙,宋京京相信。

    但要说宋老爷子是想家,她是万万不信的,以她对老爷子的了解,他肯定是记着回去找村里的老伙计们吹牛了。

    宋奶奶无情地揭穿了他。

    宋老爷子:“怎么?我可不是为了我的面子,是我那些老伙计,也没几天好活了,要是没机会听我吹牛……啊呸,是听我讲北京的见闻开阔世面,岂不是死都不能瞑目?”

    宋京京:“……”服气!

    ……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77年8月,中.央宣布文.革十年结束,此时并未完全否定它,但人们已经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之光。

    这年秋天,恢复高考的消息轰动了全国。

    而整合了不到四年的艺术大学,也宣告即将解散,各大高校将恢复独立办学。

    工农兵学员们在这股浪潮下,大多选择了回乡工作,害怕晚一点就丢了铁饭碗。

    宋京京趁机给自己的工作室又招揽了两名员工。至此,她的工作室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分组,一个是连环画小组,一个是服装小组。

    而4月份已经回到京城和她住到一起的姜书兰女士,也没再去上班。她重新捡起了家族的刺绣手艺,助力自己宝贝儿媳妇的高端定制服装。

    在卢婉儿的牵线下,宋京京上半年有了第一批港城的名流客户,这一批客户的良好反馈,又给她带了更多的订单。

    她现在工作室规模小,只做精品,定制服装都排队到明年春末了。

    至于连环画,她的美女特工系列《胭脂谍影》已经连载到第三部了,第四部存稿也已完成。与此同时,《海军周刊》那边也有一部军旅题材的连环画在连载。

    在高考被讨论得最热闹的时候,陆家大伯母冷嘲热讽,说她不是正经的大学生,连陆老爷子也问她,要不要重新参加高考,好更‘名正言顺’一些,宋京京只是一笑置之。

    77年年底,美术学院搬回原先的学校旧址,恢复独立办学。

    78年初,第一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上了大学。不过这一次的高考,他们学校没有招收艺术类考生,而是致力于恢复学校的教学资质。

    78年9月,美院终于迎来了最新一批的大学生。而宋京京已经大三了。

    容丞原本被齐教授说服,留校当教师当了一年,这会儿听说学校正在申请招收研究生的资质,他毅然决定,准备考研。

    宋京京这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每个专业都仅剩寥寥几人,整个年级的理论课,都只需整合出两个班,继续按新编的教材上课。

    看着走在校园里的,意气风发的新生们,宋京京仿佛看到了天光大亮,朝阳即将从海平面下冉冉升起……

    然而,那些新生看他们这些师兄师姐的目光,可就没那么友好了。

    他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来的,被师长们寄予厚望,对于工农兵大学生就很是瞧不上,年级上有不少人被新生冷嘲热讽过,甚至都没什么新生会愿意管大家叫师兄师姐的。

    宋京京一笑置之,他们学美术的,还是得靠作品说话。

    等那些‘天之骄子’经过社会的毒打,就知道叫师兄师姐了。

    这一年多,她在齐教授的指导下,跟着容丞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造型学院的办公楼里,各式各样的奖杯奖状展示区中,也有她和师兄的一席之地。

    就这样,容师兄给新生们上课的时候,还因为简历问题,难以服众,班上的学生甚至故意不上他的课。但他孤高清傲,也不说自己的其他成就去‘征服’他们,冷面无情,该怎样就怎样,平时成绩一分没少扣。

    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消息震动全国,甚至全世界,国家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篇章。

    赵雪芝两口子作为第一批响应改革号召的人,迅速让出了国营厂子里的铁饭碗,只留下他们握在手里多年的秘方,就带着厂里的骨干力量出走,单干去了。

    彼时陆涛已经回了京城,刘县长也已经升调,公社的书记是宋京京刚升上去一年多的大伯,简直被他们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宋京京知道后,在心里暗骂对方几百遍。

    当初看书的时候,只觉得男女主留下配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反正就算他们不撤,国营厂子也很快就会因为失去竞争力,而破产或被并购的’。

    可是现在,站在工人们和公社的角度,宋京京只觉得他们实在是过分!人一走,副食品厂直接面临散架。

    第106章 .  喵喵?   ……

    “别着急。”反倒是大伯反过来安慰她, “陆团长早就跟我说过这个状况了,你说他怎么这么料事如神?”

    “哈啊?”宋京京愣了愣,才想起来, 四年前, 她是跟陆怀瑜说过这些事情的。

    原来早在大伯接任公社书记的时候,陆怀瑜就跟他谈过,并且帮他想出了应对之法。

    “他之前就叫我趁早培养厂子的接班人, 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前几天他还跟我说,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厂子原本效益很好,短时间内也不会失去竞争力,但要早做准备, 安排好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