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后妈养崽记在线阅读 - 第133节

第133节

    这个价还的有点狠,张家大媳妇儿说至少要四千八。

    乔静安又还到四千二,最后慢慢到四千五。

    张家是真心想出手,心里怕等几天政策一变,房子就收回去了。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家早就商量好了,房子留一套自己住,其他两套赶紧换成钱。

    张家大媳妇儿看她真想买,她松口了,让他们等等,她回家问问公公婆婆。

    “你别急,这家不行咱们就去看下家,像这样的小院子,周围多的是。”张大姐劝道。只要肯买,她肯定能给他们找到合适的房子。

    “张婶,我们这都还在谈,你说这话不合适吧。”张家大媳妇儿推门进来,后面跟着张家的人。

    张大姐哈哈一笑,“我做中人的,肯定想买家、卖家心头都乐意不是。”

    张家老太太经过的事儿多了,不在意这些,笑着道,“咱们乐意,就你们刚才说的价钱,看到钱,咱们今天就去过户。”

    乔静安点点头,“你们准备好东西,下午两点钟我们去过户。”

    从张家出来,又去看了好几家院子,乔静安又定了六个小院子,还有原来的农业局办事处那个大院子。

    最后一路看下来,张大姐脸上的表情都变了,怀疑她是不是有钱买这么多房子。

    乔静安没有多说,“张大姐,咱们下午两点见。”

    回到贺家,乔静安把上午看过的八个小院子按照他们看的顺序编上号,“你们五个一人抽一个,剩下的三个小院子就是你们舅奶奶家的。”农业局最大的那套是她的。

    贺妈问,“你们这就看好了?”

    “嗯,看好了,都在香樟胡同,位置和房子都不错。”乔静安对老四、糖糖招招手,叫他们过来。

    “来,你们几个,过来抽。”

    老四和糖糖还不懂,老大、老二、老三都这么大的人了,这会儿心里有点激动。

    老二搓搓手,“我先来。”

    老大、老二也抽了一个纸坨子,老四和糖糖有样学样。

    左后老大抽中三号、老二是七号、老三五号、老四一号、糖糖是四号。

    “好了,剩下的二号、六号、八号是你舅奶奶家的了。”

    定好了房子,乔静安下午拿着两家的户口本儿和存折去过户,半下午回来,手里多了九份儿过户证明。

    一家人拿着过户证明脸都笑烂了。

    乔静安则想着,这次买这几套房,她动用了几千另外的存款,希望不会招来什么事儿。

    到时候真有人来问,她就说她爸妈留原来给她的嫁妆吧。

    现在说出她爸妈原来是资本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73章

    房子买好了,乔静安把买家具的事儿交给三兄弟去办。

    “家里买了房子,老底儿都清空了,买家具这事儿你们三兄弟掏腰包。”

    老二乐意得很,原本他还想着如果买房子的钱不够,他就自己掏一部分。前年在东北和卢飞家做腊rou生意,他从家里拿了两千块钱本钱,爸妈也没让他还回去,他的私房钱可不少。

    “明天我们去买家具,争取下午就能搬到新家住。”

    他们三兄弟都不喜欢住招待所,还是自己家舒服。

    “行,我建议你们去回收站买家具,不要嫌弃家具破旧,只要基本是完整的,修修补补还能用的,就都买回来,家里空屋子多,不怕没地方放。”

    老大、老二心里明白,他们妈打的什么主意。

    沈阳家里,二楼的小客厅买的旧书架,过年的时候李婶婶上他们家来,一眼就看出他们家的书架都是老物件。

    “我们知道了。”老二调皮地眨眨眼,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现在的日子rou眼可见的好起来,环境也越来越松,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些东西,只要是真货,以后大概率会价值连城。

    第二天一早,三兄弟勾肩搭背的去回收站买家具,乔静安在家做衣裳,孩子们要开学了,要给他们做一身新衣裳。

    糖糖和老四被公婆带出去玩儿去了,就她一个人在家。

    老两口年纪不小了,再加上三个孙子要回北京读书,贺爸也不再坚持去上班了,年前办了退休,现在空闲时间多得很。

    乔静安打算等家里的大四合院家具配齐了,就让老两口搬去新家住着,四合院的居住环境更好一些,老人住着更舒适。

    至于每个孩子的小院子,结婚前不会让他们搬出去住的,都住在大四合院里。

    等老两口搬过去,三兄弟放假回家,也能在家改善一下生活,老人也有个事儿做,精神气儿才好。

    毕竟是贺勋的亲生父母,他们也只有贺勋一个孩子。她和贺勋感情越来越好,也乐意帮家里考虑这些。

    下午,乔静安估摸着时间,去火车站接贺勋。她没等多久,就看到贺勋一个人提着行李出来,乔静安迎上去。

    “在火车上吃午饭没有?”

    贺勋点点头,拉着她的手,“手这么冷,在外面等久了吧。”

    “没等多久。”

    “走,先回家。”

    两人回到家属院,贺勋怕她冷着了,不顾她的话,执意给她泡了一杯生姜红糖水。

    生姜红糖是她每年冬天都会做的东西,孩子们出去溜一圈,怕他们感冒,每次都要给他们灌一杯。

    乔静安端着生姜红糖水,慢慢地喝着,生姜红糖水蒸腾的热气熏得她的脸颊都湿润起来。

    “老大他们呢?”

    “还没来得及跟你说,昨天我把房子买下来了。我们家的和舅舅家的都在香樟胡同,一套大的咱们一家人住,还有几套小的给孩子们留着以后结了婚搬出去住。”

    贺勋一脸惊讶,没想到媳妇儿的动作这么快,简直跟人家买白菜一般迅速。

    乔静安看他一眼,“放心,现在的房子闭眼买都不会亏,以后你就会知道我有多明智了。”

    贺勋笑着道,“我媳妇儿难道还有不明智的时候?”

    乔静安被他逗笑了,白了他一眼。

    “他们三个今天去收拾房子去了,那里原来是农业局的地方,一下子清空了,屋里什么都缺。”

    贺勋给老婆又倒了半杯水,坐在一起,聊着家里的计划。

    半下午,老两口带着孩子回来了。

    “爸爸,糖糖好想你呀!”糖糖小姑娘看到爸爸,眼睛都亮了。

    老四也咧嘴笑,“爸爸!”

    贺勋笑着抱起两个娃,蹭蹭他们的小脸。

    日常被孩儿嫌弃的胡渣,糖糖熟练的推挤着爸爸的脸,不让爸爸碰。

    贺勋笑着看向爸妈,“爸,妈,你们回来了。”

    “哎,回来了。”贺爸上下打量了儿子,这么多年不见了,儿子看着越发有威严了,想来没有骗他们,日子过的不错。

    贺妈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眼眶都快包不住眼泪了,“这次在家住几天?”

    “住三天,部队还有事儿等着。”

    贺妈眼里的失望藏都藏不住,“不能多呆两天?”

    贺勋摇摇头。

    贺爸道,“行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儿要做。”

    贺爸嘴上说着这话,心里和老婆子一样忍不住失落。

    孩子长大后,就没有几天是在他们老两口跟前的,他们就这一个孩子,怎么会不想念?

    乔静安是个不喜欢和长辈住一起的人,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邀请公婆到沈阳住几天。

    “现在沈阳那边的房子宽敞,老大他们一走,二楼上面四间屋子都没有人住。”

    老两口很心动,不过想到刚来北京的三个孙子,“等暑假我们再去,老大三个才来北京,我们一走,他们放假都没地方去。”

    贺妈拉着儿子坐下,问他一路回来,辛不辛苦?

    “不辛苦。”贺勋抱着孩子坐下,耐心地和爸妈说些沈阳的生活。

    糖糖小姑娘这个话痨,帮着爸爸补充,“爸爸不让我和哥哥睡床,他只想和mama睡,太讨厌了。”

    老四跟着点点头,小meimei说得对,就是这样的。

    乔静安一脸尴尬,“我去厨房准备午饭。”

    糖糖小姑娘不懂mama为什么走了,赶紧拉着mama的手,“mama,坐爸爸旁边。”

    老两口扭头偷笑。

    乔静安怕糖糖乱说话,她到时候找不到地缝钻,撒开儿子、闺女的小手,假装镇定躲进厨房。

    贺勋捂住糖糖的小嘴儿,跟爸妈说起搬家的事儿,“我和静安都想你们搬去新家住。那边宽敞,没有楼梯,你们活动也方便。如果想老邻居了,随时可以回来住两天。”

    “我么老人和你们年轻人过不到一块儿去,我们还是在这边住着吧。”

    乔静安在厨房听到这话,走出来,“爸妈,去住吧,孩子们还要您们看顾着,没有你们可不行。”

    要在以前,乔静安打从心底不愿意和公婆一起住,但是这公婆是好相处的人,两人也只有贺勋一个儿子,以后住在一起,早晚的事儿。她不如表个态,大家心里都舒坦。

    再说了,贺勋还不知道要在沈阳呆多少年,老两口常住在北京,没什么妨碍。

    听了儿媳的话,心里没了顾虑,老两口相视一笑,一口答应下来,“等那边准备好了,我们就搬过去。”

    贺勋扭头温柔地看向老婆,都结婚这么多年了,他怎么一年比一年更爱这个女人了?

    那双火热的眼睛一直盯着她,她怎么可能没有感觉,都老夫老妻了,在长辈面前也不知道收敛。乔静安双颊微红,瞪了他一眼,回厨房做饭去。

    “我给你打下手。”贺勋把儿子、女儿放下来,快步去厨房。

    厨房门关上,贺勋把老婆压在墙上,忍不住心里的澎湃的情意,狠狠亲了她两口。

    贺勋还想亲,乔静安侧首,让他落了空。推了他一把,没推动,乔静安羞恼道,“不是要打下手吗?去把白菜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