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后妈养崽记在线阅读 - 第22节

第22节

    “赵婶子来找我了,我答应不追究。”

    “不追究?”

    乔静安一笑,“那肯定是不行的,我想着,天天让李红英恶心我,我也不能下去再打她一顿,毕竟也不能一点不顾赵婶子家的面子。要不咱们干脆想办法把她弄远一些,比如,调令什么的?”

    乔静安暗示他一句。

    贺勋心领神会,“这节骨眼儿上肯定不行,要等等,起码要等赵师长的事儿定下来再说。”

    赵师长最迟明年就要退休,卫大民被他老婆拖累的,这段时间名声可不怎么样,估计他没什机会了。等他成了副师长,下面的事儿就好处理了。

    说不定都用不着他,卫大民自己就找关系调走了。

    很勋的言下之意就是,团长夫人,你很有可能要升职了。

    听懂了他的话,乔静安问道,“升职这个事儿,赵师长说了不算吧。”嘴上喊赵师长是大家客气,实际上他只是个副师长。

    “那肯定不能,这个要开会决定的。”

    赵婶子白天说的军长家的要来,这是在给她透露什么消息?

    是提醒她升职的事儿很快就会订下来?

    还是暗示她这事儿压下去,赵师长安稳的退休,她们家会领这个情?推她家一把?

    不管赵婶子什么意思,她决定辛苦一下自己,找机会去领导家刷刷脸,不求别的,让人家的全面认识一下李红英的真面目就行了。

    就当帮助人家大领导的家属,融入军属的大家庭嘛。

    两口子商量好,事情暂时按下不提。

    贺勋没睡午觉,休息了一会儿,乔静安切了半边西瓜,削皮切成小块儿端给他,一个叉子递他手里。

    “吃西餐的?”

    贺勋看这叉子,拿手里掂了一下,沉甸甸的,不像铁,是钢的吧?现在就国家这个生产力,有多余的好钢生产餐具?

    乔静安心里一咯噔,她倒是没想这么多!

    在几十年以后,刀叉这些餐具又便宜又多,钢制的也不值什么钱,却忘了在这个时代,钢铁的珍贵。

    她平时吃西瓜,习惯切好放碗里,用叉子吃,方便,还不会到处流汁水。所以刚才切好西瓜,顺便就从空间拿了一把叉子出来。

    不过,拿都拿出来了,只能遮掩过去。

    乔静安捋了下鬓角的头发,不在意道,“嗯,读书那会儿在南方买的,听说是海那边那边运过来的,质量好吧。”

    贺勋一边吃西瓜一边叹气,“咱们在这些硬货上的生产力现在还是不行,和外面的国家差距还是很大。”

    乔静安故意说道,“怎么,你想把家里的叉子、锅铲都捐去炼钢铁?”

    贺勋瞪她一眼,“我就是感慨一句。”

    乔静安懒得理他,“整天瞎感概!吃了赶紧走,我要补午觉。”

    睡到三点多钟,她起床时,贺勋已经走了。

    堂屋里,三个孩子自动自发的在啃西瓜,汁水流的身上到处都是。

    看到她出来了,老三还冲她笑。

    “mama,吃西瓜。”

    乔静安叹气,“你们吃吧,我和你爸吃过了。”

    等三个孩子快乐的吃完西瓜,乔静安让他们把衣裳脱下来,趁下午天气还热,直接扔后院去洗个澡,衣裳三两下搓干净晾上。

    上午监督三个孩子学习,没时间检查,这会儿检查一遍,好歹老二、老三能从一数到十了。

    顺手给安排明天的工作,从十一数到二十。

    听到她的安排,老二、老三愁眉苦脸的。

    “只要上午完成学习我就不管你们,下午出去玩吧。”乔静安黑脸一转,笑眯眯的给三个孩子一人一把瓜子儿。

    小孩儿都爱出去玩,揣着mama给的零食,噔噔噔的跑远了。

    乔静安也不在家呆,关上门往山下去。

    “孙嫂子在家吗?”乔静安站在原在外面喊。

    “在呢,你进来。”

    乔静安推门进去,孙嫂子在缝衣裳,旁边放着一些棉花,看样子是要蓄棉衣。

    “开始做冬天的衣裳了?”

    “可不是,我家四个孩子可够做一阵儿的。”

    “我家里有缝纫机,要用直接上我家呗,比手缝快多了。”

    “没事儿,我慢慢缝,你也要用的,我就不和你抢。”孙嫂子客气一句,缝纫机在哪家都是大件儿,一般是舍不得给外人家用的。

    乔静安不是小家子气的人,“我哪能天天用,不用这么客气,直接来用就是了,你要过意不去,给我带一棵白菜啥的我也不推出去。”

    见她真不在意这些,孙嫂子痛快的答应下来。

    乔静安顺便问孙嫂子知不知道附近哪家会做弹棉絮的?

    “那你可问对人了,我就会,我家老娘就有这个手艺,我出嫁的时候还配送了我一套家伙事儿。”

    没想到孙嫂子还会这些,乔静安也不找其他人了,直接请孙嫂子帮忙做几床被子。

    也不占她便宜,一床被子给一块钱手工费。

    “我用你缝纫机都没收钱,你找我帮忙做点事儿我哪里好收你的钱。”

    乔静安正经道,“咱们有一说一,用我的缝纫机可是要给白菜的。再说了,找你做棉被,可不是一两个小时能做好的,我可要做好几床。”

    孙嫂子客气一番,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人家诚心给,她也就拿着,多得点钱,补贴补贴家里也是好的。

    乔静安帮孙嫂子整理线头,顺便聊聊赵师长家的那个孙媳妇儿。

    孙嫂子是消息灵通的,这一说起八卦就刹不住脚。

    赵师长那个孙媳妇儿姓郑,因为在娘家排行老大,熟悉一点的人都叫她郑大姐。

    郑大姐前两天当众下了李红英的面子,李红英对郑大姐嘴里也没有好话。再有几天就开学了,到时候说不定有的闹的。

    再说这几天要到军区来的军长家属,听说这次随军也带着孙子,看来也是要入学的读书的。

    乔静安原本打算通过赵师长家的搭上大领导,这样一看就用不着多麻烦一道,开学时送孩子去上学,自然就遇上了。

    拍拍手回家,她打算开学那天一定要惊艳出场,让人家记住她家三个娃。

    下午还有时间,她提着篮子进山捡了一些蘑菇,后面一片松树林,长一种当地叫做松鼠伞的蘑菇,她吃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

    捡了一篮子,估计够炒一顿了,这山上蘑菇还挺多,等有空闲时间了,再来多捡一些,晒干后留着冬天吃。

    三个孩子还没回来,她准备先闷一锅南瓜干饭,粉糯的南瓜可以当主食吃。

    提着篮子去后院洗蘑菇,蘑菇收拾出来,又抓了一把黑木耳泡上,蒜苗、青辣椒、红辣椒这些配菜切好。

    最后拿了一块腊rou出来,切了两指长,放外面大铁锅煮二十分钟,去去多余的盐分。

    老大带着两个小的回来了,喊着口渴想喝水,乔静安指了指桌上,早倒了一大碗凉着的。

    看时间贺勋要回来了,腊rou挑出来切好,重新洗锅,烧的锅冒烟,放油,爆香腊rou,撒入大蒜、生姜、豆豉,呲啦下入蘑菇,一会儿功夫,鲜香的蘑菇咕噜咕噜的汁浓味美,引人垂涎。

    贺勋踩点回家,洗洗手上桌。

    三个胃口大开的小猪猪都不用她叫,利索的爬到椅子上坐等开饭。

    “咱们家有腊rou?”贺勋吃了一片,香的很。

    乔静安白他一眼,“你家只有四张嘴。”

    贺勋嘿嘿一笑,讨好道,“可不是,咱们全家都靠你。有你才有rou吃,才有好吃的饭菜,你们说对不对?”

    老三大声回应他爸,“对对对!”

    乔静安对老三一笑,给他挑了一筷子腊rou,“老三乖。”

    老三满足的点点头,“我最乖。”

    老大、老二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风卷残云的解决了一大盆腊rou蘑菇,剩下的汤汁全部拌饭吃了。她家今晚上依然是光盘行动。

    贺勋一边洗碗一边和她聊天,“家里的米还有多少?”

    “米还有不少,不过也可以再买一些放着,冬天米又不生虫。再有,柴火该存了,听王嫂子说,天就要慢慢冷下来了,下雪下的早的话,下个月山上就白了。”

    “我知道,后天休息,我找人上山弄柴火。”

    乔静安把这几天家里的事安排好了,心里又想着怎么在开学的时候,让她家的孩子惊艳出场。

    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她的优势,给其他小朋友送小零食拉近关系。

    但是,这个年月送点心肯定不合适,无亲无故的,人家说不定把她当冤大头。另外来说,也太招眼。

    那做点什么合适呢?

    直到第三天,跟着贺勋上山打柴火,看到地上落的板栗,她想到了主意。

    把孩子叫过来,捡了一背篼板栗回去,她准备做糖烤板栗。

    用山上捡的板栗送人情,不轻不重,人家也不会多想。

    板栗搬回家,先洗干净晾上,下午水分晾干了,在板栗上切一刀,再倒入白糖水泡半个小时。最后捞出来,倒入一点菜籽油搅拌一下,放入烧热的土烤炉。没办法,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黄油之类的给她随便用,将就一下。

    土烤炉烤上二十分钟,板栗仁儿缩水了一些,再倒进糖水里泡一泡。第二次送进烤炉,烤十五分钟,甜糯脱壳的糖烤板栗就完工了。

    才出炉的板栗有些烫手,手忙脚乱的剥了一颗,送进嘴里,细细咀嚼,味道真不错。

    老大、老二、老三眼巴巴的望着她,乔静安一笑,“等一会再吃,板栗还烫得很。”

    贺勋带着人一趟一趟的运柴火回来,全部整齐的堆在后院空地上。

    贺勋绕到前院喝口水,三个孩子排排坐在屋檐下,脏脏的小嘴儿包的满满的,地上一堆板栗壳儿。

    “真是亲儿子,吃好吃的都不想着老子!”

    老二嘴被糖烤板栗占着说不出话,指了指烤炉前他们妈。

    想吃好吃的找妈去,找我们干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