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官的自我修养在线阅读 - 第84节

第84节

    纵然这次抄家越王能占些好处,但因为不可大张旗鼓,估计也不多,就是全拿出来,养活几百几千人或许没问题,可是江南四州之地,又是整个大魏人口最为稠密之地,加起来少说也有数百万。

    当然城里的居民她可以不管,但就算是乡间的百姓,要养活他们几个月,等到来年春耕,也不像是这位甄姑娘能做到的事。

    不过他还是问了。

    眼下,无非是走一步看一步,能为大家争取一点好处算一点。

    “南方气候温暖,现在时间还早,我想或许能种一茬蔬菜。”甄凉道,“这样,或许能坚持过这个冬天。”虽然吃蔬菜也不是长久之计,但总比肚子里没东西要好。毕竟遇到灾荒的时候,就是树皮草根,也是有人吃的。只不过冬天万物凋零,连树皮和草根都没有。

    “种蔬菜?”田老虎很吃惊,“葵菜还是薤菜,来得及吗?”

    “不,是菘菜。”甄凉道。

    “菘菜?”这个名字田老虎没有听说过,“那是什么?”

    “这是北方的一种蔬菜,不过叶片肥大,滋味清甜,产量比葵菜和薤菜要大得多。”甄凉道。

    如果真有这样的菜,田老虎当然是愿意种的,但他心里不免也有些疑虑,“北方的菜,在江南能种活吗?”古人早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很多作物到了异乡,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你放心,肯定能种活。”甄凉道。

    这可不是她的臆想,而是历史已经证明过的事实。上一世,桓羿当政的时候,有人献上了一株菘菜。当然,他们的重点并不是这蔬菜的产量和产地,而是将之当成一株“嘉禾”送上来的——那株菘菜,一根生了三蔸,实在是难得的好兆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桓羿“得位不正”,下头的人就总以为他喜欢这种祥瑞,送上了不少。

    桓羿本来打算斥责一番,让他们不必费这种心机。有这功夫,多多关心国计民生多好。

    但巧就巧在这批祥瑞之中多了这么一株嘉禾,桓羿见到之后,觉得这种菜产量颇高,比当下大魏常见的几种蔬菜更高,而且味道也不错,便决定在民间推广种植。

    毕竟当时,经过桓衍十年的统治,大魏吏治几乎崩坏,民间不知被搜刮了多少次,再加上几次灾荒,百姓的日子已经快过不下去了,吃饭才是第一等的大事。

    除了这种菘菜之外,当时还有商船从海外带回来的一种红薯,产量也很多。最妙的是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都不长,只需三个月左右就能长成。比之其他的作物,更省时省力。

    就是因为这两种作物被推广开去,遍植大江南北,桓羿才能在临危之际力挽狂澜,重新盘活了大魏这个棋局,将之拉回正确的道路上来。

    甄凉回来之后,自然不会忘记这两样好东西。

    只是一来搜寻种子花费了一点时间,二来桓羿现在的身份,拿出这东西多少有些扎眼,三来,百姓们对于没见过的东西,多少有些疑虑,未必能很快接受。

    但如今江南正是缺少食物的时候,只要有得吃,是决不会嫌弃的。而在江南推广这种蔬菜,也能稍微避开朝廷的耳目。

    只要在场这几人不说出去,没人会知道这个主意是自己出的,更不会知道此事跟越王有关。官员们报上去,多半只会说“商队从北方带来了菘菜种子,百姓种下之后发现丰产”芸芸,这样自己作为父母官还能捞点功劳。

    菘菜生长迅速,十几天就能出苗,可以一直从菜苗吃到长成,这样一来,即便没有朝廷赈济,也能勉强捱过去了。

    田老虎听甄凉介绍完,不由喜出望外。若果真如此,那就大大超乎他的预期了。只要肚子里有东西,别的事都还可以设法。现在唯一可虑的,就是这菘菜究竟能不能种活。

    连他都不相信,更不用说别人了。

    这么想着,他眉头皱起来,露出刀锋一般的痕迹,“纵然姑娘将这东西吹到天上,其他人没见过,只怕也不敢相信。我田老虎倒是可以赔上自己的名声,替姑娘作保,说服一部分人,但只怕也不是人人都听我的。”

    “这个我也有办法。”甄凉道,“这菘菜也可以先培育出一掌长植株,再将之种到地里。培育时,植株长得密一些也无妨,种的时候小心分株即可。如此,我可以在我自己的地里培育植株,等长成之后,大家亲眼看到,亲口尝到,便知道不是骗人了。”

    田老虎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人家什么都考虑到了,这件事有他没他,一样能办成,只不过是说出来安他的心罢了。

    他当即对甄凉道,“可有什么事是我田老虎能帮忙的?姑娘尽管吩咐!”

    “我需要你动员一批人来帮我清理和翻耕田地,尽快将菜种播下去,也好早日能看到成果。”甄凉道,“不过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这里拿不出更多的食物,帮忙的工钱也不高。”

    其实现在给钱没什么诱惑力,因为百姓拿到了钱也买不到吃的。如果能给吃的,那不用田老虎开口,也有很多人愿意来做工。

    但甄凉就连钱也得省着点儿花。

    不过,等大利这次走商回来,情况应该会好一些。他可以从别处采购一批粮食运来,到时候就宽裕多了。

    这是救命的事,即便不给钱,田老虎也愿意带着大伙儿干,但这话现在谁都不相信,他也很难说服旁人。不过,有工钱就行,很多人不愿出门做事,只是不想空耗体力,免得将赈灾粮吃完了,熬不过冬天。若有工钱,就不一样了。虽然如今城里物价飞涨,但是多少还是可以买点儿什么的。

    所以田老虎十分干脆地应下了。

    还问甄凉拿了一小包菘菜种子回去,打算自己在家里试一试。甄凉早就料到,也把种子带来了,当下仔细了交代该怎么种,然后才登车离开。

    目送她的马车远去,扬起一片烟尘,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大声问道,“大哥,那姑娘说的是不是真的?这菘菜能有这么好?”

    “好不好,试试就知道了。”田老虎说,“越王殿下把她留在这里,一定是心腹之人。坑了我们,对她主子又有什么好处?”这件事只有做成了,越王才能得到江南作为根基,他必然不会轻忽。

    而这边,回去的路上,丽娘也一直用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甄凉,走出去好远,才忍不住问,“姑娘究竟是什么人?”

    “以后你就知道了。”甄凉说着看向她,语气郑重地道,“今日我带你过来,就是想让你多看多学,认一认人。这一摊子的事,之后恐怕都要交给你。”

    “我?我不行的。”丽娘吓了一跳,连忙摆手,“这么重要的事,奴……我哪里管得过来?”

    “下面的人不用你去管,田老虎和他那一帮弟兄自然会做,你要做的,只是每天统计来干活的人数,给他们发工钱。”甄凉温声道,“你能识字,会算账,这些对你不难。若是有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

    见丽娘依旧在迟疑,甄凉又道,“丽娘,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选择跟着我,但我想让你过跟之前不一样的日子,做跟之前不一样的事。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这一步早晚要迈出来。它并不难,你相信我。”

    “那……那我试试看。”丽娘深吸了一口气,还是开口应下了。

    姑娘说得对,她想成为像姑娘这样的人,光是想是没有用的,得去学、去做。

    不过她也有些好奇,因为在她看来,这么重要的事,甄凉应该是要亲自坐镇的,她却交给了自己,必然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因此便问道,“那姑娘你呢?”

    “昨天你也见到金尚仪了。她从京城来,要在江南选一批女官入宫。”甄凉道,“我得跟着她,既能替她出出主意,也好让江南官面上的人物都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

    她这么一说,丽娘立刻就懂了。她一个弱女子,手里握着偌大的产业,背后若是没有靠山,那就是别人眼里的一块肥rou。

    金尚仪是宫中来的,姑娘若是与她亲善,别人自然就会猜度她背后的人在宫里。

    借这个势,能省很多事,也能做很多事。

    作者有话要说:    啊,周五了……_(:3”∠)_

    感谢在2021-01-2821:44:12~2021-01-2923:34: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佛系少女3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89章 事到如今

    甄凉主动来帮忙,金尚仪自然是高兴的。

    莫说来之前皇后娘娘就嘱咐过,就是没有,甄凉也绝对比她更了解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金尚仪自然不会放过一个这么好用的人才。

    而甄凉也果真有备而来,除了之前那七十多个女孩之外,还给金尚仪列了一份名单,都是之前被查抄的家眷,其中有能用的人,都被她挑出来了。

    趁着金尚仪看名单的时候,甄凉在一旁道,“虽然人数已经不少了,但我想,尚仪千里迢迢到江南来,自然是要使皇恩泽被此地。民间风闻这个消息,早就翘首以盼,若是只选这些人,只怕会让百姓失望。”

    “那依你的意思,要在民间采选?”金尚仪有些意外。

    甄凉含笑道,“若是别的地方,这话我也不敢说,但江南文风鼎盛,民间读书识字的女子也着实不少。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盛事,若不让她们参与,未免可惜。”

    金尚仪微微颔首。她知道甄凉的意思,是要把声势弄得更大一些。

    虽然之前她来的时候,江南各级官员全都前来迎接,已经很是引人注目了,但这些都是官面上的事,实际上跟江南本地的百姓关系不大,他们也就只能看个热闹。

    但若是放开了让民间女子报名应选,那就不同了。

    不过,金尚仪也有自己的疑虑,“这个想法倒是好,只是宫中采选女官,一向只挑孀居的妇人……”

    民间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跟高门大户不能比,出嫁的女人若是死了丈夫,除非有儿子可以依靠,否则通常都是会回娘家再嫁的,夫家也不会愿意白白养着她。至于丈夫的产业,没有孩子继承,那就会被族中收回去。

    所以民间的寡妇没有那么多,就是有,人家守着儿子过日子,怎么会愿意入宫应选?

    “正要跟尚仪说这个。”甄凉道,“其实,娘娘有没有想过,选年轻少女入宫?十四五岁入宫,到二十岁放她们出宫回家,也不会耽误婚事。她们在宫中受皇后娘娘教导,将来出去,自然也会代为播撒皇家恩德。而在宫中伺候过的女官,也可以抬高身价,就算年纪稍大一些也不愁没人愿意聘娶。”

    她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含蓄,但金尚仪已经听懂了。只怕不是没人愿意娶,而是多的人愿意捧着聘礼来求。

    很多仕宦之家愿意从宫中聘请积年的老嬷嬷出宫教导女儿,就是为了知晓礼仪,学一些大家规矩。普通人家没有这样的习惯,但如果能聘一位从宫中出来的女官作为当家主母,那不管以后出门与人交际还是在家教养子女,想来都能胜任。若还能与宫中保持联络,那就更好了。

    而这于皇后娘娘,也绝不是坏事。

    从她身边出去的女官,那就天然是她的人。若她们能嫁得好,也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与之相比,娘娘如今折腾的这些,就都是小打小闹了。

    至于皇后娘娘会不会同意?金尚仪虽然入宫未久,但是帝后之间那点儿小小的暗涌,她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而今娘娘的心思都在收拢势力、教导小皇子上,想来也不会有心思争风吃醋。再说宫中已经有那么多人了,陛下也未必会犯这样的糊涂。只要少让女官们到他跟前去转悠,完全可以杜绝。

    如此,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只怕外间物议纷纷。”金尚仪道,“这种事,以前可没有先例。”

    “以前也没有从民间召选女官的先例。”甄凉道。

    此前历朝历代,宫中所用的女官,基本上都是那些因为获罪而罚没入官的家眷,有才能的就会被选入宫中。

    到了前朝末帝时期,皇帝荒yin无道,听信jian佞之言诛杀了一位忠心耿耿的重臣之后,又将他的妻女都弄进宫去做女官,本意是要用贱役羞辱她们。谁知入宫一看,母女二人竟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人,昏君当时就迷了心智,想要母女双收,结果对方不堪受辱,将他赐死之后母女一起自尽了。

    当时各处本就叛乱频频,皇帝一死,整个朝廷几乎瞬间分崩离析。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地也都以此为借口,举起了“讨伐无道”的义旗。

    所以太-祖立国之后,吸取了这个教训,便不令这些罪官的家眷入宫了,统统改成了洗衣舂米之类的苦役。这样一来,宫里的人手就不足了,于是只好从民间选人入宫,但又怕年轻美貌的姑娘进了宫会生乱,索性只选有德行的寡妇。

    “有这句话,或许能说服陛下。”金尚仪道。

    甄凉忍不住抿唇一笑,这句话可真是太刻薄了,看来金尚仪也知道当今陛下一心要反对旧例、开创新例的心思。

    不过金尚仪还是被甄凉说服了,“待我传信回京,询问娘娘的意思,方能定夺。”

    在那之前,她也不会闲着,要依着甄凉那份名单,一一考察上面的人。这回被下狱审查的人着实不少,除了当地官员之外,更多的则是几大世家的人。这些本地世族枝繁叶茂,内中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并不全都是一条心。只要不是主犯,其中大部分审问明白之后就会被放出去,甚至连财产都可以发还一部分。

    从前背靠大家族,他们的日子怎么都不会太差,如今要自立门楣,却是困难重重。

    但如果家里有人能被选入宫中,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这些人本来就和获罪的主支不算亲密,甄凉这一手,更是彻底将他们从原本的家族之中分化出来,将他们牢牢绑在了皇室和朝廷这边,不用担心暗中再弄什么鬼。

    不过甄凉有甄凉的想法,金尚仪也有自己的标准,所以她会重新筛选一遍。

    而且除此之外,那些没有被此事牵连进来的江南大家族中,若是有想送人入宫的,金尚仪也要一个个过目,忙得不可开交。

    甄凉每天跟在她身边,这消息自然瞒不住耳聪目明的官员们和各大世族,略一打听,就知道她是从西北来的行商,因为适逢其会,倒是赚了好大的便宜,趁乱低价吃下了不少货物。而今她又跟金尚仪搭上了关系,就更不容小觑了。

    反正甄凉也没碍着谁的事,众人也只是暂时记下有这么个人,暂时还没功夫关注她。

    丽娘却没再跟着她,而是每天乘着马车出城,去监督田老虎请来的百姓们。

    甄凉手里的土地虽然都是大宗,但也不全在一个地方,而是分散到了好几处,这就够丽娘忙活一阵的了。好在有田老虎和他那群兄弟震着,倒也没人敢裹乱,更不敢对她不敬。她的工作就像甄凉说的那样,不过是记一下人数,然后挨个给他们发钱。

    一开始,丽娘有些不习惯。

    她是八岁的时候就被卖掉的,小时候的日子记不太清楚了,只依稀记得仿佛是很辛苦的,可究竟如何,却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而被卖掉之后,她过的一直是锦衣玉食,如小姐般的日子,虽然每天还是要起早贪黑地学很多东西,但住着大房子,吃着精细美食,穿着绫罗绸缎,也算得上养尊处优。

    要不是被送到了段崇文身边,她只怕还跟其他人一样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