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官的自我修养在线阅读 - 第80节

第80节

    桓衍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如今他是皇帝,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些人,也确实是因为他才有今日。可是会记得这一点的人却很少,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汲汲营营,就算表面上看着忠心,也不知道私底下在打什么主意。

    张充仪是第一个将这种话明白说出来的人,表现也完全符合桓衍的期待,让他如何能不高兴?

    不过,太完美了也容易引人怀疑,所以张充仪抬眼看了他一下,又道,“当然,臣妾也并非绝无私心。”

    “哦?”桓衍颇感兴趣,“什么私心?”

    张充仪却直接站起来,在他面前跪倒下拜,“臣妾犯下欺君之罪,请陛下降罪。”

    “这又是怎么说的?”桓衍见状吓了一跳,不过就更不觉得张充仪能做出什么危害自己的事了。遂笑着道,“就算果然是欺君之罪,你只需将实情说出来,朕也赦你无罪。”

    “陛下此言当真?”张充仪又惊又喜地抬起头来,问道。

    桓衍道,“朕是天子,金口玉言,岂能有假?倒是你那欺君之罪,朕倒是好奇得很,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充仪便将自己真正的身份说了出来,然后再次下拜道,“如臣妾这样的卑贱之人,生死本就cao控于他人之手,竟有承天恩之日,实在让臣妾惶恐无极。臣妾自知欺君之罪难逃,自从入宫之后便一直战战兢兢,生怕有人借此要挟臣妾危害陛下。谁知今日果然生事,臣妾便是万死,也绝不愿意损伤陛下分毫,所以才将事情和盘托出。”

    这个消息,比宫中有人要谋害皇嗣更令桓衍震动。

    他又不傻,宫里也不是没有嫔妃怀上,但就是生不下来,生下了也养不大,桓衍不可能承认这是老天爷降罪于自己,那就只能是有人暗中弄鬼了。

    所以听说就连桓安和何荣也牵扯在内,桓衍都没有太过吃惊。

    然而张充仪的身份,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她们是充作江南世族之女,以答谢皇帝的名义进献上来的,桓衍虽然并不认为每个都是他们的亲女儿,却也料不到这些人的胆子竟如此之大!

    更可怕的是,他们培养的女子绝不只是一个两个,也绝不只是一天两天。难怪整个江南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如同铁板一般插不进去,权势、财富、金钱、美色,在这些东西面前,有几个人能扛得住?

    而让桓衍恼怒的是,这种手段竟然被用到了宫中,并且他们还成功了!

    若不是张充仪主动坦诚,桓衍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这其中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内情。

    这么一想,他看向张充仪的表情,也变得莫测起来。桓衍最在意的就是脸面,如今这件事被张充仪当面说破,他面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

    察觉到他的视线,张充仪身子伏得更低,“欺君之罪,罪大恶极!臣妾自知再无幸理.但得蒙陛下眷顾数月,于愿已足,若能因此而让陛下看清身边的小人,则臣妾死亦瞑目了。”

    这让桓衍回过神来,意识到张充仪确实没做错什么。而且正是因为她的提醒,自己才会知道埋藏在下面的这些东西。

    而张充仪,明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但依旧一心向着自己,没有半点隐瞒,实在难得。

    她说自己有私心,不愿意被卷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中去,桓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谁会愿意私底下使那些鬼蜮伎俩?

    而他也不能不承认,张充仪这个机会挑得恰恰好,虽然身份曝光,但也彻底没了后顾之忧。而自己非但不能怪罪她,反而还应该重重地赏赐她!

    他没有看错,张充仪的确聪明懂事,知道进退。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身处劣势,但却不肯服输,最终凭借自身的能力扭转一切的人。因为这与桓衍自己的人生轨迹是基本重合的。

    他身边的美人虽然多,但大都让人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在这之前,最让桓衍满意的就是莺美人,但那也是因为人是从桓羿那里抢夺过来的,所以他才会高看一眼,但实际上,莺美人就是个草包,胆子虽大,但心里却并没有成算。

    张充仪却不一样,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提前料到了结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冒险,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可以说,她是第一个完全符合桓衍的审美的人。

    这样一个美人,若就这么死了,未免可惜。桓衍这么想着,笑着弯腰把人扶了起来,“朕说过了,金口玉言,赦你无罪,绝不会反悔。莫非爱妃是要陷朕于不义?”

    “臣妾不敢。”张充仪连忙起身,“陛下如此隆恩,臣妾实在惭愧至极。”

    “那你往后伺候朕的时候,可得尽心些。”桓衍开怀一笑,“今日之事,就先到这里吧。爱妃不必惊慌,此事朕自有计较,你只需像平日那样行事便可。”

    皇帝将此事接手过去,张充仪自然没有不乐意的,再三谢了恩,这才离开勤谨殿。

    段崇文的密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送上来的。但凡他再早上那么一两天,或许局面就不一样了。但现在桓衍已经先看到了底牌,再看他遮遮掩掩的密折,下意识地就生了疑。

    段崇文在江南的时日不短,只怕也早就已经被腐蚀了,否则不会一直没什么进展。

    如今突然上了这么一道密折,莫非是江南出了什么事?

    不过这事用不着桓衍琢磨,严御史的奏章随后就送到了京城。这可不是密折,而是直接投递到通政司,由中书堂的宰相们批阅,并抄送六部的奏章。一经出现,就在整个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封奏折里,严御史详细地说明了江南的各种局势变化,尤其着重写出乱军攻破了江南某世家的庄园之后,查获了不少与各方来往的书信,甚至还有一份目前尚未公开的名单!

    这封奏折另有柯将军附名,请求朝廷允许跟乱民和谈,招安他们,拿到名单。否则一旦被公布出去,只怕朝廷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整个江南也会彻底陷入混乱。另外,奏折里同时也请求借此机会,将江南彻底清理一遍,好增加朝廷对当地的掌控力度。

    紧跟着,蒋太监的私人奏折,也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几方加起来,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江南现在已经彻底烂透了,而这,却又是一个将这些腐朽势力连根拔起的好机会。

    莫说桓衍,就是朝中各级官员,也都十分动心。江南富庶,外放的官员都愿意去那边,现在大半官员都牵扯进了这件事里,一旦这些位置清空出来,那大家岂不是都有了机会?

    还有那些桀骜不驯的世家,他们手中掌握着的财富,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国库如今可正空虚着呢,若是能查抄一波,接下来的几年之内,也就不用担心会没钱可用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小的民乱自然是没有几个人在意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情结束之后的利益瓜分上。

    所以这件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共识:这些人本来也是大魏百姓,只是因为江南的世家和无良官员的逼迫,这才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如今他们既然已经知道错了,朝廷自然是愿意敞开胸怀继续接纳他们。

    以往,像是这样的民乱,虽然说是法不责众,但是朝廷肯定也要诛除首恶,杀鸡儆猴,警告下面的百姓们老实一些。但这回,连首恶也不诛了,相反他们还是有功的。只要交出名单,就能拿到一笔赏赐,而后续,朝廷也一定会处理掉那些贪官污吏和盘踞江南的大小家族,保证他们不会再被欺压。

    得到这个消息,原本有些惴惴不安的百姓们都松了一口气,而聚集在一起的乱民,也在顷刻之间就全都散了。

    朝廷已经开始赈灾,他们现在也不担心没有吃的,很多人早就不想继续下去了。只是朝廷还没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他们也不敢乱走,生怕被抓起来杀头。眼下没有了后顾之忧,离家数月的众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乡。

    田老虎没有回家,而是带着十几个兄弟,来投了桓羿。

    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里还有另一个人在推手,但是田老虎是再清楚不过的。虽然他不知道桓羿是怎么做到的,但桓羿确实完成了曾经对他的承诺,保住了跟着他起事的所有人,没让他们冻死饿死或是在战斗时被杀死,全都安全回了家。

    但普通百姓可以满足于此,田老虎却不会。经过这件事,他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这天下的本质。现在大家欢天喜地,好像这些官员和世家被清理掉之后,世界就清平了,日子就好过了。可其实不是这样的。

    要不了三五年,新的官员、新的家族,又会在江南形成新的势力。本质上,他们跟之前的势力并没有什么区别,顶多是一开始的时候压榨得不那么狠,能让大家喘几口气。

    想要改变这样的局势,现在做的这些远远不够。

    可究竟还要做什么,田老虎也不知道,所以他来投了越王,希望对方能够给他答案。

    但桓羿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他这样对田老虎说,“我遍读古书,也没发现哪一本书上写了解决之道。所以您还是请回吧。”

    田老虎摇头,“我还是想留下。”

    “为什么?”

    “古今圣贤都做不到的事,或许已经没人能做到了。但是至少,殿下与其他人不同,你在乎我们这些小民的死活。”田老虎道。

    桓羿自嘲地笑了一下,“恐怕我没有你想的这么高尚,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我只是想利用你们这一股势力,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已。实不相瞒,我如今的处境并不好,自身难保,并不比你们强多少。”

    谁知田老虎闻言反而眼睛一亮,“我等多少还有点用处,愿为殿下驱使!”

    一个亲王需要密谋的事情不多,田老虎认定自己猜到了真相,但却并不说出来。他坚信,若果真改天换日,百姓们在桓羿的治下,必然比现在更好。既然如此,他们当然也要站在桓羿这边。

    桓羿其实也是想留下他的,但毕竟是能将一群乌合之众集合起来,形成有效战力的首领。更难得的是,他本身没有学过这些东西,全凭自己瞎琢磨就做到了。虽然难免还有很多疏漏之处,但这份才华已经足够令人吃惊。

    而桓羿如果想要掌控江南之地,这些底层百姓便不可小觑。田老虎可以联络他们,就等于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一半。只需在上层官员之中安插上一两人,就没问题了。

    后面这件事,御史中丞潘致远正在做,不用桓羿cao心,而现在,前一项也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

    乱民散去,柯将军手底下的人也没有闲着,而是将名单上那些官员的府邸给围了。至于那些江南豪族的产业,早就已经被控制住,就等着朝廷一声令下,就能查抄。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就是有再多的诡计,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些豪族自然都有自己的人脉,但是现在,没有任何人愿意响应他们,帮助他们。如今江南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是所有人眼睛都盯着的一块rou,谁要是敢开这个口,说不得下一刻就会被打成同党。

    世家大族的仆人们,眼睛往往是最利的。主人家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意识到这一回是过不去了,便有许多胆子大的奴仆,偷了主家的金银细软,翻墙溜走。

    将士们围守在这里,主要目的是宅子的主人,这些仆人倒是不用太过在意,所以只要将带出来的值钱物品上交一部分,这些仆人就能顺利离开,也算是这些士兵们额外的收入。

    要知道,将来抄家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要记录在册,收归国库的,轮不上他们,只好现在沾点儿小便宜。

    察觉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少,所以整个江南现在到处都是出逃的奴婢等人,把原本就混乱的局势,搅成了一滩浑水。

    这浑水之中,自然有人想要借机摸鱼。

    虽然那些豪族世家都被盯住了,但依附于他们讨生活的人太多,这却是管不过来的。见势不妙,这些人自然就准备溜之大吉。其中便有“夫人”和她的那些同行们。

    她们从各处收买有潜质的女孩子,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最后再通过这些豪族们勾搭上“客人”,就能从中获利无数。这样的生意,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时候,都是杜绝不了的。所以他们并不算慌张,只是打算暂时躲出去,避避风头。

    所以他们还有余裕收拾行装,将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带走。

    然而等他们真的准备要走时,才会发现,自己早就已经被人盯上,根本就走不了了。

    甄凉已经等了很久。有宫中张巧娘提供的线索,以及上一世她自己调查到的种种消息,再加上手边几十个退伍伤兵调查到的结果,汇拢到一起,这群人一个不落都被甄凉盯上了。

    她早就有心借着这个机会,铲除掉这些毒瘤,自然不会让他们有机会从容溜走。

    只不过为了避免动静太大,引人注目,所以必须要等这些人自己动起来,再迅速动手拿下。

    忙活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总算是把所有人都给抓了回来。他们包下的这间客栈规模不大,险些住不下。好在这群人也不需要什么良好的待遇,有个屋子给他们待着就够了。

    “姑娘?”前来禀报的大吉见甄凉一直在出神,忍不住出生询问,“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没什么。”甄凉回过神来。其实这件事,她上辈子就做过一次,不过那时她在宫里,一切都只是听下面的人转达,而现在是自己动手。这是她始终耿耿于怀之事,但真正做到时,既没有解恨,也没有痛快,甚至没有任何放松,她的心里依旧是沉甸甸的,觉不出半分高兴来。

    “夫人”们固然罪大恶极,可真正有问题的,是这个世道。只要世道还是如此,只要还有这样的买卖存在,就算现在清理得再干净,也迟早还是会死灰复燃。

    这么一想,甄凉不免有些意兴阑珊。她强自振奋起来,对大吉道,“这些人就交给你,务必,将所有的消息都审问出来,不得遗漏。”

    “是。”大吉点头应了,犹豫了一下,又问,“姑娘,等问完了,这些人该如何安置?”

    这确实是个大麻烦,除了负责培训的老鸨和几个帮闲之外,更多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孩子,她们接受的所有教导,都是怎么伺候人,讨好人,并没有别的能力。若不能妥善安置,只怕转头自己就走上了老路。

    对此时的女孩子们而言,出卖自己,几乎是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了。而这些女孩,在接受了诸多教导之后,也很难回到以前的生活中去。

    甄凉皱了皱眉,道,“这个我来想办法,你先去吧。”

    等人走了,她想了想,提笔给宫中的张巧娘写了一封信。眼下,这件事,也只有这个人可以商量了。虽然她未必有办法,但有个人能说一说话,对甄凉而言也是一种安慰。

    谁知还没等她将一封信写完,大吉就匆匆跑来,带来了一封行宫那边送来的信。

    信里全都是京城的各种消息,而最为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正是前几日莺美人早产,诞下一位皇子这件事。

    就连桓衍这个原本好像漠不关心的亲生父亲,也表现得十分兴奋,不但当即给孩子赐名“畅”,还将生产有功的莺美人晋了两级,现在同样也是九嫔之一的充媛了。

    不过,这封信里的重点,却是莺美人早产的缘故。

    本来听说是张充仪一不小心冲撞了莺美人,但后来一调查,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牵扯出来好大一串人,最后甚至就连皇帝身边的何总管和桓总管,也隐隐绰绰与此事有关了。

    倒是皇后那边干干净净,竟半点都不曾牵扯进来。

    甄凉一看,就知道是张充仪的计策奏效了。她将事情的主动权送到桓衍手中,桓衍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搞事情?在保证莺美人母子平安的前提之下,他索性将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人都拖下了水,这是打算将后宫也清理一遍?

    也是,以前桓衍精力都放在别处,就是知道自己的后院有问题,也顾不上。更何况当时那些事里未必没有曹皇后的手笔,而当时桓衍还需要曹家的支持。

    但这一次,曹皇后没有伸手,而桓衍好不容易又得了一个儿子,想必是打算彻底斩断那些伸进后宫里的爪子,不想再看到任何“意外”发生。

    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虽然莺美人晋了位分,按理说已经有了独自抚养孩子的权利,但桓衍还是在洗三之后,就将这孩子抱到了万坤宫,交给皇后来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