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官的自我修养在线阅读 - 第72节

第72节

    穆夫人的死,无疑已经让段穆两家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毕竟虽然都说生产是一脚踏入鬼门关,但是豪门大户自然有许多照料孕妇和产妇的秘方,出事的概率不会那么高。

    不过那时毕竟还有个连接了两家血脉的孩子在,所以至少表面上,两家人依旧来往密切。

    那时段崇文才三十出头,为了照顾孩子和主持后宅各种事务,势必要再娶。他官运还算亨通,就算是填房也必然出自大户之家。但新夫人出身太高,只怕原配夫人所出的嫡女日子不会太好过。于是在穆家的暗中支持下,段崇文选择了将自己的一位良妾扶正。

    这位郑夫人是段老太太娘家的表侄女,家道中落之后投靠到段家,后来就做了段崇文的妾。

    那时,穆夫人还没过门。

    而在穆夫人生下女儿段素馨之前,她已经生下了段崇文的长子,就是段启明。

    这样一个人,要说她能真心照顾原配夫人留下来的女儿,甄凉是怎么都不可能相信的。穆家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那之后,就设法将段崇文给弄到银州城来了。

    甄凉听到这里,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对穆家来说,把人弄到眼皮子底下看着,确实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还能照顾好段素馨。但对于原本有大好前程,说不定对自己的仕宦生涯有着完整规划的段崇文来说,那就是无妄之灾了。

    银州知州,在朝中可是专门用来发配那些罪臣的所在!

    而且在穆家的高压之下,银州城一切都按照军队的标准来,根本没有任何给他发挥的余地。

    于是就在十年前,银州大旱,而草原人也正好叩边入侵,整个银州乱成一团。战事最紧张的时候,穆平海及穆家上下全部都上了前线,银州城内自然空虚不少。

    结果等他们战胜而回,却得知段素馨走失了!

    怎么走失的,段家人也说不清楚。因为那几天银州城里进了草原人的探子,很是乱了一阵,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就没了。

    这说法自然没什么说服力,但段家咬死了就是这样,穆家也无法可想。

    之后当然也找了很久,但那时到处都是流民,连个调查的方向都没有,渐渐的大家也就死了心。不管是意外走失还是有人处心积虑,这么小的女孩子,在这样的世道怎么活下来?

    这件事导致两家人彻底决裂,不久之后,段崇文就在回京述职的时候得到了新的机遇,转迁他处,没有再回到银州。

    再之后,段崇文被派到江南维州,官途重新走上了正轨。

    而今段家突然派人过来,穆家又表现出了这么明显的欢迎,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那位走失的段小姐,已经被找回。

    这让甄凉颇感意外。原本弄明白之前那些问题的时候,她猜想过自己或许就是那位走失的段小姐,但是如果段家已经把人找回来了,自己又是怎么回事?

    “后天要去府衙吗?”甄凉琢磨着这个消息,“那我少不得也要走一趟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亲自去看看才知道。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甄凉便暂时将这件事放下了,开始处理生意上的事。虽然只是顺带,但是既然来了,那也该多用点心思,至少不能把本钱都给亏了。

    然而这一整天,她都有些心神不宁,很难像平时那样静下心来。

    一开始甄凉并没有太过在意,也没深思其中的缘故,直到夜里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她才渐渐回过味来。意识到自己好像是在为后天的事而忐忑。

    这让甄凉十分吃惊。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太在意这件事的,之前也确实是这么想的。然而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心情却还是不免受到了影响。

    无奈只能承认,她确实不是那种沉稳有度、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以前能表现得淡定从容,一方面是许多事都在预料之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桓羿就在身边。有他在,甄凉就有了主心骨,自然什么都不用担心。

    甄凉翻了个身,看着透过窗棂照在地面上的月光,突然十分想念桓羿。

    反正也睡不着,她索性坐起身,穿好衣服,点起油灯,在桌前坐下,铺开纸张给桓羿写信。

    之前,她一直没有跟桓羿说过自己调查的结果,不过现在真相已经近在眼前,倒是可以写一写了。连自己的担忧与忐忑,也都可以尽数在信里告诉他。

    这一落笔就有些收不住,等写完了,甄凉才发现,自己竟写了厚厚的一沓。

    这样的信自然是没法寄出去的。

    她对着油灯出了一会儿神,拿起写好的信纸,一张一张在灯上点燃,看它们尽数烧灭成灰,然后才提笔重新写了一封信。这一回就简洁多了,只写了一张纸,简单交代了一下自己到银州城之后的事,就住了笔。

    不过经了这一遭,甄凉倒是冷静了不少。再躺回去时,也能睡得着了。

    第二日一早她就起来了,收拾了礼物拎在手里,带着一个护卫登上了那位张户吏家的门。之前打算徐徐图之,所以没急着接触,但好在已经跟他的夫人搭上了线,所以如今登门拜访,倒也不显得突兀。

    听到甄凉的来意,张夫人也不免有些为难,“这……您是知道的,府衙里的事,按理说是梁知州管,但咱们银州城,管事的其实是大将军府。这些琐事他们虽不会过问,可是衙门里有他们的人,都看在眼里。大将军最重规矩,要将姑娘带进去查看文书,是万万不能的。”

    一边说,一边将甄凉的礼物推了回来。

    甄凉又伸手推了回去,“我也知道此事为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吧,明日我跟张大兄一起去衙门,他找到文书之后拿出来,让我看一眼,然后再放回去。如此总不算是破坏了规矩。”

    这倒比之前的容易得多。

    银州城确实规矩重,但是百姓们住在这里,就是要过日子的,要过日子,就难免有些事情需要拜托到衙门里。这也是早已有之的旧例,只要不出格,将军府那边往往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夫人看了一眼桌上的礼盒,她刚才接到手里,就打开看了一眼,都是贵重的香料。

    听说京中今年弄了个什么品香大会,好大的声势,凡是上榜的香料,价格都翻了不知几倍。盒子里的这几种,她都听说过,价值必然不菲,最重要的是,这是银州城里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拿出去必然人人称羡。

    她心里舍不得,又听甄凉肯退步,便犹豫着道,“这想来能办。但我听当家的说,明日少将军要到府衙来,不若换个日子?”

    “不,就是明日。”甄凉道,“正是因为少将军要到府衙来,所有人都会去他面前露脸,张大兄办起事情来才方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穆长征身上,自然就不会有人注意到这样的小事。

    张夫人最后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只说要先跟张户吏商量一下,但礼物既然收下,想来此事不会有问题。甄凉回到客栈,天黑前果然就等到了她送来的消息,让她明日到衙门那边去等。

    上回穆家迎客,弄出好大的阵仗,但其实马车直接进了门,根本没看到客人是什么样子。不过今日不一样,他们要进州府衙门的大门,总不能再乘马车进入。

    甄凉有些好奇那位段小姐会是什么模样,所以一大早就到了府衙门口,在对面的酒楼上挑了个位置坐下,一边吃早餐一边等。

    一直等到巳时初,才远远瞧见一行车马停在了府衙门前。

    那位甄凉远远看过几次的穆少将军从马上跳下来,殷勤地凑到后面的马车旁,说了几句话,然后车帘子才掀开,先下来的是个白面书生,而后才是一位身着白衣的小姐。

    看到人的瞬间,甄凉有些失望。

    倒不是这位段小姐不好看,其实单论长相,可以称得上“花容月貌”四个字,但甄凉第一眼注意到的却不是长相,而是她身上那种柔弱无依、楚楚可怜的气质。

    如果是身体不好,荏弱一些也是常理。可是依甄凉看来,这位段小姐身体健康、面色红润,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用这样一副身体摆出弱柳扶风、泪光点点的姿态还不违和的。

    甄凉两世为人,所认识的女子,无论身在什么样的处境里,大都坚韧而要强,各有风骨,就算斤斤计较,那心里也是有成算的。所以这样的姿态,看在她的眼中,怎么看都是矫揉造作。

    到底是她本来的性情如此,还是段家用了什么手段?

    甄凉将最后一枚虾饺放入口中,吃完之后便搁下筷子,下楼结账去了。

    她的预计没有错,这些人一来,衙门里所有人都凑了上去。其实未必人人想在少将军面前露脸,但若是不去,万一被人记起来,说不定就会有麻烦,自然是随大流更安全。

    趁此机会,甄凉进了府衙,跟张户吏接上了头。

    然而张户吏手上什么都没有,“你说的那些文书,我翻遍了整个库房都没有瞧见。”他对甄凉道,“不过看前后的痕迹,应该不是没有,而是被人取走了。甄姑娘,您看这……”

    “辛苦了。”甄凉朝他点头,“这不是你的问题,你尽了力,我们的交易就算完成了。”

    这个结果,也是之前就预料到的。

    银州城毕竟是他们的地盘,兴宁县那边的记录不好销毁,这边的却容易。若连这样的证据都留着,那以穆家对整个银州城的掌控,早就已经察觉到不对了。

    所以扫尾工作必然做得很仔细。甄凉若不是先在兴宁县得到了线索,有针对性地调查,说不定也不会察觉不对。

    事情了了,按理说甄凉也该离开了。不过她看了看张户吏,又道,“张大兄,我听说今日少将军要过来?我来银州城也有一段时日了,还未见过少将军,想近距离瞻仰一番,回头到了别处,有人问起来,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不知张大兄可否行个方便?”

    这要求确实有点过分了。但考虑到之前自己并没有帮上她的忙,张户吏低头想了想,还是一咬牙道,“那你跟我来。”

    穆家治军严谨,不过百姓们对穆家人,却还是敬大于畏,因为他们本身并不凶神恶煞,甚至不涉及到正事的时候,还相当好说话。到时候就算被发现了,解释说是自家亲戚,想过来瞻仰少将军的威仪,想来也不会受罚,最多是之后被府衙的佐贰官们数落几句。

    甄凉就跟在张户吏身后,进了府衙后的花园。

    各地衙门的规制,跟京城的皇宫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前面办公,后面住人。绕过衙门所在的正堂,进去就是一座小花园,将前后分隔开来。后面的那些院子,就是各级官员的家眷们所住的地方。

    穆长征一行人,此刻就在花园里。大半个衙门的人都来了,将他们簇拥在中心,所以一眼就能看到所在。

    张户吏领着甄凉汇入这些人之中,半点波澜都没激起。

    梁知州不在,负责迎接他们的是本州通判。这会儿,他正在介绍花园里的各种景致,段启明间或插一句话,都是说哪里跟从前一样,哪里又与之前不同了。

    而穆少将军,则是一脸期待地看着站在段启明身边的女孩,似乎是希望她能够通过这种介绍,想起些什么。

    甄凉只看了一眼,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这位段小姐跟她一样,完全不记得小时候的事!如今这是在故地重游,希望能激起她的回忆?

    意识到这一点,甄凉心底立刻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在这一刻之前,她并没有怀疑过这位段小姐的真假,毕竟段家人总不至于胆子大到用一个假的小姐来消遣穆家吧?一旦被识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而当年“走失”的真相只有他们知道,现在把人“找回”也很正常。

    可是这位段小姐竟然也什么都不记得,这就让甄凉忍不住怀疑了。

    究竟是真的不记得,还是她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记忆”,只不过是在作戏?

    如果是这样,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更多了。

    段家和穆家早就闹翻了,已经多年不曾往来,如果不是这位段小姐,估计穆家也不会再认这么一门亲戚。段家“找回”段小姐,只是为了有一个跟穆家接触的理由?

    这么费尽心思,必有所求。

    而穆家手里握着的最重要的东西,自然就是军权。他们将银州城打造成了一处屏障,挡住了所有敌人!

    想到这里,一个念头从脑海中掠过,甄凉忽然一震,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神情,露出了几分惊愕。幸而这会儿也没人注意到她,甄凉悄悄后退两步,退出了人群,靠着旁边的假山石愣愣出神。

    这段时间,她深陷在自己的身世之秘之中,几乎想不起来正事,自然也就疏忽了许多东西。

    穆家军世代镇守银州,至今已有百年了。而大魏立国才不到三十年,若不是当年穆平海将军的父亲深明大义,主动投向太-祖,说不定大魏根本无法拿下这座边境重镇。

    可以想象,穆家携一州之地归降,□□自然也礼遇有加,所以他们这么肆意插手银州的政事,也没人管。

    后来先帝登基,对穆家也是一样的态度。

    所以银州名义上是属于朝廷的,但实际上朝廷对他没有多少掌控之力,在这里,是穆家说了算!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就连银州城的军民,也都视之为理所当然。

    可是真的理所当然吗?至少如今勤谨殿里的天子,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上一世,就在两年之后,承熙六年,穆家军在跟草原作战时失利,一战损失数万精锐,甚至几乎丢掉了银州城。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大哗。借助这个机会,桓衍毫不犹豫地夺取了穆家的军权,派遣自己的心腹将领接手银州城的防卫,彻底将这座城池纳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这是桓衍短短十几年帝王生涯之中,最为得意的一件事,所以曾经数度拿出来夸耀军功。但是跟在桓羿身边的甄凉更加清楚,实际上,整个承熙朝的政治糜烂,都是从这时开始的。

    如果不是桓衍自毁长城,那时已经成了废人的桓羿,说不定根本找不到机会绝地翻身。

    朝堂上的种种纷争可以暂时放一下,只说着一战的惨烈结果,就是甄凉这种只听说了数字的人,都不免心惊。

    ——除了数万能征善战的精锐士兵之外,这一战,穆平海战死,穆长征瞎了一直眼,断了一条胳膊,整个穆家从此一一蹶不振,至于银州百姓,能拉得开弓的青壮都上了战场,最后生还的不足五成。

    从前,这些对甄凉而言,只是记载在文书上的数字,已经过去了的事,无可更改,所以她也没有多想过。

    但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那些纸面上牺牲的数字,都还是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而她也终于意识到,这件事里,恐怕藏着许多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