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马蹄是踏在地上的,霍小玉能感受到马蹄的声音,但感受不到李倓与张致远说话的声音。

    其实不用听,她也能知道,现在二人,多半是在刨她的坟。

    霍小玉便在棺木里耐心地等着,等到棺木上传来利器劈砍的声音时,霍小玉颇为应景地喊了几声救命。

    棺木终于被打开,李倓身披月光,淡淡地看着霍小玉,一旁的张致远对霍小玉伸出手,欣喜道:霍姑娘,你果真没死,快上来。

    久违的新鲜空气涌入胸腔,霍小玉胸口微微起伏,苍白的脸上有了一分红晕,握住张致远的手。

    张致远稍稍用力,霍小玉只觉身体一轻,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脚下的土地分外真实,而立在一旁的李倓,更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

    纵然天塌下,他也能一力撑起。

    霍姑娘的身体死后重生,软绵绵的,没有半点力气,霍小玉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喘息向张致远与李倓见礼,道:多谢恩公再次相救。

    张致远连忙道:霍姑娘无需客气,路有不平,若不施于援手,倒是白费了我的这身功夫。

    月光皎皎,霍小玉笑了笑,手指轻按着胸口,看了一会儿李倓,道:这位是名震天下的建宁王罢?

    李倓眉头微动,张致远面有讶色,霍小玉轻声道:妾于黄泉之路走一遭,瞧见了许多不该瞧见的事情。

    她不会让李倓死在这个时候的。

    第64章 霍小玉

    尽管她这次的任务只是帮助霍姑娘报复李益,并无其他要求,可当她看到李倓迎风立在自己面前时,她便再也不愿见到数日后李倓惨死的情景。

    这个时代,需要英雄。

    英雄,也不应该壮志未酬身先丧。

    就着温暖月光,霍小玉看着李倓,轻叹一声,慢慢道:这些事情,大王当做笑话也好,趣闻也罢,妾都要说与大王听。

    张致远看了看李倓,又看看霍小玉,忍不住问道:霍姑娘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比较迷信,信奉天命,像霍小玉这种死而复生的人,若被人知道了,只会一把火将她烧死。

    纵然是霍姑娘的母亲,只怕也会被这种事情吓得不行。

    好在霍小玉求助的对象是张致远,是不拘小格的武人,而李倓,更是将生死看淡的皇室中人。

    二人之所以会救她,一是因为原来的霍姑娘委实可怜,让人心生怜爱,二么,当然是因为李倓和张致远并非常人,无论是见识还是心胸,都远超这个时代,根本不会被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吓破胆。

    既然不会被这件事情吓破胆子,其他的事情,自然也不会被吓到。

    霍小玉轻声道:妾看到大王的魂魄飘荡在黄泉路。

    张致远脸色骤变,李倓眼睛轻眯。

    霍小玉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像是化不开的哀愁。

    张致远道:这不可能,大王活得好好的,魂魄怎么会去黄泉路?!

    霍小玉笑了一下,抬头看着张致远,道:许是妾看错了。

    她不需要把话说太透,李倓是极其聪明的人,她只要稍稍一点,李倓便知道是什么情况。

    霍小玉道:当今战乱不断,广平王虽为天潢贵胄,却也要随军出征。大王与广平王一样,同为亲王,却被陛下留在身边,想来大王是陛下最为宠爱的亲王,不舍得大王在战场上厮杀。

    听到这,张致远心情有些复杂。

    霍小玉的看法,便是当世大多数人的看法,觉得皇帝甚是宠爱建宁王,才会让他上战场的。

    可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建宁王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

    皇帝忌惮建宁王再立下军功,威胁皇权,所以才夺了他的军权,让他闲散在长安练兵。

    霍小玉看着李倓,浅浅一笑,道:大王有陛下的喜欢,普天之下,想来无人敢害大王。

    李倓眸光微闪,须臾之后,月光沉寂在他眼底,黑漆漆的一片,叫人看不清其中神色。

    张致远张了张嘴,目光转向李倓,咬了咬牙没说话。

    夜风拂面,霍小玉解下束着发尾的红绳,走到李倓身边。

    戏已经唱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是看李倓的选择了。

    推波助澜,她只需要推波就好了。

    霍小玉道:大王救妾一命,妾无以为报。

    只是妾在黄泉路上的见闻委实诡异,妾心难安。

    月光温柔洒在世间,凉凉夜风抚弄着衣襟和鬓发,霍小玉手里握着红色发带,对着李倓摊开掌心,道:此物陪妾走过黄泉,又带妾出黄泉,想来有遇难成祥之功,今日妾把此物送与大王,望此物能保佑大王,事事顺遂,百岁无忧。

    霍小玉一边说,一边把红发带系在李倓的手腕。

    这根发带是她从随身空间拿出来的东西,能保人性命,只要系在那人身上,不过一个时辰,便会自动消失,印在宿主身上,之后无论是下毒,还是刀砍,都不会伤及宿主。

    李倓低头瞧着霍小玉系发带的动作,嘴角为民。

    霍小玉的动作很轻柔,但还是会碰触到他的手腕,肌肤相交,他能感受到霍小玉指尖的细腻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