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皇帝却顾不得了。

    “这位林先生在你的庄子上?”

    “是的,父皇。”

    皇帝立刻决定,第二天去拜访林湛。

    至于第二天的朝会?反正没有什么大事,偶尔翘掉一回又不会怎样。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一章的时候,忍不住会想,是不是因为清宫里面不允许太监宫女读书识字,所以清代的文盲率特别高。

    毕竟,在任何一个王朝,尤其是封建王朝,皇宫,就是天下的标杆。

    第102章

    宫里的事情如何瞒得过太上皇?更别说皇帝翘了早朝去了京畿这么大的事儿!第二天大家去给太上皇晨昏定省的时候, 太上皇就说了:“端慧,听说你前儿个给你父皇带了兔毛线,你父皇连着两天穿着你母后织的毛衣。”

    “是的,皇祖父。”

    “很, 很好。”

    太上皇后不知道太上皇的意思, 密太妃仗着太上皇的宠爱, 道:“陛下, 这兔毛线是怎样的稀罕物儿?为什么端慧只孝敬了万岁,不曾孝敬陛下?”

    太上皇淡淡道:“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如今京师街头的小贩都在卖, 三十文一斤。”

    下面立刻低低地惊呼一片。

    密太妃也傻眼了, 她结结巴巴地道:“这么低贱的东西, 怎, 怎么能送进宫来?”

    太上皇道:“低贱?棉花, 不便宜吗?百姓还不是年年穿!哪里低贱了?!”

    密太妃听说, 立刻噗通一声跪下了:

    “臣, 臣妾失言了。”

    帝后二人立刻站了起来, 所有的皇妃、公主、皇子妃都跟着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太上皇冷冷地道:“因着义忠,朕不喜欢端慧, 也跟端慧不亲近。但是, 朕必须承认, 端慧做的两件事情, 朕都很满意。红薯是一件, 毛线, 是另一件。变废为宝,这是端慧的本事。来人,取朕的碧玉云芝如意来。”

    这支如意是太上皇刚登基的那会儿得的, 被太上皇把玩了近五十年,什么品相质地都是其次,真正要紧的,是这支如意代表的意义!

    它是少有的几件跟了太上皇一朝的物件,几乎是太上皇的标志了。

    就连太上皇后都没忍住:“陛下,端慧还小呢。给她这么好的东西,我怕折了她的福寿。”

    “胡说!做祖父的玉给了孙女儿,更能庇护孙女儿一辈子。端慧,拿着。”

    “是,孙女谢皇祖父。”

    恭恭敬敬地拜谢过太上皇,妙玉这才双手举过头顶,将这支玉如意接了过来。

    太上皇道:“端慧是个孝顺的孩子。身为儿女,为父母分忧,你做得很好。”

    端慧做得很好,那其他人就不好?就不孝了?

    太上皇这话一出,其余四位公主,还有两位皇子妃的脸上都火辣辣的。

    在太上皇面前,她们不敢放肆,但是看她们不自觉捏紧了帕子的手,就知道她们心里没有这么平静。

    然后她们听到太上皇慢吞吞地道:“端慧不止这两件做得好。听说,你在庄子上收留了许多老人,给他们安排轻省的活计?还收留了很多孩子,专门请了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

    “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做得很好。”

    太上皇今天赞了妙玉两次很好,听得帝后二人心惊rou跳。

    都说道老吾老的份儿上了,他们还能如何?

    皇帝赔着笑,道:“父皇,儿臣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岂有不思念之理?且父母在家思念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有伤天和。不若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探视。”

    太上皇淡淡地道:“皇帝果然仁孝。不过,椒房眷属入宫,关联国体仪制,母女也不能惬怀。不如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可上本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尽骨rou私情、共享天伦之乐。”

    “是。”

    等大家从宁寿宫出来,被冷风吹了个激灵,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汗透重衫。

    可是太上皇的用意何在?皇帝可从来不觉得太上皇会站在他这边,他更倾向于太上皇有可能是想借机传递消息。

    只是,太上皇到底想把消息传给谁?太上皇的手里还有哪些底牌?

    不止是皇帝本人好奇,就是几位皇子,还有皇帝的几个弟弟,都十分好奇。

    不过,这都是男人们的事儿了,对于后宫而言,省亲就成了大事。

    第二日宫妃们再度来到皇后宫中,乘着大家出发去宁寿宫之前的这点子空当,皇后就道:“太上皇的旨意,想必诸位姐妹都听说了。涉及驻跸关防,自然非同小可,若有想回家省亲的姐妹,还请提早报于本宫。”

    吴贵妃立刻笑道:“既然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恩旨,那臣妾就领旨谢恩了。省亲一事,算meimei一份。”

    皇后道:“还有吗?”

    四位皇子的母妃面面相觑,最后由二皇子之母端妃作代表,起身道:“娘娘,臣妾斗胆请问娘娘,娘娘可要回家省亲?”

    “本宫是皇后,想娘家人了,随时可以召见。再者,本宫的娘家乃是新贵,没有什么重宇别院,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端妃一听,立刻道:“臣妾的母亲早就过世了,父亲又在外地为官,臣妾也不凑这个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