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林如海听说,放声大笑。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诏令传到政事堂,看到诏令上说,市舶司的收入归到国库的时候,户部尚书卢纶卢谨言听说,也是叹息一声。

    其实中土禁海已久,前朝献帝刚刚开海禁的时候,他虽然没有表示,但是也不是没有想过,开了海禁,也许能改变朝廷岁入不足的现状。

    可结果呢?献帝为了跟其父高宗争权,直接就把市舶司划入内廷。这无疑增加了内廷的权力而进一步削弱了前朝的权力。

    现在新君草拟了这样一份诏令,卢纶第一个表示了赞同:

    “国家历年灾荒,处处需要钱粮,万岁如此,国库一不用加税二不致于周转不开。甚好甚好。”

    卢纶乃是户部尚书,本来管的就是朝廷赋税诏令之事,他都表示了赞同,其他的诸位大臣当然不会轻易反对。

    诏令转到枢密院,枢密院也没有反对。不过是把水师个名儿,叫做海上六卫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消息传到内廷,内廷那些原本惴惴不安的大小太监们就是欣喜若狂了。

    他们都是无根之人,只能依靠着皇族过日子,如果皇家不信任他们,也不用他们,那他们的日子就苦了。如今新朝虽然把市舶司划入了前朝,可是两位公主殿下却获得允许即将组建武装船队,听说还要挑人随船去海外,这些太监们都心动了。

    他们不怕吃苦,就怕上头没差使摊派给他们。上头不派他们做事,他们又要如何出头?

    内廷的选拔就在这些太监们眼巴巴的盼望中开始了,竞争非常激烈。当然,最终结果也让林黛玉和邢岫烟两个非常满意。

    从当年莱州市舶司的成立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内廷很多太监都学了很多番语,去海外跟人交涉做买卖是没有问题了。

    无论邢岫烟还是林黛玉眼下都没有这个想法去干涉周围各国的内政她们的目的也只是挣钱而已。

    因为国家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粮。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44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瓶er 20瓶;薇诺娜的最爱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就如同林如海预料的那样, 大鱼果然上钩了。这日金銮殿大朝会上,结束丁忧刚刚回到京城的衍圣公在内侍一声“有事上本无事退朝”中出列了。这位衍圣公以一种格外忧国忧民的腔调进谏,严重抗议新皇让公主摄政的诏令,认为林如海行事有并且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 公主身为皇女更应该作为天下女子的表率。

    下面的几位前朝老将, 新出炉的枢密院诸位大佬齐齐仰头翻了个白眼。

    没一个开口的。

    他们是武将, 这是政事。

    而文官们齐齐低头, 盯着自己的靴子尖儿发呆,好像上面长了花儿一样。

    嗯!我媳妇|我闺女的手艺真不错。看我这鞋,穿着就是舒坦。

    就是没一个接话的。

    这些文官基本都是从前朝过来的, 经历过前朝高宗力压献帝, 见过献帝疯狂反扑, 当日多少才华横溢的官员因为看不过他们父子争斗的德行而被冤杀?可以现在的这些文官早就养成了在朝会上装鹌鹑平日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就是有什么事儿, 事后沟通不就得了?何必放到朝会上大吵大嚷?

    虽然这些文官很多都曾经跟林如海同朝为官, 而当年的林如海更是朝中有名的君子, 以风采著称。可是屁股决定脑袋, 以前人家是朝臣, 跟他们是同僚,自然客气, 可现在人家是皇帝, 是君王, 还用旧眼光看待, 也不怕被穿小鞋!

    至于摄政公主的事儿, 这些文官更加不想表态。他们都知道林如海能上位是因为林家两个女儿跟军方大佬做了交易, 在不清楚他们交易的具体内容的情况下,他们才不会去撩虎须,啊, 不对,是龙须。

    衍圣公愿意跳出来,他们也乐意借机观望。

    好吧,林如海作为皇帝,的确不能跟臣子吵架,哪怕这个人是衍圣公。可他也不是一个人呀,林湛也在朝堂上呢。

    林湛就出列,道:“老夫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衍圣公。”

    “博陵郡公请问。”

    “衍圣公既然说,公主当为表率。那么请问衍圣公,你认为应该参照哪朝的先例。”

    “自然是前朝。”

    衍圣公一举笏板,扬声道。

    林湛就道:“哦,公主成婚三载进宫追问君王驸马长什么模样。”

    下面的武将就有人偷笑起来。

    还别说,那位就是前朝世祖时候的事儿。

    衍圣公立马改口:“不,我说的是前前朝……”

    林湛凉凉地道:“哦,公主被明码标价,哪怕是商贩走卒泼皮无赖,只要出价高就能成为当朝驸马。衍圣公,原来您是这样看到朝廷,看待皇家公主的?”

    林如海立刻怒哼一声。

    衍圣公傻眼了。

    林湛奏道:“陛下,公主乃是陛下爱女,让公主蒙羞,就是让陛下蒙羞,让国朝蒙羞。臣以为耻也。此其一。其二,数百年来,全国各地都有溺死女婴之事,直至今日,百姓人家已经视为平常事,非但灾荒之年头一个抛弃女儿,就是太平之年也非常常见。举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男多女少情况,大量青壮无妻。陛下,阴阳失衡,已然威胁到国家安定矣!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