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闲唐在线阅读 - 分段阅读_第 492 章

分段阅读_第 492 章

    页,褚遂良只能客观地评价:“不错,滕王殿下的字有长进。”

    至于内容?不说也罢!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什么?还要抄进起居注里的?

    第195章

    有李二陛下这个不要脸的兄长在,李元婴这封长信自然把有机会在李二陛下面前露脸的朝臣都荼du了一遍。以前长孙无忌等人就觉得李元婴无耻,这次对李元婴的无耻程度又有了新的认知。

    长孙无忌遇到孔颖达时,忍不住刺了一句:“滕王殿下去国子监念了几年书,学到的可真多。”搁在以前李元婴可不会写这种文绉绉的东西,肯定是跑国子监和孔颖达这些个老学究呆久了学来的臭毛病。

    孔颖达也“有幸”看过李元婴那封信,他同样觉得李元婴和李二陛下臭不要脸,可长孙无忌都来当面讽刺人了,他当然不能承认这一点。孔颖达捋须道:“下官倒认为滕王殿下文采大有进益,行文流畅自然,而且处处透着对陛下的敬爱之意与孺慕之情,相当真挚动人,可见是情之所至、由衷而发。”

    长孙无忌又被孔颖达恶心了一把。

    这文人的嘴真是了得,黑的都能说成是白的!他敢肯定,李元婴要不是当过国子监的学生,这老孔怕是第一个跳出来痛骂他阿谀媚上!惹不起这么个搞文化理论研究的,长孙无忌找了个由头和孔颖达分开走,拒绝听孔颖达继续夸李元婴那封信写得多自然流畅。

    其实细细品品,李元婴拍的那一通马屁他们其实偶尔也会蹦出几句,可很少有人会这么没脸没皮地吹成长文,毕竟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写个贺表拍拍马屁、写首酸诗夸夸龙威就差不多了。

    可他们要脸,李元婴不要啊,李元婴但凡得了好处就写信回来狂夸一通,压根不管别人看了会是什么感受。更可气的是,李二陛下偏就这么吃这一套!

    就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刚刚从李元婴那封马屁信的yin影走出来、堪堪养好自己的胃口时,又有一封来自滕州的信送至长安。

    这次一看到那封鼓鼓囊囊的信,长孙无忌当机立断地对房玄龄说:“我突然想起我有事要去找李尚书商议,这信就由你来查验一下送去给陛下吧。”说完长孙无忌毫不犹豫地起身往外走,那浑圆的腰肚看起来都十分轻捷,三两下已经没了人影。

    房玄龄:“……”

    这信没走李二陛下私人信件的渠道,而是先呈到他们这边来,内容应该不会像上一封那么一言难尽才是。

    房玄龄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打开这封与其说是信函、不如说是一份计划书的信看了起来。

    看了看上头漂亮中隐隐透着几分锋芒的字迹,房玄龄放下心来,这明显不是李元婴写的。等房玄龄看完第一段,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说实话,李元婴花大力气弄出个邮局来,他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李元婴可能是一时兴起才弄了这么个玩意。这东西看起来根本不可能赚钱,因为送一封信可能才一文钱,最多也不过十文,而邮局运作需要的人手可不少,得有卖票的、分拣的、送信的等等都得配备一批人。写信的人能有多少?值得费这样的功夫吗?

    这个计划开头却详尽的阐述了邮政体系的意义:邮政体系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整个大唐信息通畅,让住在边远偏僻地区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朝廷的恩威、认可自己是一个大唐人。

    当初高昌降于大唐,朝廷在这处丝路咽喉上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可朝廷对那一带的管控又能有多强?可以说安西都护府若不是通商要道,朝廷这边甚至有很多人都不想管它,谁要是把他们派去镇守安西都护府那无疑是要他们的命!

    说到底,那离长安太远了。

    太远了,朝廷不好管;太远了,民心不易得。

    当然,指望一个邮政体系就能让人心归附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往这样的地方立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邮筒,给百姓们一个把信送往长安、把信送到大唐各地的渠道,代表的是长安没有把他们遗忘,代表的是长安是所有人的长安——只要你生在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