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 分段阅读_第 172 章

分段阅读_第 172 章

    子的。除了极个别人不讲个人卫生外,拔尖的学生比比皆是。

    按理说,看了第一份答卷后,再去看其他的,总归跟第一份做对比。而且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总会认为其他的答卷比不上自己第一份看到的。

    再说,这个观念还会随着看到的其他同档次答卷越多,后面若是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直接就草草扫过一遍完事。

    毕竟府试的策论也写不出什么花儿来,大多数人都在同乡的秀才门下学习,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大儒,写的东西自然也都很空泛。

    一位考官坐在知府大人的右手边,眼观鼻鼻关心,刚刚就是他整理这些‘甲等’的答卷。

    原本最上面放的是另外一份,字迹中风骨凸显外,策论写的也十分务实,最让人惊叹的是这位考生的观点还立意新颖,没有老生常谈。

    就算是放在院试中,也是有可能夺魁的存在。

    但……谁让他的好友此前央求过,希望他们的学生可以拔得头筹。

    这样那个学生就有两个案首在身,之后的院试再来一个案首,直接就是小三元!

    所以,他把黎锦的答卷悄悄从第一位放在了最后一位。

    人到最后都有审美疲劳,若是知府大人不仔细的话,那此次案首就跟黎锦无缘了,说不定前十都拿不到。

    这位考官也并非针对黎锦,他只是给学生排除一个劲敌而已。

    果然,知府大人在看到第十份答卷的时候,翻阅速度已经快了一倍不止。

    考官悄悄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正襟危坐,假装刚刚什么都没发生。

    第十一份答卷很快被扫过,随意的放在一边。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份了。

    考官双手握拳,内心其实十分紧张,他原本不想徇私舞弊的,但他家女儿最近准备跟好友家的嫡子联姻,这个消息还没放出去,要不然就凭着着姻亲关系,他也当不了考官。

    知府大人这边确实由最开始的耳目一新,后来逐渐审美疲劳了。

    但最后一份答卷……一手漂亮的柳体看得人精神一振,从笔锋间都能勾勒出一个沉稳、睿智又勤勉地少年郎。

    知府大人赶紧翻到策论,他想,字如其人,字写的这么好的学生,策论一定十分优秀。

    考官把知府欣喜急迫的动作当成了不耐烦,他唇角渐渐挂上了胜利者的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

    【设定如果出了问题请欢迎指正,ps百度百科和我查的资料有一丢丢出入】

    【按照《学政全书》统计,三年两次的院试考试中,清嘉庆末年二百一十五个州,平均每州有十五名秀才,共一千二百八十一个县,平均每县不足四名。也就是说,每次院试,每个县大约有两名秀才。】

    【2清朝山西有九府十六州,广州有十府。此次设定黎锦所在的省有九府。】

    【3梁启超说,“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考过了县试和府试,即为童生。黎锦所在的省有八百多童生,秀才大约会有80多个。】

    【补充:】

    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

    宋代规定:‘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

    明清规定: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此后,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子也经营工商。

    【本文大多借用明清的规定,可以为官、考科举之后,也可以从商赚钱。所以,没有什么从商就不能考科举这个说法。】

    第73章

    但考官的微笑没多久就凝固在了脸上。

    因为知府大人突然搁下朱笔,拍手叫好!

    “好,咱们府衙今年终于出一位答卷如此优秀的考生了!”

    其他坐在知府大人下手的考官也都站起来,对知府行拱手礼,“恭喜大人!”

    唯独一个坐在最末流的年请考官一脸疑惑。

    当时他们几个评卷人一起商议了这些‘甲等’答卷,自己先拟了一个排名,然后按照以往的习惯,从好到次,逐一排列。

    按理说,知府大人叫好的应该是第一份答卷才对啊!

    难道说大人不喜欢务实的策论?不应该啊!

    知府大人自从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