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59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59节

    心雨童装厂的六成股份平均分成四份,刘新建兄弟姐妹四个每人一成半股份,同样是无偿转让,算是她这个当大姐的一点心意。

    “唉,不转不行啊。你姐现在好歹是个正处级的干部,肯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能再继续经商了。

    如果你们都不要的话,我会转让给方明,当然这个转让肯定只能是半买半送。

    童装厂现在的总资产没有二十万也有十多万,让方明一下子拿出几万块收下所有股份只怕做不到。”刘欣雨唉了口气,颇有些遗憾地说道。

    这下子刘新建真没话说了,他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往外推的话,刘欣雨真有可能把这些股份半买半送出去。

    正如他所说,不管是童装厂还是设计室都是刘欣雨的心血,就这样半买半送给外人,陈招娣肯定不会答应。

    但是刘新建依然不打算接受,刘欣雨不能继续经商的那个原因,也许几年后也会出现在他与弟弟meimei们身上,那么不如早做打算,免得到时候再麻烦一次。

    “姐,这样的话,倒不如直接把股份转让给我爸。”刘新建沉吟片刻说出自己的建议。

    第483章 股份全部转让

    刘新建的建议得到了刘欣雨的赞赏,姐弟二人当晚就在书房里拟定了转让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刘欣雨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赶制喜服,还得给设计室设计新款,当然没时间找陈招娣刘厚兴以及刘青松解释和签字。

    刘欣雨把这件事直接交给了刘新建。

    得知部里已经有人拿经商之事针对刘欣雨,刘新建深知这件事不能拖,第二天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原本刘新建以为这事办起来肯定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真正办起来却又意外地顺利。

    陈招娣和刘厚兴听说刘欣雨要把设计室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他们作为他们以后养老的资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虽然长子没了,但是他们还有刘青松这个儿子,怎么能让孙女给他们养老呢?

    但是当刘欣雨与他们说明了利害关系,两老人顿时悟了。

    事关大孙女的前途,当然是怎么合适怎么来,两位老人二话不说,从还在叨叨的刘新建手上抢过笔刷刷签下名字并按下了指印。

    拿到两位老人的签字之后,刘新建陪着陈招娣去了设计室,现在陈招娣不但是设计室的法人,更是设计室的的大股东。

    因为此前刘欣雨分别给了方静、辛皓还有江惠每人一成的股份,现在刘欣雨彻底退出,当然要与他们几个进行沟通。

    刚得知刘欣雨不再拥有设计室的股份时,方静和江惠都有些懵了,但是她们知道这是迟早的事,心里倒是多了些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比起陌生人接受设计室,她们当然更愿意刘家人接手。

    只有设计室在刘家人手上,刘欣雨不可能真的不管设计室。

    两人十分爽快地在股份转让书上签字认可。

    辛皓因为陪于文丽回家探望受伤的准丈人不在,只能等他回来再签字了。

    设计室工作安排保持不变,陈招娣甚至还给全体员工涨了点工资,虽然涨幅不高,却也让员工们兴奋了一把。

    毕竟他们的工资本就不算低!

    “新建,童装厂的股份是不是也转你爷奶身上了?”方静拉着刘新建小声问道。

    现在方家最大的投资就是心雨童装厂,当年为了那三成的股份,方明不但把自己的钱全投入进去,还借了方静的积蓄,虽然还了一部分,但是因为方明结婚要用钱,方静又把这些钱全借给了方明。

    对童装厂的未来,方静当然十分关切。

    刘新建看了方静一眼,心道老姐果然了解方静,于是按刘欣雨的意思回答道:“我姐的意思是如果方明愿意出钱收购我姐手上的股份,我姐可以将股份转让给方明,转让费可以分两年付清。如果方明不打算收购,我爸将出资收购我姐手上的股份。”

    虽然有些心疼,但是在认真考虑之后,刘欣雨还是决定忍痛割爱,直接将心雨童装厂的股份转让给方明。

    当然不再是所谓的半买半送,但是可以分期付款,时间控制在两年。

    给方明两年的付款期限是经过刘欣雨精心计算的,不但完全可以办到的,而且还给方明留有相当大的空间。

    得知刘欣雨的这个决定,方静的眼睛突地亮了。

    这样的话,她无论如何也要说服方明接下心雨童装厂。

    方静心里又有些犹豫,毕竟现在家里没多少存款,虽然刘欣雨给了两年的付款期限,但是两年内童装厂能赚够钱还清这笔钱吗?

    方静凝眉想了许久,趁着刘新建陪着陈招娣在江惠的办公室办理转股的各种手续,悄悄地给方明打了个电话。

    刘欣雨退出童装厂的事,方明心里同样早有准备。

    刘欣雨确实与他提过由他收购股份的事,但是他手上哪有钱收购呢,所以一起犹豫着没有给刘欣雨答复。

    这也正是刘欣雨的转让方案中没有将方明放在首位的原因。

    “新建真的这样与你说的?姐,如果真能给两年的时间,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欣雨姐手上的股份全都收下来。我们姐弟同心合力一定能继续把童装厂做大做强!”听了方静的消息,这几天悬在方明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兴奋地对方静道。

    方静不由愣了愣:“我们姐弟?”

    兴奋地方明忘记了这是在打电话,连连点头道:“对啊,咱们姐弟!姐忘记了吗?咱们家在童装厂的投资你可是占了大头的!”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声音,方静的眼眶红了。

    她一直以为方明只是向她借钱为他自己投资而已,没想到方明一直把她当成共同的投资者。

    “好好好,咱们姐弟共同努力!”方静有些哽咽地说道。

    方明顿了顿,极为郑重地告诫方静:“不过姐,你最好还是在设计室顶一阵子。等设计室稳定下来不再那么需要你了再来童装厂,咱们不能做那种白眼狼。”

    方静的后背刷地出了一身汗,虽然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确实想马上去童装厂,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方明已经比她考虑得更周全,在刘欣雨的传帮带之下这两年方明确实成长得飞快。

    反观方静自己,真的十分汗颜,她似乎越来越小家之气了。

    虽然刘欣雨依然重用她,但是相比以前,方静不得不承认,她与刘欣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渐渐地不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

    偶尔想起这事,方静难免心生遗憾,有时候甚至觉得刘欣雨有些看不起自己,但是细想想,方静知道不是刘欣雨看不起她,而是她没跟上刘欣雨的脚步,让刘欣雨失望了。

    心雨童装厂那边的股份转让同样十分顺畅,方明与刘欣雨……的代理人刘新建签订了转让书以及两年分期付款的协议。

    七月底,部里大排查,因为有人举报,刘欣雨成了重点审查对象。

    审查的结果,却让那些暗戳戳等着刘欣雨倒霉的人大失所望。

    刘欣雨没有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也没有任何工厂和企业股份?

    怎么可能!

    那个举报的人当然不相信,但是面对纪检委与监察委共同出具的审查报告,只能闭紧了嘴巴。

    这次的事件让刘家人在为刘欣雨捏一把冷汗的同时,也庆幸听刘欣雨的话把所有股份都办理妥当了。

    第484章 利润远高于电费

    “幸好提前把股份全转了,要不然这次可就要倒大霉了!”陈招娣得知这个消息,狠狠地打了个寒战,拍了拍已经干瘪的胸脯满满都是后怕。

    刘欣雨淡淡地笑了笑:“奶,就算没转让也不至于倒大霉,大不了就是丢了工作。”

    张洪亮看了刘欣雨一眼,心道:哪里只是丢工作?要真被查实了,党内处分绝对少不了!

    真背上处分,那就是前途尽毁。

    只不过这样的话,还是别说出口,免得陈招娣他们更加心惊胆战。

    “奶,最近方家庄那边送的菜质量如何?”刘欣雨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想起前几天张红霞进城来找她,希望能帮他们的小农庄解决一部分阿娜尔销售问题,于是问陈招娣道。

    京城七月底八月初天气相当炎热,蔬菜水果极易腐烂变质。

    陈招娣乐呵呵地说道:“果蔬园每天六点左右就把菜送过来了,都是当天三四点就起来采摘的蔬菜,你就放心吧,无论是蔬菜还是鸡鸭鱼rou都新鲜得很。今年你又给买了大冰柜,现在啊,几乎没什么蔬菜水果坏了烂了,浪费少很多呢!”

    为了让陈招娣给餐馆配置冰柜,刘欣雨可是费了不少口舌,毕竟这个年代的冰柜还是稀罕货,不过要票,价格也很贵。

    开始的时候陈招娣怎么也不肯答应,好在刘青松没那么顽固,酒楼没开张的时候就已经悄密密地把冰箱和空调全都配制到位了。

    只是陈招娣并不知道罢了。

    一直到七月的某一天,陈招娣到西大街这边办点事,特地拐到酒楼来看看。

    从炎热的大街跨进酒楼,酒楼的温度明显低了好几度,这让陈招娣颇为惊讶,经过询问才知道刘欣雨给一楼大堂、楼婚宴大厅以及三楼的包间都安装了空调。

    沉默了许久,咕哝了一句“不知到底像谁,太能糟钱了”。

    要是刘欣雨在场,当然知道陈招娣这是在吐槽她呢。

    当陈招娣转到厨房,看到两台大冰柜时,脸色更是有些不太好看,狠狠地瞪了刘青松两眼。

    刘青松心里虽然有些发憷,但是无论空调还是冰柜确实给酒楼带来了许多便利,于是小心翼翼地向陈招娣解说空调和冰柜的好处。

    “真能带来更多的客人?”陈招娣颇有不相信,眼睛直楞楞地盯着刘青松,想要确定刘青松到底是不是在撒谎。

    空调对酒楼最大的优势,确实就是带来更多的客人。

    西大街安装空调的酒楼饭馆目前仅喜洋洋酒楼一家,每到饭点自然是喜洋洋酒楼的上座率最高。

    虽然空调需要耗电,但是高上座率给酒楼带来的利润远高于电费。

    再说冰柜,以前在餐馆没冰柜,到了夏天浪费的菜和水果真的让人心疼,现在嘛,只要将那些实在无法保存的蔬菜作成员工工作餐消耗掉,其他的几乎没有不存在浪费。

    刘青松从冰柜里拿出两根茄子递到陈招娣面前:“妈,你看,这是昨天没用完的茄子,是不是与新鲜送来的差不多。”说着又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牛rou,“这是昨天买牛rou,这么热的天,要是没冰柜,肯定早就臭了,但是你看,新鲜着呢。”

    陈招娣接过茄子看了看,这茄子甚至比餐馆早上送来放到中午的茄子看着还要新鲜些,然后又拿起冰柜里的牛rou放在鼻子面前又是闻又是嗅,真的没有一丝的臭味。

    但是等她问过空调和冰柜的价格,狠狠地抽了口冷气。

    夭寿啊,这么贵!

    经过反反复复的考虑和对比,最终陈招娣还是没有同意在餐馆装空调,倒是买了台冰柜。

    陈招娣对方家庄果蔬园的蔬菜水果显然十分满意,这让刘欣雨不太好提张红霞他们的那个小农庄了。

    张洪亮在刘欣雨询问蔬菜水果的时候,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张红霞找刘欣雨推销蔬菜的事,他已经听说了,也与刘欣雨说过,不用特别考虑。

    张红霞他们的那个小农庄,他没少去,与方家庄的果蔬园比起来,无论菜的品种还是菜的鲜嫩程度都要差一些。

    这与地质有关,也与种植技术有关。

    虽然老爹去了之后,蔬菜的品质了有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不如方家庄果蔬园。

    尽管种出来的蔬菜送进城里并不愁卖,甚至在他的帮助下与化工学院两个学生食堂签订了蔬菜供应协议,但是要强的张红霞依然想与方家庄果蔬园比个高低,甚至以自家的菜能否送进喜洋洋餐馆和酒楼为标准。

    让张洪亮生气的是张红霞,居然直接找到刘欣雨,希望通过刘欣雨达到送菜进喜洋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