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36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36节

    张洪亮是杨主任临时通知来参加会议的,因为时间比较紧,只能开碰上车子过来。

    “开了,就在外面的停车场。车子给你留下,我坐公交走。”这会儿还不到五点,还没到下班高峰,公交还没到挤的时候,于是张洪亮决定把车给刘欣雨留下。

    刘欣雨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张洪亮,毕竟他肋骨的伤还在康复之中,万一被挤到就不好了。

    “算了,我去问问领导,如果不用加班的话,你干脆在办公室等我一起回去。”刘欣雨说着上就要去找领导。

    张洪亮却把她拦住了:“去问领导要不要加班?你啊,怎么想起来的!行了,车子留给你,我坐公交。放心,不会有事的。”

    说着把车钥匙往刘欣雨手中一塞,对着刘欣雨摆了摆手,大步离开。

    刘欣雨目送张洪亮离开,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小杨凑过来问道:“刘博士,那是你对象?”

    刘欣雨嘴角微扬轻轻嗯了一声,推开办公室走了进去。

    小杨站在原地愣了片刻,跟进了办公室。

    这几天小杨听了不少刘欣雨的八卦。

    刘欣雨到部里上班还不到两周,就已经成了部里的风云人物。

    先是被所有人当成杂务呼来喝去,身份曝光,居然是部里最年轻的副高,拥有傲人的成就。

    然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别的翻译需要几个人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德文资料,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还有就是有个大帅哥开着车到大院外接她下班……

    许多人都在猜刘欣雨的家世背景,同时也在猜开车来接她的那位大帅哥的家世背景,反正什么样的猜测都有。

    有的猜测带着善意,但是更多的猜测却带着恶意。

    每当听到那些恶意的猜测,小杨就很替刘欣雨难过,但是她小人言微,就算想替刘欣雨出头,也没人会听,反倒遭人斥责谩骂。

    这会儿得到刘欣雨确切的回答,小杨顿时有了底气,更是赞了张洪亮一句道:“他长得好帅,好像几年前我在画报上看到过的模特。”

    刘欣雨不由抿嘴笑了:“那你看到的那个很可能就是他!”

    小杨不由睁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刘欣雨。

    这会儿正好没什么事,刘欣雨干脆与小杨说起了几年前张洪亮给盛华服装厂当模特的事。

    “哇,这么说的话,还真是他哎!”小杨兴奋地一把抱住刘欣雨:“我说呢,我怎么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你,原来你就是那个女孩!当年我们同学可喜欢收集你们两个拍的海报了,可惜你的海报太小,很难收集。对了,我宿舍里还存了好几张当年的海报呢!”

    “嘘……”小杨兴奋的声音引来了不少探视的目光,刘欣雨连忙示意她小声。

    小杨虽然目前只是个杂务,却也是京大秘书学专业的毕业生。

    不过她在京大读书的四年,有三年半刘欣雨正好在英国留学,最后那半年,小杨正忙着实习和论文,因此两人可以算是完美错过。

    不过同为京大出来的学子,就算以前不认识,依然自有一种亲切感,更何况两个年龄相当。

    “你们怎么想起来给服装厂当模特的?是学校介绍的还是服装厂找上门的,算是勤工俭学吗?”小杨家里的条件不错,并不需要她勤工俭学补贴,因此对于刘欣雨在大学期间的勤工俭学极为好奇。

    毕竟无论从刘欣雨的穿着还是气质来看,都不像是个需要勤工俭学的人。

    对面小杨的询问,刘欣雨先是微微一愣,很快就猜到了小杨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由“噗呲”笑出了声。

    当小杨得知刘欣雨和张洪亮都出自农家,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颇感自惭形秽。

    第441章 开心得眉眼弯弯

    今天还真是赶上了,刘欣雨没能按时下班回家。

    小杨离开没多久,杨秘书拿着一份英文资料匆匆来到刘欣雨办公室:“刘博士,这是刚刚才收到的资料,领导晚上可能要用,麻烦你译一下。”

    接过资料,刘欣雨粗粗看了看,心里松了口气。

    这是份英文传真件,量也不多,抓紧时间一个小时应该能搞定。

    刘欣雨抬手看了眼看手表,已经五点一刻了,看来今天是没办法按时下班了。

    张洪亮离开还不到半小时,不可能那么快就回到家了,还是先工作吧。

    刘欣雨很快就沉浸在工作中,先按字面进行翻译,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进行精雕细琢。

    终于完成传真件的翻译,刘欣雨拿来白纸准备誊抄,抬头看了眼窗外,发现天已经黑了,想起之前与张洪亮的约定,连忙拿起电话给张洪亮打过去。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对面传来张洪亮温和的声音:“是欣雨吗?还在加班?”

    大楼里还有其他加班的人,刘欣雨压低声音道:“是的,还要半个小时左右才能下班。如果萧老板来了,你与他先谈,看能不能把价格压到六万以内。”

    “行,我先与萧先生谈,你别急,千万别开快车。”张洪亮没有推辞十分爽快答应先由他与萧正清讨价还价,挂电话前还特地叮嘱刘欣雨注意行车安全。

    刘欣雨到南街胡同的时候已经快八点半了。

    比她预计的时候还要晚了些,这是因为部里的大领导也不确定会不会有新的传真件需要翻译,所以多留了她大半个小时,直到确定没有其他的传真件需要翻译这才放她回家。

    “吃过没有晚饭没有?”听到外面的声音,正与萧正清闲聊的张洪亮连忙出来迎接,一边伸手接过刘欣雨拎着的包一边关切地问道。

    这个时间肯定吃过晚饭了。

    今天部里加班的人还挺多,而且大多是领导和他们的秘书,肯定不可能饿肚子。

    只是食堂的饭菜实在有些不合刘欣雨的心意,也就吃了半碗面条,喝了点面汤。

    虽然刘欣雨点了头,张洪亮还是从她的表情中猜到好一定没吃饱。

    厨房里小炉子上还温着鸡汤呢。

    只要住鸡汤里下一小把杨松林从老家带来的米粉干,再加几棵小青菜,就是刘欣雨的最爱,她能美美地吃上一大碗。

    “萧老板还在屋里坐着呢,与他谈了老半天,也只肯往下降五千。”张洪亮一边与刘欣雨往堂屋走,一边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告诉刘欣雨与萧正清讨价还价的结果,快到堂屋的时候停下脚步道:“你先进去与他谈,我去厨房给你下碗粉。”

    听说有粉可吃,虽然还没吃到嘴,刘欣雨已经开心得眉眼弯弯。

    正抬脚要往堂屋去,突然想起这个时间了还没看到刘新建不由重新停下脚步转向张洪亮问道:“新建是还没有从畅春园回来,还是直接回北湖胡同了?”

    张洪亮摇头道:“今天我还没见到他,也没接到他的电话,大概还在畅春园忙吧。”

    喜洋洋餐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经常是大堂、包间已经坐满了人,外面还不断有客上门,除了餐馆的地方显得有些逼仄,里里外外的人工也显然有些捉襟见肘。

    刘新建今天都被陈招娣留在餐馆帮忙。

    眼看着餐馆因为地方不够大,放不下更多的餐桌,做不成更多的生意,眼看到手的钱也赚不到,陈招娣心急如焚,已经不止一次让刘新建带了口信给刘欣雨,希望扩大餐馆的营业面积。

    扩大餐馆的营业面积其实并是不难,毕竟现在心雨童装厂的规模还不足以填满整座四合院。

    只要把后罩房腾出来,稍加改造就能投入使用,但是现在有了西大街那座门面楼,刘欣雨就把这个念头暂时压了下去。

    西大街离畅春园并不算太远,喜洋洋餐馆的食客有不少是从慕名而来的,如果能拿下西大街那幢门面楼,开个更气派的大酒店,那些比较讲究的食客肯定更愿意去西大街请客吃饭。

    两人正说着话,独自坐在堂屋的萧正清已经坐不住了,从堂屋出来站在门前看着刘欣雨。

    被萧正清这样看着,就算两人说的并不是什么私密话,也不好再冷落客人,于是刘欣雨对张洪亮说了句:“洪亮哥,多给我下点小青菜啊,单位食堂还是只有萝卜和大白菜。”

    “行,你先陪萧老板聊聊,马上就好!”张洪亮对着刘欣雨摆了摆手,转身进了厨房。

    刘欣雨也与萧正清进了堂屋,结果刚坐下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外面传来刘新建的声音:“姐夫,我姐在吗?”

    刘欣雨抬手抚额,在心里骂了刘新建一句,担心这小子还会乱说话,连忙站起来走到堂屋门口瞪了刘新建一眼道:“我在这呢,你这是才从餐馆回来?”

    刘新建并不知道刘欣雨在这里,他是直接从餐馆过来的,还没回北湖胡同呢。

    平时刘欣雨下班都是直接回北湖胡同,画她的设计稿,没想到今天刘欣雨却在南街胡同。

    要是知道刘欣雨在这里,他可没有胆子现在就喊张洪亮姐夫。

    虽然张洪亮和刘欣雨的婚期都已经定好了,说起来张洪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姐夫了,但是改口钱还没拿到手呢,现在就喊姐夫有些亏,而且他也不知道刘欣雨会不会生气。

    没想到张洪亮没应声,倒是把刘欣雨给召出来,而且还被狠狠地瞪了一眼。

    刘新建微微一愣之后,摸着脑袋嘻嘻一笑,假装自己没喊过那一声“姐夫”,只顺着刘欣雨的询问答道:“刚从餐馆回来,想过来看看车子在不在,明天上午要用一下车子。”

    刘欣雨点了点头,指了指厨房道:“洪亮哥在厨房下粉,你要是想吃,这会去还来得及!”

    其实刘新建进院子的时候就闻到鸡汤香味了,虽然在餐馆吃过晚饭了,但是如果是鸡汤粉他还能再吃满满一大碗。

    听了刘欣雨的话,二话不说转头直奔厨房。

    “实在抱歉,今天正好有点事加了会班,让你久等了。”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与萧正清谈谈门面楼了,刘欣雨先对萧正清道了声抱歉。

    第442章 打算开个大酒楼

    “萧先生那幢门面楼,我也抽空去看了看,地段确实不错,却也值不得八万五。我们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萧先生真心想卖的话,还是给个实价吧。”刘欣雨直接开门见山。

    用上好药以后,儿子的病情虽然还没有明显的好转,却稳了下来,那幢门面楼就没有前几天那么着急出手了。

    当然卖还是要卖的,要治好儿子的病还得去国外。

    只是出国手续办起来没那么快,亲友帮忙联系医院和医生也需要时间,萧正清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差,把那幢门面卖个好价钱。

    毕竟急卖和缓卖之间的差价还是比较可观的。

    这会儿听着刘欣雨的话,萧正清倒是自己把自己给弄愣住了。

    虽然那座四合院是急卖,但是人家并没有因为他急着出手就压低价格,甚至都没有讨价还价,就按他开的价格进行了交易。

    他呢,却因为儿子的病稳定下来了,就想着要提一提价格,虽然算不上坐地起价,但是他的报价确实虚抬了。

    错过刘欣雨这个大买主,自己真能再找一个如此豪爽的买主吗?

    萧正清知道不可能,要不然当初他也不至于被逼到为了多卖几百块钱,弄出卖自家的房子还向买主收佣金这种尴尬事。

    虽然没等到萧正清的回答,刘欣雨也不着急,正限张洪亮和刘新建端着四碗鸡汤米粉进来,干脆招呼萧正清一起吃。

    米粉干是乌县的特产之一,京城很少有人吃,应该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没人做这种米粉,这个年代又不像几十年后网购、快递盛行,因此萧正清应该是第一次吃这种米粉。

    本以为与面条差不多,结果吃进嘴里才知道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食物。

    辅以浓香的鸡汤和清甜的小青菜,实在是美味极了。

    四个人把各自碗里的鸡汤粉连粉带汤吃了个干净,不约而同地舒了口气,这样的晚上吃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美食,实在是超级享受。

    虽然刘欣雨十分中意那幢门面楼,但是她并不想逼萧正清立马报出合理的价格,吃过消夜,直接送客,让萧正清回去考虑考虑,等他考虑好了,可以直接打电话给张洪亮。

    价格合适的话,她这边可以马上付钱办手续。

    “放心,知道你准备带儿子出国治病,我们付全款,绝对不分期。”刘欣雨送萧正清出门的时候,特别提了提付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