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06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06节

    这个学期,系里又给刘欣雨加了担子,加之还要为盛华服装厂设计新款,也要多设计几款童装,因此她是真的很忙,能来厂里的时间并不多,故而培训的时候要求就格外严格。

    几乎每个人都被她骂过,方大姑娘甚至被刘欣雨骂哭过两次。

    正是刘欣雨的严格要求,心雨童装厂的童装终于赶在秋季上市了。

    因为是第一批童装,为打入京城的市场,依然搭着盛华服装厂的东风,为此刘欣雨无偿为盛华服装厂提供了一季新款的设计。

    这款品牌名为安琪儿(angel)的童装面料上乘,做工精致,色彩以暖色系为主,款式新颖大方,再配上胸前天使图案,很快就成了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眼球。

    要不是刘欣雨硬压着方明备了两个月的货,只怕一面市就面临断货的窘境。

    新厂的第一款童装就成爆款,为了鼓励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刘欣雨与几位股东商量之前,决定给每人发十块钱的奖金。

    别看只有十块钱,却大大地鼓舞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甚至还有人主动提了加班。

    不过刘欣雨没同意,别看用了电动缝纫机之后不需要工人踩缝纫机了,但是工人依然需要坐在缝纫机前埋头干活,同样十分辛苦。

    只要工作的时候专注工作,每天八小时也差不多够了。

    心雨童装厂现在每天工作的时间上午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午。

    看似工作十小时,事实上只有八小时,因为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还分别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童装的市场很大,心雨童装厂肯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经过商议盛华服装厂并没有完全摒弃童装,不过也减少了一半的生产能力用来生产成人衬衫。

    看到心雨童装厂的童装如此火爆,盛华服装厂某些领导又开始蠢蠢欲动,数次在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加大童装生产。

    于敏私下与刘欣雨通了气,表示只要她当一天盛华服装厂的厂长,就不会打压心雨童装厂。

    刘欣雨嘴里表示感谢,心里却不以为然。

    盛华服装厂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设计师,没有她的设计,盛华服装厂的童装凭什么与心雨童装厂争?

    当初盛华服装厂只与她签了一年的协议,早两个月前协议就已经到期了。

    要不是看在于敏的面子上,刘欣雨连秋装的新款设计都可以不给盛华服装厂了。

    至于心雨童装厂借盛华服装厂的东风上市,不过是刘欣雨实在抽不出时间,否则以现在刘欣雨在京城服装界的名声,哪里需要借这股东风?

    刘欣雨本人就是最大的那股子东风!

    “欣雨姐,咱们厂买的第二批设备下周三就能发出来了,下周五应该就能到厂了。”这天刘欣雨刚到心雨童装厂还没进自己的办公室,就见方明兴冲冲地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对她说道。

    第一批童装买出去之后,大家都对童装有了信心,仅凭十来台缝纫机的生产量肯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大家按比例集资加上收回的资金又向缝纫机厂定了二十台缝纫机。

    这次缝纫机厂出货倒是挺快,就是不知道新的工人学得怎么样了。

    这次刘欣雨没有亲自培训,而是把新招的工人交给赵嫂子和方大姑娘方梅梅。

    设备越来越多,设备问题时有发生,虽然张洪亮、刘新建甚至刘青松都会一些基本的修理,但是总不能每次出了问题都等他们有空了再来修理,实在太误事儿了。

    这次招工的时候,刘欣雨干脆让方明招了个机修工。

    刘欣雨对这个机修工的要求有点高,不但要懂缝纫机的维修和维护,还得有正式的电工证。

    连续招了好几个,刘欣雨都不满意。

    昨天又招了一个,今天趁着刘新建、张洪亮和刘欣雨下午都没课,约好了一起过来考核。

    方明陪着刘欣雨在车间转了转,抽考了几个新招来的工人。

    虽然新工人的cao作还不十分熟练,但是比刘欣雨上次来要好许多。

    这样的结果虽然达不到刘欣雨的要求,但是考虑到不是自己来培训,也就没说什么,只是严肃地告诉负责培训的赵嫂子和方大姑娘,以及一脸忐忑不安的新工人,要抓紧练习,别缝纫机到了,人还无法上机cao作。

    赵嫂子和方大姑娘连忙向刘欣雨表示,她们一定会更严格地要求新工人,保证在新的缝纫机到厂之前,把新工人培训出来。

    新工人也连忙表态,一定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掌握缝纫机的cao作技能。

    这时张洪亮和刘新建也到了。

    一行人去机修室对机修工进行考核。

    这次招来的机修工姓齐,年龄大了些,六十岁刚从厂里退休。

    家里负担比较重,不得不出来找活,赚点钱补贴家用,不过老爷子的身体倒是挺壮的。

    齐师傅虽然以前修的不是缝纫机,不但机械嘛都有想通之处,昨天来厂之后,就开始研究缝纫机,今天面对三个人的连番提问,倒是侃侃而谈。

    正好有台缝纫机出现了故障,给了齐师傅实际cao作的机会。

    缝纫机的故障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齐师傅蹲在缝纫机前细细研究了一会,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利落地排除了故障。

    看着重新投入生产的缝纫机,刘欣雨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张洪亮和刘新建,两人相视一笑一起点了头,就这样决定齐师傅了下来。

    “对了,张大伯怎么说?”回到办公室坐下,刘欣雨问张洪亮。

    心雨童装厂缺个比较负责任的门卫,正好张洪亮想把张大牛接来京城,因此刘欣雨就没让方明招门卫。

    张洪亮笑道:“昨天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处理好了,就等袜厂办托运了,他好顺便把托运单带过来。”

    刘欣雨微微点头,拿过纸写了写东西交给方明。

    方明一看居然是门卫制度,不由看了张洪亮一眼,抿嘴笑了笑。

    刘欣雨嗔了方明一眼,这有什么好笑的,有岗位就得有制度!

    第385章 想办法提升自己

    张大牛抵达京城那天是八月三十一日,正值新学期开学报到,无论是张洪亮不是刘欣雨抑或是刘新建都得返学,最后只得请方洽帮忙去车站接人。

    方洽硕士毕业之后,在化工部的国际合作司工作。

    王司长领导的原设备引进司在去年八月与国际合作司合并,王司长留任国际合作司,也就是说方洽现在是王司长的部下。

    这次张大牛并非独自一人来京城,与他同来的还有张红芸夫妻。

    乍然间在京城看到张红芸,刘欣雨惊讶不已。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杨松林考上了京城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张红芸这是送夫入学来了。

    “芸芸,你有没有想过也提升提升自己?”刘欣雨问过张红芸目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宝宝的情况之后,问张红芸道。

    张红芸微微一愣,半晌才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以前她倒是想过,与杨松林谈恋爱结婚生子,生活过得顺畅,那股子心气渐渐都被磨来。

    就算杨松林提出让张红芸想办法去拿个大专或者本科的文凭,也被张红芸以孩子小给拒绝了。

    这会儿被刘欣雨问起,在羞愧之余又觉得似乎刘欣雨的话里有些让她不安的意思。

    虽然张红芸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刘欣雨却不打算再多说。

    这种事点到即止比较好,毕竟现在张红芸与杨松林之间的感情如胶似漆,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当然刘欣雨打心里是希望张红芸与杨松林的感情永远幸福美满,无论杨松林与张红芸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杨松林对张红芸都始终如一。

    但是万一呢?

    万一杨松林硕士毕业以后继续读博,两人之间的差距岂不是越来越大。

    万一杨松林毕业以后留京工作,张红芸那个初级中专的文凭能够调来京城工作吗?

    分居两地的变数实在太大!

    张红芸虽然不算多聪明,自生了儿子后更是有儿万能事足,但是杨松林真的考上京城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她身边的小姐妹说什么的都有,当然有意无意离间他们夫妻感情的也不少。

    不过张红芸觉得杨松林绝对不是那样的人,所以对于那些有的没的,她全都不放在心上。

    但是今天刘欣雨的这句话,貌似劝她上进,偏就让张红芸品出了不同的意思。

    避开杨松林,张红芸问张洪亮:“哥,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是松林,会嫌弃我吗?”

    张洪亮眉头猛地一皱,盯着张红芸问道:“杨松林嫌弃你?是你做了对不起他的事,还是他有了新欢,见异思迁?你老实告诉我!”

    张红芸没想到张洪亮的反应这么大,生怕被杨松林听到陡生误会,连忙小声道:“哎呀,大哥,都不是啦!这不是,松林现在都是研究生了,而我只是个中专生。我们两个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是我自己有些担心罢了。”

    张洪亮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不过眉头依然还是微微皱着,盯着张红芸看了半晌才道:“既然你有这样的担心,为何不想想办法提升提升自己的呢!”

    张红芸眼睛不由一亮,没想到大哥与欣雨姐的想法居然如出一辙:“大哥,欣雨姐也说我该提升自己的。那……大哥,你帮我想想嘛,我该怎么提升自己?”

    听到张红芸提到刘欣雨,而且刘欣雨也与自己有一样的建议,张洪亮的神情顿时暖了几分,盯着张红芸的眼神更不复之前的凌厉。

    “哥,大哥!我与你说话呢!”张红芸期待地看着张洪亮,希望他能给自己出出主意,结果张洪亮却嘴角含笑不知在想什么,只能抓着他的衣袖晃了几下。

    张洪亮收回跑远的神思,将袖子从张红芸手里拉出来,沉吟片刻道:“我对你们医院的情况不熟悉,还真不知道该帮你出什么主意。”

    说到这里察觉到张红芸的小脸垮了下来,又觉得有些不忍,想了想问道:“那我问你,你们单位或者系统平时有没有什么职业培训?”

    张红芸微微一愣,很快就点头答道:“有的,几乎每年都有。大家轮流参加,听参加过的姐妹说,培训的内容与以前在学校学的差不多,没什么新意,培训结束会发一张合格证。”

    张洪亮摇了摇头,这样的培训班压根起不到提升的作用。

    他所说的提升,是希望张红芸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上都有所提升,最好是能拿更高一级文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赶上杨松林前进的脚步,就算不能比肩,至少别被拉下太多。

    夫妻之间虽不能看文凭,却也要有共同的语言。

    否则一个整天只知道柴米油盐家务孩子,另一个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给病人看病做手术,最后的结果肯定只会越行越远。

    “你有没有想过放下现在的工作,像松林那样重新读书呢?”张洪亮严肃的看着张红芸问道。

    张红芸眉头皱成了团,她听明白了张洪亮的意思,那就是重新拿起书考大学。

    虽然当年考中专的成绩还算不错,平时也会跟着杨松林一起看看书,但是她看的最多的是护理方面的书还有一些杂书。

    中学的那点知识基本全还给老师了,更何况她也没读过高中,考大学谈保容易。

    张洪亮当然知道不容易,既然张红芸当年能埋头苦读考上中专,说明她并不笨,只要她肯用功,机会还是有的。

    当然张红芸并不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可走。

    张洪亮问过杨松林,像张红芸这样的护士是有机会选送去各医大护理专业进修的。

    只是乌县人民医院的护士比较紧张,每次分到县医院的名额都被院长压下了。

    这次杨松林之所以狠下心考研,就是因为县医院的工作环境让他觉得有些泄气,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一方面,想换个环境改变一下心境也是一方面,所以他在备考的时候,才会提议张红芸跟着自己一起读书。

    偏张红芸有子万事足,很难静下心来看书。

    杨松林又不能强逼她读书,更没法与她说医院私下的那些不平事,否则以张红芸那个冲动性子,不但不能让她自己和姐妹们得到进修的机会,甚至还可能堵了他的读书机会。

    出于私心。杨松林没有与张红芸说明情况,而是拖着张红芸一起来京城,希望张洪亮这个做大哥的,刘欣雨这个闺密能够帮他点醒张红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