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99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99节

    陈招娣丝毫不给王三妹面子,刘欣雨只能假装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看到,进了一进院子里那个既明亮又宽敞的会客厅。

    “欣雨,二叔现在手上没多少钱,暂时还不了你。待二叔餐馆开起来,赚了钱一定先还你。等把欠你的钱还清,赚到的钱,想办法再买一座新建那样的院子。就按你刚才说的,以后谁与我们过,这座院子就给谁。”刘青松虽然人在屋里,外面说的话却听了个清清楚楚,刘欣雨一进来,就对刘欣雨道。

    刘欣雨强忍抚额叹息的冲动,嫣然一笑道:“行,就这么办!二叔说的小院子,我会帮二叔留意,要是有合适的,先把院子买下来。欠我的钱嘛,慢慢还就是了,反正我又不等着用钱!”

    刘青松却直摇头:“你帮我们垫钱买下这座院子,我们才能如此顺利地把户口迁进京城,这已经是我们占了大便宜了,赚了钱怎么也得先还你的!至于院子嘛,等有了钱再说。”

    刘欣雨没再与刘青松争辩,既然已经知道刘青松和陈招娣心里的想法,那个一进的四合院还是赶紧准备起来。

    钱嘛,刘青松的厨艺那么好,开餐馆的决心又那么大,应该很快就能赚到。

    虽然陈招娣对这座房子有诸多的不满,最后却决定搬过来过年。

    刘欣雨想了想劝道:“奶,这边收拾需要时间,离过年也就十天了,不如过了年再搬这边来。”

    这只是刘欣雨劝陈招娣暂时不搬家的理由之一,还有个理由没说,那就是如果刘家搬来这边过年,她与刘新建肯定也得一起搬过来,而方洽就算与家里的关系再不和睦,也肯定要回家过年,南街胡同那边可就只剩下张洪亮与张大牛,也太冷清了些。

    陈招娣睨了刘欣雨一眼,那眼神让刘欣雨感到自己的小心思被她看得透透的,脸上顿觉有些发烫,心里也有点窘。

    好在陈招娣没有戳破,反倒点头应了下来。

    陈招娣点头了,刘青松和王三妹当然没有意见,反倒因为在南街胡同过年而松了口气。

    那座院子虽然是在刘新建名下,但是刘新建是他们的儿子,还是没结婚的儿子,最重要的是那座院子没有欠款,在他们的心里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产业。

    第371章 办理转学手续

    看过房子定下在哪里过年,一家人正准备上车去方明的房子看看,张洪亮过来了。

    他是过来请大家去畅春大酒店吃饭的。

    刘欣雨看了眼手表,这会儿也不过才十半点,吃饭还早了些。

    正好有时间先带着刘新菊姐弟三人,却学校看看,看能不能先把转学手续给办了。

    今天出门前,刘欣雨让刘青松把户口本、房产所有权证还有姐弟三人的学籍证明、成绩卡全带上了。

    “新建你与张大哥开车带上爷奶和二叔二婶去方明家接人,然后直接去酒店,我带他们三个去学校看看。”刘欣雨将人一分为二,带上刘新菊姐弟三人直奔附近的小学。

    这座房子是双学区房,小学中学都是相当不错的学校。

    小学离得近些,开车过去五、六分钟就到了。

    虽然学生已经放假,但是学校的老师却还没放假,刘欣雨带着姐弟三人找到校长。

    在刘家户口入户之后,刘欣雨就为今天的转学做了些准备,甚至提前来学校与校长进行过沟通,因此刘新诚的转学手续办得极为顺利。

    不过顺利归顺利,刘新诚能进哪个班,还得等年后开学才知道。

    按校长的说法,年后开学,会先对刘新诚进行一些必要的考核,才能决定能不能继续老家正在读的五年级。

    刘新诚人小却十分聪明,虽然校长的话让他很不服气,却没有开口给刘欣雨添乱,只是十分认真地向校长鞠了躬。

    对于这种考核刘欣雨并不担心,虽然乌县属于不发达县,但是作为江南省的一员,对教育一向比较重视,否则刘新建也不可能考入京大。

    更何况小老四是刘家最聪明的孩子,他甚至已经可以用英语与刘欣雨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

    刘新诚的转学手续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姐弟几个拿着校长布置的寒假作业离开了。

    下一个目标当然是中学了。

    杨柳胡同这片的中学学区属于京大附中,京大的老师偶尔会被校系派来附中做些讲座,刘欣雨作为西语系的精英,自然是西语系来附中开办讲座的首选。

    虽然次数不多,但是刘欣雨学识渊博,语言风趣,加之年龄也并不比学生大多少,因此每次她的讲座都是人最多也是气氛最为热烈的,附中的校长自然是认识她的。

    进校门前,刘欣雨一再叮嘱三人,进去后别乱插嘴,好好听她与校长说话。

    当天如果校长问他们,他们就大大方方的如实回答。

    刘欣雨将如实二字说得特别用力,并对刘新菊眨了眨眼。

    刘新菊脸色微红,却还是十分坚定地对着刘欣雨点了点头,刘新尧和刘新诚也跟着点了点头。

    对于堂弟堂妹的反应,刘欣雨满意地笑了笑。

    附中的校长老师同样在校,甚至还有初三、高三的学生在学校补课。

    刘欣雨带着三个弟弟meimei来到校长室,校长正与人谈话,当然不方便打扰,只得在校长室外露了个脸,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好在校长并没让他们久等,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校长送走了谈话的人,将刘欣雨姐弟几个迎进了办公室。

    “三个都要转来附中读书?”校长惊讶的目光落在最小的刘新诚身上。

    虽然刘新诚的个子不矮,面相却实在有些稚嫩。

    刘欣雨嫣然一笑道:“没有,转来咱们附中是这两个,刘新尧,初三,刘新菊,高一。”

    说着将两人的资料以及房产所有权证、户口本一起放在校长面前。

    校长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看了起来,待他看完,目光在刘新尧和刘新菊的身上缓缓扫过。

    本以为农村来了孩子,面对他的目光,必定会有不适,没想到两个孩子都大大方方地任由他打量。

    校长在心里给两个转校生点了个赞,又低头翻了翻面前的资料。

    刘新尧,十五岁,文化成绩虽然还不错却突出,倒是体育一项居然是满分,这就有点意思了。

    “体育满分啊,喜欢什么样的项目?”校长的手指停在成绩卡体育那项上,抬着看着刘新尧问道。

    刘新尧牢牢记着进校门前刘欣雨曾经叮嘱过的话,既然校长专门问他,当然要知无不言,于是上前一步道:“报告校长,什么项目都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我都拿过第一名,跑步一百米、二百米、八百米、五千米我也都拿过第一,还有跳远、跳高都还行!”

    随着刘新尧的话,校长的眉头渐渐挑了起来,最后含笑看向刘欣雨:“你这个弟弟还真是全能啊!你家这是打算培养个体育特长生?”

    刘欣雨在刘新尧大声回答时候,就已经有些哭笑不得了,这孩子实在太实诚了!

    不过刘新尧在体育方面真的可以说是全能型的选手,他也确实得到过这些荣誉,今天他曾经将得到的奖状全都带来了。

    要不,干脆让他把这些奖状拿出来秀一秀,免得校长以为刘新尧在吹牛。

    不待刘欣雨示意,刘新尧已经将背上的书包拿下来,将书包里装着的奖状什么的一股脑儿地倒在了校长的办公室上。

    好大一堆!

    校长本以为只是学校的比赛,谁知只是瞄了一眼,看到的却是江南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的获奖证书,初中组五千米第一名!

    看出校长脸上的惊讶,刘欣雨含笑道:“我这个弟弟比较好动,打小就在山间田野撒野,体育确实是他的强项,成绩嘛倒也不算差,当然与哥哥jiejie肯定是没法比的。毕竟他哥是京大的学生,他姐是我们乌县高一年级第一。”

    说着刘欣雨特地上前把刘新菊的成绩卡露了出来。

    乌县一中的升学率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考上京大或者青大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刘新菊能拿年级第一,成绩当然是极为出色的。

    校长的目光在刘新菊的成绩卡上来回扫视,片刻之后抬头看向刘新菊:“十八岁,才上高一,上学晚?”

    刘欣雨本打算替刘新菊编个合理的原因,想了想还是觉得诚实做人才是聪明人的做法,让刘新菊自己去回答吧。

    刘新菊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红。

    小学复读一年的经历,说了来确实不好听,但是那是她的人生经历,真实的存在,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第372章 自己觉得高兴就好

    校长听了刘新菊的自我介绍,倒是没想到面前这个略带些羞涩的女孩子居然还有这般励志的经历,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赞赏。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得走,毕竟快慢班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校长示意刘新尧把桌上的证书奖状收好,又将产房所有权证和户口本交还给刘欣雨,留下刘新尧和刘新菊的资料、成绩卡,对刘欣雨道:“这样吧,下午让他们两个再来学校一趟,需要他们做两份卷子。”

    校长边说边对刘欣雨使了个眼神,刘欣雨知道校长应该有话要说,于是将手上的房产所有权证和户口本交给刘新菊,让她带着刘新尧先往校外走。

    等到刘新菊和刘新尧离开,校长看着刘欣雨道:“从资料和成绩卡上看,两个孩子都不错,不过该走的程序还得走,希望刘博士能够理解。”

    刘欣雨含笑点头,这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刘青松名下那座房子既可以算是京大附中的学区,也可以算别外一所比较一般的中学学区。

    在刘欣雨当然是给堂弟堂妹选最好的学校,对于学校这种可收可不收的学生,当然要收成绩好的学生。

    刘欣雨不觉得校长留她只是为了说这样一句人尽皆知的话,静静地等着校长接下来要说的话。

    校长轻咳一声道:“不知年前刘博士有没有时间?”

    虽然校长只说了这么一句,刘欣雨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多半是想让她来学校讲课。

    讲课对于刘欣雨来说,早就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虽然她是想多在家陪陪陈招娣和刘厚兴他们,顺便买买卸货准备过年,但是抽一两天来上上课或者做一两个讲座还是可以的。

    前提是堂弟堂妹得进附中,而且最好是进最好的班级。

    校长这次倒是十分爽快,听说刘欣雨可以想办法抽一两天过来上课或者讲座,压低声音笑道:“放心,下午的测试只是个过程,你meimei成绩很好,进快班没问题。对了,你那弟弟来的时候让他带身运动服,最好再带双运动鞋,他要参加的是体育项目的测试。”

    刘欣雨给校长留了南街胡同的电话,等校长安排好上课的时间,提前一天给她打个电话。

    “姐,真的只考我的体育?其实我的文化课成绩并没有那么差,我可以参加文化测试的!”听说自己的测试项目是体育,刘新尧有些不太开心。

    刘欣雨一边开车一边道:“这个可不是我提的要求,是校长说的。你要是想测文化课,下午你自己与校长提。但是如果文化课达不到入校的要求,不能进附中,那只能去另一所中学。那所中学十分一般,学习风气也不是太好。”

    刘新尧脸上显出一些挣扎之色,刘欣雨以为他会放弃文化课的测试,没想到最后他还是决定参加文化课的测试,不过运动服和运动鞋他还是会带上。

    好吧,刘新尧自己觉得高兴就好!

    反正就算他的文化课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么强的体育能力,附中也不会不要他,毕竟附中也需要体育方面的特长生,因此京城每年都会举办学生运动会。

    今天中午张宝根请客,张宝根的妻儿全都来了。

    这还是刘欣雨第一次见张宝根的妻儿。

    张宝根的妻子姓柳单一个叶,身体不太好,没有正式工作。

    两儿子大的叫张洪波,今年十三,刚上初一,小的叫张洪涛今年才十岁,上小学三年级。

    两小子有些调皮好动,刘欣雨带着三个小的进包间时,正不知干了什么被张宝根斥责。

    看到刘新尧和诚,两个小子的眼睛刷地亮了,哪里还听得进去张宝根的训斥,一人拉一个去一旁说话去了。

    四人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张宝根转业的时候,曾经带着妻儿回老家住了几天。

    那时正值夏天,小孩子都会去河里游水。他们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