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88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88节

    走过来小声询问刘欣雨,刘欣雨既然猜到方静的意思,自然不会多话,只让房主耐心等方家姐弟的意见,当然随嘴提醒了房主一句,看看能不能帮着方静压一压房价。

    对价格不满意?

    房主确实很想卖房子,也很想能降点价,但是人家姐弟只顾着小声商量,并没有过来与他谈价格,不过就算过来氷价格,在没有家里婆娘点头的情形之一下,他也不敢擅自降价,还得回去商量之后才能定。

    比方客气试探了一番,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张洪亮倒是看中了其中的一座院子,只是手上没钱啊,就算再中意也是无奈,想了想与张宝根悄悄地咬起了耳根。

    张宝根一家现在租的房子是租的,一家四口住的房子并不比刘欣雨畅春巷的房子宽敞多少。

    如果能把钱拿出来买一座院子,堂弟堂妹的户口就能从江南省迁进京城,读书什么的可就方便多了。

    事实上张宝根心里多少也有些动心,从部队转业的时候有一笔安家费,虽然并不算太多,但是加上省吃俭用抠下来的钱,买一座院子的钱还是有的。

    就是不知道孩子妈愿意不愿意在京城买房。

    毕竟转业到地方的时候,地方上按他的级别给解决了住房。

    虽然只是一套二居室的筒子楼,却胜过绝大多数人家。

    可惜一家人并没能在省城住多久,就因为工作关系带着一家人来了京城。

    工作在京城,关系在省城。

    于是一家人只能在京城租房子住。孩子读书也只得借读,还不是什么好学校。

    要是能买下眼前的任何一座院子,一家人住着宽敞不说,如果真的如洪亮所说,有房子就可以解决户口问题,孩子的读书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张宝根在办事处已经工作了四年多,对这一带再熟悉不过。

    这一片的学区相当不错,小学、中学都是在京城响当当的名校,自家两孩子成绩本就不错,如果能够进好学校,以后必然也能像他们的大堂哥一样前程似锦。

    张宝根越想心里越热乎,恨不得立马上前与房主讨价还价,只是考虑到今天是陪方家姐弟带看房,又没有与家里商量,考虑再三还是暂且按下忙着的冲动,等等再说吧。

    “你这样一说,倒是让我很心动,只是买房子迁户口这种事总要回去与你婶商量一二,再说也不知方家姐弟到底是什么个想法,看看再说吧。”张宝根倒是没瞒着张洪亮,把自己的想法小声告诉张洪亮。

    张洪亮微微点头,反正该建议的他已经建议了,买不买是二叔二婶自己的事。

    买不买都得回家商量之后才能定,于是一行人告别房主打道回府。

    回到刘家,兴奋了一天的小土豆睡得像只小猪,早已人事不知。

    陈招娣和刘欣雨拿着在回来路上买的菜去了厨房,方家母女撸着袖子也要跟进厨房帮忙做饭,却被陈招娣和刘欣雨拦住了:“饭我们来就行了,你们还是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到底买不买,买哪座院子?”

    方母眉头打成了结,叹了口气道:“我还是不参合了,让他们姐弟去商量吧。”

    说着拿了只小方凳坐下开始择菜。

    陈招娣还想说什么,刘欣雨轻轻拉了拉她的衣服,对着她摇了摇头。

    方母这个样子,显然与方静姐弟的意见相左,她不参合也好,省得方静姐弟为难。

    方洽吃过午饭就回家去了,他再不回家看看,家里只怕要去学校逮他了,再说他看中的那个院子房主来找他,希望他能给个准话。

    方洽现在手上并没有什么钱,基本全投资家具厂了,真要买房少不了要家里资助,这次回家主要还是搞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刘新建和张洪亮也跟进了厨房,原本还算宽敞的厨房进了五六个人,就显得有些挤了。

    陈招娣嗔了刘新建一眼:“行了,这会儿不用你们帮忙,去陪你爷说说话。”

    刘新建呵呵笑着从厨房退了出去,顿时张洪亮就显得有些碍眼了。

    刘欣雨不能眼看着张洪亮尴尬,指了指养在桶里鱼道:“张大哥,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鱼。”

    张洪亮感激地看了刘欣雨一眼,拎起木桶去了井边。

    桶里养着的是一条两斤左右的草鱼和两条半斤左右的鲫鱼,都是昨天下午方木匠送来。

    陈招娣睨了刘欣雨一眼,因为方母在厨房倒是不好多说什么,但是这一眼包括的意思还是十分明显的,刘欣雨抿嘴对着陈招娣笑了笑,埋头继续择菜。

    陈招娣拿刘欣雨没办法,又担心张洪亮处理不好鱼,万一把鱼胆弄破了,一锅鱼可就全废了,于是匆匆跟着张洪亮去了井边。

    没想到张洪亮处理鱼的手法十分娴熟,这样子平时没少做这样的活,倒是让陈招娣有些意外。

    “奶,您看这样可行?”虽然陈招娣虎视眈眈的目光让张洪亮颇有压力,不过他到底还是顶下来了,将处理好的鱼递到陈招娣面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鱼鳞刮得干干净净,鱼鳃也挖得一丝不剩,既没破胆,连鱼肚子里的黑衣也清理干净,张洪亮这一手处理的鱼活干得极为漂亮,就算陈招娣想找茬也无从下手,甚至不得不赞一句。

    刘欣雨和方母都是爽利人,很快就将菜择了个干净,刘欣雨让方母去照看小土豆,自己端着择好的菜来到井边。

    “奶,中午的那道鱼味道怎么样?”刘欣雨对着抬起头来看她的张洪亮微微笑了笑,问陈招娣道。

    陈招娣撇了撇嘴道:“一般般,不如你爷做的。”

    刘欣雨惊讶地看向陈招娣,刘厚兴会做菜?

    无论是她穿越过来之前还是她穿越过来之后,在刘欣雨的记忆里,真的没有吃过刘厚兴做的菜,要说中午那道不如陈招娣做的好吃,那还真不是吹的,但是不如刘厚兴做的,实在是让刘欣雨有些匪夷所思。

    第350章 开个餐馆吧

    “怎么,不相信?那今天晚饭的菜就交给你爷来当大厨。”陈招娣见刘欣雨一付不相信的模样,也不多说直接扬声喊来刘厚兴,将洗好的鱼和菜直接交给刘厚兴。

    刘厚兴的厨艺真不是陈招娣吹的,这顿菜果然是色香味俱全。

    特别是那道醋鱼确实把畅春大酒店的大厨给彻底比下去了。

    “爷,没想到你的厨艺这么好,以前都不知道呢!”刘欣雨将碗里的鲫鱼汤喝得净光,心满意足地舒了口气放下碗,用纸巾擦了擦嘴,对着刘厚兴竖了竖大拇指,一脸意犹未尽地赞道。

    刘厚兴呵呵笑了笑,没有说话,倒是陈招娣替刘厚兴做了解释:“你爷年轻的时候在大户人家当过一阵子厨师,许是做得多了,回到反倒就不愿意下厨了。别说你们这一代,就是你们的父辈都没吃过几次。”

    这么好的厨艺说放弃就放弃,实在是可惜。

    想到再过几个月就要搬走的畅春大酒店,刘欣雨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原先的计划办事处搬走之前,要将畅春大酒店那边的门头,隔离墙该拆的拆,该恢复的恢复。

    当时刘欣雨还没买到会刹海北边的那座四合院,打心里是准备以后长住畅春巷的那座四合院,甚至打算把那坐四合院恢复成辛雨时期的模样。

    自从有了什刹海北边的那座四合院,刘欣雨的心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起畅春巷的四合院,什刹海北边的四合院更适合居住。

    环境好,布局也更好,能够满足她对居住和休闲的所有要求和梦想。

    如果爷奶和二叔二婶愿意来京城发展,刘欣雨觉得可以将畅春巷的那座四合院过户到刘青松的名下,这样一家人就可以全都迁来京城。

    家里的袜厂可以直接搬来京城,也可以交给可靠的人去经营,二叔时不时回去看看就行了。

    刘厚兴和陈招娣的厨艺这么好,刘青松和王三妹的厨艺也不差,当然与陈招娣和刘欣雨比起来要略差些。

    以刘家人的厨艺把畅春大酒店的生意继续下去绰绰有余,餐饮生意做得好并不会比袜厂赚得少。

    刘欣雨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晚上拉着准备回自己房间的陈招娣继续抵足夜谈。

    “奶,今天你也看到了,办事处那个酒店大厨的手艺也就只能算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生意却十分火爆,可见京城的餐饮还是比较好做。要不,咱们家也来京城开个餐馆吧?”刘欣雨一边给陈招娣揉腿,一边试探着陈招娣。

    陈招娣默默地看了刘欣雨一眼,轻哼一声,并没有急着接刘欣雨的话。

    畅春大酒店的生意确实不错,虽然他们到畅春大酒店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半多快两点了,但是酒店里依然座无虚席,等他们吃饱喝足准备离开,新的客人又开始上桌了。

    大厨的手艺说起来真的没法与她和刘厚兴比,也就与家里厨艺最差的王三妹差不多。

    以他们家的厨艺,真要在京城开个餐馆,生意笃定火爆。

    开餐馆比较辛苦,当然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辛苦倒是不怕的,再怎么辛苦也不会比种田更辛苦。

    可是开餐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需要门面,然后也需要人脉。

    背后没人,别说在京城开餐馆,就是在乌县开餐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虽然陈招娣一直没说话,刘欣雨多少能猜到在她的心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顾虑,想了想道:“奶,再过几个月,办事处就搬了,畅春大酒店的厨师自然也会跟着办事处一起走。

    原本我的打算是等办事处搬走之后,将大酒店的门头和隔墙全都拆了,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把房子修一修添些家具,以后就搬那里住了。”刘欣雨说到这里顿了片刻,看了陈招娣一眼。

    见她专注地听自己说话,这才继续说道:“可是现在嘛,我的想法变了,一是除了新建这里,我还有更好的住处,等有空带奶去看看,奶就知道了,那座四合院暂时就用不上,空着就是浪费。

    不如把酒店继续开下去,毕竟畅春巷那一带,并没有什么好的餐馆。餐馆生意可以继续做下去。

    奶是知道我的,我一直希望你们,包括二叔二婶和家里的弟弟meimei全都来京城。

    就算不开餐馆,咱们也可以在京城再开一个厂,袜厂也好服装厂也行,有我在呢,肯定能赚钱。

    奶,咱们还是把握好现在有房子就能进户口的机会把全家的户口迁来京城,给弟弟meimei更好的读书环境,等没有机会了再后悔可就晚了。”

    这几天刘欣雨没少在陈招娣的耳边唠叨这些,几乎已经快达到洗脑的地步。

    说真的陈招娣确实也是有些心动,不过她只考虑刘青松和王三妹以及孙子孙女的户口进京城,并没打算将他们老俩口的户口迁来京城。

    孙子孙女户口进京城,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说不定个个都能像刘欣雨的刘新建这么出息,但是他们老了,还能活几年,又何必费劲巴啦地把户口迁来京城?

    “奶,话可不能这样说,大城市虽然出门就得花钱,但是这钱花得值当。待静姐他们的房子落实下来,我开车带你们到处去逛逛,让你们好好感受感受京城的底蕴。”早就知道陈招娣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刘欣雨心里早就做好的计划。

    陈招娣撩了刘欣雨一眼嗔道:“逛什么逛,你可不许再请假了,好好上你的班。方家买房子的事定下来,我们就回去。”

    刘欣雨心里微微有些挫败,却也没有就这样放弃的道理,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说服工作当然也要一步步来,反正方家的房子要定下来怎么也得一两天时间,再加上过户等等,没个三五天走不了,有的是时间慢慢磨。

    那个畅春大酒店,就算陈招娣他们最后没有来京城,刘欣雨也准备继续下去。

    现在来京城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只要开的工资合适,请个好厨师并非难事,就算厨师的厨艺一般,刘欣雨也有信心提升厨师的厨艺。

    除了厨师当然还得再找个能说会道的经理,然后招几个形象不错的服务员,真要把餐饮做起来,没陈招娣想得那么难。

    刘欣雨打定了主意要把畅春大酒店进行下去。

    第351章 自由支配课余时间

    第二天是上班上学的日子,刘欣雨上午有课,必须去学校,自是无法留在家陪伴陈招娣和刘厚兴,也没法子陪着方家继续看房,只能交待了方明方静几句,让他们耐心在家等着。

    当然最好是能够趁着她没空的这会儿时间,尽快商量出个结果,等她上完课就回来,继续带他们去看房。

    刘静姐弟自然不能耽误刘欣雨的正常工作,一连声地催促她赶紧去上班,于是刘欣雨骑上自行车与刘新建去了学校。

    刘欣雨今天只上午一二两堂有课,英语系大三的英国文学史。

    进了学校,刘欣雨与刘新建就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