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58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58节

    面对于敏的疑问,刘欣雨摇头道:“应该不会,我们大队三个厂子虽然只装了这么一部电话,但是电话机却备了两部,一部有问题,另外一部立马换上,除非线路出了问题。”

    刘欣雨这话不如不说,这话一出,于敏反倒觉得很可能真的是线路出问题了。

    “我的运气一向很好,绝对不会这么背,我再拨!”说完刘欣雨拿起重新拨号,还真给刘欣雨说中了,她的运气确实不可能那么背,这不,电话通了!

    因为民勤包服厂就在大队部,而且特地在刘顺的办公室装了部分机,只要人听电话,不是接线员就可能是刘顺或者老支书。

    这不,电话刚刚拨通,对面就接起了电话。

    只是一声“喂”,刘欣雨就听出接电话的是刘顺。

    “顺叔,是我,欣雨。”刘欣雨用家乡方言直接与刘顺对话。

    刘顺一听是刘欣雨,压根不用刘欣雨多说什么,就是一顿滔滔不绝。

    刘欣雨只需含笑听着,偶尔嗯一声,这可把于敏给急得直跳脚。

    虽然电话里传出的声音十分洪亮,可惜的是她一句都听不懂!

    刘欣雨放下电话,转身看到于敏眼巴巴的样子,不由莞尔:“于厂长只管放心,第一批货已经今天已经打包送上火车,方明亲自送货单过来,明天,最迟后天一定能看到货。”

    说罢在办公室找了张纸拿起笔刷刷写了起来,写完递给于敏:“这里是这批货的数量,你先看看该怎么分货吧。”

    这次方明带回去的订单,都是通过盛华服装厂才能进入各大百货商场,等货到了京城当然得由盛华服装厂安排配货。

    刘欣雨递过来的纸条,是正式的货单,但是于敏相信就算与正式货单有些出入,但是这个出入绝对极其微小。

    从刘欣雨手上接过纸条,于敏认真地看了起来,待她看完脸上的急躁顿时烟消云散。

    她是真的没想到,对方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组织生产了那么多的货。

    虽然生产能力确实不算强,与盛华服装厂肯定不能比,但是乡下农民办的小厂子有这样的供货能力,确实出乎意料。

    最让于敏满意的是袜厂,第一批送来的货就占了订货量的五成,看来可以追加订单了。

    虽然长筒袜和连裤袜上市销售的时间很短,但是刘欣雨提供的几千双袜子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百货商场的反馈十分强烈纷纷要求加单。

    要不是担心袜厂的生产能力,于敏早就提出追加订单了。

    “袜子和连裤袜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你看能不能各追加一万双?”于敏看着刘欣雨问道。

    刘欣雨的心里默默地算了算,从这次送过来的货量来看,五台全自动织袜机的产能比她来京城前要高一些,但是每台机器每天的最产量是有数的。

    每天每台机器出三百双基本就是产量的天花板。

    机器的生产程序是她事先设定好的,两台机器生产连裤袜,三台机器生产长筒袜。

    就算按机器的最大产量算,每天的产量也不过就是六百双连裤袜,九百比长筒袜。

    每个月的最大产能也就是一万八千双连裤袜,二千七百双长筒袜。

    之前与盛华服装厂签的供货协议是每个月八千双连裤袜,一万双长筒袜。

    各追加一万的话,就是连裤袜一万八双,长筒袜二万双。

    连裤袜一万八千双正好是两台机器最大的产能,这肯定不能答应。

    长筒袜倒是完全能办到。

    刘欣雨把产能算明白,皱眉看向于敏道:“商场反馈的消息,有说是长筒袜和连裤袜哪种袜子更受欢迎?有没有人想买儿童穿的长筒袜和连裤袜?”

    于敏连忙让秘书把各商场的反馈意见以及要求追求的订单量找出来给刘欣雨过目。

    刘欣雨细细看过反馈意见,发现似乎并没有她想找的内容,只能从主要是订单量的多寡分析两种袜子的受喜欢程度。

    本以为长筒袜会更受欢迎一些,毕竟长筒袜的售价几乎只有连裤袜的一半,没想到各商场要求追加的数量,连裤袜明显高于长筒袜。

    将各商场要求追加的数量加以累计,刘欣雨明白有必要对织袜机进行调整,从两台生产连裤袜三台生产长筒袜调整为三台生产连裤袜两台生产长筒裤。

    当然如果童装市场有长筒袜和连裤袜需求的话,还得重新进行调整。

    不过目前市场上似乎还没有童袜需求的反馈信息,只有等方明带来的童袜上市销售以后再看要不要调整。

    第290章 又有新产品

    虽然运费还有方明的出差费用,让成本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袜子的利润,这点成本还是可能接受的,更何况现在方明的工资和出差费用经过三家商议,从两家分摊变成了三家分摊。

    于敏一再向刘欣雨提出追加袜子的订单,。

    有追加订单,说明自家产品旺销,刘欣雨当然求之不得,不过她的心里也十分清醒,绝对不能盲目追加订单。

    这个追加的量必须控制在生产能力范围之内,而且还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因为一旦完成不了订单,违约金的赔偿金额很有可能让厂子陷入倒闭的困境。

    “追求订单当然可以,但是每个月不可能各追求一万,各追加五千吧。”经过慎重考虑,刘欣雨把于敏提出的追加量直接挡腰砍了一刀。

    于敏疑惑地看向刘欣雨,按现在这个出货量,她提出的追加量应该是可以完成的,为什么刘欣雨要砍量,而且一砍就是一半!

    刘欣雨倒也没让于敏多猜,简单地做了解释。

    当然这个解释并不完全是真,充其量也就是半真半假。

    在没有更多机器加入之前,刘欣雨并不打算让这五台机器玩命地生产,这样对机器的损耗太大,一旦机器玩坏了,损失可就大了。

    另外刘欣雨确实打算开发童袜市场,虽然成人袜市场十分火爆,童袜市场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刘欣雨却十分看好童袜市场。

    三天前特地打电话回去,让刘青松停一台生产长筒袜的机器,按照之前留在家里的说明书修改控制程序,生产一批童袜让方明带来京城。

    当天刘青松就给刘欣雨回了电话,童袜生产十分顺利,而且质量扛扛的。

    刘欣雨的解释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于敏的疑惑,却也让于敏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说服刘欣雨满足她的追加量,只能叹了口气接受刘欣雨挡腰砍过的量。

    从五月份开始,青松袜厂,每个月向盛华服装厂提供一万三千双连裤袜,一万五千双长筒袜。

    两天后方明带着提货单和两大包童袜来到京城。

    这天是星期二,刘欣雨不方便请假,只能由于敏去车站接人提货。

    看着方明背上背着个大包,手上还拎着个大包,于敏自是十分惊讶。

    不是说所有的货都托运过来了,怎么还随身带这么大两个包?

    面对于敏的疑惑,方明嘿嘿一笑,捶了捶略有些酸涨的腰背道:“这些不是订单中的货,不好意思一起托运。”

    于敏看着方明有些哭笑不得,不是订单里的货就不能办托运,这是哪里的说法?

    “我欣雨姐没来?”没看到刘欣雨,方明难免有些失落。

    于敏呵呵一笑道:“刘博士现在忙着呢,除了星期天几乎就没有空闲的日子。

    原来打算让刘同学与我们一起来车站接你,但是刘同学临时有课,没办法来接你。

    提货单在哪里?

    咱们把货给提出来,赶紧把货配好给各个商场供货,再不供货,我这耳朵都快被磨出老茧了!”

    因为要接货,这次于敏不但带了接人的小车,还带了辆小货车。

    三个厂五种产品,一共十五个大包,把小货车装得满满当当。

    因为今天的火车有些晚点,加上提货的时间,因此当两辆车回到盛华服装厂时,已是下午五点半了,刘欣雨带着刘新建早已经在盛华服装厂翘首以盼了。

    “辛苦了!”看到于敏的小车,刘欣雨连忙迎了上去,当方明从小车上下来,迎面就听到刘欣雨的问候。

    方明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这本就是我的工作。”

    刘新建上来一把搂住方明:“说!有没有给我带家里的特产?”

    刘欣雨忍不住对着刘新建翻了个白眼,方明则用力把刘新建推开:“我是来送货的,又不是给你带货的!没有没有,没人给你带特产!阿奶倒是让我给欣雨姐带了些自家烘的泥鳅干,哎呀,可香了!”

    看看刘新建憋屈的脸,再看看方明得意的笑,刘欣雨不由“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刘新建也不想想,既然有她的,他还能吃不着?!

    真是个傻小子!

    当然刘新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对着方明的肩膀就是一拳,两小伙子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刘欣雨没管两个打闹不停的小子,而是与于敏一起拿着单子一边对货一边choucha质量。

    货当然一件不少,质量也都是扛扛的,刘欣雨十分满意,于敏更是满意,连夜组织职工进行分装,准备第二天分别配送到各大商场。

    “欣雨姐,这两包是童袜。这包是长筒袜,这包是连裤袜。青松叔说,因此时间有限,这次只生产了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童袜。如果销路不错的话,下次可以提供更多的颜色,绝对不少于六种颜色。”方明与刘新建打闹了一会,两人各自拎着个大包来找刘欣雨。

    童袜?又有新产品!

    于敏的眼睛亮了亮,原来那天刘欣雨问商场有没有童袜需求的反馈早有预谋。

    虽然不知道刘欣雨是什么样的打算,于敏觉得这是盛华服装厂加深与刘欣雨合作的又一个契机,她要说服刘欣雨把童袜的销售也交给盛华服装厂,正好与盛华服装厂的童装搭配销售。

    刘欣雨本就有这样的打算,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按照刘欣雨的提议,两个小模特补拍了几组身穿新款童装搭配童袜的宣传照。

    经过精心搭配拍出的宣传照,把长筒袜和连裤袜拍得十分亮眼,让人无法忽视袜子的存在。

    这组照片确实十分出彩,不但刘欣雨十分满意,也让于敏看到了童装的可能性。

    为此专门召集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一番论证,决定加大童装的生产力度,用这组宣传照把童装市场炒热,争取在“六一”前后大赚一笔。

    要炒热童装市场,需要更多的新款,当然少不了刘欣雨的支持。

    刘欣雨在于敏的要求下,连续熬夜设计新款童装。

    为配合盛华服装厂的童装攻势,青松袜厂也加大了童袜的生产,颜色当然更加丰富多彩。

    第291章 还是得看机缘

    生意上的事,刘欣雨完全交给方明,自己则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埋头设计。

    仿佛眨眼之间又迎来了一个星期天。

    这天刘欣雨终于完成了几套童装新款的设计。甚至连样衣都做了了来。

    当她把设计图和样衣交给于敏的时候,方明已经带着盛华服装厂付清的货款回家乡去了。

    于敏看看样衣再看看效果图,闪着光的眼睛灼热地看着刘欣雨:“这样的效果,童袜不火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