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41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41节

    他的导师一直希望他回京城参与新的科研项目。

    刘欣雨本以为张洪亮还有可能再磨蹭一会,没想到他说告辞就告辞,心里还真有些惊讶和疑惑,不过她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想这样,得赶紧把回家的东西收拾出来。

    两个月前,刘欣雨托韩伟诚教授和他的儿子韩华浩帮忙购买并往国内发运了五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制袜机,手续全在她的行李箱里,得收拾出来带回去。

    因为办的是散件海运,时效肯定不如王司长帮忙带回国时的运输时效。

    这几台机器现在应该还在不知道哪里的海上漂着,也许还得一、两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到申城海关。

    虽然如此,刘欣雨还是把回家的行程稍稍改了改,没在江南省城转车,而是改在申城转车。

    她得先去申城海关问问情况。

    结果与她猜测的差不多,不过应该也快了,据说那艘海船目前已经穿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抵达新加坡,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能在申城靠岸。

    从申城没签到座位票,刘欣雨干脆放弃火车,直接坐当日的长途回乌县。

    以前的乌县给刘欣雨的印象是落后的贫穷的,交通尤其不发达,但是现在的乌县县城明显比四年前热闹繁华了许多,最让刘欣雨感到意外的是居然有直通张刘村去的公交车。

    “师傅,请问您这车去的张刘村,可是上苏镇民勤大队的那个张刘村?”意外之余,刘欣雨不得不向坐在驾驶室里抽烟的驾驶员确认一下这个张刘村是不是自己的目的地。

    驾驶员略有些不耐烦地睨了刘欣雨一眼,待看清刘欣雨,开口说话的语气还算温和:“就是那个张刘村,要是去张刘村就赶紧上车,还有两分钟就发车了!”

    除了最后面一排,前面都已经坐满了人。

    “欣雨姐,真的是你!”刘欣雨正拎着行李努力往后面去,突然听到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随即拎着行李的胳臂就被人一把抓住了。

    刘欣雨低头看向抓住自己的那个人,眉头微微蹙了蹙。

    这人是蒋玉珠吗,怎么胖了这么多?

    只见蒋玉珠用力推了一把坐在身边闭目养神的男人:“你去后面坐,把位置让给欣雨姐!”

    “谁啊,后面有的是位置,怎么还得……”男人明显不乐意,很不耐烦地睁开眼睛瞪了蒋玉珠一眼。

    后面的窗户玻璃坏了,虽然三月的江南已经春回大地,但是吹一路冷风还是让人有点遭罪。

    现在这个位置可是他费了老鼻子的力气才抢到的。

    这来的谁啊,蒋玉珠二话不说就要让他去后面喝冷风。

    当他再抬头看清被蒋玉珠一把拉住的人是刘欣雨时,顿时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给咽了回去,乖乖站起来去了后面。

    这个男人,刘欣雨也认识,正是张洪亮的三弟、因为刘青山才侥幸活命的张洪伟。

    从蒋玉珠与张洪伟的互动中,刘欣雨不用脑子想也知道这两人应该成一家人了,那么蒋玉珠的胖也许是怀孕了。

    既然人家已经把位置让出来了,刘欣雨也就不客气地在蒋玉珠身边坐下。

    虽然与蒋玉珠是表姐妹,但是刘欣雨与蒋玉珠真的没什么太多的交集,又因为刘丽芳的所作所为,导致两家几乎到了断亲的地步,因此坐下以后刘欣雨都不知道该与蒋玉珠说些什么。

    在刘欣雨的记忆里,蒋玉珠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没想到今天的蒋玉珠却让她颇有些意外,人家健谈得很呢!

    第256章 让她自己去感受

    从刘欣雨坐下之后,蒋玉珠就开始热情地问寒问暖。

    虽然问题多了些,却也没有问什么让刘欣雨反感的话。

    诸如什么时候回国的啊,以后是不是就在京城工作之类的问题,刘欣雨都做了简单的回答。

    也许是脱离了蒋家那个压抑的环境,蒋玉珠是真的十分健谈,刘欣雨很快就知道了蒋玉珠的近况。

    她与张洪伟是去年十月结的婚,确实已经怀孕了,今天就是去县城找张红芸看肚子的。

    所谓的看肚子就是提前确定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提前确定性别?

    刘欣雨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只是蹙了蹙眉,并没有说什么。

    “红芸说日子还太小,想确定男女,至少得到四个半月以后,最好是六个月以后。”蒋玉珠的脸色有些不太好,左手轻轻搭在肚子上,在刘欣雨耳边小声说道。

    显然蒋玉珠不太相信张红芸的话,担心张红芸是故意在瞒着她。

    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已经开始计划生育,号召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的农村,几乎每对夫妻都希望自己能够一举得男。

    蒋玉珠当然不能例外。

    如果真的要到怀孕五、六个月以后才能确定性别,那个时候胎儿已经不小,再发现怀的是个女孩子,真的引产不要吗?

    虽然刘欣雨两世都没结过婚更没有生过孩子,却也知道引产十分伤身。

    刘欣雨不由皱了眉,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看向蒋玉珠的眼睛里已经染上了几许怜悯。

    这时公交车已经过了上苏镇,还有四、五里就到张刘村了。

    以前这段路只是坑坑洼洼的老土路,现在已经成了一条足够并排行驶两辆大卡车的水泥路,比上苏镇到县城的公路要平坦多了。

    “路是咱们大队修的?”刘欣雨感受着家乡的变化,随口问道,也正好转移话题,她实在不想继续那么沉重的话题。

    蒋玉珠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转头看向窗外,颇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道:“不只是大队出了钱,你们家的厂子还有方家庄的厂子都出了钱。现在啊,外婆外公还有二叔二婶他们在大队可风光了。不对,不仅仅是在咱们大队,应该是在整个上苏镇都很风光。这十里八乡只要提到外公外婆,没人不夸他们。”

    听到这个消息刘欣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外面几年,真的有些担心抠门的陈招娣赚了钱依然像以前那样一毛不拨,如果真的那样,富裕起来的刘家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看来陈招娣也成长了,应该懂得要与时俱进,懂得以小钱换平安的道理,也肯拿钱出来修路,只是不知道方静在其中费了多少口舌。

    刘欣雨脸上的笑容让蒋玉珠微微有些闪神。

    她这个表姐真的与小时候很不一样,不但气质高雅,连容貌也越来越出色了。

    可见多读书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面相。

    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无论男女一定要上学,而且还要多读书!

    蒋玉珠越看刘欣雨越觉得自家大伯子张洪亮主什么今年都二十八岁还不肯找对象的原因,她已经在心里肯定张洪亮的心里依然想着刘欣雨。

    也对,张洪亮到哪里再找一个像刘欣雨这样既有貌又有才更还会赚钱的人呢?

    蒋玉珠默默咽下涌上喉咙口的话,剩下的那些还是让她自己去感受吧。

    已经看到村口的车站了,刘欣雨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张红芸的情况,趁着车还没停稳,转头看着蒋玉珠问道:“芸芸一般什么时候回村里来?”

    蒋玉珠摇头道:“除非家里出什么大事,一般不回来,就住在医院的集体宿舍里。你要是找她,直接去县医院,报她名字就能找到她。”

    刘欣雨心里十分惊讶,却没有再问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都说母女没有隔夜仇,没想到到现在还没有一笑泯恩仇,张红芸这个记仇的!

    刘欣雨拎着行李准备下车,从后面过来的张洪伟又被蒋玉珠给盯上了:“你个男人怎么就这样没眼力见呢?没看到欣雨姐拎着个大行李箱,就不能伸手帮一把?”

    “不用不用,我这行李箱下面有轮子,可以推可以拉,很省力的。”刘欣雨连忙摇头。

    开什么玩笑,要是被吴巧珍看到不知又会闹出什么蛾子来,她可不想刚回来就闹得人不安生。

    半提半拉将行李箱弄下车,刘欣雨回头对着蒋玉珠笑了笑,转身拉着行李箱直奔自己家而去。

    四年没回来,归心似箭。

    奶,爷,还有二叔二婶堂弟堂妹,我回来了!

    制袜厂虽然就在刘欣雨家,在建厂初期就考虑到刘欣雨回来的居住问题,因此厂子的进出并不走刘欣雨家的正门,而是在建厂房立围墙里在后面重新做了大门。

    从村口一路过来,除了几个老人和孩子,几乎看不到闲人。

    快到家的时候,隔壁邻居家的老奶奶挎着篮子出门,正好与拉着行李箱的刘欣雨迎面对上,盯着刘欣雨看了好一会才认出刘欣雨:“哟,我没看错吧,你是青山家的小丫头!听你奶说去那什么国留学了,回来了?”

    刘欣雨嫣然一笑道:“四奶奶好,您没看错,我就是那个出国留学的丫头。这不,终于毕业了,上班前回来看看我爷我奶。四奶奶,晚上有空来家坐坐啊!”

    “好好好,快家去吧,你奶可想你了!不过你奶这会儿应该在厂里,你得去厂里才能见到她。从这边沿着围墙绕过去就能到厂里。”四奶奶拍了拍刘欣雨的行李箱,指着刘欣雨家道。

    刘欣雨谢过四奶奶,来到自家门前,院门是锁着的,显然家里没人。

    从口袋里拿出钥匙试了试,“咯哒”一声居然打开了。

    刹那间刘欣雨觉得眼眶一热,有一种泪水盈眶的感觉。

    刚才虽然拿了钥匙出来试,却没想过真的能打开。

    四年了,居然没换过锁。

    应该是担心自己回来却进不了家,所以才一直不换锁。

    第257章 专心做大做强

    推开门拉着行李箱进院子,刘欣雨站在院子中央,看着这个熟悉的小院。

    葡萄架的葡萄藤比四年前更茂密了,不过现在叶子还没长出来,在刘欣雨面前的就是一架子光秃秃的藤蔓。

    “哎呀,我地个乖乖,你终于回来了啊!”身后传来陈招娣又惊又喜的声音。

    刘欣雨回过头看到陈招娣扶着院门,正眼圈微红定定地看着她。

    “奶,我回来了!”刘欣雨放开扶着的行李箱,转身奔向陈招娣,一头扑进陈招娣怀里。

    四年未见,一向冷静的刘欣雨也难免激动。

    陈招娣抱着刘欣雨,一下一下轻轻拍抚着刘欣雨的后背,激动的眼泪扑簌簌直往下掉。

    很快得知刘欣雨回来的消息也赶了回来,远远看到院门口祖孙二人相拥而泣的场面,想起在京城读书的大儿子,眼眶也微微有些发酸。

    撩起身上的围裙拭了拭眼角,王三妹拍了拍陈招娣劝道:“妈,欣雨回来是喜事,您咋还哭了呢?妈,你先陪着欣雨进屋,我这就去喊爸和青松,顺便买些菜回来,咱好好地给欣雨接个风。”

    陈招娣含泪的眼睛嗔了王三妹一眼道:“我这是喜极而泣!去吧,多买些菜,今天多整几个菜,给欣雨补补。一去四年,外国的饭菜哪有咱们自家的香?看看,这脸上瘦得快没rou了!”

    说着一双粗糙的手轻轻抚上刘欣雨的脸,怜惜不已。

    刘欣雨不由莞尔。

    这是典型的长辈目光,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没吃饱,有一种“瘦”叫奶奶觉得你瘦了。

    “你应该是先回的京城吧,可见到建新了?”待进屋坐下,陈招娣一边给刘欣雨倒茶递水,一边问道。

    刘欣雨不由挑高了眉,看来刘新建应该考上京城的大学了,否则陈招娣不可能问出这样的话,就是不知道到底考上了哪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