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26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26节

    到底发现了什么?

    她离京也不过只有大半个月而已!

    刘欣雨绕到四合院大门前,下了自行车伸头向里面张望,确实住人了,院子里搭了晒衣架。晾着的衣服正滴着水呢!

    “哎,你谁啊?鬼鬼祟祟的干啥呢?!”不等刘欣雨看到里面的人,身后传来一个不太和善的声音。

    刘欣雨后头一看,是个与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小姑娘,正满脸不高兴地瞪着自己。

    虽然不知道这姑娘是什么人,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应该住这里,否则不至于对自己如此不善。

    刘欣雨淡淡一笑道:“我住在前面畅春巷,路过。”

    “路过?那你停伸着脖子往里看啥?”姑娘有些不依不饶。

    “这里是哪个保密单位,不能看吗?”刘欣雨挑眉看着姑娘,惊讶地问道。

    就算与辛雨时期有些出入,这里也不可能是什么保密单位,哪个保密单位会在院子里搭晒衣架的?

    姑娘眉头一捻,显然对刘欣雨的反问极为不满:“你这人怎么这样,这里虽然不是什么保密单位,却是私人房屋。你这样我可以告你私闯民宅,让公安把你抓去坐牢。”

    刘欣雨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难不成她是被吓大的,还私宅民闯!

    虽然她的确站在四合院的门口,但是她站在却公共道路上,离门还远着呢!

    姑娘被刘欣雨笑得有些恼羞成怒,伸手就要推刘欣雨。

    正在这时从四合院里走出一个文质彬彬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对着姑娘喝道:“萧敏,你给老子住手,要是再给老子惹祸就滚回乡下去!”

    萧敏?姓萧的!

    那么这个中年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萧败家子了!

    看着倒是文质彬彬的,像个文化人,说起话来却特像街头混混。

    刘欣雨不由在心里暗自摇了摇头,难怪最后成了京城有名的的败家子!

    萧敏被那么一喝,收回手用力一甩,对着刘欣雨“哼”了一声,蹬蹬蹬跑进了四合院。

    “不好意思,小姑娘,我女儿不懂事,惊到你了。”萧某人对着刘欣雨道了声歉,这个时候倒有几份文化人或者说京城贵公子的模样。

    刘欣雨淡然一笑道:“没事,倒也不能完全怪刚才那位jiejie。实在是因为这院子关了快一年了,突然有人住,让我心生好奇停下来看了看。所谓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今天这样子的吧。”

    许是觉得刘欣雨说话风趣,萧某人没有马上进去,而且笑盈盈地解释了几句。

    原来萧败家子前些年下放去西北劳动改造,前妻与之离婚带着几个孩子回了南方,据说前妻和几个孩子在前几年全都偷渡去了港城。

    萧败家子在乡下与个带着女儿的寡妇组成了新的家庭,又生了个儿子,现在才五岁,而萧敏正是寡妇带来的女儿。

    萧败家子早两年前就回京城来了,直到半个月前才接了妻儿回京城。

    原来住的地方是个大杂院,人多口杂,刚在那里住了两天,脾气暴躁的萧敏就与人吵了好几架,甚至还与人打过架,昨天更是将人的腿给打骨折了。

    萧败家子没办法,只得带着一家人暂时住进四合院。

    当然萧败家子不可能将详细的原因告诉刘欣雨。

    此时的刘欣雨只知道萧败家子将妻儿接回京城,以后将以四合院为家。

    这与辛雨时期似乎有相当大的出入。

    如果萧败家子以四合院为家,他还会卖这座四合院吗?

    刘欣雨带着一肚子的疑问离开四合院,慢悠悠地往学校去。

    在萧败家子的四合院耽误了点时间,到系主任家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

    “以为你还没回来呢!今天刚到的吧,路上还顺利吗?”系主任亲自给刘欣雨倒了杯凉茶,嘴里关切地问道。

    刘欣雨嫣然一笑道:“嗯,下午刚到。路上很顺利,虽然没签到座位,上车随便坐坐就捞了个靠窗的位置。”

    系主任摇头叹息:“那你可真是幸运!我们也是昨天才从北湖回来,站了七、八站才有座位!”

    在运力不足的年代,只要不是公事,像系主任这样的级别一样得自己买票。

    闲聊了几句之后,系主任就将明天开始的口译任务的主要情况给刘欣雨做了介绍。

    原来这次引进司将要引进的了一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已经与这家德国大公司商谈了半数,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

    客人将于明天上午飞抵京城。

    因为是德国的专家团,需要的当然主要是德语口译。

    不过专家团中并不完全是德籍专家,其中还有一位美籍专家,而且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员。

    这位专家就是刘欣雨需要服务的对象。

    第227章 暂时还是不见为好

    这次的口译任务虽然不是系里安排的,但是系主任依然十分重视,郑重其事地叮嘱刘欣雨:“外交无小事,你是王司长亲自点的,他很看好你,机会在你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把握。”

    虽然系主任没有说得十分明白,以刘欣雨的聪慧自然能听出系主任的话外音。

    如果任务完成得好,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甚至还有可能得到出国的机会,对毕业分配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就算系主任不说,刘欣雨心里也明白,这样的机会难得,当然要认真对待。

    第二天九点刘欣雨准时来到引进司。

    王司长的秘书亲自来大门口接她进去。

    看着刘欣雨的一身打扮不由暗自点头。

    今天的刘欣雨有着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显得十分干练,更符合今天的工作。

    小姑娘把长发盘了起来,一件白色衬衫,领口的飘带系成蝴蝶结,沉稳中略显俏皮。

    黑色长裤配一双黑色的半高跟皮鞋,让她更显挺拔高挑。

    很好!

    今天王司长很忙,依然抽空亲自接见了刘欣雨,将刘欣雨上下打量了一番,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当然少不了要交待几句勉励几句,然后就让秘书带刘欣雨去找这次翻译工作的负责人。

    负责人姓张,刘欣雨也认识,是个十分和蔼的小老头,但是一旦工作起来要求也十分严格。

    看到刘欣雨过来,直接用德国说了一段欢迎词。

    刘欣雨当然知道这是在考较她的德语口语能力,应该也在为这次口译工作任务的分配做准备。

    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刘欣雨学德语的时间不长,但是她有辛雨时期的积累,就算专业术语方面欠缺了些,日常的对话却并不差。

    听完刘欣雨从容的回答,张老眼睛刹那亮了,谁说小姑娘英语极好德语一般?

    这样的德语如果还只是一般,其他人还怎么活?!

    得了,小姑娘不但英语一级棒,德国同样一级棒,也许专业术语方面会有些欠缺,但是这次的任务主要是负责交待,而不是参与谈判,专业术语好不好无关紧要。

    原来定上午十一点半抵达的飞机居然晚点,快一点飞机才降落,等专家团领了行李出关已经快两点了。

    从机场到友谊宾馆还有差不多有四十公里,好在这个年代堵车的现象不算严重,三点专家团终于抵达友谊宾馆。

    虽然晚点不是接待方的原因,但是对面专家们的负面情绪,口译们当然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使出浑身解数消除专家们因为飞机晚点带来的负面情绪,让专家们感受到接待方的热情。

    刘欣雨负责的专家确实是美籍,但是人家的德语说得比母语还要好,不知是不是有心刁难,这位专家一会儿用英语一会儿用德国,其中甚至夹杂着法语和意大利语。

    所幸这几国语言刘欣雨都有所涉猎,而且在系里过了明路的。

    专家原本是有些轻视刘欣雨的,对于接待方居然给自己配这样一位翻译是心存不满的,要不然也不会多方刁难。

    不过专家到底是专家,对有才之人自然而然生出惺惺相惜的情绪,接下来的行程,刘欣雨不但比其他口译更轻松,甚至反过来得到专家的照顾。

    专家团不仅仅只是在京城的会议桌上进行谈判,还实地考察了引进装置的几处拟建之地,行程十分紧凑,刘欣雨也算是旧地重游了好几个省市。

    到了最后一站赫然发现居然到了辛雨时期父母的故乡。

    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想起辛雨时期的那对父母了。

    此时此刻站在曾经父母的故乡,刘欣雨百感交集。

    之前不曾想过的许多可能,一一涌上心头。

    认真算起来,现在的她年龄要比辛雨时期的父母大三、四岁。

    也就是说,曾经的父母现在才十四、五岁,应该还是初中生吧。

    她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可能遇到曾经的父母,也不知道曾经的父母会不会与辛雨时期一样小小年纪就来闯荡京城,更不知道曾经的父母会不会继续成为夫妻。

    送走专家团的那天晚上,刘欣雨梦到了辛雨小时候在四合院里快乐的生活,梦到了曾经的父母年轻的样子,甚至梦到了现在还在读初中、青梅竹马的父母。

    从梦中醒来,刘欣雨才发现居然泪湿枕头。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她真的能再见曾经的父母,如果他们能够继续成为夫妻,希望这辈子他们能如愿生个儿子,而不是无法陪伴他们到老的短命女儿。

    刘欣雨没有纠结在梦里,她已经是刘欣雨,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那就过好刘欣雨的人生。

    陪着专家团回到京城,畅春巷的信箱里多了好几封信。

    有家里来的,有方静的,也有张红芸的,还有张支书来的信。

    从这一封封信里,刘欣雨了解到她离开之后村里发生的事。

    她与张洪亮的婚约是真的解除了,虽然张大牛亲自上门向刘家做了极其郑重的道歉,依然没能挽回这个婚约,陈招娣十分坚决地坚持解除婚约,最后两家在张支书和大队长的见证下,正式解除了婚约。

    张红芸在信里说了一些张家的情况,为她的大哥叫屈,却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坚持喊刘欣雨大嫂,她已经收到了省城卫校的录取通知书,不日将离家去省城求学。

    张红芸还在信中告诉刘欣雨,张洪亮只比刘欣雨晚了一天回京城.

    因为一些事与家里闹得很不愉快,离开家的时候,张洪亮身上只有买火车票的钱。

    张红芸只提了那么一句,没说希望刘欣雨帮她去看看张洪亮的话,但是刘欣雨知道她心里是欣雨去看看张洪亮的。

    刘欣雨考虑良久,觉得张洪亮不至于这么没成算,除了买车票的钱肯定留了吃饭的钱,再说当日陈招娣替她解除婚约之时说过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那么暂时还是不见为好。

    方静的信主要谈了童装的买卖,目前看来童装生意还行,赚得甚至比书包更多些,问刘欣雨是不是可以开始做秋天的童装。

    张支书除了信,还给刘欣雨寄了个包裹,里面是一些面料,问刘欣雨哪种面料更适合做秋衣秋裤。

    除了张红芸的信要等她在校后再回信,其他人的信,刘欣雨一一给予回信。

    张支书的问题,刘欣雨在对面料进行认真的对比和成本核算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采纳哪一套方案但看张支书他们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