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04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04节

    摆了几个pose,都因为师傅实在太紧张没能及时按下快门。

    看着紧张得脸上冒汗的师傅,刘欣雨很想笑,却又不敢笑,生怕师傅更紧张,只能硬压下笑意,不停地鼓励拍照的师傅:“师傅,我相信你的技术,大胆拍嘛,多拍几张总能挑出能用的,没必要这么紧张,我又不吃人!”

    刘欣雨不厌其烦地摆着各种姿势,师傅渐渐地找到了感觉,闪光灯闪烁,快门“咔嚓”直响。

    当然不能少了男女模特的合影。

    整整两个小时,宣传照才算拍完,到底拍成什么样子,还得等照片洗了来才能知道。

    这就是这个年代拍照技术的局限性,再过十几二十年甚至更远的年代,随着拍照技术的不断发展,拍立得、数码相机、手机……可以即时看到拍照效果。

    中午就在盛华服装厂的食堂吃了顿便饭,回到畅春巷,刘欣雨将一份自己出的英语卷子交给张洪亮,让他去窗边的书桌做卷子,她自己则继续上午没能完成的小羽绒服的收尾工作。

    张洪亮在上大学之前可以说没什么英语基础,但是英语是必修课,为了帮他提高英语水平,刘欣雨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经过一年的恶补,张洪亮的英语提高很快,但是在刘欣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其他科目刘欣雨帮不上什么忙,能帮他只有英语。

    为此刘欣雨特地出了份卷子测试张洪亮目前的水平,以便对症下药。

    刘欣雨的动作很快,张洪亮还没做完卷子,她已经将小羽绒服做好了,甚至还在小羽绒服的两只口袋上用缝纫机绣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

    等规定的时间一到,刘欣雨就起来收了张洪亮的卷子,细细批改并为张洪亮讲解了错误之处,最后说道:“不错,比上次又有进步,按这个水平,期末考试肯定能过关。当然想要得高分可能还得再加把劲。”

    虽然张洪亮的其他功课也不见得有多么优异,但是与英语比起来更有把握。

    此刻听刘欣雨说他的英语肯定能过关,顿时喜上眉梢。

    刘欣雨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只是过关就能高兴成这样,是不是太不知上进了些。

    不过刘欣雨也不会把这句话说出口,要不要上进是张洪亮自己的事,她可以因他的请示帮他补功课,却不会去督促他上进。

    每个人的前程要靠自己去努力!

    事实上张洪亮还是很上进的,只是离刘欣雨心中希望的还有些距离。

    张洪亮拿起刘欣雨刚做好的小羽绒服看了看,他知道这件小羽绒服是刘欣雨为她最小的堂弟做的,口袋上居然还绣了两只小动物,看着就让人觉得挺可爱的。

    放下手中的小羽绒服,盛华服装厂送给刘欣雨的两匹布就这样闯入了他的眼睛,不由惊讶地问道:“你从哪里买了这么多布,这得不少布票吧!”

    “没花布票,方厂长让人送来给我的。”刘欣雨笑着解释,“要是早知道盛华有这样的面料,我就不用到处求人买布票了,这种面料比我在津市买的面料更好,防风防雨的效果很好,防跑绒的效果也更好。”

    张洪亮将床上的面料扯出一截,在手上细细感受。

    虽然他并不很懂面料,但是当了几个月的模特,面料的好歹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这面料织得十分紧实。

    “我家给我奶他们每人都做了一件羽绒服,要不要给你爷奶也做一件,算是你带回去的礼物?”刘欣雨迟疑了片刻问道。

    张洪亮眼睛亮了亮,沉吟片刻却摇了头:“还是别给他们做了。忙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轻松了点,你说让自己松快两天,再说马上就期末考试,你也该好好复习迎接考试。”

    刘欣雨默默地看了张洪亮一眼,多少明白张洪亮不让她为张家人做衣服的原因。

    他应该是被家里闹得有些寒心了吧。

    最近张家一连给张洪亮写了几封信,每封信都是向张洪亮诉苦,虽然没有明着向张洪亮要钱,但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张洪亮又不是傻能不懂吗?

    幸好现在的他只是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否则他也只能乖乖地给家里寄钱了吧。

    想到这里,刘欣雨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现在张洪亮只是学生,张家还想从他这里要钱,张洪亮工作以后呢?

    她记得张洪亮在江南机械厂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几乎有一半的工资是要寄回家里的。

    刘欣雨不由打了个寒战,真的要让那个婚约成为现实吗?

    她要的是本事赚钱,却不愿意拿自己赚来的钱去填无底洞,更不愿意养一窝子蛭子和吸血鬼!

    刘欣雨再次看向张洪亮的时候,眼睛里情绪就有些复杂了。

    张洪亮的心里莫名地“咯噔”了一下,觉得有什么东西正向着他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强自镇静地看着刘欣雨问道:“怎么了?”

    刘欣雨摇了摇头:“没什么,接下来得好好看书了,要是考得不够好,下学期系里肯定不会再同意出来住。”

    第185章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当放寒假回到家乡的刘欣雨打开那个超大的行李袋拿出一件又一件羽绒服的时候,刘家所有人都被震得目瞪口呆。

    陈招娣更是不住地惊叹:“哎哟,我滴个乖乖,每人一件,这得花多少钱啊!”

    “也没花多少钱,都是我自己做的。就是面料比较难找,里面的鸭绒处理起来有些麻烦。”刘欣雨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另外一只行李,里面是一床用碎布带捆得严严实实的鸭绒被,用力把羽绒被从行李袋里拽出来往陈招娣怀里一塞道:“奶,这是鸭绒被,又轻又暖和,今天晚上你的爷就把它用上。”

    陈招娣眼窝子一热,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还有享到刘青山的福,却享到了刘欣雨的福,扯起围裙拭了拭眼角连声道:“好好好,今天晚上就用。”

    刘厚兴的心里明明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试一试刘欣雨口中既轻又暖和的鸭绒被,听了陈招娣的话却有些不满地瞪了陈招娣一眼:“不年不节的盖什么新被子!”

    陈招娣却不以为然,反过来瞪了刘厚兴一眼,直接揭穿道:“你个老头子特假,只怕你这会儿的心里恨不得立马抱着这床被子进睡房试一试呢!”

    听着老俩口斗嘴,刘欣雨“噗呲”笑了出来,早已有些忍俊不禁的刘家人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这床羽绒被,刘欣雨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填补的羽绒,经过精挑细选,虽然绒子不可能达到百分百,但是绒子的你这是肯定比所有的羽绒服都要高,因此拥有羽绒被所有的优点。

    膨松度十分惊人。

    开始的时候,刘欣雨说这被子虽轻却十分暖和,几乎所有的人都心存疑虑,当陈招娣把捆扎用的碎布带解开,被子的变化再次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

    原本小小一捆最多四斤重的被子,看起来居然比家里七、八斤重的棉被还要厚许多。

    体验一晚之后,陈招娣就彻彻底底爱上了羽绒被。

    轻是真的轻,暖也是真的暖,而且还没有一丝鸭毛的sao臭味,甚至还有香味。

    刘欣雨呵呵一笑,当然有香味啦。

    在蒸煮消毒这批鸭绒的时候,她特地用纱布包了干玫瑰花瓣放在蒸屉里与鸭绒一起蒸,虽然香味不算浓郁,这样不浓不淡的留香才是刚刚好。

    说起干玫瑰花瓣还得感谢顾二嫂吴敏华。

    国庆期间,顾大哥顾锦轩带着妻儿回京城探亲。

    顾大嫂李萍给吴敏华带了些西北的特产,里面有一大包干玫瑰花瓣。

    吴敏华送了一半给刘欣雨。

    这些干玫瑰花瓣一直被刘欣雨放在畅春巷的房子里当天然的熏香,直到第二次蒸煮鸭绒,才试着用纱布包着干玫瑰花瓣与鸭绒一直蒸,结果让刘欣雨十分惊喜,不但鸭sao味去得更彻底,羽绒还带上淡淡的玫瑰花香。

    放假回来又是过年,多数时间当然是待在家里吃吃喝喝。

    当然刘欣雨没少陪陈招娣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来,给你看样东西。”陈招娣神神秘秘地从怀里掏了样东西递给刘欣雨。

    看陈招娣那神秘的模样,刘欣雨还以为是什么呢,接过来一看,原来是本存折。

    虽然觉得有些好笑,刘欣雨还是十分配合,拿着存折看了又看,好像从来没见过存在,最后惊讶地看着陈招娣道:“我们家也有存折了?”

    陈招娣一边点头一边催促道:“打开看看!”

    刘欣雨打开一看,虽然里面的数字不如她,依然让她十分惊讶,整整一千五百块!

    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刘家虽然还不至于负债,但是要说余钱几乎是没有的,不然刘欣雨住院陈招娣也不至于抠抠索索地只给两块钱,交药费都不够。

    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刘家不但有了余钱,而且是整整一千五百块。

    在这个年代,农家有余钱都是极为少数,现在的刘家就算不是民勤大队的首富,差得也不会太远。

    “奶,赶紧把存折藏好,别让人知道了。”刘欣雨赶紧把存折还给陈招娣,又故意压低声音,祖孙俩像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刘欣雨心里感到十分好笑,陈招娣却是实实在在地小心再小心,将存折重新在怀里藏好,这才小声道:“除了你,没人知道,连你爷都不清楚到底存了多少钱,更别说你二叔二婶了!”

    刘欣雨被陈招娣绝倒。

    陈招娣防得太过了吧,就算家里一直是她说了算,在外人眼里,刘厚兴才是一家之主。

    再说现在刘青松和王三妹是老两口唯一的儿子和媳妇,有必要瞒着他们吗?

    “可不敢让你二叔二婶知道,要是让他们知道家里现在有这么大笔钱,还不知该怎么有嘚瑟呢!再说,你二婶娘家日子过得紧巴,要是让你二婶知道,还不得想办法贴补娘家?”虽然刘欣雨没说什么,陈招娣依然从她的表情里猜到了她心里的想法,将她不让儿子媳妇知道的理由说得极为冠冕堂皇。

    刘欣雨依然不是很赞同陈招娣的做法,却也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无论陈招娣手中有多少钱,都与她没有关系。

    “对了,奶,我姑现在都不来走动了?”今天已经是正月初五,却一直不见蒋家来拜年,刘欣雨觉得十分好奇,难道刘丽芳真的与娘家恩断情绝?

    提起蒋家陈招娣就是一肚子的气,之所以一直没提蒋家和刘丽芳,就是不想给刘欣雨添堵。

    现在既然刘欣雨问起,陈招娣觉得刘欣雨有权知道,于是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巴啦了一番。尽管陈招娣发过狠话不认刘丽芳这个女儿,但是刘丽芳是她唯一的女儿,她又怎么可能不关心,但凡蒋家有什么风吹草动,陈招娣很快就能知道。

    刘丽芳最小的儿子生病,陈招娣巴巴地买了些东西送过去,结果刘丽芳连口水都没倒,关心的依然是刘欣雨的那个小院,一言不和母女俩又吵了一架,那天陈招娣是眼着眼圈回家的。

    第二天就传来蒋玉珠与张家老四张洪伟议亲的消息,气得陈招娣恨不得没有刘丽芳这个女儿。

    村里又不是只有张家有适龄未婚的男孩子,为什么非与张家议亲,这不是给刘欣雨添堵吗?

    刘欣雨能怎么样,只能尽力安抚陈招娣。

    事实上蒋玉珠与谁议亲,刘欣雨无所谓。

    就算有朝一日真的与张洪亮结成夫妻,他们又不可能回村里生活,真的不至于给她添堵。

    第186章 她又不是妇产科医生

    劝了许久,陈招娣依然愤愤难平,不得已刘欣雨只得将自己对以后的打算向陈招娣交底:“奶,别管我姑怎么想,就算玉珠真的与张老四相对了眼,我姑总不能跟着玉珠嫁到张家。

    再说了,等我毕业应该会留在京城工作,以后啊只怕一年都回不来一次。

    我是这样想的,等我在京城安了家,爷奶要是愿意,就去京城陪我。

    要是故土难离,这个院子就给爷奶养老,你们的零用我包,看病吃药的钱我和二叔平摊。”

    陈招娣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眼圈就开始红了。

    刘欣雨那句故土难离真正说到陈招娣的心坎里。

    对于他们这种年纪的老人家,一辈子生活在乡下,虽然心里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真要让他们离开故土,心里头确实有太多的割舍不下。

    虽然刘欣雨已经上了一年大学,陈招娣的心里却始终觉得总有一天刘欣雨是要回家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