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63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63节

    她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再多说,她总不能瞎编个老师出来。

    县中有什么样的老师,会不会外语,只要有心就能打听出来。

    虽然知青们很想连晚上也来刘欣雨家复习,刘欣雨却没有答应。

    毕竟她自己也要复习,不能总被人打扰,另外也要留出时间给张洪亮开小灶。

    不管他们的婚约会如何发展,刘欣雨希望张洪亮有个更光明的前程。

    时间过得很快,绝无仅有的一次冬季高考在万众瞩目中开考了。

    江南省的高考安排是十二月十一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十二日上午考史地或物化,下午考政治,十三日上午则是外语加试。

    张洪亮两天前就已经回省城考试去了。

    乌县的考场全部被安排在县城的中小学。

    刘欣雨的考场在县中。

    县中是她的母校。

    几个月前,她还在这里读书,所以对静观中的环境并不陌生。

    只是民勤大队到县城实在太不方便,经过慎重考虑,刘欣雨决定提前去县城,找一家离县中比较近的招待所住下。

    张海生原本打算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听了刘欣雨的打算,立马打消了每天往返的念头,决定陪着刘欣雨一起住招待所。

    知青们有的家就在县城,当然是回家里住。

    家不在县城的知青,在得知刘欣雨的打算之后,干脆也与张海生一样,打定了主意跟着刘欣雨走。

    刘欣雨到底在县中读了两年书,对县中附近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十日上午,刘欣雨背着双肩包,带上洗漱用品以及换洗的内衣裤,身上穿着厚实暖和的毛衣毛裤,外加棉衣棉裤,甚至还带上了一床棉被,由刘青松骑着自行车把她送到镇上。

    “大家再检查一遍,看看准考证、介绍信还有铅笔墨水都带上没有?”到了镇上,刘欣雨看着跟着她不放的众人说道。

    明明她才是最小的那一个,cao的却是大姐大的心。

    确定大家把该带得都带上了,刘欣雨这才缓缓地舒了口气。

    按了按自己的胸前,出门前陈招娣硬是把今年存下的钱全都塞给了刘欣雨,五百多块呢。

    这个年代的农村,五百多块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为了让陈招娣安心,刘欣雨没有拒绝。

    事实上刘欣雨身上除了这五百多,还带上了她自己的所有存款,并不比陈招娣给的少多少。

    这几个月刘欣雨钱的速度也不慢,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今年刘家的野果子买了个好价。

    因为有严会计提供的情报,陈招娣忍到供销社快要收称了才将野果子送去。

    三百三十二斤板栗,五十三斤白果,十七斤山楂干,都卖了个好价钱,得了一百零四块,把陈招娣高兴坏了,特地往严会计家送了两斤黄鳝。

    天冷了黄鳝不好抓,大小差不多都在三四两的两斤黄鳝花了刘青松三个晚上才抓够。

    十二月的天是真的有点冷,北风呼呼的吹,县里往乡下来的公交车又破又旧,窗子多半没玻璃,要不是刘欣雨提前有交待,大家全都穿上了最暖和的衣服,而且全都带上了被子。

    上车后将被子往身上一裹,总算没把人冻僵。

    之前刘欣雨已经将几个人的考场进行过分析,张海生的考场在县二中,离县中有点远,其他几个人不是在县中就是在离县中很近的实验小学。

    在家的时候刘欣雨就已经考虑好了,到了县城以后,刘欣雨直接将大家带到了离县中大约七、八百米的县委招待所。

    这里离县中不算远,离二中也不算远,实验小学就在招待所隔壁。

    最主要的是这个招待所是县政府名下的招待所,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安全也有保障,唯一不太合适的就是价格略贵,不过招待所内有食堂,住在这里不用cao心吃饭的问题。

    当然事先刘欣雨与大家进行过沟通,毕竟知青们手上并不宽裕,有的甚至可以说十分拮据。

    虽然有个别知青脸上有些难色,最终却没有人退出,大家住在一起遇到事也有人照应。

    第110章 坚决不对答案

    事实证明刘欣雨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综合起来住宿费和饭钱并不算贵。

    第二天去考试遇到奋斗大队的知青难免谈起住宿的问题,这才知道其他招待所的价格并不比县委招待所便宜多少,卫生条件却差了许多,提供的被子又硬又薄还有股子怪味。

    有的招待所甚至连洗漱用的热水都没有,开水还得自己花钱却开水灶上买,更别提饭菜了。

    奋斗大队的几个知青提起住宿沮丧极了。

    他们都不知道高考这两天该去哪里找饭吃,大半只能开水泡馒头应付了。

    有对比才有伤害。

    听了民勤大队知青的住宿条件,奋斗大队的知青差点要把民勤大队的知青按地上打一顿。

    一天三顿热饭菜,开水免费供应随时有,洗漱都是用热水,甚至还能洗个热水澡。

    民勤大队的知青居然还觉得住宿费用贵了,他们怎么不上天呢!

    要不,咱们换换住,可以翻倍补多花的住宿费!

    这会儿民勤大队的知青当然不可能与奋斗大队的知青换着住,给再多的钱也不换。

    没多花多少钱,住得既舒服又卫生还能吃上吃饭菜,有什么不懂的还能随时讨教,傻子才换!

    多花的这点钱简直太值了!

    第一场考语文,拿到卷子,民勤大队的考生心里一阵欢呼。

    在跟着刘欣雨复习的日子里,刘欣雨曾经出过一些作文题给大家写,其中就有类似的题目,虽然不完全一样,中心思想却大差不差,就算当天刘欣雨讲解的来写也不会跑题,于是大家得得心应手。

    作文占了试卷的一半分,只要不跑题,分数就不会太低。

    考完语文回到招待所,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就把奋斗大队知青的住宿情况当笑话说给大家听。

    类似的笑话当然不仅仅发生在奋斗大队知青身上,红星大队和红卫大队存在同样的情况。

    “欣雨,多亏你带着我们来这里住,要不然大家不是在到处找饭吃,就是用开水泡馒头”林菁喝了口热乎乎的面汤十分感慨。

    刘欣雨慢慢地喝着热面汤,笑盈盈地看着一脸餍足的大家,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满足。

    “大家回去后,想看看书的就看看书,当然最好能睡一会,养足精神才能清醒地应对下午的考试。”喝完最后一口热汤,刘欣雨用手绢擦了擦嘴角,提醒了大家一句就回房间休息去了。

    来县城考试之前刘欣雨就告诫过大家,考完之后不得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

    虽然考完试回来之后,大家很想说说今天的卷子,结果刘欣雨眼睛一扫,所有人都闭上了嘴,没有敢说上午的考试。

    不过这样也好,的确不会因为考得好考得不好,影响心情,原本以为中午一定睡不着,结果回房间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睡了一会,有的人还是被刘欣雨敲门喊醒的。

    不过休息与没休息的确不同,就算只睡了那么几分钟,脑子也比没睡前要清醒得多。

    下午的数学似乎并不难,反正民勤大队的知青都有这样的感觉。

    连数学成绩最差的张海生都没觉得数学有多难。

    怕被其他大队的考生绊住对答案,民勤大队的考生一出考场就往招待所跑,把其他几个大队的考生气得不行。

    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干脆纠集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冲到县招待所向民勤大队的考生讨饭吃。

    虽然县招待所的安保比较严格,但是这些每个人身上都有介绍信、准考证,高考期间谁也不敢得罪这些考生,于是正打算去食堂吃饭的民勤大队考生被堵在了房间里。

    谁也没想到会有被人堵门讨饭吃的一天,真是笑又好气。

    这种情形当然不能让刘欣雨一个姑娘家出面,张海生站了出来,笑眯着眼看着堵门的人说道:“你们堵什么门啊,想吃饭跟着走就是,好歹咱们一个公社出来的,只要你们给钱给粮票,还能饿着你们?!”

    张海生是张支书的儿子,又当过兵,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来堵门的本来就不是来闹事的,听说只要出钱出粮票就能吃到热饭菜,谁还会继续堵门,马上就是哥俩好,勾肩搭背一起涌向招待所食堂。

    虽然临时多出十多张吃饭的嘴,县招待所到底所大家大存粮足,不过十来分钟,大家就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肚子里有了货,有人就打算对答案了,结果张海生当场就变了脸:“饭菜都堵不住你们的嘴!想要对题回你们自己的招待所对去,我们民勤大队不奉陪!”

    民勤大队的这是什么意思,不就堵了会他们的门嘛,又不是吃饭不给钱!

    再说考完试对题不是很正常的事嘛,要必要拉脸吗?

    看大家的脸色都有些不好,刘欣雨担心这样下去不但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还可能影响大家的心绪,轻咳一声道:“大家不要误会,海生叔没有恶意。主要是考虑到还有两门没考,所以为了不影响下面的考试,我们说好在没有全部考完之前坚决不对答案。想要对答案等全部考完回家再对。”

    原来如此,倒是可以理解。

    误会解除,其他几个大队的考生也吃饱了,约定明天上午考完之后继续来县招待所吃饭,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各自的招待所去了。

    第二天继续考试,一切正常,没有出现意外情况。

    下午考完政治,几乎所有人都轻松了,回到招待所就开始收拾行李,这个时候大家反倒没了对答案的兴趣。

    招待所的条件再好,总归不是自己的家。

    虽然知青点的条件还不如招待所,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

    大家忙着收拾行李,只有刘欣雨按兵不动,她还要参加第二天的外语加试。

    等背上行李去柜台退房,大家才意识到刘欣雨还不能跟他们一起回去。

    除了刘欣雨,张海生也没有收拾行李,他打算等刘欣雨考完加试再一起回家。

    县招待所的确比其他招待所安全,但是把刘欣雨一个人留下来,张海生还是不放心的。

    “海生叔,你跟大家一起回去吧。我明天考完加试就回去。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刘欣雨劝张海生跟大家一起回去。

    张海生当然不会同意,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主意,也是张支书的要求,更有陈招娣的拜托。

    刘欣雨无奈,只得同意张海生留下来当一当陪考家长。

    第111章 集思广益

    整个乌县参加加试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十多个人,全部集中在县中进行加试。

    拿到试卷,前面的对于刘欣雨来说可以说十分简单,也没有作文,但是最后的汉字译成英文,有些词语让刘欣雨觉得有些为难。

    这个年代连英语试卷都紧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