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46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46节

    她是文雅人,打架的事能少则少。

    当然刚才那样的事再来一次,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扯出刘青正来挡招。

    既然认定了是陈招娣祖孙弄的鬼,林素珍当然不会轻饶。

    丝毫不理睬越来越多的围观乡亲的,林素珍盯着刘青正的胸脯看了足足有两分钟,然后把手上抓着的破衣襟往刘青山手上一塞,不顾刘青正的嚎叫,绕过刘青正再次扑向陈招娣。

    这时不但二房的刘厚兴刘青松父子赶来了,大房的刘厚坤刘青云刘新强祖孙三代也赶来了。

    既然男人们都赶来了,当然不可能再让老妯娌打架。

    刘青松冲上云护住自己的妈,不让林素珍碰到陈招娣,但是此时的林素珍正如张支书大儿媳妇所说的那样——疯了,抓不到陈招娣,一双爪子就往刘青松脸上抓。

    所幸刘青松个子高,林素珍想要抓他的脸并不容易。

    只是她不依不饶的抓了又抓,很快就激起了刘青松有火性。

    眼看刘青松就要暴发,刘厚坤狠狠地推了一起往后躲的刘青云。

    刘青云被刘厚坤这么一推,没法再缩在后面,只能上前紧紧抱住林素珍。

    “一大早吵吵什么,我看你们是太闲了,今天也不用休息了,都给我下地施肥去。”这时张支书圾着双破旧的老布鞋过来了,皱眉不悦地扫了眼围观的人,然后怒目对上场中对峙双方。

    这下子围观的人看向老刘家的目光就多有不善。

    队里交完公粮之后的惯例,是可以休息两天,然后才开始进行晚季稻的田间管理。

    从“双抢”到交完公粮整整忙了一个多月,虽说不出工就没工分,但是他们是人不是铁,适当的休息调整还是需要的。

    现在好了,因为老刘家两妯娌打架,大家的休息时间就这样黄,谁能有好声气?

    今天的问题出在大房,当然不能让二房帮大房一起顶这个锅。

    刘欣雨小声嘀咕了一句:“明明是大房的错,每次都让我们二房陪他们受过。”

    张支书的大儿媳就站在刘欣雨身边,当然听到了刘欣雨的嘀咕,便好奇地问道:“你们老刘家大房今天又做了什么?”

    声音不大,听到的人却不少。

    陈招娣需要的一个引子,来引出大房偷收二房黄鳝笼子的丑事。

    陈招娣站的位置离刘欣雨有些距离,她并没听到刘欣雨的嘀咕,却听清了张支书大儿媳的的问话,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然她更不会让刘欣雨来开这个口。

    她开口怎么都比刘欣雨合适,于是刘青正兄弟偷收二房黄鳝笼子的事就这样暴露了出来。

    二房成功破了这口锅。

    大房不但要独自顶锅,还被支书狠狠地批了一顿,最后还不得不破财,还得被乡亲指指点点。

    第78章 双肩书包(一)

    经过两天赶工,用帆布做的双肩书包终于全部缝纫完毕,接下来就是收尾工作。

    第一个双肩书包是完全按照张红芸的喜好进行的收尾。

    所谓收尾主要是进行一些修饰。

    刘欣雨与张红芸是好朋友,当然十分清楚张红芸的喜好。

    从供销社的林库里淘来的各种布灵布灵闪闪发光的珠子就有了用武之地。

    经过一番精心修饰,当张红芸再次看到书包的时候,一双眼睛直冒星星,背着书包又在村里好一番炫耀。

    喜欢这个书包的当然不仅仅只有张红芸,就连早已年过三十奔四的王三妹也少女心暴棚,背起书包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在张红芸再三催促之下才依依不舍地将书包从背上拿下来。

    王三妹来刘欣雨这里帮忙之后,刘新菊也带着小老四在刘欣雨家扎了根,这会儿她眼睛里的羡慕就是瞎子都能感觉到。

    看着刘新菊羡慕的眼光,王三妹难得豪气了一把,决定给刘新菊预定一个这样的双肩书包:“欣雨,这种书包给你妹子也来一个,多少钱只管说。“

    做双肩书包的所有材料全都是刘欣雨从供销社大库里淘来的滞销压库货品,因此每样都是白菜价,花费最多的是手工。

    虽然她的确打算通过双肩包赚钱,心里却早有盘算。

    家里几个读书的孩子,人手一只,无论男女。

    当然男孩子的书包花那么多的功夫做修饰,追求的是外观大气,耐磨实用。

    听了王三妹的话,刘欣雨笑盈盈说道:“看二婶的,这话说的!咱们是自家人,我还能收弟弟meimei的书包钱?

    喏,这只是给新建弟弟的,他上初中了,书本比较多,所以做得要大些。

    这只是给新尧弟弟,他还在上小学,书本不多,当然也就不需要做那么大。

    新菊meimei早就做好了,在那个柜里放着呢。

    去吧,去拿来背着试试。”

    最后一句当然是对刘新菊说的。

    当刘欣雨打开柜子,看到刘欣雨为她做的书包,眼睛顿时弯成了一轮新月:“哇,好漂亮!姐,我好喜欢!谢谢你!”

    说着背起书包,与张红芸手拉着手,跑出去找人秀书包去了。

    王三妹没想到刘欣雨早已给家里的孩子们准备好了书包,甚至还给小老四用棉布做了个小小的双肩包,心里十分感激同时又觉得有些羞愧。

    羞愧这些年尤其是在刘青山去世之后,他们夫妻对刘欣雨的不冷不热。

    以前王三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两夫妻对刘欣雨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毕竟兄弟俩早早分了家,刘青山搬出老屋自立门户,分了家当然就是两家人。

    现在王三妹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对刘欣雨更好些,就算分家了,他们还可以是亲人。

    “欣雨,二婶以前……”王三妹带着感激的目光看着刘欣雨,只是开了口却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对刘欣雨表示感谢好呢,还是表达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合适。

    虽然王三妹只说了几个字,刘欣雨多少能猜到王三妹的想表达的是什么。

    她既不需要王三妹的感谢,也不想听王三妹的感慨,总之他们这样相处的时间并不会太长,她总归是要飞出乌县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于是手上动作不停,抬眼看向王三妹,笑盈盈地说道:“二婶,往事就让它随风去,咱们以后好好才最重要。”

    王三妹连连点头:“你说得太对了。只是二婶没读过几天书,心里有话也说不出来。唉,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那是肯定的!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虽然我也不知道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书读得多懂得肯定比不读书的人要多。”刘欣雨觉得有必要与王三妹说说读书的重要性,当然光强调是没用的,得让王三妹先明白读书能使人明理。

    刘欣雨是村里除了城里来的知青以外唯一一个读完高中手握高中毕业证书的人,而且她马上就要当老师了。

    如果刘欣雨没有读那么多年书,就算有刘青山救人的英雄事迹,代课老师也轮不到她头上。

    一个月二十二块工资比起正式的工人的确不算什么,刘欣雨却是众多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她不需要下地挣工分,不用日晒雨淋,更不用过那种早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这不,读书的确改变了刘欣雨的命运。

    虽然王三妹不觉得刘新菊有刘欣雨这样的好命,不过万一呢!

    如此一想,王三妹的心顿时热切起来,含笑感激地看着刘欣雨道:“你弟弟meimei托了你的福,要不是你把抓黄鳝的本事教给你二叔,还真没余钱给他们交学费。你放心,以后我会盯着他们读书,要是他们只知贪玩不好好读,我非打断他们腿不可!”

    刘欣雨不由莞尔,摇了摇头道:“那可不行,再怎么着也不能打断腿!”

    王三妹也就这么一说哪能真的打断孩子的腿呢。

    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眼刘欣雨,见刘欣雨埋头专心在红上画着什么,就不再继续聊天,专心按刘欣雨的要求给书包进行修饰和收尾。

    张红芸和刘新菊在村里跑了一大圈,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一大串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一时间刘欣雨家的院子里就像油锅里洒了水沸腾了起来。

    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学龄儿童,他们从来没看过可以像背篓一样包在身后的书包,更何况两个书包都那么的漂亮,听说刘欣雨这里还有十多个,就呼啦啦地一起跟着过来了。

    孩子们有想背一下试试的,有问怎么样才能拥有一个这样的书包,甚至有个女孩子问刘欣雨可以不可以送她一个,让刘欣雨颇有些应接不暇。

    对于那个直接开口向她讨要的,当然是十分的哭笑不得。

    她不是开善堂的,也不是钱多人傻。

    白送?自家弟弟meimei是理所应当的,其他人她凭什么要白送,只因为她也姓刘?!

    第79章 双肩书包(二)

    没错,这个开口直接伸手讨要书包的女孩子也姓刘,名新惠。

    刘新惠是刘家大房的人,是林素珍次子刘青河的女儿。

    年龄不大,比刘新菊还小一岁,却经常欺负比她大的刘新菊,甚至刘欣雨都曾经被她欺负过。

    所以说刘家大房是出产奇葩的风水宝地。

    刘欣雨早已不是连比她小六岁的小女孩都能欺负的那个人了,当然不可能满足刘新惠的要求,不过她也不想落人口舌,只笑盈盈地说道:“做书包的帆布是我花了大价钱从供销社买来的,还有这些辅料也是花钱买的。

    一个书包最少的成本至少也得四块五到五块,这么贵的书包,白送我可送不起。

    你们谁想要,可以回家与家长商量,拿米面来换。

    一个书包三十斤新大米,小麦面也可以。

    要是稻谷的话就得四十斤。”

    队里交完公粮之后,昨天刚分了粮食。

    让刘欣雨感到惊讶的是,这一季的人口粮居然远远超过陈招娣的预估。

    刘欣雨分到了一百五十斤人口粮,当然这不是大米而是稻谷,按七成的出米率,刘欣雨家里至少有一百斤大米。

    她让想要书包的孩子用粮换书包,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事实上她更想要的是钱,只是如果她敢让大家拿钱来买的话,一定要被割尾巴。

    这不,即使她只是让孩子们用粮食换,也被人指着鼻子骂走“资本主义”道路,并要去大队告她,如果大队包庇的话,还要去公社、去县里继续告。

    刘欣雨对天翻了个白眼,大房还真是个个是奇葩!

    不过十岁的小屁孩,口口声声要割她的尾巴。

    刘欣雨才不怕她呢,指了指院子外说道:“快去啊,我等着你带人来割我的尾巴!”

    刘新惠不由一愣,刘欣雨不是应该双手送上书包嘛,她就不怕被割尾巴,割尾巴可是很疼的!

    要是刘欣雨知道这小屁孩所谓的割尾巴是这样的意思,非得笑喷了不可。

    当然更多的孩子在得到刘欣雨的同意之后试了试书包,便快快地跑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