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2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2节

    第37章 占了大便宜

    虽然陈招娣开的价格不算高,却也比活鸡还要贵。

    有免费吃黄鳝机会,当然不能放过,何况他还正有个推销黄鳝的机会。

    供销社的单主任,是严会计娘家那边的亲戚。

    再过两天,单主任的儿子结婚。

    今天上班前还听单主任皱着眉过向严会计讨主意,说儿子的婚宴鸡鸭鱼rou都不缺,但是总觉得差点儿新意,愁得他快把头发给撸秃了。

    婚宴上加道黄鳝,不但多了道硬菜,新意也就有了!

    严会计伸头往对面喊了一声,正撸头发发愁的单主任踢踏着鞋就过来了。

    听说有黄鳝,单主任的眼睛顿时就亮了,问过陈招娣能提供的量,开口就订了十五斤。

    不过单主任的要求比较高,每条黄鳝都要在四两到半斤,后天一早送到严会计家。

    刚才来镇上的路上,刘欣雨曾经提醒过陈招娣,如果要得量比较大,应该适当收些定金。

    黄鳝卖得本来就不算贵,万一送来镇上人家又不要了,来回折腾谁也不能保证一条不死。

    就算只死一条两条,那也是损失,何况还有耽误的时间,不收点定金亏大发了!

    陈招娣本没想那么多,以前都是直接拎着黄鳝去镇上,这次实在是有点多,才先到镇上找需要的人,经过刘欣雨这么一提醒倒也觉得这个定金应该收。

    只是单主任是严会计介绍的,又是供销社的主任,陈招娣就有些不好意思提定金的事了。

    单主任却是个明白人,也是个不缺钱的爽快人。

    商量妥当交易的细节之后,直接就递给陈招娣一张大团结说是定金。

    因为有黄鳝结下的交情,算雨靴钱的时候,压根不需用刘欣雨讨价还价。

    明明有四双是大的,结果只有刘青松的那双算是大的,其他的全都按小的算。

    足足省了两块多钱,把陈招娣高兴得眉开眼笑。

    超量卖了黄鳝已经让陈招娣有些飘了。

    这会又只花了差不多一半的钱就买下了七双雨靴,陈招娣更飘了。

    今天占了大便宜了!

    扛着用纸箱装着的雨靴离开供销社,陈招娣的脚步就有些浮了,下台阶的时候差点绊了一跤。

    吓得刘欣雨连忙伸手扶住:“奶,还是我来扛吧。”

    陈招娣怎么可能让刘欣雨来扛,稳了稳神,往回村的方向一指:“走!”

    我地个乖乖,这中气还真是足!

    刘欣雨赶紧小跑着跟上,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回供销社买点rou再买点糖果糕点回去庆贺庆贺,结果话刚说出口,就被陈招娣给堵了回去。

    好吧,不买就不买。

    等哪天有空,找张红芸一起来镇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等她买回去了,陈招娣总不能将东西退回去吧!

    这趟到镇上收获极丰,刘欣雨和陈招娣在镇上并没有耽误太久,往回赶的时候也就九点一刻。

    就算刘欣雨走得慢,四五里路半个小时差不多也够了。

    去镇上之前,陈招娣交待过刘新菊,往回赶的时候陈招娣还是有点心急。

    回家后她得重新安排抓黄鳝的事。

    现在家里只有五六斤黄鳝,今天却推销出去了十七斤。

    如果只是凑齐十七斤黄鳝,以昨天晚上一个小时的收获,还有两个晚上应该不难办到。

    可是单主任要的全是四五两一条的黄鳝,这就有些难了。

    另外也不能给单主任的是四五两一条的,给严会计却是二三两一条的,肯定要一样大小才行。

    陈招娣这一心急,刘欣雨就跟着倒霉了。

    从镇上回来这一路,就没少被唠叨。

    刘欣雨传承了刘青山的功夫,之前去镇上走得慢而且气喘吁吁,并不是体力跟不上,只是因为不习惯用两条腿走路而已。

    一路被陈招娣嫌弃走得慢、拖后腿,刘欣雨也不生气只笑盈盈地听着。

    事实上经过今天这一个来回,刘欣雨已经渐渐适应了靠两条腿走路的赶路模式。

    只是觉得不能一下子改变太大,所以该是什么节奏还是什么节奏。

    祖孙俩回到村里其实也就十点左右,离生产队收工还有一个多小时。

    不过这个时间村里已经有了炊烟,显然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

    匆匆回到刘欣雨家,把纸箱在杂物间放好,陈招娣直扑水缸,看到水缸里的黄鳝依然都是活得好好的,这才重重地舒了口气。

    刘欣雨这才知道,陈招娣心里一起担心着黄鳝的死活。

    “好了,我得回去烧饭了,时间差不多了,你自己过去吃。咱们得商量一下抓黄鳝的事。”陈招娣拿起早上装早饭过来的碗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想了想回过头来叮嘱道:“对了,那水缸得用东西盖一下,张家芸芸可能过来找你,黄鳝的事,还是别让人知道。”

    “知道了,奶!”刘欣雨觉得有些好笑,不过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原本刘欣雨还打算着抓几条比较细小的黄鳝让陈招娣带回去烧了给大家吃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等完成了订单再说吧。

    目送陈招娣匆匆离开,刘欣雨不由摇头叹息。

    刘家加上她有九个人,要烧九个人的饭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算有刘新菊帮忙也得忙上大半个小时。

    也不知道刘新菊有没有按陈招娣的交待把中午要吃的菜择好洗干净。

    今年十一岁的刘新菊,既要带三岁的小老四,要帮着家里洗衣服,还要按照陈招娣交待择菜洗菜,刘欣雨都替她觉得累。

    不过刘欣雨也没打算跟过去帮忙,因为就算她跟着去了,陈招娣也不会让她帮忙,还不如抓紧时间把张红芸的衣服赶出来。

    早上为了向陈招娣展示自己的缝纫技术,已经将几片大的布锁好了边,那就争取在吃饭前把所有的布都锁好边。

    很快刘欣雨家的堂屋里就响起了“哒哒哒”的机器声。

    刘欣雨的动作很快,一刻钟左右,剩下的布就锁得七七八八了,这时外面传来了张红芸的声音:“欣雨姐,你回来了呀。”

    “这会儿你不是应该在家帮你奶烧火吗?小心你妈知道,又要挨骂!”刘欣雨回头看了张红芸一眼,笑盈盈地打趣道。

    “骂就骂呗,又不是没被骂过。”

    咦,张红芸的情绪不太对啊!

    第38章 三角关系

    刘欣雨将最后一片布锁好边,停下缝纫机歪头看着张红芸:“怎么了?不开心?”

    “唉,都快要被新梅姐给烦死了!”张红芸拿起一块小碎布用力地扯地扯,然后将碎布往缝纫机台子上一丢,嘟哝道。

    刘新梅又做什么了?

    昨天在地里与张红霞打了一架,今天又闹了什么蛾子?

    刘欣雨并没有开口问,反正张红芸这个话唠是瞒不住话的,她只需要带着耳朵听就是了。

    经过张红芸絮絮叨叨地描述,刘欣雨很快就知道了上午发生的事。

    在她与陈招娣去镇上那两三个小时里,刘新梅的确又闹了个蛾子。

    闹蛾子的不仅仅只有刘新梅,还有张红霞的未婚夫张家络。

    刘欣雨身边有张红芸这个小话唠,她当然知道刘新梅是张红霞与陈家络事实上的红娘。

    刘新梅一早去找陈家络哭诉,偏偏在她一番梨花带雨之后,陈家络居然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去地里找张红霞就是一顿训斥。

    刘欣雨对这三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种猜测,不过这种事可不能当面询问,只能从侧面了解:“你姐没有解释吗?”

    “我姐都没来得及开口,就被骂哭了。一个男人家家的嘴那么坏,以后我姐还怎么跟他过日子!”张红芸鼓了鼓嘴。

    在刘欣雨的记忆里,张红霞也是个相当厉害的姑娘,居然被陈家络骂哭了?

    看来不仅仅因为陈家络嘴毒,张红霞应该很喜欢陈家络!

    “现在怎么样了?总不能就任由刘新梅引导陈家络这样不公青红皂白地误会红霞姐吧。”刘欣雨又开始踩缝纫机。

    她还是赶紧地把这件衣服赶出来,接下来要做的事多着呢,不能因为八卦误事。

    “在地里干活的人只听我姐夫的那一顿骂,就知道是刘新梅背在后使得坏。你知道的我妈最喜欢的是我大哥,最心疼的是我姐,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姐被欺负。”张红芸一边叽咕一边往刘欣雨身边靠。

    刘欣雨侧着看了她一眼,继续手推着布,脚踩着缝纫机,神色悠闲地做着活。

    昨天刘新梅与张红霞打架,吴巧珍就已经气得不行。

    原本躺在床上装病的吴巧珍怎么都装不下去了,要不是张家奶奶拦着,昨天去地里的就不是张红芸和张洪亮而是吴巧珍了。

    只是让吴巧珍没想到的的是,刘新梅背后使阴招,居然把张家络给搬了出来。

    这就不仅仅只是陈家络把张红霞骂哭这么简单了,这是把张家的脸面直接踩地上了。

    吴巧珍不能忍,连张大牛也忍不了。

    这不,先是吴巧珍冲去地里抓着刘新梅就是一顿狠揍,接着张家男人浩浩荡荡一起杀向隔壁村,向陈家讨个说法。

    听着张红芸的絮叨,又把刘新梅、陈家络、张红霞这三人放在一起理了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刘欣雨不由叹了口气。

    这华丽丽地就是一个三角关系嘛。

    陈家络本人和家庭的条件在附近几个村庄算是中等偏上,要不然张家也不可能与陈家订亲。

    不过比起张家,陈家还是是略差一线。

    张家因为张洪亮在城里上班,不说每个月至少每季度都能收到张洪亮寄回来的钱。

    陈家为陈家络来相看亲事,因为陈家络中意刘新梅,陈家相看当然是刘新梅而不是张红霞。

    刘新梅一心想要嫁的是张洪亮,就将张红霞推了出来。

    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动下,陈家络的父母果然相中了张红霞。

    虽然张红霞长得不如刘新梅漂亮,嘴也没有刘新梅巧,但是陈家父母更中意张红霞会干活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