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9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9节

    “什么真的假的,你亲眼看到了?”吴巧珍不屑地看了刘欣雨一眼。

    刘欣雨的娇气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不说吴巧珍不相信,就连刘家人也不相信。

    “我当然看见了!从裁剪到缝纫,只用了不到两小时。”刘欣雨的缝纫能力到现在依然令张红芸十分震撼,就算被吴巧珍怼,还是梗着脖子为刘欣雨说话。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刘欣雨,大家当然早就发现刘欣雨今天穿了件新衣服,只不过刘欣雨的新衣服一向比较多,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反而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男人们当然看不也什么,只觉得刘欣雨穿上这样一件衣服很漂亮。

    女人们就不同了,之前没注意,这会儿注意了,就看出了许多不同。

    刘欣雨身上的衣服,领子袖口等处都是她们以为没有见过的式样,衬得刘欣雨更加娇俏亮丽。

    林裁缝绝对做不出这样的式样。

    要么是刘欣雨在县城读书的时候做好的衣服,要么是刘欣雨自己做的。

    见大家似乎有些相信的意思,刘欣雨连忙抓住时机:“所以我有能力不让自己饿肚子,没有必要接受……资助。”

    一直没说话的张洪亮终于站起来说了句话:“办完订亲宴之后,欣雨就是我的未婚妻,她以后的生活,我自当责无旁贷。当然如果欣雨想自力更生,咱们不妨集思广益,帮欣雨找一个适合她的事情做。”

    第32章 代课老师

    事实上公社和大队在刘青山去世之后,曾经考虑过刘欣雨的生活问题,甚至向县里为刘欣雨争取到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这个年代上大学靠推荐,民勤大队地处比较偏僻,虽然也有知青点,上大学的名额一向极少。

    如果没有刘青山的舍身救人,就算刘欣雨有高中学历而且成绩不错,上大学的名额也不可能落到她的头上。

    当然就算有刘青山的舍身救人,公社和大队能够为她争取上大学的名额依然十分不容易。

    偏偏刘欣雨却拒绝了。

    那时候的刘欣雨当然不可能知道,国家即将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并且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她之所以拒绝上大学,理由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怕”,她不敢离开这块土地,不敢接触外面的陌生面孔。

    现在的刘欣雨当然不会害怕,不过那个被她拒绝的上大学的机会也肯定不会留到现在。

    当然现在的刘欣雨也不再需要那样的上学机会。

    她十分清楚这一年的十月,各大媒体将会向全国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

    十一月本年度的高考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只要有机会参加高考,刘欣雨自信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这也是她一直没有强硬退亲的原因。

    她打的算盘就是,等她上了大学,再找机会退亲,陈招娣应该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难以接受。

    毕竟那个时候,她已经可以让陈招娣看明白,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够生活得很好。

    离恢复高考还有几个月,为了让刘家人安心,她当然得给自己找一份能够自立的工作。

    这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占绝对主导的年代,私人是不能做生意,

    前几年民勤大队也管得很严格,不说自留地,就是自家院子也不能擅自开垦种菜,也就这两年才宽松些,不过各家养的鸡鸭猪牛羊却万万不得超过了规定头数的。

    种地养猪这些刘欣雨不会干,她也干不来。

    刘欣雨提出开个小缝纫铺,也被否决了。

    毕竟队里已经有个林裁缝,不可能再让刘欣雨开具裁缝铺,这不符合规定。

    经过一番商议,在充分尊重刘欣雨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刘欣雨成了民勤小学的代课老师。

    民勤小学设在第一生产队,离刘欣雨家所在的第二生产队不过一河之隔,倒是十分方便。

    对于这个结果陈招娣并不满意,毕竟代课老师太不稳定了,说不定哪天这份工作就没了,而且工资还不高,一个月只有二十二块钱,既没有粮食补贴也没有各种票证。

    她又实在拗不过刘欣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陈招娣的不满是明晃晃的,张家目前也的确没法给刘欣雨更好的安排,张大牛与张洪亮小声商量了一番。

    张大牛代表张家郑重保证,就算刘欣雨有了代课老师这份工作,张家每个月也会给刘欣雨五斤大米两斤面粉,十五个鸡蛋,每季度还会给刘欣雨一身衣服的布料,而且刘欣雨家烧的柴火也由张家负责,总之会不让刘欣雨冻着饿着。

    张大牛的话让陈招娣十分满意。

    有满意的自然就是不满意的,吴巧珍的脸瞬间黑了下来,要不是张大牛压着,张洪亮劝着只怕早就闹起来。

    内心里刘欣雨是不愿意要张家的这些好处,她很想拒绝,却又实在不忍心让陈招娣再伤心,只能抿嘴先应下了,到时把账记好,找机会还就是了。

    从张家出来,刘新菊悄悄拉了拉刘欣雨的手小声问道:“姐,咱还去抓黄鳝吗?”

    抓,当然抓!

    一是可以改善生活,二也是让大家知道她说的并不虚言。

    “抓黄鳝?你们!哈哈,太好笑了!”刘新菊已经很小声了,没想到还是被刘新建听到了,

    结果当然是全家人都知道了。

    虽然刘欣雨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跟着刘青山学过功夫,学过各种生活的技巧,陈招娣的心里是不相信的。

    不过她也不会让刘欣雨难堪,自然不会像刘新建这样讥笑,甚至瞪了刘新建一眼:“笑得跟个傻子似的!你meimei她们想去抓黄鳝很可笑吗?!”

    别看刘新建是长孙,在刘家也很得宠,今天陈招娣却没给好脸色。

    在刘家,陈招娣就相当于太后娘娘,刘新建还真有些不敢惹陈招娣,忙不迭地闭上了嘴。

    大孙子识趣,陈招娣十分满意,转身像劝孩子一样劝刘欣雨:“欣雨啊,这乌漆嘛黑的还是算了,等那天你爷有了空闲,再陪你去试试。现在还是赶紧地回去睡觉。”

    说着对着刘厚兴和刘青松一家人挥了挥手,转身准备与刘欣雨一起去刘欣雨家。

    这是打算去刘欣雨家继续陪伴刘欣雨。

    自刘青山去世以后,几乎每晚陈招娣都会去刘欣雨家陪伴刘欣雨,实在有事抽不开身才会让刘新菊去给刘欣雨做个伴。

    现在的刘欣雨当然不需要人陪,不过她知道如果不让陪,陈招娣也好,刘厚兴也好,应该都不会放心,毕竟在他们眼里刘欣雨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要是没有计划,刘欣雨并不介意陈招娣去陪自己,但是今天刘欣雨不想那么早就睡,她正计划着要干点什么,当然就不想让陈招娣。

    如果让陈招娣去家里陪她,别说去抓黄鳝,就是踩只是在家缝纫机都没可能。

    刘欣雨上前挽住陈招娣的胳臂,就算不说话也让陈招娣好一番欢喜,打小刘欣雨与她都不算亲近,这样搂着她的胳臂还真是绝无仅有。

    只是刘欣雨说出的话,让她心里有些不放心了:“奶,以后让新菊meimei陪我就可以了。你白天要上工,晚上还要陪我,睡不好觉,这样太累了。”

    要不是知道晚上刘欣雨打算带着刘新菊去抓黄鳝,还真可能让她这几句心疼人的话给骗了。

    这丫头嘴说着心疼她的话,目的只是一个,支开她好方便她出去抓黄鳝。

    可是她真的会抓黄鳝吗?

    第33章 抓黄鳝

    这个年代没电脑没手机,甚至没有电视,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乡下人干了一天活累得像条狗,没什么重要的事当然早早就睡下了。

    因为这会儿虽然夜还不算深,人去已经静了。

    刘厚兴多喝了点酒,已经有些迷糊,见祖孙二人还在黏黏糊糊,就有些不耐烦了:“老婆子,欣雨说让新菊陪,你就让新菊陪就是了,黏糊什么呢!”

    刘青松也喝了酒,到底还年轻,不但没什么睡意,在听说刘欣雨打算去抓黄鳝之时,更是起了兴致:“妈,你陪爸回去早些休息吧,欣雨他们想去抓黄鳝,我陪她们去。”

    说着将已经睡着的老四交给王三妹。

    王三妹有些不高兴地瞪了刘青松了一眼,当着公婆和孩子们的面又不好忤逆他,只得伸手抱过老四,嘴里不满地嘀咕道:“回来可别太晚了,明天还要下地呢!”

    “知道了知道了!”刘青松拍了拍王三妹:“如果真能抓到黄鳝,明天咱们也能吃顿好的!”

    有刘青松陪孙子孙女们,陈招娣当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对着刘欣雨几个挥了挥手,扶着刘厚兴摇摇晃晃地回家去了。

    刘欣雨家里当然有抓黄鳝的工具,只不过堆在杂物间里已经好久没用了。

    “这些工具还能用吗,我哥真教过你,你真会抓?”看着刘欣雨将工具一样一样从杂物堆里翻出来,刘青松依然有些怀疑。

    面对刘青松的质疑,刘欣雨只是抿嘴一笑。

    将工具找齐拿在试了试。

    嗯,感觉还不错,全都能用!

    这套抓黄鳝的工具是比较简陋的,却是刘青山根据多年的经验改造而成的。

    刘欣雨并没有亲自使用过,她说自己会抓黄鳝,不过是因为得了课表罂传承。

    这套工具也已经快一年没人用过了,上次用的时候还是去年夏天。

    虽然感觉上能用,而且还十分凑手,到底能不能抓到黄鳝,刘欣雨也不能保证。

    刘欣雨将工具交给刘青山背着,又拿了个带盖子的竹篓交给硬要跟来的刘新建。

    进房间找出手电筒,试了试亮度还不错,想了想又从书桌的抽笹里拿了两节电池。

    “走了,能不能抓互黄鳝,去试试就知道了!”刘欣雨带着往外走。

    “等等,天气热,保不定哪里会有蛇,每个人得带根棍子。还有咱们有四个人,只带一把手电筒可不行。”刘青松连忙喊住刘欣雨。

    刘欣雨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额头,乡下的生活经验太少,考虑的的确不周到。

    杂物间里就有一些不长不短的木棍,拿手上正合适。

    至于照明工具,杂物间里好像也有。

    刘青山还在的时候,扎了些火把放在杂物间,以前刘欣雨不关心这些,刚才目的地到的时候,她也没往心里去,被刘青松这么一提醒,就明白火把的用途了。

    对了,那个放在杂物间角落的铁桶里面装的应该是煤油。

    刘欣雨明白该怎么做了。

    第一次抓黄鳝,刘欣雨心里是有点毛毛的。

    无论是刘欣雨还是辛雨,当然都吃过黄鳝,却从来没有抓过黄鳝。

    哪怕手上有工具,并不是直接上手抓,看着那像蛇一样扭来扭去的黄鳝,还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