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5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5节

    盛爱国和盛国强回到家里没看到盛琳,就知道她跑去找盛景了。他们跟李玉芬急得不行。

    不过还没等他们想办法,公安部门就把盛琳押送回来了,并要求他们第二天马上去西北。

    他们跟外交部沟通过了,外交部的马同志去问了唐宣文。

    当唐宣文知道盛琳跑到学校去败坏盛景的名声,要求把盛爱国一家送到更偏远的地方去。

    盛爱国听到这个噩耗,冲公安局的人叫道:“我要见我meimei和妹夫一面。”

    “他们说了不会见你,你死心吧。”公安道。

    “都是你们,都是你们。”李玉芬绝望地坐到椅子上,哭着拍打着桌子,冲着公公叫道,“妈她当年为什么要换孩子啊?搞得我们母女分离,孩子生下来我就没看两眼,这一辈子都见不上了。”

    盛爱国可不是忍气吞声的,也冲着李玉芬叫道:“你妈还不是为了让孩子过好日子?倒是你,如果你能容忍盛景,事情也不会闹成这样。”

    他老伴确实是看唐家有钱,动了歪心思。可如果李玉芬不是口口声声说不愿意看到盛景,要把盛景扔到乡下去,盛茹慧夫妻也不至于这么恨他们。

    大杂院里的人早在见盛琳被公安押送回来时就围到盛家窗外了,翁媳两人的对话被大家听得一清二楚,大家都议论纷纷,都说盛爱国一家缺了大德。

    盛爱国一家就被公安部门强制送上火车,盛景是周六傍晚放学去国宾馆才知道的。

    “你今后怎么打算?”盛茹慧用公筷给盛景夹了一筷子菜,期待地看着她,“我跟你爸爸都希望你能出国。”

    “我知道你放心不下你舅舅。但你舅舅现在身体还好,工作也忙,你留在国内也没多少时间陪他。不如你先出国留学,等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后你想回来,我也不拦你。你舅舅也说了,等他退休,如果你想留在米国,他就去米国。”

    盛琳这两天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盛河川说退休后,她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她知道不过是安慰她、让她没有后顾之忧的话。

    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呆在国内,没出过国。他就算要出国肯定呆不惯,要回来的。

    她要出去,不如趁着现在国内还不允许正大光明做生意、盛河川年纪也轻的时候出去。

    她道:“我会申请国外的研究生,考上后出去上几年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再回来。以后我会长期呆在国内,有空了就去看你们。”

    盛茹慧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盛景愿意出去读研究生,这意味着她很快就能跟女儿朝夕相处了。难过的是女儿还是会回国,长期呆在国内。

    吃过饭,盛景和盛河川没有回城西去,而是留在了国宾馆,盛景跟盛茹慧一间房,盛河川和唐宣文一间房,都打算聊一聊私密话题。

    “mama,你们回国,外交部的同志有没有劝你们回来投资?”盛景问盛茹慧。

    “那倒没有。”盛茹慧摇头,“他们在华侨圈里做思想工作,让大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给祖国一些帮助,也十分欢迎大家回来投资。华侨们对国内不了解,有许多顾虑。所以我们先回来看看,到时候把情况跟大家说说,也好让大家放心。”

    她拍拍盛景的手:“我们会帮着说好话的。等你学成之后回国,我们也会在国内投资。”

    “mama,华国人口众多,很多行业现在都处于一片空白。你跟爸爸、哥哥可以调查一番,有合适的项目可以适当做做。”盛景劝道。

    “好。会的,你放心。”盛茹慧笑道,“你爸爸、哥哥接下来会做调研,看看投什么行业合适。”

    外交部的人对他们尽心尽力,盛景暂时还没法出国,盛河川还在机关部委里任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都应该支持国家。

    盛景就没再说这个话题了,母女俩聊起了别的。

    盛茹慧对盛景现在的生活状态十分关心,衣食住行都问了个遍,她又说了唐家人在米国的情况。

    不知到了几点,两人才睡了过去。

    周日吃过晚饭,盛景要回城西家里住,盛茹慧道:“我们一起住过去。接下来你爸爸和哥哥要去外地调研,我一个人住在这里也无聊。”

    马同志和秦同志一听到这话,神情十分紧张,想要对盛景使眼色,却又感觉不妥,两人都焦急得不行。

    盛景一想就明白了。

    盛茹慧是拿了绿卡的人,从身份上来说是外宾。如果她出了什么事,国家想要米国华侨的帮助怕是不可能了。

    而这时候国际关系还挺复杂,至少湾岛那边是不想中米关系好的。一旦埋伏在国内的tw使坏,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国宾馆这边警卫森严,城西那边就复杂得多。盛茹慧这一去,国家不知道要出动多少人力物力去保护她。

    她劝了盛茹慧一通,唐宣文和盛河川也劝了她,盛茹慧才打消了念头。

    盛景和盛河川回了城西。

    第二天她去学校时,又在路口遇见了方旭泽。

    他像是特意等在那里一般,倚着自行车站在那里发呆。看到盛景来后精神一振,赶紧骑上自行车追了上来。

    “盛景,那天盛琳的事我听说了,对不起,我不知道她竟然发疯会去找你,还说那样的话。”

    “我从来没跟她说过什么,我平时都不搭理她。只是因为她是周月的好朋友,周月是杜少华的对象,我们才一起出去玩过几回。都是大家伙儿一块玩的,就跟你在六中遇到我们时一样。”

    盛景停住了车。

    方旭泽见状,赶紧跟着停了下来。

    “方旭泽,不管怎么说,这事都给我带来了困扰。麻烦你就像以前一样,看到我也装作看不见,别搭理我,行吗?咱们这样孤男寡女地一起来来去去,就算盛琳不说,别人也会传闲话的。”盛景道。

    方旭泽露出哀怨的表情:“我以为我们是朋友。”

    这副白莲花的样子,看得盛景快吐了。

    “不是。”她冷酷无情道,“再见。”说着骑着单车就走。

    第125章

    ◎盛景去了米国◎

    方旭泽从懂事起就是军区首长的儿子, 长得又帅,脑子也够用, 从小到大都是女孩子讨好追求他, 他对别人爱搭不理,他还从来没被女孩子这样甩过脸色。

    他表情阴沉地望着盛景的背影,很想掉头离开。

    可想起mama说的话, 又想起盛景的亲爸妈已经从米国回来了。只要他们说一句话,不说去经委工作,就是他想出国, 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等他俘获了盛景的芳心, 得到她的资源,他再来报今日之仇也不迟。而报仇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她爱上自己再甩了她,让她痛苦, 把她今日给他的羞辱十倍百倍地还回去!

    想明白这一点, 方旭泽骑车追了上去。

    在决定追求盛景之时,他就让人去套过跟方毅交好的一个男生的话,了解了盛景和方毅的关系和两人的相处模式。

    他知道方毅喜欢盛景,但盛景却真打算在二十五岁之前不谈恋爱。方毅担心表白后两人连朋友都没得做,所以从来没向盛景表达过他的心意。

    在方旭泽看来,方毅就是愚蠢,还胆小如鼠!

    哪个少女不怀春?像盛景这样的妙龄少女就没有不渴望情爱的。男生不表白, 难道还想让像盛景这样身份高贵、学习也好、还长得漂亮的矜持女生倒追不成?

    基于这一点,他就不打算磨叽,而选择单刀直入。

    这会儿的人都含蓄,哪怕是心仪对方, 也不敢当面表白, 而是采用写信的方式, 在信上也不直接表示喜欢,语言婉转隐晦。也有那直接了当的愣头青当面表白,也只会说“希望能共同进步”。

    他现在单刀直入,就算盛景不喜欢自己,以后她也定会时时想起这一幕,从而对他难以忘怀。到时候他再一接近,她就会对他投怀送抱。

    拿定了主意,在快追上盛景时,他就朝前面的人大喊:“盛景,我喜欢你。”

    盛景伸腿停住车,转头。

    这方旭泽是神经病吧?

    她脸上没有半点方旭泽所期待的羞涩、惊喜与不敢置信,而是冷若冰霜,目光锐利冰冷,连声调都是冷冰冰的。

    “不好意思,我不喜欢你。如果你还有点自尊,就请你以后别再来打扰我。”

    说着转身,她头也不回地骑车远去。

    方旭泽瞳孔地震,盯着盛景远去的身影,满心不可思议。紧接着他就被泼天的尴尬所笼罩,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的脸一下红一下白,随即羞愤地调转车头,朝另一个方向离去。

    他发誓,他马上就搬走,以后再也不要看到盛景这个女人。

    ……

    因为米国还有很多事,盛茹慧一家在国内只呆了半个月,就准备离开了。

    唐宣文告诉盛景:“小景,我们经过调研,准备在北城和沪城各开一家纺织厂。另外还打算在北城、沪城、杭州、羊城等城市建五星级连锁酒店。纺织厂会在一年内建成,酒店则在三年内建成。”

    纺织行业和酒店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唐家在港城和米国的企业涉及许多领域,纺织业就是其中一个。

    国内知青返城,城市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他们从米国运过来几条先进的生产线,不光可以在技术上帮助国家,还能安置许多劳动力。

    那天盛景跟盛河川说的做梦的话,盛河川没有跟盛茹慧等人提起过。但盛茹慧问他盛景喜欢什么时,他告诉meimei,说盛景喜欢房子,觉得以后北城的房子会涨价。

    唐宣文和两个儿子研究了一下国内的情况之后,觉得盛景很有眼光。

    中国人口众多,住房紧张。单位、企业又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来建房子安置职工,国内住房迟早要跟国外一样走向市场。

    如果他们给盛景买几个四合院,以国内现在的状况,很有可能给她带来麻烦,但投资酒店就没关系了。

    投资酒店就要建房子,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房子来赚钱。而酒店的地理位置会比较好,以后增值空间也大。所以投资酒店绝对比买房子出租更安全也更划算。

    “你现在还是学生,没有精力管理这些企业,我们会从港城和米国派人过来管理。等以后你留学回国,想管理这些企业,再接手过去。”他道。

    他们家有四个孩子,老大因为对家庭的贡献大,会多继承一些财产。其他的三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财产分配。而因为亏欠盛景,盛茹慧名下的珠宝首饰、古董字画,会全部给盛景。

    唐家不是一般的人家。盛茹慧继承到的首饰和古董字画,很多都价值连城。

    而现在国内的贫富差距都不大,很多人还觉得越穷越光荣,把这些财产给到盛景手上不好。

    他们加入了米国国籍,在身份上属于外国人,国内各方对他们的言行很关注,这些话被人听去了不好,所以唐宣文并没把话挑明。

    因为唐宣文一家的投资行为,以及承诺会向华侨做正面宣传,外交部的梁部长对盛景也十分关心。

    知道她不打算出国,只是想去留学两年后,他万分欣喜,对盛景简直刮目相看。

    因为国内和国外的经济条件差距,多少人哪怕是去外国刷盘子也要往外跑。难得盛景有亲生父母和哥哥在米国,也仍然坚持留在国内。

    他直接对唐宣文一家表示:“盛景同学无论是学业还是品行上这么优异,我会替她争取一个公派留学的名额。”

    “不用了,谢谢梁部长。”盛景赶紧道,“我爸爸mama能承担起我在国外的留学费用,这有限的名额还是留给其他同学吧。”

    梁部长大为感动。

    离开国宾馆回外交部后,他不光打电话给了华清大学的校长,表扬了盛景好一通,还打电话给了盛河川,赞扬他把孩子教育得又红又砖。

    送别了父母哥哥,盛景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去。她马上要参加大四的毕业考试,考完试后再参加托福考试,并要写两篇论文发表在了米国的杂志期刊上,要申请入学。

    前世全世界各地飞,她都快把英语用得跟母语一样熟练了,托福考试自然不在话下,一遍就通过了。

    国外大学看重个人综合能力,她这些年除了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外,因为有了留学的想法,她还在学生会里担任了团支书。

    米国的院校申请因为有三哥导师的推荐,她的gpa也很亮眼,而且她来自后世,论文不光写得极有水平,而且对于全球经济的分析十分具有前瞻性,盛景顺利地拿到了harvard uy即哈佛大学的入学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