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0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0节

    他问道:“学业上有没有困难?”

    这学期开始,盛景直接跳级上了大三,盛河川担心她学习跟不上。

    “没什么困难。”盛景道。

    “方毅呢?”

    “他也没问题。”

    说起这个盛景就佩服方毅:“他还有时间组织活动,今年还被推举为了学生会主席。”

    “哈哈,那小子还挺厉害。”盛河川笑道,“他们爷儿俩在军区大院过得还不错,这挺好。”

    盛景看了盛河川一眼:“那可有您一份功劳。”

    她可知道,方老爷子搬去军区大院之前和之后,多次跟盛河川见面。对于方七如何在军区大院给孙子争脸面,对付柳茹,想来盛河川在背后出了不少主意。

    过年期间军区大院的人看方毅出出进进都很有礼貌,又知道他是自己考上的华清大学,跟方旭泽那个工农兵大学一对比,大家就没口子夸奖他。

    而等大家从方老爷子嘴里知道方毅是跟方旭泽同一年高中毕业,他没被推荐上大学,而是去工作后,方勇刚背后又被人说糊涂,柳茹母子更是闹了个大没脸。

    等过完后上学后,知道方毅一下子从大一跳到了大三,军区大院对他的评价就更高了,方勇刚和柳茹母子的名声又差了一层。

    第二天是周一,盛景吃过早餐后推着自行车出门,骑车到路口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她,她转头一看,竟然是杜少华,杜少华身边的人则是方旭泽。

    杜少华骑着车赶上来,笑道:“我原就听少薇说你住在城西,没想到就遇到了你。”

    杜少华这人没什么城府,人又很热情。因为杜少薇与盛景交好,他在学校遇到盛景时总会很热情地打招呼。有次看到盛景做值日提水,他还帮了一把。

    盛景就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在这儿?”

    “我跟方旭泽现在是学校、实习单位两边跑,住在学校出进不方便。所以就在这合租了个房子,打算先混过这两三个月。”

    “可军区大院那么近,上下班不是很方便吗?”盛景对这理由表示怀疑,“学校这边,要来的时间不多吧?”

    1979年5月,国家经委等部门选择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79年7月13日□□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改革管理体制的文件。首都钢铁公司就是国家准备改制的企业之一。

    所以今年华清的经管系学生,大部分都去了首钢实习。

    首钢现在还在石景山区南部,2008年奥运会后才搬迁到了唐山。而军区大院也在石景山区,就在首钢的附近。

    杜少华叹了口气:“主要还是不想受爸妈管束。”

    一直没说话的方旭泽忽然问盛景:“你怎么住在这儿?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应该不缺房子吧?”

    1979年3月12日,国家批准成立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盛河川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任主任变成了建设局局长。

    盛景尽管不喜欢方旭泽,但彼此之间没矛盾,她也不好没礼貌。

    她叹了口气道:“谁说不缺房子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杜少华“哈哈”笑了起来。方旭泽也笑了,看向盛景的目光有些深邃。

    三人东拉西扯地到了学校,放好自行车后还一起上了楼。

    这些年经营系每年只招一个班,大三和大四是在一层楼上。三人一直到教室门口才分开。

    中午放学后盛景找到方毅,问他:“方旭泽怎么搬出来了?”

    “他和柳茹在军区大院里被人议论,觉得没面子,就窜掇着杜少华一起出去租房子住。而且自从我跟爷爷搬进去,方旭泽就很不自在。”方毅道。

    他看向盛景:“他们怎么跟你一起上楼?难道他们也住在城西?”

    “对。”盛景把杜少华说的理由说了一遍,又问,“方旭泽的工作有着落了吗?”

    “据我所知是没有。”方毅假期在经委上班,跟那里的人混熟了,消息还算灵通,“许多人平反回原单位上班,今年经委并不缺人。”

    盛景点点头。

    方旭泽去不了经委,对方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虽说方毅和方旭泽不是亲亲的两兄弟,但总是一个户口本上的人。一个国家部委单位,不可能一两年内连续要兄弟两人。衙门又不是方家开的。如果方旭泽今天去了经委,那方毅毕业后要再想进经委就难了。

    她又问:“留学生的名单定了吗?”

    这个问题,盛河川问过她,她表示不想占用公派留学名额后,盛河川就没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所以盛景并不清楚。

    “没定。到底派多少人出去都还没定。”方毅道,“希望能拖一拖,最好在咱们毕业后再定。”

    对于杜少华和方旭泽在城西租房子住的事,盛景也没太在意,因此在宿舍楼遇到杜少薇,她也没问及此事。

    没想到周六她回家的时候,又在校门口遇上了两人。于是在杜少华的热情招呼下,她便又与两人同行回了城西。

    “你明天晚上去学校还是后天早上去?”分开的时候杜少华问道,“现在城里治安不好。如果咱们出发的时间一样,那不如一起去学校,也好有个照应。”

    盛景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我不确定。如果我爷爷在家,我就周一早上去;如果他忙得不回家,我就周六晚上去。我去得早,天还没黑,不会有事的。你们走你们的就好。”

    “那行。”杜少华爽快点头,又道,“少薇跟你玩得好,我看你就跟看少薇一样。如果有什么帮忙的,你尽管开口,我就住在……”

    他把地址说了一遍,就挥手道:“走了啊,有事找我。回见。”

    “回见。”

    盛景见一向冷着一张脸的方旭泽对自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还挥了挥手,她满脸狐疑地看了两人一会儿,这才转身回了家。

    作者有话说:

    注:来自度娘资料

    第120章

    ◎盛茹慧回来了◎

    四月份传来的盛茹慧的消息, 到六月底盛景考完最后一科,就接到了盛河川的电话, 说盛茹慧回来了。让她赶紧去鱼藻台国宾馆会面。

    盛景回宿舍换了一身衣服, 骑着自行车就出去了。

    刚出校门,她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盛景。”

    盛景转头看去,就见方旭泽骑着自行车从后面追来。

    “还没放学, 你这是要去哪儿?”他熟稔地问道。

    这段时间时常路上相遇,再结伴同行,他跟盛景已经算是熟人了。虽然盛景对他和杜少华的态度说不上热络。

    “有点私事。”盛景不冷不淡地说着。

    想起这段时间频频遇上他和杜少华, 今天杜少华还不在, 她实在没忍住,好奇地问道:“你们不忙吗?我怎么总遇见你们?”

    方旭泽精致的面庞浮现出一个温柔的笑容:“这段时间忙着写论文,写论文要查资料, 所以跑学校跑得勤快些。首钢那边也不要我们做什么, 就是做调研。所以比较自由。”

    不等盛景说话,他紧接着问道:“我听说你跳级读大三了?厉害啊,真不愧是高考状元。这么算来,明年你就毕业了。想好毕业后去哪上班了吗?”

    盛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这段时间虽然同路,但还是杜少华跟她聊天的多。方旭泽生性冷淡,不大爱说话,只是偶尔插句嘴, 既不热络也不冷淡,所以盛景就算心里有疑惑,也觉得是自己疑心太重。

    这会儿违和感就越发强了。

    她道:“现在还没想好,我想考研究生。要是考上还得再读几年书。”

    “考研?”方旭泽十分意外, 眼里精光一闪, 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像你这样读书厉害的人, 就应该继续做学问。读了研究生后可以留校任教嘛。现在虽然平反了,但很多老师都没法再回到教学岗位上工作,学校很缺老师。”

    盛景笑了笑:“看看吧。还早呢,计划不如变化快,几年后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打算再多也是白搭。”

    “那倒是。”方旭泽笑了起来。

    他转过头来,张嘴还想说什么,盛景却抢先问道:“你现在要去哪儿?”

    方旭泽揣摩着盛景要去的地方。

    这会儿是周四的下午四点半钟过点。按学校大三学生的教学计划安排,下午第七节 有时候会上课,大部分是自习。

    而华清大学的学生学习十分自觉。就算是自习课,他们也会在教室里学习,或是去图书馆。一般来说不会往外跑。

    现在盛景骑着自行车匆匆往外跑,有可能是家里有事,急着回去。

    他道:“回城西。”

    “那我跟你不同路。”盛景微笑道,“我要去国宾馆一趟。”

    方旭泽十分讶异:“去国宾馆做什么?”

    盛景摇头:“不清楚,我爷爷叫我去一趟。”说着她挥手,将车头往旁边的路一拐:“我往这边去了,再见。”

    方旭泽骑车的速度慢了下来,望着盛景远去的背影,眼眸明明灭灭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车头一拐,往军区大院去了。

    方毅明面上是搬过到军区大院住了,但也是周六晚上回来一趟,陪老爷子吃个晚饭,周日再吃个早餐,早餐过后他就又回学校了,在军区大院小楼住的时间并不多。

    方七性格好,也见多识广,跟什么人都能聊得来,很快就在大院里找到几个谈得来的老头儿,白天约着一起去钓鱼,吃过晚饭后就侃大山,有时候又约着下棋,很是自得其乐,并不常在家里呆着。

    今天他也不在家,出去钓鱼去了。

    柳茹下班回来,看到儿子的房门开着,探头问了一句:“小泽,你回来了?”

    方旭泽答应了一声。

    柳茹赶紧把手提包放到卧室里,转身去了方旭泽房里。

    “进展如何?”她问道。

    方旭泽摇摇头:“没什么进展。算是从陌生到点头之交的程度吧。”

    “你可得抓紧了。”柳茹叹了口气,“你这工作实在不好安排。我找了好多关系,都说经委不要人。人人都说,要是去年前年,想要进去不难。可今年大平反,很多下放的人都回来上班了,机关单位人满为患。今年明年都难安排。”

    其实实际情况她没跟儿子说。

    各大机关单位前些年进了不少工农兵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样子货,闹出了不少事。否则也不会四人集团一倒,大家就嚷嚷着要恢复高考,实在是工农兵大学生不中用。

    现在有了高考进去的真材实料的大学生,除非是那种特别缺人的单位,否则大家都宁愿等上几年,也不愿意再要工农兵大学生。

    所以单位不缺人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家嫌弃工农兵大学生。

    看到方旭泽低着头没说话,她又安慰道:“你先去别的单位呆两年。你有能力,要做出成绩不难。现在首钢不是在搞改制吗?你去首钢,参与改制,再写几篇文章。只要做出了成绩,想调到经委并不难。”

    她看了门外一眼,压低了声音:“方毅要是老老实实升上去,等他毕业的时候没准还能进经委。可他偏要彰显自己的能耐,选择跳级。经委人满,明年他想进经委也进不去。你先他一步挑个好单位,做出成绩,抢先一步调到经委,那他一辈子就比不上你了。”

    说到这里她眼里闪地一抹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