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21节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21节

    她朝外面望了望,发现门口没人,这才小声道:“我觉得,国家不会这样下去,高考迟早要恢复的。没看到陆续有人平反回城了吗?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最早平反回城的人就是大学里的教授。我猜国家很快就要恢复高考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参加高考。”

    “机械厂是正式工,工作肯定很忙。而且您好不容易把我塞进机械厂,我却只工作一两年就去上学了,那不浪费了吗?临时工就很合适。”

    盛河川十分意外。

    他没想到盛景竟然有这样的见识,也没想到盛景有这样的志向。

    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出乎他意料的好。

    “那为什么你不读高中呢?两年后你高中毕业,如果高考恢复不是正好?”他问道。

    盛景道:“高考都关闭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间能好好读书并高中毕业的能有多少?国家要选拔人才,不会拘泥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

    “现在国家正在拨乱反正,知青的问题也得解决。这段时间知青似乎闹得很厉害。就算国家不让知青大批回城,也会通过一些口子,让知青有个出路。而这个出路,就是高考。”

    “如果只让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势必对那些初中就毕业下乡的知青十分不公平,而初中毕业生占大多数,这事就还有得闹。所以我觉得恢复高考的头几届,会对参加考试的人员放宽条件。”

    “而且我不是不想读高中,主要是现在的学校太乱,去读高中有可能被卷进运动中去。倒不如参加工作,自己自学,做两手准备。高考恢复,我就参加考试;高考不恢复,我就继续工作。”

    对于身不由己被卷进运动中去,盛河川深有体会。盛景的说法,他很赞同。但他还有别的顾虑。

    “高考放宽条件,你说的虽然道理,但我们不能依靠猜想来行事。我帮你找个高中,你进去挂个学籍。反正现在学校管理极为宽松,你请假不去上课也没人管你。拿一个高中文凭,不管参加高考还是进厂工作都有个依仗,你觉得呢?”

    盛景知道,七七年参加高考的条件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不说像她这样的初中毕业生,就是小学毕业甚至没读过小学的人也能参加高考。

    但盛河川不知道,他也不确定一定能恢复高考。他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很正常,而且都是为了她好。

    “那如果挂了学籍,我还能去食品厂上班吗?”她问道。

    看到盛景期待的眼神,盛河川又很意外:“你想去?去了就没多少时间看书了”

    盛景点点头:“我想靠自己工资养活自己,不让别人说闲话。”

    说着不等盛河川说什么,她又真挚地道:“我知道爷爷您不介意供我读两年书。但您既能替我找到工作,我还是希望能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这样您轻松一点,我在考学上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第33章

    ◎盛景拿起户口本,翻开第二页,上面写着“盛景”◎

    最后一句话把盛河川要出口的话塞在了喉咙里。

    “行吧, 那就依你。”他望着盛景,心里一阵酸涩。

    像盛琳那样被父母关爱长大的孩子, 她可以任性, 可以什么都不管,因为事事有父母cao心。

    如野草一样长大的盛景正相反,她什么都得靠自己, 什么都要细细打算才能长这么大。现在就算过继了,她没安全感,所以想要去上班赚钱, 而不是在家里学习享福。

    同样是孩子, 盛爱国一家到底是怎样的狠心肠,才能做出这样的区别对待来?

    他也不问食品厂和废品收购站两个临时工,盛景为什么选择食品厂。

    废品收购站的名声不好听, 也就比李玉芬的垃圾处理站的名声好听一点儿。女孩子在食品厂上班, 在婚姻市场上要比在废品收购站的好上一大截。

    再说,去食品厂上班就会做点心,这对于女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加分项。

    盛景是傻了才放着食品厂的工作不要,去选废品收购站。

    “工作的事不急,你先休息几天。你在火车上累了几天,早点睡吧。”他道,“明早不用早起, 睡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我到时候买了油条烧饼放在桌上,你起床后过来吃。”

    说着他把一串钥匙递给盛景,告诉她哪把是他这个房的,哪把是隔壁房间的, 哪把是厨房的。

    他又掏出一迭钱票递给盛景:“明早吃过早饭去叫王大妈, 让她带你去买菜。你这身体不养好, 以后怕是有妨碍。这段时间不要省,每天都买些rou和蛋好好补补,麦乳精、红糖也买些来喝。放心,爷爷每月工资一百多,票也不少,你吃不穷爷爷。”

    盛景也不矫情,接过钱票,乖乖点头应道:“知道了,爷爷。我会好好补身体的。”

    盛河川见状很高兴,又问:“王大妈住在哪间屋子,你知道吧?”

    “知道。”盛景疑惑地问道,“迁户口我不用去吗?”

    “不用。”盛河川道,“你原先顶的可是盛琳的名头,去了反而不好。你跟盛琳都不用出面,我们大人办就行。”

    盛景乐得不用再跟李玉芬两口子打照面,点头道:“好。”又道,“我知道王大妈住在哪里,我到时候去找她。”

    说完她又问:“爷爷您有什么忌口的吗?”

    “没有。这年头可没得挑,副食品商品来来去去就那几样菜,挑食的人早晚得饿死,你看着买就行。行了快去睡吧。”

    次日盛河川吃过早饭,就拿着原先坐知青办迁出去的“盛琳”的户口证明出去了,直到中午才回来,拿出一本户口本往桌上一放,对盛景笑道:“妥了。”

    盛景拿起户口本,翻开第一页,是户口盛河川;第二页,就是“盛景”,后面写着六零年的生日,下面一行显示着她跟户主盛河川是祖孙关系。

    “太好了,谢谢爷爷。”她十分高兴,赶紧起身给盛河川倒了一杯水,“爷爷喝水。”

    盛河川显然是渴了,咕嘟咕嘟一口气把水喝光。

    盛景又给他倒了一杯,放到他面前,这才问道:“他们没说什么吧?”

    盛河川冷哼一声:“能说什么?盛琳的工作就只是个临时工。惹恼了我,我随时能让她失去工作。就是为了这个,他们都不敢作妖。”

    “那就好。”盛景放下心来,“明天我就去上班吧?”

    “你身体不好,多休息两天。”盛河川道,“我跟厂里说好了,你后天去上班。”

    盛景点头:“行,那就后天。”

    她把户口本递还给盛河川,站了起来:“吃午饭了,我去端饭菜。”

    盛河川把户口本锁进了柜子里,等他回转身时,就看到盛景端了个托盘进来,托盘上放着一盘白白胖胖的馒头,还有两碟菜,一个汤。

    菜是rou沫熬白菜和酸辣土豆丝,汤是萝卜丝rou丸汤。

    盛河川很惊喜,坐到桌前,看着那一根根如细丝一般的土豆丝,再看看那一个个跟乒乓球大小的萝卜丝rou丸子,他抬起头来赞道:“哎哟,丫头,厨艺不错,往后爷爷有口福了。”

    先不说味道如何,只这卖相就看得出来盛景是擅厨艺的,至少比盛琳强多了。至于盛河川自己,那就更不用比,他煮出来的东西猪都要嫌弃。

    盛景笑了笑,没说话,先舀了一碗汤放到盛河川面前:“爷爷您尝尝。”

    盛河川夹了一个丸子放嘴里,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好吃,真好吃。”

    不是他哄孙女开心。这萝卜丝rou丸汤也不知盛景是怎么做的,咬下去q弹脆嫩,鲜爽里带着清甜,味道极好。

    喝一口汤,这汤也极鲜美。

    别看盛河川自己不擅厨艺,其实是个老饕,最是会吃。

    吃了一个rou丸子,喝了一口汤。他的筷子就朝那两道菜伸去。

    rou沫熬白菜和酸辣土豆丝是两道极家常的菜,家常得大家都吃腻味了。可正是这种菜最考究厨艺,家常菜能做出好味道,让人百吃不厌,那才是厨艺的最高境界。

    “好。”两个菜各尝了一口,盛河川就大叫一声,朝盛景竖起了大拇指,脸上的欢喜都快溢出来了。

    “哈哈,没想到啊,我盛河川有福,大大的有福。过继的孙女厨艺这么厉害,都快赶上关大厨了。”

    盛河川往嘴里塞了一个萝卜rou丸子,嚼了几下咽下去,问盛景:“你做饭这么厉害,怎么不早说?早说的话我给你找个国营饭店当大师傅去。”

    盛景摇头:“我不想一辈子跟锅碗瓢盆打交道。”

    “也是。”盛河川赞成道,“还是读书好。当大厨还是太辛苦了,不适合女孩子。”

    看盛景用勺子慢慢喝汤,他道:“以后就按这标准做饭。咱爷儿俩,都好好补补。”

    “好。”盛景笑道。

    “我昨天给你的那迭票里,有布票和其他票证,你一会儿去百货商品买几件衣服,其他有什么缺的你都买。手表也买一块。”

    这手表票,还是他前两天想办法淘换来的。

    “至于自行车,等我弄到票后再给你买一辆。”盛河川又道。

    “衣服不用买现成的,马婶子说扯布做更划算。到时候我扯点布让她帮我做两身。鞋袜我待会儿去买两双。”盛景道。

    “手表的话,能买块二手的最好;如果买不到就算了,别买新的。自行车也先别买,太招人眼。大杂院里的人会说我爱慕虚荣,乱花您的钱。”

    盛景穿越来这里也有一阵了。她在大杂院生活虽才两天不到,但架不住水笼头那里是大杂院女人的聚集地。她不管是去洗漱、提水还是洗菜、洗衣服,都有一群女人在那儿聊天说话。

    她们对她很好奇,不管巨细地打听这儿打听那儿;还担心她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一个个热心地给她出实惠省钱的主意。

    所以盛景不光对这时代城市普通百姓的经济状况有了直观的了解,她通过观察也清楚地知道大杂院里的人所思所想,也知道该如何在大杂院里立足。

    她刚过继,一分钱不挣,就大手大脚地花盛河川的钱和票,买新衣新鞋、手表、自行车,大杂院里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话。

    生活在这种半封闭的环境里,名声可太重要了。更何况她还有李玉芬这些见不得她好的人。以后李玉芬等人来闹,她还期望大杂院里的人帮她说话,她怎么能这么为了点东西就把自己的名声给败坏了呢?

    经历过后世的富庶和高科技,她对手表、自行车这些东西实在没有什么渴望。虽然没有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盛河川抬头看了盛景一眼,眼神里满是疼爱:“行,我去打听打听有没有二手的手表或自行车,有的话先给你弄一样回来,另一样过阵子再说。”

    盛景笑道:“谢谢爷爷。”

    ……

    环化胡同里,去过户的盛爱国和盛国强此时也跨进了自家大门。

    盛琳立刻迎了上来,急切问道:“怎么样,爷爷?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上班?”

    “一会儿就让你爸带你去。”盛爱国道。

    盛琳高兴地差点掉泪,一把抱住了也请了半天假在家里等着的李玉芬,哽咽道:“妈,我能去上班了。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李玉芬拍着女儿的背,安抚道:“不怕了,现在咱们有工作了,不怕了啊。”

    她转头问盛国强:“要带什么不?”

    “不用,大伯说跟那边说好了,直接过去报道就行。”

    盛国强赶着要上班,催盛琳道:“走吧。”

    盛琳一抹眼泪,赶紧跟了上去。

    目送着丈夫和女儿出门,李玉芬看着公公,张嘴想要说什么,可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

    倒是盛爱国开了口:“你大伯说,既然过继了,你们跟二丫头就断了亲缘了,以后没事不要去打扰他们。如果你们还以父母身份自居,去打扰二丫头,甚至朝她要好处,小琳的工作他能找,也能随时撸掉。”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03 18:35:58~2023-03-04 10:47: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果粒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