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陈医生,别怂!在线阅读 - 陈医生,别怂! 第383节

陈医生,别怂! 第383节

    而且!

    史书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

    这就足以看到历史上对于叶天士的评价有多高了。

    和仲景、元化是一个级别,元化是谁?华佗啊!

    抛开个人成见,历史评价中,叶天士绝对是要超过刘完素的。

    而且,叶天士学术态度十分端正,对写书立著这种事情十分严谨,以至于他在清朝这样一个印刷成熟的年代,仅有几本书,甚至还是他的学生总结出来的。

    但是……他的影响力却很大!

    陈南深吸一口气,直接点开了叶天士的温病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这种东西,十分难得。

    因为这里面涵盖的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类型的技能,而是叶天士对于温病的理解,诊治等等……综合。

    陈南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选择学习的这一瞬间。

    大量的信息席卷而来,比起这磅礴的知识,陈南显得单薄了很多!

    陈南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他似乎看见了明清交替的历史轨迹,也似乎看到了当初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疫情频发,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这种……求天无路叫地无门!

    此时,一个出身医疗世家的叫做叶桂的男子,他发现陈旧的辨证思路已经无法更好的去拯救患者。

    于是!

    他亲自走遍疫情之地,探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他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为后世治疗这种疾病,奠定了基础!

    终于!

    他演习苦练,打破中医辩证传统思路!

    创新性的提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良久!

    陈南睁开眼睛。

    【叮!恭喜您,您的温病感悟,提升至:专业级!】

    【叮!恭喜您,您的卫气营血辨证思路,提升至:精通级。】

    【叮!恭喜您,您的方剂学提升至专业级!】

    ……

    陈南深吸一口气。

    叶天士带给自己的,绝非只有温病的感悟提升到了专业级,就连卫气营血辩证思维,也提升至精通级。

    甚至,那些大量的心得感悟,让他的方剂学,一举突破,到了专业级!

    陈南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啊。

    要是这都不能为中医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来,是在是浪费了祖宗和前辈的一片期望。

    陈南坐在椅子上,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而杨鸿年转身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陈南似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具体是哪儿,他也说不出来。

    吃冰激凌还有这样的效果?

    ……

    ……

    会议继续开始,而专家们中场休息以后,也继续开始了交流和沟通,有了上半场尾声时候陈南的那一番反驳,以至于后半场一开始,讨论就越发激烈起来。

    从桑菊饮,到银翘散。

    从黄连解毒丸,到防风通圣散。

    每一个病例,每一个方解,都精彩无比!

    得到了叶天士温病感悟的陈南,此时此刻对于众人的讲解,更加清晰了起来。

    甚至于,他俨然发现,他的水平,比起众人,并不逊色太多。

    当然,说要强太多,也不至于。

    毕竟……

    时代滚滚向前。

    医学也在发展。

    他得到的是叶天士的温病心得感悟,但是……千万不要厚古薄今。

    现在人们对于中医理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依然有了进步。

    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出一些足够优秀的大师。

    所以,陈南也需要把这些心得,变成自己的技能。

    更何况……

    他得到的,只是叶天士老人家专业级的感悟,而并非全部的心得,这还是有些差距的。

    想到这里,陈南连忙打开了【感悟卡】,看着各种进度条一点点往上走,内心多了几分欢喜。

    而此时,齐庆严的眼神,不停的在陈南杨鸿年这边飘扬。

    不过……他却发现,杨鸿年很少说话,而是在纸上默默的记录着什么。

    杨鸿年看着陈南喝着茶,优哉游哉的听着课,忍不住说了句:

    “笔记呢?”

    “好心记不如烂笔头。”

    “把这些记下来,回去好好感受感受!”

    “这才是关键。”

    “在场的可都是专家学者,机会难得,不要骄傲自满!”

    陈南闻声,尴尬的笑了笑:“我喝完茶,主任您多记一点,回头给我抄一下。”

    此话一出,杨鸿年顿时皱眉。

    这他娘的臭小子!

    杨鸿年感觉,人家才是主任,自己才是被主任带出来听课的,这角色……有点不对劲啊。

    陈南看着不入流差评,叹了口气,杨主任哪儿都好,就是心眼儿小了点。

    很快,话题就讨论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温病能不能发汗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讨论的十分激烈,而齐庆严这边顿时眼睛一亮。

    对啊!

    这个话题,有难度,有深度,甚至可以说有争议。

    齐庆严盯着杨鸿年看了一眼,顿时来了想法。

    此时,现场讨论的十分激烈。

    温病能不能发汗,至今争议颇多,每一代医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结论。

    眼看着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

    齐庆严直接起身说道:“我觉得,温病发汗,能不能?能,得慎用!”

    “而且,得把握好温病的发展阶段,温病初起即属郁热,邪热在肺而不在肌表,非汗法所宜,故温病忌汗!”

    “但是,现在温病的治病和当初也不再一样,经常出现风温为患,或者是空调病,又有温病,又有寒证!”

    “而且,自古到家,温病之后,多有发汗!”

    “银翘散中并不是没有发汗之药!”

    “只是,温病发汗和伤寒发汗,区别很大。”

    “正如,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

    麻黄服后出热汗,热汗能解寒,是以宜于伤寒;

    薄荷服后出凉汗,凉汗能清温,是以宜于温病。

    若以麻黄发温病之汗,薄荷发伤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

    “所以,叶氏于在《幼科要略》云:“夫风温春温忌汗”说的是不可大汗!”

    “所以,后来叶天士也补充了一下,说:‘在卫汗之可也’”

    这一番话,众人多少有些点头。

    因为温病中确实有一些发汗的药物,薄荷正是其中一种。

    齐庆严说完之后,看向记笔记的杨鸿年和陈南,笑着问了句:“不知道,杨鸿年杨主任,你怎么看?”

    “哦!杨主任在记笔记,呵呵……杨主任真的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好主任,您先写。”

    “可以让你身边的小兄弟来回答。”

    “你刚才能说出那样的话来,我觉得,您老师杨鸿年对中医温病的理解,应该很深刻,他是怎么教导你的?”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众人纷纷看向了杨鸿年。

    豆大的汗珠从杨鸿年的两鬓落下,惊起了心中万般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