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在线阅读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83节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83节

    “砰!”

    刚刚回到家的三皇子,脸色阴沉地踹翻凳子,生气大骂,

    “固伦亲王?父皇竟然封一个皇哥做亲王,这是什么意思?父皇难不成想让一个哥儿做皇帝吗?他是不是疯了!”

    “我到底哪里不好,父皇竟然宁愿扶持一个哥儿,也不愿意立我为太子?”

    “难道就因为六弟是甄后君生的孩子,父皇就如此偏爱吗?这不公平!不公平!”

    三皇子真是快被气死了。

    尽管历史上并非不是没有哥儿女子做皇帝的例子,但那真的是太少太少,且还都是篡位的。

    像文德帝这般主动扶持一个皇哥上位的,还真是史无前例。

    别说三皇子没想过这个结果,杜阁老也没有想到!

    但相比三皇子觉得是文德帝偏心,才会想扶持乔楠的想法,杜阁老却很清楚,文德帝此举恐怕是在防着他们勋贵。

    文德帝忌惮世家勋贵,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只是杜阁老怎么也没想到,文德帝为了打压世家勋贵,收拢皇权,竟然做得出扶持一个哥儿上位的事情。

    他们……终究还是小看了陛下的魄力和决心。

    杜阁老深吸口气,紧紧握起拳头。

    第107章 认祖归宗9

    在文德帝的刻意cao作下,乔楠认祖归宗当天,出现的令人震惊的奇景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京城,并且不断向全国各地传播。

    连见多识广的官员,都为那样的奇景而惊叹,没什么见识的百姓,情绪自然是更加激动,议论纷纷。

    “老王头,那天京城四方城门墙上出现的奇景,你看见了吗?”

    “看见了看见了,我当时就在现场!哦哟喂,没想到老头我活了大半辈子,还能看见这种奇景,凭空显字,龙影环绕,这就是神迹啊!”

    “这算啥,听说六皇哥在认祖归宗完成的时候,当时天上就出现了五彩霞光,还有龙吟凤鸣之声,妥妥的天降祥瑞……”

    “这正常,六皇哥才是真正的皇家血脉,当初那二皇子就是个冒牌货,六皇哥还朝,皇室列祖列宗能不高兴欢庆?”

    “六皇哥是个有福之人啊,当初被人那般陷害都活下来了不说,听说弄出粮食增产之法的那俞大人,就是六皇哥在民间时成亲的夫君。”

    “难怪六皇哥认祖归宗时,会出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奇景,难怪陛下会封六皇哥做亲王,六皇哥如此有福气,将来定会给我们景朝带来繁盛……”

    百姓们激动地讨论着。

    这些话有出自普通百姓,当然也少不了细作在其中的引导煽动。

    文德帝给乔楠的这一波造势非常成功,百姓们对于这位从民间找回来的皇哥十分有好感。

    对于乔楠封号亲王,可入朝参政之事……好吧,百姓们压根就不关心那么多,只要他们有饭吃有好日子过,谁管哥儿能不能参政!

    不过。

    这对从奇景之中会过神来的百官来说,可就是件重要的大事情了。

    原以为二皇子倒台,储君之位争论可能就此落幕,三皇子靠着“陛下仅剩的唯一健康皇子”优势胜出,荣获太子宝座。

    但谁知道文德帝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产生了扶持一个皇哥上位的念头,这个皇哥还是从民间刚刚找回来的。

    众朝臣:……

    只能说陛下对世家勋贵的忌惮,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陛下这是什么?这是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啊!

    所以现在大家该怎么办?

    站三皇子的队伍吧,文德帝这是摆明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和勋贵势力死磕;

    可要是站文德帝的队伍吧,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就要对一个哥儿俯首称臣?这实在太难让人接受。

    朝中官员们明白皇帝的意图后,陷入了纠结之中。

    而三皇子派系的官员,就开始发愁,以及恼怒文德帝真是不像话。

    无耻暗想:他们勋贵不就是想多分点权利么?又不是想谋朝篡位,改朝换代,陛下用得着这样防备他们吗?真是太过分了。

    可他们现在暗骂也没有用,当务之急是考虑怎么把乔楠干掉才是。

    三皇子派系中,当即就有官员谏言道,

    “其实六皇哥本人并不难办,对方到底在民间商户家中长大,即便从小也有夫子教导,本身能力估计也有限。”

    “六皇哥最大的依仗就是陛下,以及俞州这个鬼才夫君,陛下暂时对付不了,但我们可以先把俞州赶出朝堂再说。”

    “大家别忘了,俞州现在是驸马,而驸马不能入仕!”

    自古驸马不能入仕是规矩,无论俞州多么有才华,做了驸马他就不能再插手朝堂之事,这是陛下都无法改变的。

    尽管俞州离开了朝堂,照样可以给乔楠出谋划策,但到底不如身在朝堂之中能做的事情多。

    文德帝来势汹汹,不管此举有多大的作用,他们都必须有行动才是,否则其他投靠三皇子的官员岂不是要士气大减?

    “那就这样办。”

    杜阁老点头同意。

    于是很快。

    就有隶属三皇子派系的官员,以俞州驸马的身份,外戚不能干政借口,在朝殿上提出了罢免他官职的请奏。

    这理由无可指摘。

    毕竟驸马品级高,身份尊贵,的确很容易揽权,造成外戚干政情况,恐有篡国之患,自古驸马要么不入仕,要么只能领闲职。

    提出建议后,三皇子派系官员就等着文德帝反驳,然后和对方来个唇枪舌战的争辩,以图达到目的。

    但谁知……

    不等文德帝开口,俞州就先自己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陶御史所言甚对,微臣如今乃驸马,的确不应该继续插手朝政,撤销微臣官职无可厚非。”

    “只是臣寒窗苦读多年,多年心愿就是为国效力,就此闲散荣享富贵实在内心惶恐,所以,恳请陛下允许微臣撤职后,开办一所书院,为朝廷培养人才,让微臣余生继续为朝廷发光发热。”

    俞州满脸真挚诚恳,看上去无比清正,无比为民。

    但有杨阁老被坑的例子在,三皇子派系官员可不会觉得他真就是个单纯的为国为民之人,这丫指不定又在憋着什么坏!

    尽管,杜阁老等人不明白俞州想开办书院的用意是什么,可这并不妨碍他们阻拦。

    当即就又有官员站出来道,

    “六驸马,自古开办书院者皆需乃大儒,否不可担,你虽才名,但不过青年之俊,开办书院实乃误人子弟。”

    “是极,六驸马有报国之心我等理解,可凡事须量力而为,六驸马若是有心,到国子监任教方可,开办书院岂能如此随意。”

    “对对对,六驸马既有心,不如就到国子监任教吧……”

    总之,三皇子派系官员的想法就是,管俞州想干什么,反正对方想做的事情,他们都可劲阻止就对了。

    谁知俞州早就等着他们说这些话了。

    俞州当即从善如流拱手道,还是那副满脸真诚谦虚的样子,

    “各位大臣说得也是,俞某年纪轻轻便开办书院确实不妥,既如此,便请求陛下让微臣到国子监任教。”

    很显然,其实俞州目的根本不是开办什么书院,他就是想去国子监。

    三皇子派系官员顿时反应过来。

    娘的,上这家伙当了啊!

    尽管他们想不明白俞州去了国子监任教能做什么,现在储君之位已经到了白热化,笼络那些还没有入仕的学子根本没作用。

    但还是那句话,俞州这个人蔫坏,当初不声不响就把杨阁老那边的兵权给夺了,如今去国子监肯定对他们没好处。

    三皇子派系官员着急,想继续阻止。

    可文德帝向来是个很会抓重点的人。

    文德帝立刻点头,“既然众爱卿都觉得让六驸马去国子监任教好,那便就这样决定吧,如此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浪费六驸马的状元之才。”

    “多谢陛下隆恩。”

    俞州也立马磕头谢恩。

    帝王金口玉言,事情再无转圜余地。

    杜阁老脸色难回头,看向自己派系的官员:刚才到底是哪个混蛋说出的提议?!

    三皇子派系官员顿时纷纷缩起脑袋,刚才大家都在说话,场面过于嘈杂,谁都没注意到是谁先开的口。

    ……

    俞州撤职退出朝堂,前往国子监任教的事情,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事情如三皇子派系官员所愿了,但他们却并不高兴。

    因为俞州在朝堂上的表现,很明显就是早有打算,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助人一臂之力呢。

    而事实上,退出朝堂这件事情,也确实是俞州和文德帝、李承巍三人早就商议好的。

    毕竟驸马不能入仕规矩的确不能打破。

    这不是文德帝对俞州忌惮防备,而是如果让俞州继续朝政的话,那其他驸马、郡马们怎么办?是不是也要允许那些人进入朝堂了?

    所以,为防止其他驸马、郡马们和其家族借机闹事。

    文德帝只能让俞州退出朝堂,转而曲线救国,让人去国子监帮乔楠培养人才。

    对此,俞州非常乐意。

    因为他脑子里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光靠他自己累吐血也很难将其全部发挥作用,若是能够教导出一批学生,岂不是全面开花?

    杜阁老那些人,能够防得住他一个人才,还能防得住千千万万的人才?

    不过。

    他们自己愿意和被人逼迫,这是两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