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在线阅读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76节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76节

    二皇子是保泰大师和丽妃的亲儿子,保泰大师肯定要支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啊。

    顿时,众人看向太后丽妃的眼神都变得鄙夷诡异起来。

    忠国公和杨阁老更是恨不得把她们给剥皮拆骨,就是因为这两个女人的隐瞒,才让他们没有任何准备,现在连补救的办法都想不出来。

    杜贵妃讨厌甄后君,但更讨厌丽妃,顿时没忍住当场嘲笑,

    “丽meimei可真是厉害啊,难怪陛下这么多儿女,个个都长得出类拔萃,就唯独你那两个种相貌平庸,本宫寻思着meimei你长得也不丑啊,怎么生出的孩子如此,原来根本不是皇室血脉啊……”

    杜贵妃可真是太开心了。

    丽妃这个总是跟她作对的贱人,终于要完蛋了,落井下石她喜欢干。

    丽妃又怒又慌,一时间想不到反驳,只能苍白的摇头,“不是的,我没有,你们冤枉我,你们冤枉我。”

    但是不是冤枉看证据就知道了。

    剩下几个身着孝服喊冤的证人,接二连三站出来指证,

    “陛下,我是当年给丽妃接生的稳婆,她的孩子是足月生产,并非早产……”

    “陛下,我是当年给丽妃诊脉的大夫,丽妃为了隐瞒真相想杀我灭口,我有证据……”

    “陛下,陛下……”

    一个个证人站出来,并且都还能拿出证据。

    太后和丽妃的通jian之事根本无从辩驳。

    想到真相曝光的后果,两人实在承受不住打击,双双晕了过去。

    而她们一晕。

    接下的指责就有杨阁老几人受着了。

    文德帝目光冰冷看着他们,“杨阁老,忠国公,朕的好皇儿,好皇叔,你们可有何解释?”

    解释,他们哪里能解释得清楚!

    但让他们承认,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承认了就再无活路啊。

    杨阁老当即跪下,强装镇定道,“陛下,老臣冤枉,丽妃通jian之事,老臣真的不知。”

    忠国公也跟着推卸责任,“陛下,太后那些事情臣也真的不知道,刘家绝对不敢如此欺君,望陛下明察……”

    两人的意思就是,那都是太后丽妃自己干的,跟他们无关。

    二皇子更是扑到文德帝脚边,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模样哭,

    “父皇,这都是假的,是假的对不对,我是父皇的孩儿,这都是假的……”

    保泰大师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装高僧模样,口念,“阿弥陀佛。”

    好似这真是一场冤枉,他们都是清清白白的。

    可惜。

    文德帝和俞州筹划了这么久,岂能让他们装模作样的糊弄。

    站在保泰大师后面的一个老僧,仿佛终于被吓怕了模样,扑通一声跪下哭求,

    “陛下,老僧有话要说,求陛下饶老僧一命吧!”

    保泰大师听到声音看过去,发现是跟着自己干了多年坏事的心腹时,淡然的表情终于绷不住裂开。

    杨阁老和忠国公见又有证人站出来,就知道又要听见噩耗了。

    果不其然。

    那老僧接着便大声道,

    “陛下,当年六皇哥煞星之名,引来天灾之说都是假的!都是保泰大师为了帮他亲儿子谋朝篡位,编撰的谎言,冤枉的六皇哥!”

    “让六皇哥去祭天祈福,更是无稽之谈,他们就是想要六皇哥的性命,来打击陛下,让陛下您接受丧子之痛。”

    “只是当年,草民见六皇哥一个婴孩被人冤枉,实在觉得孩子可怜,因此祭天的时候,便将孩子救了下来,放在木盆里送走,见有人收养了六皇哥才离开。”

    “求陛下看在草民救了六皇哥一命的份儿,对我等护国寺僧侣从轻发落吧……”

    护国寺其他早已被吓破胆的僧侣们听到此话,顿时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般,也纷纷跪下。

    “陛下,我等都是受保泰大师胁迫,并非有意作恶,保泰大师就是个假高僧,作恶多端,我等愿意证明,求陛下从轻发落。”

    “保泰大师还是个yin僧,他在外面置办宅子,养了好些小妾孩子。”

    “保泰大师还私吞护国寺的香火银子,他房间有个密室,里面都是金银珠宝!”

    众僧侣一边哭着求饶,一边为毁坏保泰大师的声望添砖加瓦。

    能来这里祈福的僧人,自然都是保泰大师的心腹,跟着对方同流合污做过坏事的,对保泰大师最是了解。

    现在这个情况护国寺肯定保不住了,他们只能反手背叛,就算不能逃脱惩罚,好歹也能保住一条小命吧?

    都是因为利益才走到一起的人,自然不会讲什么义气。

    保泰大师终于绷不住表情气急了,“你们,你们……”

    但护国寺的僧人根本就没人甩他,众人还在不停地抖露自己知道的秘密,期望将功赎罪。

    把其德高望重的高僧皮,扒得一干二净,听得远处百姓群情激奋。

    皇室的丑闻百姓们就是个看个热闹,但护国寺可是时常借口保泰大师讲经祈福,吸引百姓们去听,去捐香火钱的。

    因为迷信,好多百姓家里有人生病后,不去找大夫,反而去护国寺捐钱祈福,以至于死了好些人。当时保泰大师说那些祈福后还病死的人,都是有福气的,被佛祖接到天上享福去了,百姓们都很高兴。

    现在保泰大师根本就是个假高僧……

    那他们的亲人不就是白死了?

    文德帝提前安排在百姓之中的细作,更是见机大喊煽动,

    “当年天灾说不定就是保泰大师和二皇子引来的,两个无耻野种冒充皇室血脉,冲撞了真龙之气,天下岂能安稳!”

    这话对迷信的古代百姓来说,非常有逻辑有道理。

    于是百姓们情绪就更激动了。

    因为,这里可有不少经历过战乱,还活着的老人们,大家最怕天下不稳,再回到以前水深火热的时候,岂能容忍破坏天下安定的因素存在?

    当年丽妃等人利用民心,逼得文德帝招架不住。

    如今文德帝同样也能用民心,逼得她们走投无路。

    完了。

    杨阁老和忠国公瘫软在地,脑中只有这两字。

    那些投靠他们的官员,此刻也是浑身冰凉,脑中一片空白。

    文德帝负手冷冷吩咐,

    “把他们带下去,此事交由刑部调查,十日内朕要结果。”

    “是陛下。”

    刑部尚书抹着汗站出来领命。

    其余官员也是背后被汗水打湿,努力思索自家是否跟二皇子一系有牵扯的地方,若是有,必须赶紧断掉才是。

    今日过后,二皇子一系的人基本全都要完了。

    第103章 认祖归宗5

    为了今日的大戏,文德帝筹备了不少时间。

    既然出手他就不可能再给杨阁老等人翻身的机会,必须雷霆之击,一次性全部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这次祭祀大典,文德帝为什么允许官员们把自己的夫郎娘子都带上?难道就是心情好随口答应,又或者喜欢热闹吗?

    当然不可能。

    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这些官员家中主事的人都离开,方便安排官兵过去围住涉事官员的宅子,以防有人逃脱。

    文德帝早把各种罪证人证找齐,刑部尚书办案根本不用多费力气,顺着皇帝的意思整理结果就行。

    更不用考虑抓了谁家要得罪谁家,哪个犯人又背景深厚不能拷问等等问题,就杨家太后等人的罪行,朝中谁敢给他们求情?

    而有能力帮忙周旋的杜阁老,还是死敌,杨家太后等人注定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所以很快。

    杨阁老等人的累累罪行,以及判决结果就出来了。

    后妃通jian辱没皇室尊严,混淆皇室血脉,编造谣言谋害皇家子嗣,杀人灭口的血债,谋朝篡位……

    还有最严重的通敌叛国!

    之前杨阁老忠国公等人,以为俞州是突厥人,脑补了大串阴谋诡计后,决定在夺位的同时,再联合陈国吞吃掉突厥人的地盘,便给陈国那边的关系写了书信过去。

    然后很“不凑巧”这些信件就被文德帝拦截了下来。

    虽然这其中有算计的成分在,但杨阁老忠国公的确是和陈国那边有联系,说他们通敌叛国也不算冤枉。

    如此多的罪行累积,最后,文德帝直接判了杨家和刘家满门抄斩,杨氏和刘氏九族,全部抄家流放送去当苦力。

    原本,按照文德帝的想法,是直接诛九族将人全部杀了以绝后患泄愤的,谁让杨家和忠国公府这些年添的堵实在太多,把文德帝的仇恨值拉得太满。

    可被俞州给拦下来了。

    俞州倒也不是圣母,实在他是现代穿越而来的,不能像古代人那般对于动不动就丢掉小命习以为常。

    所以俞州向文德帝提出了建议,

    “陛下,杨阁老、太后等人所作所为的确罪大恶极,将他们砍头死不足惜,但臣觉得把杨氏和刘氏其余九族之人也杀了,实在太可惜。”

    “哦,此话何解?”

    文德帝闻言并没有生气,而是很耐心的询问。

    这也正常,先不说俞州对他儿子的心意,就说俞州的能力,也足够让他以礼相待了,哪怕俞州还只有弱冠出头的年纪。

    文德帝向来爱民如子,喜欢人才,只要是能够帮景朝强盛的人,他并不介意放下帝王的身段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