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在线阅读 -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8节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8节

    而俞州呢?

    对方一次性就连跳两级,他还才弱冠出头,怎能不让人羡慕嫉妒!

    但接下来。

    让众朝臣震惊的还在后面。

    因为有文德帝撑腰,俞州做事情不用怕皇帝忌惮,进了户部之后就不再遮掩光芒,终于开始大展拳脚。

    在进入户部的第三天,俞州就拿出了阿拉伯数字,大大减轻了户部官员的记账难度,获得众同僚好感;

    在户部官员熟悉阿拉伯数字后,俞州立刻又拿出来了更为便捷的现代记账算账方法,再次减轻户部官员的工作量,获得一批拥护;

    而在俞州在户部获得一批拥护后,俞州就没有再拿出什么新东西了。

    但他脑子好使,有眼光超前,经常碰到其他官员无法解决的事情,他都能轻松指点解决,简直就像个行走的“百度搜索”,仿佛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户部的官员不知道百度搜索是什么,但俞州这样简直就是个万事通。

    搞得户部官员根本不敢轻易为难他,毕竟除了他们有难相求外,想为难也为难不了啊。

    一时间俞州在户部简直混得如鱼得水。

    而另一边,乔楠也没闲着。

    在俞州与户部官员周旋的时候,乔楠开始不断的或参加,或邀请俞州同僚们的夫郎娘子一起宴会。

    然后在宴会中给这些夫郎娘子或者出经营店铺的好主意,或者帮对方出宅斗的主意,与这些官眷们交好关系。

    于是。

    在夫夫俩前朝后宅的双管齐下,原本把户部官员得罪了的俞州,竟然出乎所有人预料般,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在户部之中站稳了脚跟,并且还和其中不少人关系颇好。

    其他部的官员:……就踏马很离谱!

    这俞州的脑袋到底怎么长的?

    之前的什么粮食增产之法,硝石制冰,造纸术,甚至那什么数字、表格等等东西,还可以用对方得到了什么《秘录》来猜测解释。

    可是,俞州帮户部官员解决的那些难题,就不可能再用《秘录》来解释了,那只能是真正的聪明才智。

    还有俞州那个夫郎手腕也是厉害,竟然让京中但凡跟他来往过的官眷,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对其推崇备至。

    一时间,京城的达官贵族们,再也不敢小瞧乔楠夫夫俩。

    别看俞州现在的官职不高,但他聪明又受陛下看重,只要抓到机会绝对就能一飞冲天。

    这真的是个人才!

    朝中官员们心中几乎全都如此默契评价。

    原本漫不经心的杨阁老,也越看俞州越慎重了起来。

    但……

    俞州要的可不仅仅是众人的不敢小瞧,而是所有朝臣的重视。

    所以。

    就在俞州进入户部刚刚两个月的时候,他就把户部大半官员都给干掉了,包括廖尚书。

    而他干掉的方法,仅仅是向陛下呈上了一份《户部历年账务整理报告》。

    *******

    沉寂了两个月的景国朝堂上。

    俞州在其他朝臣惊骇的目光中,慢条斯理的上奏,

    “启禀陛下,臣近日整理户部账务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还请陛下听后定夺。”

    “文德十七年,户部山东省田赋收入登记是白银50万两,粮食是40万石……比往年少了两成,根据记载是因为当年山东粮食减产之故……但同年山东商户的药材皮毛商税,却比往年有所增加。”

    “相同的地方,粮食因雨水之故减产,山中药材却生长茂盛,完全是自相矛盾……”

    “文德十八年,琉球小国向我朝进宫了一批琉璃,数量比往年少了三成,根据记载是因琉球当年遭受地动,毁坏了大批琉璃之物……但同年我朝商户记录,却增加了三成琉璃商……”

    “文德十九年,凉州金矿开采入库数量,是10万两黄金,比之往年整整少了20万两黄金,据记载是因金矿开采年限过久,导致减产……但臣根据往年金矿减产数目,以及金矿大小面积等数据测算,当年金矿减产正常来说,顶多2万两黄金……”

    “文德二十年,西洲堤坝修建拨款100万两……”

    俞州没有一句话在告上司的状,也没有一句话在指责户部官员贪污。

    但他说出来每一个字,每一个对比,却都在明明白白控诉户部官员的罪责,告诉所有人户部官员贪污了!

    户部那些官职较低,清清白白的还好些,毕竟他们没有参与,再怎么连累也就是挨顿骂而已。

    但那些涉嫌参与了贪污的官员,可就一个个脸色惨白,几欲晕厥,看向俞州的目光充满怨愤,仿佛下一刻就要扑上去将他撕咬分吃了般痛恨。

    俞州这个王八蛋!

    他们早就料到俞州不是个吃素的,知道对方这段时间的好好先生模样,多半是装的,多半要想办法在户部往上爬。

    但怎么也没想到俞州出手竟然这么快,这么狠,一击就让人致命!

    这人真是太能装了,谁能想到这家伙平日里和和气气的,转头插刀这么狠。

    户部大半涉事官员,全都眼睛通红盯着俞州。

    可俞州却并未给他们半个眼神,继续念着自己从户部账目上发泄的问题——也就是户部官员的贪污证据。

    俞州的眼神很冷。

    他从现代穿越而来,纵观历史,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也知道贪腐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这当官的贪不要紧,只要有个限度,只要能够为百姓做点事情,那么你贪点东西也不是不可以。

    可现在户部这群官员,实在太过分了。

    这两个月算完户部历年的账目,俞州真是都要气笑了,朝廷每年十成的收入,他们起码贪了三成走。

    难怪文德帝每年不停地压榨这群人自掏腰包填国库,这群人还能心甘情愿的继续呆在户部,因为他们贪的可比文德帝预估的还要多!

    文德帝听完也是脸色沉如水,声音阴森,

    “户部,俞爱卿这份奏折,你们何解?”

    “陛陛陛下,我我我们……”

    一群人结结巴巴,浑身颤抖地跪在地上,根本说不出半句辩驳的话。

    他们所属势力其他官员想帮忙,也根本帮不上,只能一个个额头冒汗的站在原地。

    谁让俞州出手就是快准狠三个字!充足的证据根本就没给人任何辩驳转圜的余地。

    铁证如山。

    户部的官员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文德帝当场下令刑部彻查此事。

    不出意外,此次涉案官员全都完了。

    而这些人,基本都是户部之中没有拥护和俞州交好的,而那些和俞州交好的户部官员,全都安全无疑。

    此情此景,朝中其他大臣看向俞州的目光,全都充满了忌惮和惊惧。

    这个家伙简直就是魔鬼疯子!

    两个月,他竟然用两个月就把户部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将户部大半官员都给干掉了。

    偏偏他用的还不是阴招,而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如此聪明才智,如此手段心性……难怪入朝就能得到陛下重用,他们之前竟然忽略了这么一只猛虎。

    一群朝臣满心惊惶。

    面对众人忌惮的视线,俞州面不改色,心中没有半点后悔。

    户部这些个蛀虫必须拔出,贪了百姓那么多银子,这些人死不足惜!

    何况这些蛀虫不死,他和户部剩下的正直官员又怎么上位?

    毕竟户部少了大半官员,空出了那么多位置,自然就轮到他们升迁了,尤其是揭穿了贪污案的俞州和贺元柏几人。

    俞州直接又升了两级,成了正五品户部郎中,暂代户部总事务。

    因为此次贪污案,廖尚书和左右两个侍郎皆涉及其中,一个正二品和两个正三品的位置,文德帝暂时还没决定由谁坐。

    而俞州的功劳虽然大,但也不可能直接从正六品升到正二品去。

    能够再次连升两级,并且代管户部总事务,已经是文德帝开后门,想让他快点帮忙肃清收回户部权利的用意了。

    俞州也很上道,当即拱手谢恩,

    “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办差。臣的为官宗旨便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任何让陛下为难的人和事,臣都会努力解决!”

    众朝臣:……难怪陛下重用,这踏马真是一把不要命的好刀。

    ……

    户部贪污案俞州不仅在朝中大大出了风头,也在京城百姓之中出了大大的风头。

    因为此次涉案落马的户部官员真的有点多,刑部审案结束后,京城官兵抄家的动静自然不可能小。

    尤其里面还有之前儿子出事,在百姓面前耍了一波大义灭亲好形象的廖尚书,怎能不引起百姓的关注?

    百姓们听闻这些官员获罪愿意,竟然是贪污国库,真是都气坏了。

    国库里的银子,可都是属于百姓的,每一分每一毫都应该用在百姓身上,这些可恶的官员贪国库,不就是在贪他们的银子嘛!

    百姓纷纷拿着臭鸡蛋去刑场砸人大骂。

    然后回头就对揭发了这么大贪污案的俞州夸奖,让俞州的名声在京城百姓口中直线上升,一时风头无俩。

    不过。

    俞州如此上升势头,京城却并没有多少官员来交好巴结,除了户部那些已经被他给绑上一条船的人。

    而这般情况原因也很简单,他干掉了户部那么多官员,那些官员背后的势力肯定恨死他了。

    通常过于招风的树,总是活不久的。

    即便俞州有陛下撑腰,接下来在朝中的路也不可能走得太顺了,并且各种危险阴招肯定也避免不了。

    此刻和俞州交好,就是被他牵连的份儿,谁还敢跟他走近?

    但躲避俞州的同时,朝中的大臣们也不得不佩服俞州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