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八零:孩他爹,咱破镜重圆在线阅读 - 重生八零:孩他爹,咱破镜重圆 第25节

重生八零:孩他爹,咱破镜重圆 第25节

    第二十八章 卖鞋怎么样?

    水师营的烟叶,那是出了名的好。

    市场上兜售各地烟叶,唯有水师营的价格最高。

    吕明伟是老烟枪,根本拒绝不了烟叶的诱惑。

    从宋谨言手里接过来,点头道谢告辞。

    看着吕明伟开着小汽车去上班,大舅妈满眼羡慕。

    “有文化真好呀,上了大学分配个好工作,一辈子旱涝保收,吃喝不愁了。”

    二舅妈敖舒青同样羡慕,长吁短叹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老三要是有个铁饭碗就好了,肯定能说上个好媳妇儿。”

    宋谨言听见这话,忍不住好奇的打听。

    “三哥要结婚了么?”

    “他二十二了,早就该说亲了,为了他的婚事,我天天忙里忙外,头都快炸了。”三舅妈无奈道。

    讷家祖上富裕,留在一个阔气的大院子,可如今家中男人多,挣的钱少。

    这年头没有点本事,拿什么娶老婆?

    “三哥才二十二,还年轻,不着急的。”

    宋谨言的话,并没有安慰到两位舅妈。

    反而让她们想起来,家里年纪最小的宋谨言,连结婚照都领了,他们的儿子连老婆面都没见到……

    心里更加惆怅。

    “这钱,可真难挣。”大舅妈关惠英拧着眉头,看向一脸天真的宋谨言。

    “我娘家嫂子的老娘病死了,说病不难治,可几个儿女凑不出来钱,只能……”

    “唉,言言啊,大舅妈知道你孝顺,也明白你想给家里拿东西,缝纫机有用,我们留下来。”

    “但那台彩色电视机,太奢侈了,我们不能要。”

    二舅妈敖舒青也点头,他们两个早就商量好了。

    “你现在也结婚了,需要经营自己的小家。”

    “这过日子啊就是柴米油盐,你现在没有工作,就只能靠着那点彩礼过日子。”

    “是,你的男人有能耐家里有钱,越是这样的人家,你就更要硬气的活着。”

    “跟人要钱过日子,久了,你在家里就没地位了!”

    “把电视机卖了,把钱偷偷存起来,当你的私房钱。”

    “关键时刻,还是得自己有钱!”

    两位舅妈说完,宋谨言看着她们,眼神中满是感动。

    明知道这台电视机能卖两千多块钱,两人商量了半天,却不是卖掉揣进自家兜里,而是要拿给她做嫁妆。

    这份朴实、这份气量,连宋谨言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心生佩服!

    怪不得她们看不上宋庆国。

    她这个窝囊爹,就是个自私鬼,自己过得好谁也不管。

    讷家和他爹,两家家风差了这么多,能相互理解那就怪了。

    宋谨言笑着点点头:“好呀,既然舅妈跟姥姥都不喜欢看电视,那我就把它卖掉,买点有用的东西。”

    几个人回到西屋,宋谨言凑到讷嬷嬷身边坐下。

    讷嬷嬷摸着外孙女的头发,一脸慈爱的笑着。

    “你舅妈们跟你说了?”

    宋谨言点了点头:“嗯,舅妈们说的也对,电视机对于咱家来说,确实没啥用。”

    “你啊,年纪小不知道钱的好处。”讷嬷嬷对着两个儿媳妇说道。

    “她那大书包里,没有几件换洗衣服,鼓鼓囊囊塞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昨晚刚来姥姥家,家里人拉着她说了好久的话,宋谨言怀有身孕容易疲惫,就将书包里的东西给忘了。

    早晨起床,讷嬷嬷看见仍在地上的大书包,想要把书包放起来,没想到书包太重,险些闪了老太太的腰。

    “我可没乱买东西,都是家里用得着的。”

    宋谨言见识到了两位舅妈的朴实,生怕两个舅妈怨她乱花钱。

    “解放鞋,你们干活的时候穿的。”

    “火柴、牙刷、牙膏、肥皂、洗衣粉,这也是家里平时用的。”

    “剩下的就是桃酥、槽子糕还有几斤糖块,再没有别的了……”

    宋谨言搂着大舅妈关惠英的胳膊,哼哼唧唧的撒着娇。

    “这个大书包可沉了,勒的肩膀都要磨破了,舅妈你就别说我了,好不好。”

    看着摆在面前的东西,关惠英说不出话来。

    二舅妈敖舒青坐在炕边,满眼稀罕的摆弄着解放鞋。

    抬起头,看着妯娌,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住在城里就是好啊,买啥都方便。”

    “就这解放鞋,集市上得卖八块钱。”

    “雷明子跟我说了好几回想要买一双,我嫌太贵,没舍得。”

    敖舒青话音刚落,宋谨言忍不住尖叫起来。

    “八块钱?哪个集市这么黑啊,拿货价才三块九毛二。”

    “一双鞋挣四块钱,翻倍的赚啊。”

    讷嬷嬷、大舅妈、二舅妈三张脸齐刷刷的看向宋谨言,被她说的价格,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鞋你花四块钱买的?”

    二舅妈敖舒青捧着鞋,激动的看着宋谨言。

    “早知道城里便宜,我进城给他们爷俩一人买一双,你二舅那双解放鞋也不行了,鞋底补了好几次,早就烂的不像样。”

    宋谨言眼珠子转了转,一脸正色的问众人。

    “咱们村里的人,是不是都喜欢穿解放鞋?”

    “那是当然的啦,这个鞋耐磨、轻便好穿。”

    “爱惜点,一双鞋能穿好几年。”

    “但是你大舅他们那些男的,屋里屋外,爬山下水哪里都去,怎么爱惜,一年都得穿坏两双。”

    “不是我不舍得买,是真换不起。”

    “我也知道城里卖的比集市便宜,可谁也没工夫天天往城里跑。”

    两个舅妈说起解放鞋的价格,气的牙根直痒痒。

    宋谨言脑海里有个想法闪过,想也没想的脱口而出。

    “既然利润这么大,咱们也去集市上卖鞋呗。”

    两个舅妈愣住了,二人互看一眼,异口同声道。

    “不太好吧。”

    宋谨言一脸茫然,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好的。

    “让我干活行,让我卖货,我张不开嘴。”

    “就是啊,我也抹不开面子。”

    “集市上人多,我害怕,不知道咋说。”

    宋谨言忍不住翻了个大白眼。

    她终于想明白,为什么讷家人勤劳能干又吃苦,偏偏日子过的不富裕。

    一是家里人多,吃穿用度就是用掉了三分之二的家庭收入。

    二是家里人太老实,没有人想到出去做生意赚钱。

    宋谨言忍不住看向一直低头纳鞋底的姥姥,想着要劝说家里人改变想法,还得先说通老太太。

    “姥姥,你觉得我们去集市上卖鞋怎么样?”

    第二十九章 小孩子脾气的“舅舅”

    本以为老太太固执封建,没想到讷嬷嬷十分的开明。

    “行啊,我看这事儿挺好的。我同意!”

    两个舅妈没想到婆婆竟然同意,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打起退堂鼓。

    “那让谁去啊?”

    “我们姐俩是去不了,家里一大堆活儿呢。”

    “就是光是鸡鸭鹅狗,还有老牛,就得人伺候,屋里屋外这样那样的活儿,都得我们俩干。”

    说着,关惠英、敖舒青妯娌二人,逃似的离开了。

    宋谨言无奈的摇摇头,心里盘算着,不如自己先去集市卖鞋,等挣了钱,再带动一下家里人。

    讷嬷嬷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低着头咬断了手里的线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