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在线阅读 -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150节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150节

    整件事说来复杂, 个中牵扯甚多,但经由杨世醒条理分明的陈述,阮问颖倒也一次听了个明白。

    原来,她之所以会中催.情药, 是因为徐妙清偷偷在她的酒水里下了药。

    那名不小心把茶泼到她身上的丫鬟也是被对方授意这么做的, 为的就是让她远离人群,去偏僻之所换衣裳。

    她在赴宴时向来只带谷雨小暑二人, 被茶水污了衣裳之后, 其中一人势必要去她的马车里取备用衣裳, 只剩下另一人陪伴着她。

    这样一来,哪怕她和侍女都有武艺在身, 也会双拳难敌四手, 被杨士祈安排好的人拿下。

    她把谷雨支使出去的举动也在他们的算计之中,因为在服下催.情药后, 她会感到口干舌燥, 欲饮水解渴,给她安排的房里又没有茶水, 只能出去寻别人。

    幸好他们的人不堪大用, 从后偷袭谷雨不成反被辖制,换得一记惨嚎不说,还让谷雨有机会出声提醒,使她生出警惕之心,及时取下金簪,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摆脱了困局。

    至于杨士祈为什么要给她下药, 就要牵扯到高密王了。

    自从贞妃复宠, 高密王虽还被软禁王府, 但心思已然活络了起来,加上从其母处得知了当年皇后生产之事,更是越发大胆,再度联合了杨士祈,欲除杨世醒而后快。

    为表诚意,他把杨世醒的身世说了,只不过说一半、藏一半,只说其身世有疑,非陛下之子,皇后当年的那个孩子也没了,不知道是从哪里抱来的一个野种。

    但杨士祈也不是个傻子,杨世醒同陛下的容貌有五分相似,他就算不是陛下的孩子,也一定与杨家有关,皇后和信王的事又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只要有心,不怕查不到。

    结果显而易见,杨世醒有很大可能是皇后与信王的孩子。

    如此一名伤风败俗的私通之子,岂有资格继承大统,坐拥江山?

    顺理成章的,两人再度联手,再度各怀鬼胎,抱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心思,欲先除杨世醒、后除对方,扫平一切登基路上的障碍。

    给阮问颖下药这一谋划也由此而生。

    主意是高密王出的,他让杨士祈找一个借口设宴,邀请诸公子贵女与宴,趁机给她下药,成就好事,以此掌控住整个阮家,从阮家和身世两方面对付杨世醒。

    当然,在他的设想里,与阮问颖成就好事的人是他,因为他和越宽王一样爱好美色的声名在外,垂涎阮家之女美貌、从而起了色心的缘由很说得过去。

    至于他怎么从王府里偷溜出来,这不是问题,他既然能与杨士祈互通消息,就能从王府出去,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听到这里,阮问颖忍不住出声:“他怎么会这么想?认为只要对我下药就能把整个阮家都掌控住?他难道觉得我们是傻子吗?”

    她的家人若是得知她遭人侮辱,将其挫骨扬灰都是轻的,如何会反过来出手相助?

    “他倒不这么觉得。”杨世醒冷哼一声,“大抵是在想事成之后,我既非真龙嫡子,你又……但凡是个会为家族和自己打算的人,都会懂得取舍吧。”

    “一旦我的身世披露,不仅我会失去皇子之位,阮家也会受到牵连,被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弃皇后而转投贞妃是你们家唯一自保的手段。”

    阮问颖感到不可思议。

    这话听上去有些道理,陈悲帝就是这么做的,通过一碗汤药娶到了母族强劲的妻子,凭着岳家的权势顺利登位,只不过在最后也被一碗汤药夺去了性命,身首与江山皆旁落。

    就算高密王有信心只做半个陈悲帝,阮家也真的如他所想只认前程不认女儿,他准备怎么把杨世醒的身世披露?

    连贞妃都不敢将此事贸然告知陛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太后,为此还牵连了张家,险些让他母子二人性命不保,他又能如何?

    她把这些不解问了出来:“贞妃在告诉他当年皇后之事的时候,难道没有告诫过他不要轻举妄动吗?皇嗣血统不容轻率,否则很容易招惹来杀身之祸?”

    “以他母子二人的心志,就算告诫了又能有什么用?”杨世醒不屑。

    “倘若真的明白其中要领,贞妃就不会把这事告诉他,他也不会把这事告诉杨士祈。如此行事,只能说明他们两个心里都没有底。”

    他冷冷道:“母子二人皆为一脉相承的蠢货。死不足惜。”

    阮问颖心中一跳:“你——”

    “放心。”他淡淡开口,像是知道她想问什么,“他们两个还活着。”

    阮问颖:“……”这回答可不能叫她放心,什么叫做还活着?是暂且饶过他们一命的意思吗?

    她不在乎贞妃母子的性命,只担心如果他执意要处理二人,会不会对他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毕竟他现在正在监国,最需要注意名声。

    不过杨世醒看起来并不在意这些方面,也没有要给她进一步解释的打算,重新把话题回到了正轨:“杨士祈表面上同意了他的主意,但私底下另有打算——”

    两人约定,由杨士祈做东设宴,借由东宫太子的名头邀请众皇室宗亲、豪门贵胄聚荟。

    太子在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忽然间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势必会引起各方心思浮动,所有人都会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前去赴宴,包括杨世醒和阮问颖。

    阮问颖有些惊讶:“你也在应邀之列?”

    他颔首:“不错。”

    “他们怎么会邀请你呢?”她不解,“若是准备对我下手,难道不应该离你越远越好?”

    她昨天不就是因为他的及时赶到才得救的吗?要是他从一开始就在场,她或许根本不会遇上那些事。

    而且她与的那场宴也不是杨士祈设的,乃徐妙清所办,与他二人原本的打算大相径庭,莫非这里头出了什么变故,使他们改了主意?

    杨世醒道:“他们当然希望离我远远的。可如果只邀请你而不邀请我,他们的计谋在一开始就会被揭穿。你觉得我会放任你孤身一人去与东宫的宴吗?”

    阮问颖明白了。原来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他们才在后来改了主意,变成由徐妙清设宴,邀我一个人过去?”

    “没有。”杨世醒道,脸庞罩上一层阴沉的神色,“他们的主意没有变。”

    他接着讲下去。

    若不能在一开始远离麻烦的人物,便只能选在宴会中途将其引走。因此,杨士祈与高密王商议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请戏班子来演一出戏,影射当年的皇后与信王之事。

    高密王确信,杨世醒之所以会在年前出手对付张家,全是因为害怕他们查探到当年真相。

    他定然早就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在看到那样的一场戏后也定然会心神大震。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用戏班班主似有隐情的借口引他去后台,然后趁机给阮问颖下药,把她带离宴席,带至早早从王府脱身、在暗厢处候着的高密王那里。

    全程,杨士祈都居于明,既可以说与这些事千丝万缕,也可以说毫无关系,一旦事情败露,轻易便可脱身,事成更能除去心腹大患,坐稳东宫太子之位。

    高密王则处于暗,败则满盘皆输,成则大获全胜。

    两个人都对这样的合作很满意,觉得这样做的举措更有利于自己。

    这也与他们的处境有关。杨士祈再怎么说都顶着个太子的名头,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就算不能继承大统,也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高密王就要危险得多,张家已经败了,贞妃也失宠过一次,他本人还被软禁在王府里,几乎到了最后的关头,不拼一把实在难言日后下场。

    阮问颖深深蹙起了眉。

    “……听起来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她咬着唇道,“我不是说高密王,是杨士祈,他想借着这件事把你和高密王都除掉。他——他盘算得很准。”

    素来沉寂的东宫忽然设宴,本就非寻常之举,以杨世醒的性情,绝不会在面对这种明晃晃的出招时退却,一定会带着她赴宴,想要弄清楚对方打什么主意。

    戏演当年更是蛇捏七寸,就连她也把握不准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不是说她不相信他看不穿杨士祈等人的阴谋诡计,而是就算看穿了,他也有可能会主动跳入陷阱,看看对方在接下来会出什么招,就像他会带着她去赴宴一样。

    这既是他最吸引人的自信所在,也是他最含隐忧的自傲所使。

    即使他按兵不动,杨士祈也没什么损失。被问责时,只消推说不知情戏班之事,或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戏都可以,还能借这场戏再布置后手。

    而一旦杨世醒动了,就会彻彻底底落入敌人的圈套。

    东宫不比徐家别庄,阮问颖不敢确保自己能顺利脱身,就算她成功把高密王放倒,杨士祈也可以再做别的手脚,到时她不管是失去声誉还是清白,杨世醒都一定会勃然大怒。

    到了那时,杨士祈只需要在一旁煽风点火,说不定就能让他在盛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举动,让高密王血溅当场都有可能。

    哪怕他维持着极大的克制留住了高密王的命,也一定会命人将后者关押看管,带着她先行离开,像昨日一样找太医来解她的催.情药。

    如此,杨士祈便可浑水摸鱼,趁着高密王被看押之机偷偷取其性命,既避免了对方供出自己,也可以把对方的死因推给杨世醒,给他盖上一个“兄弟为女相争”的名头。

    布置得再周全一点,还能顺势把他的身世曝出来。

    高密王一死,又闹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在回长安后一定会彻查,只要有心设计,从高密王府里搜出什么当年的皇嗣秘辛不是一件难事。

    这样一来,高密王因为得知当年秘事而起夺嫡之心的动机就全了,东宫设宴、戏演当年的事都能推给他,杨士祈只需要说自己是被他的花言巧语蒙骗,就可以全身而退。

    即使陛下看明白了这桩事有猫腻,也不能怎么样。

    因为到了那时,杨世醒已经不再是嫡皇子,皇后也不再是皇后,陛下若想稳住江山,就不会在废了皇后和六皇子之后再废太子。

    如此一来,东宫便真正成了东宫,太子也真正成了太子。

    第187章 是我太自大了

    阮问颖把心里的猜想和杨世醒说了, 询问道:“他可是这么打算的?”

    杨世醒笑着看她,眼里浮现出一抹赞赏:“他还没有说。不过我想应是大差不离,甚至没有你思虑周全。杨士范愚蠢,他杨士祈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阮问颖注意到他话中的关键字眼, 眉心微跳:“你把他——”

    杨世醒没有让她问完, 继续接着先前的话说了下去,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并且这一回, 他讲述时的神情不再游刃有余, 而是蒙上了一层浅浅的阴翳, 像在为什么事感到后悔。

    “……不瞒你说,东宫和高密王府那边我一直派人盯着, 知晓他二人的密会, 也知晓他们的打算。原本,我准备将计就计, 借此事把他们一网打尽, 但——”

    知晓这场密谋后,杨世醒于暗中布置人手, 替换了杨士祈与杨士范预计在东宫设下的种种环节, 包括他们找来的戏班子也是他故意安排的,生生将一出鸿门宴变成了请君入瓮。

    此计若成,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而这一切,杨士祈与高密王都浑然不觉。

    然则世事无定,眼看他二人即将落入圈套, 事情却在半途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是……徐妙清?”阮问颖说出这个一直徘徊在她心底的姓名。

    杨世醒点头:“不错。自从太后寿宴以来, 杨士祈就一直在接触她, 想要通过她搭上徐家。”

    这很正常, 徐茂渊位列三公,深得陛下器重,揽有实权。若是有谁能将他的嫡女娶了去,便可大增臂膀,任谁都会多掂量几分。

    可是别人怀着这份心思也罢了,杨士祈身为东宫太子,难道不知晓徐茂渊一直旗帜鲜明地站在杨世醒这一边?不可能因为女儿的一门亲事就转投他处。

    “他当然知道。”杨世醒唇角扬起一丝嘲讽的笑意,“可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想要同阮家抗衡,他只能选择徐家。”

    阮问颖有些理解了。

    杨士祈看似比高密王留有余地,然而若想一争储君之位,别的什么他都靠不上,只能背水一战。

    徐妙清年纪小,不甚通晓人情世故,又是徐家嫡女,从她身上下手再适合不过。

    “所以……他们两个凑到了一块?”她想起太后寿宴那晚在丹凤门处遇到徐妙清时的情景,对方的手里提着一盏宫灯,道是贵人所赠。

    那时候的她并没有把那番话放在心上,现在想来,那名贵人就是杨士祈,难怪徐妙清在回答时会双颊微红,原是萌动了春心。

    但她还有一事想不通。

    “可……”她看了一眼杨世醒,吞吞吐吐道,“我一直以为她心悦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