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在线阅读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110节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110节

    原本宁荞以为老人家会感到孤独,其实并不是这样。带过兵打过仗的老人家们,心还挺大的,也有念叨着儿女和孙辈的,但主要是为了吹牛。他们自己在干休所,生活得可好了,很多人和江老爷子一样,孩子们一个劲地催他们搬过去,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自个儿住才落得个自在清闲。

    住在干休所这两天,小俩口一直陪伴着老爷子。

    一日三餐都有食堂供应,没事遛遛弯、养养小花,下棋和观看电影这样的娱乐活动少不了,每隔一段时间,江老爷子还要和老冯喝几壶小酒。

    过得有滋有味的。

    宁荞提前过上养老一般的生活。

    晚上老爷子去老冯家吃了,只留下大孙子和大孙媳妇。现在他俩吃完晚饭,将饭盒冲洗干净,在院子里溜达。

    慢慢散着步时,宁荞笑着说,这就是退休之后的小日子吗?

    江珩也笑。

    退休之后要住上干休所,那他就得更加努力,否则哪有这个资格。

    -

    两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

    江老爷子送小俩口出干休所,让他们有空就多回来看看。如果嫌弃干休所住得不舒服,他们这儿还有空着的房子,院子大,都是江珩和几个弟弟meimei们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至于他自己,也是打算抽空去海岛一趟的。孩子们还小,有时候短短几个月,变化就很大,就拿上回来说,老爷子见到江源和江奇,看他俩的个子比自己还高,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重逢就在几个月之后,因此离别也并不感伤。

    从干休所出来,宁荞问起江珩和弟弟meimei们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京市的干休所并不偏,就在城里最中心的位置,离江家在这里的家也不远,因此江珩带宁荞去看了看。

    那是两套四合院,如今没人住。

    江珩将京市家里的钥匙和岛上军区大院的钥匙放在一起,没有刻意分开,因此此时也是随身带着的。

    他打开门,带着宁荞进去。

    他只在岁数非常小的时候住过这里,稍大一些,就和母亲一起跟父亲随军了。再后来,过年时才会回来一趟。

    两套四合院,是挨着的。从前他父母结婚时,和老爷子分开住,但离得近,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

    那时,江父总说,等到老爷子上了年纪,要照顾他。老爷子也总说,孩子们吵吵闹闹的,他倒是宁愿独自住着更消停。

    再回想,他们爷俩斗嘴的画面历历在目,可抬起眼,院子里却是一片荒凉。

    两套房子都很大,宁荞被江珩带着,里里外外逛了逛。

    她才知道,原来江珩小时候,也是被捧在手心里宠爱着的小孩。

    他有很多的玩具。

    “长大之后,就没玩过了。她洗干净整理好,都收进柜子里。”江珩说。

    宁荞猜测,江珩口中的“她”,是他的母亲。

    她翻了翻柜子里的玩具。

    有些玩具是江父和江母亲手做的,但有些玩具,宁荞小时候也有。

    她拿了一个拨浪鼓,在他面前晃一晃,笑盈盈的。

    江珩低笑,将拨浪鼓拿走,丢回柜子里:“都是灰。”

    “这里还有一本本子。”顺着他随手丢开拨浪鼓的方向,宁荞望过去。

    很显然,连江珩都没注意到这本子的存在。

    他犹豫片刻,抬起手。

    “好像是一本日记本。”

    这是江珩母亲留下的日记本。

    他母亲叫沈华琳,是一位特别柔弱,但心思非常细腻的女性。她留下的这本日记本,记录了江珩从刚出生时,到四五岁的点点滴滴。并不是随便记一记而已,沈华琳用了心思,将孩子每天的变化都写下,有没有哭闹、学会走路之后摔了多少个跟头、饭量如何……

    江珩没想到,自己会看见这样的日记本。

    翻了几页之后,他面无表情地放下。

    “你知道你mama现在在哪里吗?”宁荞问。

    “不知道。”江珩淡淡道,“也不想知道。”

    他不知道沈华琳去了哪里。

    但最好,永远不要有她的消息传来。

    那本日记本,就如往年一样,被尘封在柜子里。

    直到离开,江珩始终没有再回头看它一眼。

    除了原剧情中的画面,宁荞很少看见他这么冷漠的表情。

    沈华琳的不辞而别,伤害的并不仅仅只有江源、江奇和江果果。

    相较之下,当时已经十多岁的江珩,可能更加不知所措。

    “要去赶火车了。”再开口时,江珩已经神色如常。

    宁荞跟上他的步伐:“走吧。”

    出了四合院的门,江珩将院子的大门重新锁上。

    宁荞仰头,看了看上边的门牌号,是和原剧情里差不多的位置。

    在原剧情的后续情节,原男主唐鸿锦下海经商,再赚得第一桶金之后,花一万元买了一套京市的四合院。

    在后世,他买下的四合院价值连城,有钱都买不走,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宁荞认认真真看着这两间京市的四合院。

    不就是很普通的院子吗?

    -

    宁荞和江珩前往京市火车站。

    从京市直接去安城,在路上费不了多少时间,因此宁致平偶尔会来干休所探望老爷子,陪着他小酌几杯。

    等到离安城愈发近的时候,宁荞开始有些紧张。

    从来没试过,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在海岛时,她时常想着家人们,现在即将见到他们,却又开始忐忑,用手理了理自己的发丝:“我看起来还精神吗?”

    江珩认真地看她。

    火车“哐当哐当”地驶着,外边的风景一闪而过。

    他目不转睛地看宁荞,看得特别仔细,最后,在她一脸焦灼时,伸手捋了捋她额间的发丝。

    柔软的发丝,被他捋到耳后。

    江珩温声道:“很漂亮。”

    火车上,原本坐在小俩口前座的中年夫妻,嘴角抽了一下。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大庭广众的,居然直接打情骂俏。

    还很漂亮呢,能有多漂亮!

    中年俩口子对视一眼,找了个机会,默默回头看。

    等看见神色沉静的男同志,和一脸害羞的女同志之后,他们又默默把头转回去。

    中年女同志小声嘟囔:“小伙子说的是实诚话。”

    火车到站,小俩口走出安城火车站。

    因没有提前告知家里人到站的具体时间,宁家人没法来接。

    回家的路上,连微风都是柔软的,宁荞的嘴角始终扬着,发丝随着风飞舞。

    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礼数要周到,虽娘家人不会在意,可职工大院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江珩知道宁荞迫不及待的心情,便让她先进去,自己到边上供销社买些礼盒。

    常芳泽听说自家闺女已经到了,猛一下从屋里出来。

    “荞荞回来了?”常芳泽问,“真回来了?”

    “应该是回来了,我刚才乍一眼好像瞄到她,也不确定。”

    “兰芬,你真是。”常芳泽说,“你是看着我闺女长大的,还能认不出她?”

    她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冶金厂是安城规模比较大的国有工厂,职工院也大,一路走出来,还真得费些劲。

    常芳泽的步伐迈得特别快,走到半路,还有不少职工家属跟上她的脚步。

    俞翠曼当然不会跟着大家一起走,可她的目光,早就已经被吸引。

    远远地,她从屋里搬出一张小板凳,坐在自家院子里,还顺手拿了一个盆儿,假装在洗衣服。

    目光自然是直直地望向大门口。

    “妈。”瞿若云从屋里出来,看看她婆婆,好奇地问,“你在干啥?”

    “别啥啥啥的,难听不难听?我都跟人家说了,你是城里人。”俞翠曼斜了儿媳妇一眼。

    农村来的儿媳妇,她本来看不上,但儿子说她自小干惯了农活,肯定勤快。俞翠曼想想将来家里多个人伺候,也挺好的,但谁知道等人进了门,一点都没眼力见。现在看着她在洗衣服,人家居然就搁跟前站着,一动都不动。

    瞿若云抿了抿嘴巴,在心底提醒自己要改乡音。

    再一抬眼,婆婆一脸不乐意,但她压根不知道是怎么了,索性也去搬了张板凳,坐在一边陪着。

    俞翠曼瞅瞅她儿媳妇。

    都说苦媳妇熬成婆,可她这懒媳妇,居然不知道主动帮忙洗衣服。

    俞翠曼用力甩一甩衣服,在搓衣板上甩出“砰砰”声。

    瞿若云往边上挪了挪,擦去自己脸蛋上的水珠。

    “还真是宁主任家闺女回来了!”

    “哎哟!怎么结婚之后还越来越漂亮了!”

    俞翠曼顺着职工家属们的声音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