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在线阅读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74节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74节

    其实对于军区小学后勤办的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她都有些厌烦。

    可这年头不管在哪里,工作都不好找,学校工作说起来体面,是岛上少有的吃商品粮的活儿,宁荞只能安慰自己,工资不少呢,就这么干着吧。

    她出了军区大院,往学校骑。

    经过托儿所,又骑了一段不短的距离,看见两个圆不隆冬的小身影。

    是唐副营长家的团团和圆圆。

    两个小不点是悄悄从托儿班里溜出来的,这会儿左右张望,迷路了。

    圆圆瘪着嘴,长睫毛颤个不停,连带着脸颊上的rourou也在颤。

    “憋住。”团团是当哥哥的,奶声提醒道,“一哭就被人发现了。”

    “你们怎么出来了?”宁荞刹车,从自行车上下来。

    团团再次一声令下:“跑!”

    圆圆的脑子转得没哥哥快,可小短腿灵动,“咻”一下就跑。

    团团落在后边,被宁荞一把逮住。

    见哥哥被抓住,圆圆也停下来,终于放声大哭,又怕被发现,两只小手使劲捂住嘴巴,呜咽着。

    在原剧情中,这对双胞胎刚来到军区大院时,大家都说他们胆子小。

    他们细腻、敏感,总是怯懦地缩在角落,惹得大院里的家属们,都忍不住想要对他们好一些。

    这会儿,团团用力挣脱宁荞。

    宁荞就是再娇弱,也不能摁不住一个三岁半的小孩。

    她握住他的小胳膊:“你们要去哪里?”

    “没有去哪里。”团团低着头,小声道。

    “我们要去找姥姥。”圆圆哭得一抽一抽的。

    宁荞这才想起,刚才出门时,听见大院里有婶子念叨着,唐母一早就出发去赶船了。

    两个孩子在大院里都是由姥姥照顾的,不舍也是人之常情。

    宁荞将语气放软:“姥姥已经坐船回老家了,你们没有买船票,去不了。”

    “我们……我们……”团团绞尽脑汁。

    “你们游过去吗?”宁荞问。

    团团和圆圆不出声了。

    宁荞温声道:“回老家的路程,乘船都要两个小时,再去火车站,得坐整整两天的火车。”

    “你怎么知道呀?”圆圆的小奶音软软的。

    “因为我和你们是一个老家的。”

    “骗人吗?”团团眨了眨眼。

    “我老家是安城的。”宁荞说。

    圆圆小小声:“没有骗人。”

    “你们俩这么小,就算结伴也回不了老家。”宁荞好声好气道,“我都这么大了,上次从老家过来,还是我爸爸和哥哥陪着的呢。”

    两个小孩听进去了。

    他俩从老家过来,也是舅舅带着来的,在火车和船上睡了好几觉才到。

    如果兄弟俩自己往老家跑,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就是在托儿所外面,他们就已经迷路了……

    此时的托儿所里,早就已经乱成一团。

    照顾孩子们的老师发现团团和圆圆不见了。老师一个人担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只能立马去找聂园长。

    “实在是人手不足,我这个班,就只有我一个老师还有一个阿姨,刚才阿姨没仔细看,我也——”

    聂园长把脸色一沉:“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

    聂园长动员办公室里其他同志,一起出门找。

    托儿所不算特别大,他们找遍了前院后院以及孩子们睡觉的区域,始终不见人。

    一行人又出了托儿所。

    海岛不小,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路,再加上,俩孩子是外省来的,之前从未见过大海,如果跑去海边,很可能会出事。

    聂园长急得团团转,和其他人兵分好几条路,越想越担心,神色凝重。

    “聂园长,您看那边!”

    聂园长望过去。

    当看见两个衣着整洁的小团子时,她高高悬起的心终于放下来。

    “所以你们下次不可以再自己跑出来了。”宁荞说,“如果想姥姥了,就让舅舅和舅妈带你们回老家看看。”

    “他们会同意吗?”

    “有时间的话,应该会的。”宁荞软声道,“我带你们回托儿所,好不好?”

    “老师会生气吗?”圆圆怯生生问。

    “会生气的。”宁荞说,“但那是因为担心,怕你们遇到危险。你们只要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就好啦。”

    “我保证。”圆圆低头扯了扯团团的衣角,“哥哥也保证。”

    聂园长的眉心舒展开来。

    身旁的老师也急坏了,连忙上前。

    团团圆圆被托儿班的老师带走。

    聂园长走上前,向宁荞道谢:“我是托儿所的园长,姓聂。这次让两个孩子跑出去,是我们管理不严,多亏了你,否则两个孩子出了意外,我怎么过意得去。”

    得知宁荞就住军区大院,也认识这两个小朋友时,聂园长叹了一口气。

    “这两个孩子,也挺可怜的。”聂园长感慨道,“才四岁不到的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次分离。”

    和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三姑三姑父以及姥姥的分别,姑且不提。最让人心疼的,是他们小小年纪,就要面对父母的死亡。

    其实直到现在,团团圆圆还无法理解死亡代表着什么,只知道爸爸mama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到也许再也没办法回来。

    “他们还问我,是不是有一种交通工具,叫作飞机。坐上飞机,就能见到他们父母了。”聂园长是个感性的人,说到这里,眼圈微红,“我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坐飞机,得有介绍信,出公差才可以坐……他俩还说,等长大后,也要成为体面的公家办事人员,到时候出公差去找父母。”

    聂园长揩了揩眼角的泪:“瞧我,连这么小的孩子都骗。”

    “聂园长,等团团圆圆长大一些,会理解您的良苦用心。”宁荞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

    “这俩孩子刚来到咱们这里,还没适应,午睡的时候经常惊醒。”聂园长接过手帕,情绪稳定了些,“他们老家那些亲戚,不愿意照顾他们,其实我也能理解。大家过得都不容易,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就算不念书,只让他们吃饱穿暖,也得花不少钱。”

    “我听说团团圆圆的父母有正式单位,他们去采药材意外离世,厂里没有发抚恤金吗?”宁荞问。

    “哪来的抚恤金啊!”聂园长说起这事就来气,“我向两个孩子的姥姥打听过,说是他们父母坠崖之后,搜救了几天,没找到尸体,药材厂就不认账了。”

    “没找到尸体?”宁荞一愣。

    这是原剧情中并没有提及的。

    那本年代甜宠养娃文,对于孩子的身世,只一笔带过,重点在娃和舅舅舅妈的相处。

    “山崖底下是一条河,河流湍急,指不定给人冲到哪里去了。那山崖特别陡,早些年死了不少人,一般来说,村民根本就不会上去。这事一出,就连那边的村民都说人肯定是没了,可药材厂舍不得出这钱,就是不认账。”

    聂园长说到这里,才顿觉自己失态。

    “瞧我,拉着你说了这么多。”她将手帕还给宁荞,“同志,手帕你拿回去吧,我刚才还没用。”

    聂园长和宁荞道别,等走远了,才突然想起一件事。

    托儿所里人手不足,刚才看这小姑娘和孩子们说话时有耐心,还懂得舍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她便想,问问小姑娘现在缺不缺工作。

    居然给忘了。

    -

    军区中学的期末考试比小学要晚几天,江奇被meimei的好成绩激励鼓舞,去上学的路上,就像是战胜的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

    江源看得心里发毛:“你也要好好学习了?”

    “保密。”江奇神秘地说。

    江源陷入沉思。

    一个家里,总共有三个孩子。三个都不读书,学习成绩差一块儿去,就没人盯着他不放。可现在江果果变成读书的孩子,江奇也开始振奋精神,就只剩下他一个,看起来,岂不是像江家唯一的蠢蛋?

    这未免过于格格不入。

    “二哥,我回教室了。”江奇摆摆手,往自己班级跑。

    四妹说,学习的时候,是有劲儿的,每当做出一道题的时候,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很快乐。

    江奇没试过从学习中收获这样的快乐,但他做饭时,也像meimei攻克难题一样,有成就感。

    学习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江奇决定不勉强自己。

    他要回班级,研究一下新菜色。像罗琴姐的母亲一样,就连素菜,都能做出一番与众不同的喷香滋味。

    江源望着江奇兴冲冲跑走的背影,有点羡慕。

    不着调的老三和老四都进步了,就只有他这个老二还在原地踏步。

    江源和弟弟meimei不同,他有点像江珩,是个心里能藏得住事的人。

    即便忧心忡忡的,可回班级的时候,他看起来仍旧面色如常。

    只不过,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在看见老师站上讲台之后,他还是拿起了课本。

    他的同桌是个脸蛋圆圆的可爱女孩,叫夏月明。

    她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

    “看书。”江源强调,“学习。”

    夏月明指了指他的书本:“这是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