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在线阅读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51节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第51节

    唐母只能说道:“果果,你能不能借我一本语文书?”

    江果果一脸警惕:“干嘛?”

    “我们家——我们家有用。”

    “我们家也有用!”江果果摆摆手,“不借不借。”

    她今年三年级,家里的几本语文书,是几个月前搬来海岛时,爷爷非要她带着的。现在留着给小嫂子准备面试的内容,终于派上用场,她才不外借。

    江果果这人,说话不懂得含蓄,那拒绝的阵势,能让人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唐母僵在原地,余光瞄见宁荞出来了,下意识想要躲。

    可下一刻,她看见小姑娘脸上温和的笑容。

    唐母愣了一下。

    最后,唐母还是没有借到课本。但她听见宁荞用温柔的声音告诉他们家小孩,对待客人要有礼貌。小孩听懂了,也听进去了,到底没有再凶巴巴地冲着她。

    “既然你们自己还有用,那就算了。”唐母说,“不好意思。”

    “没事。”宁荞说,“门边摆着盆栽,您回去的时候当心点,别绊倒了。”

    话音落下,宁荞俯身,将江珩带回来的盆栽挪开了些。

    唐母来到军区大院这些日子,还从没听到过关切的话。

    自己的儿子和儿媳是家人,对她的付出全然心安理得,如今一个外人,却会关心她。

    担心她摔跤。

    唐母心情苦涩,点点头:“我说不好意思,还是为了我们家青时的事情。”

    宁荞笑道:“小辈做错事,哪有长辈帮忙道歉的理,您别放在心上。”

    唐母的眉心缓缓舒展。

    江营长家的新媳妇,看着年纪小,却是个明理的,一番话说得好听,倒让她觉得自己更委屈。

    自己儿子和儿媳妇怎么不这样?人和人之间,真是没法比。

    唐母转身离开时,身后传来宁荞和江果果的对话声。

    “小嫂子,我为什么要有礼貌?”

    “别人对你有礼貌,你也有礼貌,大家和和气气的,不好吗?”

    “如果别人对我没礼貌呢?”

    “那你就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我就凶他们!”

    “如果遇到比你更凶的呢?”

    “回来找三哥、二哥,最后是大哥!”

    “怎么不找我?”

    江果果调皮地笑,飞速跑回屋:“我写作业去啦!”

    身后,房门被轻轻带上。

    唐母的眸光黯淡下来。

    曾几何时,她也盼着自己家能这么其乐融融,和和美美的。

    那会儿闺女还活着,儿子是个懂事的,她以为自己熬了大半辈子,终于熬出头。

    可人生的波折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闺女和女婿不在了,留下一对苦命的双胞胎,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儿媳妇每天给她脸色看。

    儿子常说,苏青时心善,只要他们用心去温暖她,总有一天,一切会慢慢好起来。

    唐母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这一天。

    她站在家门口许久,最终还是没进去。

    还是到大院里再转转,看谁家孩子也在念小学,借本语文书回去。

    要不然她也没好果子吃。

    -

    新一批下乡的知青,往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适应。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过去没吃过苦头,去红林公社报到之后,被带到知青点,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岛上一共有三个大队,这批知青被分到禹山村的山连大队。

    知青点的住宿条件差,山上的屋子破旧不堪,茅草顶、石头墙,听老知青说,下雨天还漏水。海岛天气湿热,偶尔会刮台风,如果真遇到刮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大家一定不能强撑着,得往外跑,找个安全的地方。

    知青们完全傻了,哪里是安全的地方?

    庄亚亚下船时就掉了一会儿眼泪,是被陈文安慰好的。现在她实在接受不了,双手掩面,泪珠一颗颗往下掉。

    陈文还在问老知青:“姐,这边我们平时要用水的话,是打井水吗?”

    老知青笑道:“哪有这么好的事。咱们这边没水,生活用水要自己下山挑,到时候你们男同志就稍微多出点力气,挑水的时候,尽量多挑点。要不然来来回回都要爬山,实在吃不消。”

    “你们刚来,还没习惯呢。不过下乡就是这样,就算我给你们时间习惯,大队长也不会同意的。伤心难过也就是这阵子的事,大家把心放宽点,看我在这里住了三年,不也挺好的吗?”

    庄亚亚都要吓呆住了。

    三年!

    这会儿,其他女知青听了老知青的话,逐渐反应过来。

    生活用水得下山挑,大家想着能省点力气就省点,便和几个男知青说,请他们到时候多多帮忙。

    庄亚亚好不容易才回过神,转头对陈文说:“陈文,你到时候去挑水,能不能喊我一起?”

    “不好意思啊。”陈文指了指边上一个女孩,“刚才答应姜小莲了,我自己一个人就只有一双手,实在忙不过来。”

    “那我——”

    “姜小莲,我帮你把行李抬进屋里吧,你住哪张床?”陈文问。

    姜小莲走进屋里。

    这破烂房子,她一天都不想住,本来每个房间就已经够小的了,居然还不是一个人一个屋。

    “怎么住呀。”姜小莲说。

    “你说你们家分配到的是职工大院里最宽敞的房子,现在再住小屋,肯定不舒服。”陈文体贴地说,“不过还是别再想以前的事了,要不然只是为难你自己而已。”

    陈文白白净净的,一脸书生气,说话的声音还好听,安慰了一番,姜小莲的心里好受了些。

    “靠窗那张床吧,比较通风。”姜小莲说。

    其他几个女知青不乐意了。

    “你说你要睡靠窗的床,这床就得给你吗?”

    “好歹得抽签决定吧。”

    “就是,凭什么呀!”

    “别吵架,别吵架。大家好好相处,咱们新知青要团结一点,才能一起对抗接下来的艰苦磨难。”陈文站在中间,好声好气道,“我说句公道话,姜小莲家最远,坐火车都比我们费时,从船上下来,胆汁都吐出来了,我们照顾她一点,好不好?”

    另外几个女知青还是不乐意。

    陈文从兜里拿出几块古巴糖:“一人分一块,当给我一个面子?”

    谁都不缺这一块糖。

    但陈文会说话,也会办事,他在意每个人的感受,又露出和煦的笑容,让人不好拒绝。

    再加上,刚才他还给她们分了手帕,几个女知青也不好再纠缠下去。

    庄亚亚也拿了一块糖,垂着眼帘剥糖纸:“算了,让给她吧。”

    等到女知青都安顿好之后,几个男知青跟着老知青一起,去自己的屋子。

    姜小莲捏着鼻子坐在靠窗的床上,伸手摸了摸窗户:“买块窗帘挂上。”

    “哪有什么窗帘,找些草皮糊上凑合着过吧。”庄亚亚说。

    “草皮怎么能挡得住光?”姜小莲说,“大不了我出钱。”

    另外几个女知青不吭声了,低头整理自己的床铺。

    和这样的人有什么好争的?人家仗着自己父亲是京市领导,都炫耀一路了。

    -

    大院里的公告栏上终于贴出军区小学招聘教师的公告。

    面试时间就在两天后。

    军属们在公告栏前围着,有文化的跃跃欲试,没念过书的则满心感慨,这么好的岗位,却不能去争取,真是吃了没文化的苦。

    苏青时心底本来是有底的,可站在窗边,望着那些奔走相告的人们,忽地开始慌了。

    家属有随军资格的军官们,大多年纪不小了,他们媳妇也不年轻,没念过书很正常。可她忘了一件事,军官们的孩子也能报名。

    苏青时皱了皱眉,重新坐在书桌前,翻开她婆婆借来的小学课本。

    她提前和袁校长碰过面,对方对她应该是欣赏的。

    可再欣赏都好,她没有背景,人家真愿意给她这个机会吗?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

    临阵退缩不是她的作风。

    苏青时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专心准备。

    在等待正式面试的这两天,唐母看得出儿媳妇的焦躁,连大气都不敢出,说一句自己是夹着尾巴做人都不为过。

    终于到了面试当天。

    面试安排在上午九点,天刚蒙蒙亮,苏青时就起床了,温了一会儿书,换好整洁的衣裳。

    军区小学离大院不远,但走过去也得花三十分钟左右。

    苏青时提前出门,在大院里遇到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