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太子在线阅读 - 大唐第一太子 第163节

大唐第一太子 第163节

    李承乾嫌弃地确认收货,将葵花籽放入系统存储服务,又购买了一份种植说明。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差点没把系统感动哭了。它都以为宿主真的要拒收了嘤嘤嘤。宿主真好,果然宿主还是有良心的。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呵呵两声。拒收?瓜子这么重要的东西拒收是不可能的。至于发放方式奇葩这点,就目前而言也没有奇葩到完全不能接受。再说李承乾心里清楚奇葩的事情并不是因为“发货”而存在,是他们本就会出现,系统不过是借用了这点。

    搞定葵花籽之后,随着年节的到来,三国使团的回归,大唐身负火药神器,可天降惊雷的消息也一点点四散开来,各方反应不一。

    大唐,某院落。

    男子神色阴沉,低低呢喃着:“火药,火药……”

    闵崇文安慰道:“关于火药之事,还未有定论。传言毕竟只是传言。主公不必太担忧。”

    男子深吸一口气,双手成拳,将长安传信捏成一团,手指关节点点泛白。

    倘若火药为真,他们本就已经十分艰难的道路会更加艰难。

    高句丽。

    群臣肃穆:“他们居然给了新罗火药!”

    “据探子从新罗传来的消息,应当是真的。”

    “大唐这是什么意思,给新罗火药,又让新罗的金德曼住在长安,这是防着我们吗!”

    所有人心知肚明,答应显而易见。有人蹙眉:“若火药当真这么厉害,大唐怎会轻易给予新罗?火药的威力会不会过于夸大,就好比当初突厥所谓的碰上神鸟鹰群一般?”

    使团冷哼:“我们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你们莫不是以为我们故意胡编乱造吓唬你们?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必要吗!”

    是啊,不太必要。一人被大唐收买叛国,难道整个使团全都叛国?更别说,这么说的不只是他们的人,百济新罗亦如此。

    有人看向使团:“你们当时不是与新罗同住客馆吗,新罗与大唐交易了火药,你们不知?”

    使团气呼呼。这点也是他们郁闷之处。鬼知道新罗跟大唐什么时候交易的火药!倘若早知道……早知道……

    早知道如何,趁早毁了火药?那是火药。他们若动手,只怕是火药先毁了他们。

    淦,想到这点,更气了。

    盖苏文眼珠一转:“火药威力只是一方面,如何生产、原料是否易得、大唐库存几何才是关键。”

    众人顿住。是啊。倘若火药弥足珍贵,大唐手中并没有多少,那么在战场上的作用就很有限。问题来了,大唐究竟库存几何。

    “大唐既然能与新罗交易一部分,想来不会太少。”

    “倒也未必,倘若大唐手上火药量大,完全可以直接开战。但他们对我们只是震慑,并未直接出手,这是不是说明点什么?与新罗交易会不会是迷惑我们之举?”

    有可能,但不一定。

    众人蹙眉:“火药这等利器,大唐必定严防死守,制作方式、难易程度以及库存储量怕是不好打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试一试。”

    试一试?呵呵,主动开战试一试?这确实是个能立竿见影知道大唐储量的办法。但万一赌输了呢,试试就逝世吗?这个险他们冒不起!

    盖苏文微微挑眉:“或许确实可以试一试。”

    所有人目光扫过来:你认真的吗?

    盖苏文嘴角轻扬:“你们觉得最不愿见李唐强大的除了我们,还有谁?而在大唐看来,谁又是他的最大敌人。”

    众人神色了然:突厥。

    盖苏文勾唇:“这么重要的消息总该传个信告诉突厥。”

    至于突厥知道了后会怎么做,就看突厥的了。突厥绝对比他们更想知道火药的具体情况,也比他们更不能眼见李唐做大。突厥必有动作。

    所以他们只需等着看突厥的结果就行,何必自己出马呢?

    突厥。

    收到高句丽传书的颉利可汗神色闪了闪,叠罗支蹙眉:“这么大的事便是高句丽不特意来信告知,我们又怎会不晓?大唐本就是敌,更有渭水之辱在前,我们对大唐怎会毫无关注。”

    此前三国使团浩浩荡荡前往长安朝贺之时,突厥便以心生警惕。高句丽这个国家,大唐不愿其与自己为盟,他们又怎愿见大唐与之亲近呢。可惜他们距离长安太远,鞭长莫及,能做的有限,还失败了。

    叠罗支不无失落,叹了一声:“父汗,高句丽亲见火药之危,又有新罗据火药以摄高句丽,高句丽只怕不会再答应与我们合作。”

    颉利可汗点了点手中的传书:“何止不会与我们合作,还想让我们去做出头鸟,帮他们探路呢。”

    叠罗支轻笑:“明知高句丽险恶用心,我们如何会轻易上当。只是大唐……”

    他顿了片刻,无奈道:“火药的具体情况确实得探一探才行,可惜此等利器,大唐必定严防死守,恐怕不好办。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我们对大唐腹地的掌控弱了些,长安无可用之人。好不容易送过去的,目前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不过……”

    他看向颉利可汗:“父汗,你说当初主动与我们联系,给我们提供信息以便李代桃僵的人在大唐能力如何?”

    颉利可汗抬眸:“你想与对方合作?”

    叠罗支默认。

    颉利可汗摇头:“对方身份不明,你也敢?当初我愿意用他们给的信息是因为即便有诈也不过损失两个探子,没什么要紧。但这些人藏头藏尾,更深的交流便不必了。”

    见叠罗支还要再说,颉利可汗厉眼扫过去:“你便不怕这是大唐设的圈套,合作后故意诱导我们,让我们决策失误?”

    想到这种可能,叠罗支猛然惊醒,吓出一声冷汗。

    颉利可汗抬手挥退儿子,靠在一旁闭上双眼,陷入深思。

    大唐,火药,高句丽,新罗……

    种种信息在心头一一闪过,每多思量一分,脸色便冷上一分。

    第117章 揭穿细作。

    长安。

    年节过后, 大地复苏,春暖花开,又到了新一年的播种时节。

    每逢春播秋收都是李承乾最忙碌的时候。不但要分配几个庄子的种植安排, 还需巡查指导百姓对新作物的培育与掌握情况, 再有便是刚到手的葵花籽。

    李承乾开辟了一片葵花地,位于长安城外,自城门两道绵延。等花开之时, 便可见大片向日葵于夹道向阳而生,亦是一大亮眼风景,想来每个出入长安的人都难以忘怀。更别提待葵花籽成熟,不仅可以炒各种口味的瓜子, 还能榨油!

    对,榨油!现在大唐大多用的是动物油,植物油颇为少见。也是因可榨油的植物,譬如大豆、花生,皆是粮食, 它们都有自己更重要的用途。专做榨油并不妥当也不现实。

    但葵花籽不同,它与大豆花生这类粮食不能比,在其他用途上可有可无, 也就是做个零嘴, 作为榨油原料倒是十分合适。

    油乃百姓日常所需, 自然是多多益善。况且物以稀为贵, 只有将数量提上去,才能压下它的价格,让所有人都吃得起,甚至一步步过渡到轻易吃得起。

    柴米油盐如是,笔墨纸砚如是, 还有许多许多……同样如是。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民生基建,任重道远啊。

    回到东宫,李承乾略休息了几天,缓解这阵子连续辛劳的疲惫。之后他便听闻了一个消息:突厥细作在长安,且在三国使团朝贺之际就来了。

    李承乾眨眨眼:“那我差不多知道是谁了。”

    李世民挑眉:“那对被你救了的兄妹?”

    李承乾点头。

    李世民嘴角勾笑:“不是已经派人去定襄郡查过,没有问题吗?”

    前阵子去往定襄郡的人回来,将沈安沈宁的生平过往查得一清二楚,与兄妹俩所说全都对得上,并未发现何处不符。

    李承乾眼珠一转:“查的是‘沈安沈宁’,‘沈安沈宁’没有问题,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

    李世民眸光闪动,眼底笑意如涟漪扩大。

    那对兄妹出现的时机太巧,又入了药庄。即便药庄现在只是药庄,但孙思邈犹在,他不可能对药庄毫无布置,更不可能对承乾身边的人事毫无布置。

    因而非但承乾查了那对兄妹,他也查了。他隐而不发,一则是因为那对兄妹所有行动皆在他掌控之下,翻不出大浪;二则既然承乾已有怀疑,那么交给承乾解决又何妨。

    “既然知道他们有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李承乾耸肩:“这得看阿耶什么时候需要。阿耶现在需要吗?”

    李世民顿住,父子四目相对,李世民率先笑出声:“差不多是时候了。”

    “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承乾点头,转而又露出几分迟疑,“阿耶,细作的消息是祥表哥传回来的吗?”

    “是。”

    “三国使团朝贺距今已有数月,即便表哥得知此事是在细作已经到达长安之后,且突厥王都距离长安遥远,也不该费这么久时间。除非表哥处境不太好,不敢贸然传信。”

    李世民摇头:“你还说漏了一点,突厥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外族人。他不可能让突厥人给他传信,便是消息在手,想要传回来也需要时机。时机难寻。这并不能代表他处境一定不好。”

    李承乾怔了会儿,抬头道:“即便如此,我们一旦发兵,而他身份暴露,危矣。不能让他回来吗?”

    “我有让人传话,令他速归。他拒绝了。”

    是传话,而非传旨。便是将主动权交给长孙祥本人,让长孙祥判断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否能够继续,又是否有必要继续,甚至是否愿意继续。

    长孙祥选择了是。

    李世民叹道:“承乾,你要理解一个男人的血性,理解他建功立业的决心,理解他的志向与抱负。现今突利二可汗与颉利可汗之间矛盾越来越大,便是颉利可汗身边心腹康苏密与其也已生出间隙。不论哪边都有长孙祥的手笔。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若现在回来,功绩十分有限,而没有他在中间把控,因势利导,现今突厥各怀鬼胎的局面或许会出现变故,那么他此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李承乾明白。既然没有办法让祥表哥回来,那么就尽最大努力保证他的安全。以阿鸢为主,培训了一年的飞鹰队,可以派上用场了。

    李承乾眼珠一转:“阿耶,我明白。”

    将飞鹰送去给长孙祥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解决“沈安沈宁”。

    ********

    药庄。

    师兄师姐与师侄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李承乾被众星捧月,投喂了一堆瓜果糕点,吃得肚子圆滚滚才作罢。又同孙思邈请教了几个医药问题,目光时不时瞄向屋外。

    “今日初六,沈宁的哥哥每月逢六都会来看她。”孙思邈抬头望了眼天色,“他们现在应该在沈宁的屋子里。”

    李承乾一顿,目光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呵了一声。

    李承乾有些心虚地移开目光,笑呵呵竖起大拇指:“都是人老成精,师父厉害咧,什么都瞒不过你。”

    孙思邈翻了个白眼:“去吧去吧。你在医术上着实没什么天赋,我收你为徒也不是因为你在此道能有什么造化。要为这个,就你那点天赋,怕是连我的徒孙都看不上眼。”

    他将医书一丢,“行了,干你的正事去。”

    李承乾舔着脸又恭维了几句,从善如流站起身,径直前往沈宁屋舍。

    沈安与沈宁急忙起身拜见,李承乾摆摆手免礼,十分随意地往主位上一坐,望向沈安道:“不必拘礼,我来看师父,刚巧听闻你也在,就过来瞧瞧。

    “沈宁现在算我半个师侄,不出意外,过阵子就可以被师姐正式收入门下,成为我的正经师侄了。我来药庄时常能见到沈宁,但你却是好些时日没见了,你现今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