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太子在线阅读 - 大唐第一太子 第27节

大唐第一太子 第27节

    李承乾跳起来大叫:“老裴,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可千万不能先生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先生说的也不一定全是对的。在某些问题上,先生们太迂腐太顽固了,做人要学会变通。所谓威武不能屈,也得看情况。如果人家要杀你,你也不屈吗?”

    裴行俭蹙眉:“大丈夫岂能畏死?”

    这话一出,李承乾大惊,他就知道老裴肯定是被先生忽悠傻了。

    “你醒醒啊。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别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不管怎样,你都得先保住命才有机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得便是这个意思。”

    裴行俭:???有这个俗话?你瞎编的吧?

    李承乾继续语重心长:“老裴,先生教了《孟子》,也教了《易经》。《易经》里面说:尺蠖(huo四声)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2这话就告诉我们要学会忍耐与退让,大丈夫能屈能伸,没什么丢脸的。你看这跟《孟子》所说威武不能屈是不是自相矛盾?

    “《孟子》《易经》都是圣贤书,皆是先生所教,内容却并不相同。这代表什么?代表古之圣人对待同一事件都有不同的见解,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正确的,对方就是错误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得有自己的思考。”

    裴行俭愣住,总觉得这话听着句句没错,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对。

    李世民今日本约了房玄龄与杜如晦谈事,听闻李承乾与李承道又闹出官司,还被李渊责罚,便想来询问清楚缘由,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恐此间另有端倪,跟着一起。哪知三人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李承乾的好一通“高谈阔论”。

    得,缘由差不多了解清楚了。但这性命最重要的言论让三人纷纷皱眉。

    李世民直接走进

    去:“莫非你以为只需求得自身苟活,一切皆可抛?”

    李承乾点头:“身外之物,有什么不能抛的?风骨气节有命重要?”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若是旁人用性命要挟,让你帮他做事呢?也可?”

    “那得看是什么事。你抛却什么都只能代表你自己。忍受屈辱也好,散尽家财也罢,都是你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只要你自己愿意就行。可你不能为了活命让别人去忍受屈辱,让别人去散尽家财。

    “你的生命很重要,但不能建立在牺牲他人、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国家利益就更不行了。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

    这点李承乾还是分得清的,梦里他陪家人一起看电视剧,里面就有主角配角被人绑架威逼的场景,父母就是这么教他的。

    他们希望若遇上危难,他能懂得保全自身。但这个保全不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更不可有违家国大义。

    这是李承乾梦里一直接受的教育,早已深入骨髓,几乎是脱口而出,全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却不知已让李世民浑身一震,房玄龄杜如晦同时顿住,仔细回味与思量。

    裴行俭言道:“今日我拦着安陆郡王就是不想让他带走扶风跟扶雨。若我退让,扶风扶雨被抓走,只怕就活不成了。他们伺候我两年,很是尽心,从未出错。我做的跟你说的是一样的。我不能牺牲他们来保全自己。所以我退不得的。”

    李承乾撇嘴:“你傻啊。我是说让你不要跟李承道硬扛,没说不让你想别的办法。我们在哪?在长安。长安有府衙。李承道既然说扶风扶雨诓骗他。那就依他呗。

    “诓骗郡王是大罪,你直接把人往府衙送,就说愿意让官府来定罪,不论得到什么惩处都认。见到长安令再表明身份,报我或阿耶的名号。

    “长安令能傻得直接把我们的人给治罪了?他不得先问清楚缘由,再跟李承道你来我往一番?这么一耽搁,我们不就有时间有机会捞人了?”

    裴行俭:……

    李世民:……

    杜如晦失笑:“小郎君总是这么与众不同。”

    李承乾万分讶异:“与众不同?这不是常识吗?只有傻子才想不到吧。”

    众人:……

    神他妈常识。就是同仁之间有点什么事,也多是私下解决。更别说这是太子家小郎君亲自上门来要人,要不硬扛,要不服软,再不就是想别的辙,但再想别的,谁又能想到府衙上头去?什么傻子不傻子的,他们绝不承认。

    李承乾:梦里所有人都知道遇事找警察,大唐没有警察,但有官差。所以有事去府衙,这就是常识,没毛病。一群没常识的家伙,大惊小怪。

    李世民瞧见他脸上看傻子一样的表情,轻蔑不加掩饰,手痒又想揍人了,奈何房玄龄和杜如晦还在,到底忍住了,嗤道:“呵,别人都是傻子,就你聪明。你这么厉害,怎么还被罚了呢?”

    “闭门思过而已,也就是不能出门。阿翁一没骂我,二没打我,我又不少块rou。该吃吃该睡睡,这算什么处罚?而且我薅了李承道那么多赏金,还揍了他一顿。

    “嘿嘿,论打架,李承道可打不过我。我力气大,最近还跟宋庄头学了几手,直接碾压他。我故意在地上滚几圈,看着挺狼狈,其实半点伤都没有。李承道就惨了,脸上挂了彩,身上也没落下。

    “出了钱,遭顿打,还得跟我一样被罚闭门思过。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怄死。哦,他蠢,或许压根反应不过来自己吃了大亏吧。说不定还当我俩处罚一样,他没输呢。”

    众人:……

    李承乾眼珠轱辘一转,眸中透出几分狡黠:“阿翁现在是罚了我,但之后有他来跟我低头的时候。哼。等着吧,要不了几天的。”

    李世民

    :???你是不是太自信了?

    房玄龄&杜如晦:???小郎君,你可真敢想。

    第26章

    东宫。书房。

    李元吉蹙眉:“大哥, 我去瞧过了。承道这回伤得不轻,父亲却仍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这处置可太便宜李承乾了。真要论起来,承道是你儿子, 承宗没了, 他就是长子。倘若往后你登基, 他便……”

    “放肆!”

    听闻怒斥, 李元吉将后头的话咽回去, 却不太服气, 内心冷嗤。

    他有说错吗?太子妃郑氏日后若有嫡出便罢,如果似现在这般一直无嫡子, 承道或许便是继承人。李承乾算什么?李世民纵着他与承道来争, 乃是司马昭之心,不说也罢。偏偏父亲亦是如此,态度暧昧不明。真真恼人得很。

    见他面上愠怒不减,李建成颇觉无奈。这个四弟终是年轻了些, 脾气爆,性子急,也就自己的话他还能听一听。

    他一叹:“此事父亲已有定论,不必再说。”

    李元吉蹙眉:“就这么算了?”

    “孩子间的事, 你莫非还要我出手?”

    李元吉哑然。长辈插手晚辈之事, 确实不太妥当, 有以大欺小之嫌。更何况, 一个小辈都需大哥出手,这是太看得起李承乾呢,还是太看不起大哥?

    李建成眸光忽明忽暗:“李承乾素来有几分鬼机灵,承道过于单纯又容易被激将, 自是吃亏。我会好好教他,待哪日他自己赢回来,那才是正道。”

    一句话,李承道自此陷入水深火热,每日不但要完成先生的课业,还得聆听李建成的教诲,只觉得日子昏暗无关。好在没两天,李渊就撤了闭门令。他身上的伤也好了许多,借口给李渊请安,每天多呆些时间,得几分畅快。

    李承乾却没动,李渊特意派人来宣,他只说:“阿翁让我闭门思过,如今闭门虽撤了,但我过还没思好呢,不敢去见阿翁。”

    李渊:……

    随后两日,都是这番说辞。

    李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差点气笑了。呵,这不就是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甚至压根不觉得自己有过,所以思不出来吗?

    这孩子气性是真大,你现在说不来,还能一辈子不来?就你那性子,朕还就不信了。得嘞,思过去吧。朕等着看谁拗得过谁。

    此后,李渊日日询问,李承乾言辞不改,但第五日却是让人送了一车西瓜进宫。

    面圣的人道:“这是庄子上第二批成熟的西瓜,比第一批长得还好些。小郎君今儿刚得了,便让送来给圣人。小郎君说,他没思好过,恐圣人怪罪,不敢露面,可又惦念圣人此前的西瓜吃完了,只能让奴代送。”

    说完,还奉上一张方子:“小郎君听闻圣人近日略微有些咳嗽,知道宫中有医官,必能将圣人照料好。但又觉得是药分毒,既不严重,那么能不吃还是不要吃的好。

    “他得了一张食补的方子,可做甜汤,据说对咳疾甚是有效,特意命奴一道进献上来,请圣人交给医官瞧瞧,若无不妥,还望斟酌着使用。”

    李渊神色复杂。承乾便是跟他置气,还念着他,偏自己非要拗。这一刻,李渊只觉得自己这个阿翁做得不太地道,居然同孙子计较,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于是李渊一声令下,摆驾宏义宫。李世民带着众人接驾,李承乾行礼后便问:“阿翁咳疾好些了吗?”

    听李渊回复无碍,又见他面色不错,李承乾点点头站一边不再开口,也不动弹,神情委屈巴巴。

    李渊但觉好笑:“这是怎么了?”

    李承乾声音闷闷地:“阿翁不喜欢我了。”

    李渊轻呵:“不是你自己不肯进宫来见朕的吗?怎么反倒怪起朕来了?”

    李承乾张开嘴又闭上,低头吸了吸鼻子,眼眶泛红:“阿翁。”

    音色中带了几分哭腔。

    李渊一愣,想到他送来上的西瓜与食补方子,思及其刚刚开口第一句问的也是自己身体,到底心软,将他拉到跟前:“莫哭,阿翁同你玩笑呢。承乾事事都念着阿翁,阿翁怎会不喜欢你。”

    “阿翁让我思过。”

    感情还惦着这个呢,李渊哭笑不得:“也不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还好意思说。”

    “我做什么了?”李承乾不服,“是承道先惹事,他非要在我办事处对面再办一个,还跟我抢胡商。我打他也是因为他先打我。”

    李渊无奈:“那你也不能下那么重的手吧。”

    李承乾小声嘀咕:“打架的时候谁顾得上啊。我们明明一样大,谁知道他……算了。阿翁说是我错,便是我错好了。”

    李渊:……

    虽觉无奈,转念想想这话也对。两个人生辰也就隔了几天,李承乾力气大,可年纪小啊,控制不住力道是正常的。前年他去摘柿子,因为太用力,还把树枝给弄断了砸伤自己呢。

    大人争执起来都会口不择言,孩子打架时不管不顾,也在情理之中。承乾如何想得到承道这么不经打。毕竟他自己上树下塘,闹腾得很,受伤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不都笑笑就过去了,皮实着呢。

    这么一思量,李渊也觉得承道似乎娇气了些。男孩子摔摔打打可太平常了。这般姿态,往后习武怎么办?

    习武……

    承乾似乎也还没开始习武。

    李渊看向李承乾:“莫气了,阿翁知道承乾不是故意的。此事便罢了,别再说什么错不错的话,可好?”

    李承乾低头不语。

    李渊叹息:“你不是喜欢阿翁上回赐给你八叔的九连环吗?阿翁让人又寻了一个,比那个还漂亮还精细,给你可好?”

    李承乾仍旧不说话。

    “记得你之前说,先生提议秋后教你学棋。阿翁库里有一副暖玉棋盘,还有与之成套的棋子,也给你。”

    李承乾撇撇嘴。

    李渊顿了下,无奈道:“你不是说长安城你都逛遍了吗?阿翁带你出去玩?”

    李承乾终于有了反应:“出去玩?”

    “对。仁智宫修好了,你的庄子也修好了,这庄子可还附带百亩良田呢。都是你的。你就不想去看看?”

    “想啊。可是……”李承乾眼珠骨碌碌转悠,“阿翁不带承道?”

    李渊一滞。

    李承乾嘟嘴:“若承道去,我就不去了。我跟他天生不对盘,到时候闹起来,又让阿翁不得安宁。既他去,我还是省省吧,免得阿翁心烦。”

    李渊:……

    话虽不客气了点,却是事实。想到两个孙子过往的种种“壮举”,李渊脑仁又疼了,立时拍板:“行,不带他。”

    大不了以后找机会再带承道去别处玩便好。李渊如是想。

    李承乾终于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