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342节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342节

    专家们下乡,走到哪个大队,哪个大队都得招待好了,有些大队没养猪,正好赵村儿大队之前组建筑队的时候,跟其他大队约定过用猪rou来抵他们社员的工钱,现在就用上了。

    公社欠他们钱,他们也欠着别人钱,然后赵村儿大队又用东西跟各个大队抵钱,这个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粪肥、猪rou……

    赵芸芸想到秋收后的苦日子,便脑子打结:“这也太麻烦了!”

    赵柯鼓励她:“问题不大,大队相信你们。”

    别的大队就一个会计、一个记工员,赵村儿大队养出三个会计——牛会计加上赵芸芸和潘翠莲,当然不是白养的。

    赵芸芸眼神幽怨,也只能认命。

    公社那边儿,段书记吴主任和酸菜厂的厂长早上八点陪客人们参观酸菜厂。

    陈三儿开着拖拉机等在酸菜厂外头。

    酸菜厂就那么大点儿,一圈儿转完用不上十五分钟,厂长多介绍几句,花不上一个小时,就出来了。

    陈三儿开拖拉机的技术经过这段时间荒地里的来回磨炼,已经可以称得上农机站的拖拉机手骨干。

    但同时,他也忙得没有时间经常回赵村儿大队,这一次,他送一行人回赵村儿大队,顺便回去看看想念的人。

    十点半,拖拉机开到赵村儿大队。

    赵柯和赵新山提前等在村口,赵芸芸也凑过来。

    赵新山警告地看她一眼。

    赵芸芸眼神乱飘,就是不走。

    赵新山又不能大庭广众下骂她,直接赶走也太奇怪,只能眼不见为净。

    赵芸芸期待地望着远处的拖拉机。

    拖拉机一停在晒场,那头赵新山和赵柯迎上去招呼段书记他们,赵芸芸悄悄和陈三儿眉来眼去。

    年轻男女日日见,容易生矛盾,但见不着,总盼着见,有限的时间只想黏一黏,多看几眼。

    赵芸芸是个直接的性子,意识到她对陈三儿感情不一样,暧昧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陈三儿处对象。

    陈三儿不愿意偷偷处,也不愿意他没努力出啥结果的时候,让赵芸芸被人说嘴。

    他说要努力,真的是拼命努力,表现给赵芸芸的家人看,也表现给全村人看。

    俩人的事儿,还局限在小部分人中,并没有传开,可年轻男女,显然情难自禁。

    所幸,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公社领导和专家们身上,没啥人关注他们。

    酸菜刚拿过来,炖入味儿还得些功夫,赵新山提出请大家去办公室坐着喝水聊天儿。

    翟老师他们为着考察来,不好意思到老乡家就吃吃喝喝不干正事,主动提议先去田里转转。

    哪有客人来,还没招待就先干活的,赵新山劝说:“马上就吃饭了,不差这一会儿……”

    翟老师坚持。

    段书记说和:“专家同志们这么说了,赵队长,你们就带带路,我们也跟着一起转转。”

    赵新山对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如数家珍,挨个说了一遍,询问专家们先去哪儿。

    翟老师他们来之前对双山公社的情况有些了解,也通过赵瑞了解过赵村儿大队的种植情况,知道赵村儿大队的农业结构很典型,农畜林都有,种植品种不单一,而且有初步的科学化和机械化。

    现在,他们听过赵新山的介绍,翟老师和卫老师简单一沟通,便决定先去水稻地看看。

    一行人转到稻田地。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是试验品种,新品种正式大规模推广之前,肯定要在各地进行试验,同一个省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土壤、水质、温度都可能对水稻的发育生长成熟造成影响。

    这是很有观察价值的稻田。

    翟老师他们一走进稻田埂,便忘了其他,专注地观察,互相交流。

    赵柯和段书记等人都没打扰他们。

    记者选了合适的角度,对着他们拍了两张照片,然后走近听他们交流的内容,进行记录。

    中午,学校放学,高年级的一群学生们听说他们在水稻田,有省城的专家,跑过来凑热闹。

    赵柯示意他们安静,又招招手,叫他们过来看。

    翟老师、卫老师几人钻研了一会儿,才想起赵柯他们,赶紧收起见猎心喜,转过来,看见一群孩子很意外,“他们是……”

    赵柯拍拍一个学生的肩,笑着解释:“我们大队小学的学生,让他们听听专家同志们的经验,多了解了解农业,也开拓开拓眼界,都是农民的孩子,站在农民的肩膀上腾飞,不能忘本儿嘛。”

    几人对视一眼,更加意外。

    赵村儿大队培养孩子的态度,太特别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多做评价,对赵新山说起他们简单观察的结果。

    赵村儿大队的水稻长得不算特别好,不过对新手来说,已经相当合格,明年有经验,肯定会更好。

    卫老师建议:“明年你们可以在稻田里养一些鸭子或者鱼,丰富你们大队的养殖种类,你们大队有这个条件。”

    赵新山没经验,不知道还能这么养,询问后得知不会影响水稻,就记下来。

    赵柯难得得到专业人士,借机问:“我们公社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水资源,我们能再丰富一些作物的种植吗?果树、药材、蘑菇木耳?”

    翟老师没有立即给出肯定的答复:“这个需要我们详细深入的考察之后,才能给出结论。”

    赵柯点头,又问:“我们公社想要栽树,是不是也可以选择更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

    翟老师问:“栽树?果树吗?”

    “不是。”

    赵柯否认,可劲儿地装逼:“我们公社当下的目标是大力发展农业,肯定要开垦荒地,大量伐木,但又不想影响我们公社的生态,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所以想要打造一个生态上的良性循环,给未来打基础,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吗?”

    这下子,翟老师他们看赵柯的眼神,完全是毫不掩饰的震惊。

    他们震惊于她的前瞻性。

    很少有人会觉得树也是资源,也需要循环。而且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期,一般很难兼顾到环境和生态,也很少有人会顾及这些。

    饭都没吃饱呢,就开始展望未来,普通的人听见,肯定要讥笑:步子跨太大,不是扯到裆,就是异想天开。

    但确实有学者专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恰巧,翟老师也发表过相关的论点,所以他惊讶过后,便像是遇到知己一般,目光灼灼地看着赵柯:“赵同志,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见识。”

    赵柯装作不好意思地笑。

    赵新山适时骄傲道:“赵柯爱读书读报,思想上肯定要进步一些,想得也更周全。”

    段书记点头,认同地说:“我们公社的发展规划初版就是小赵写得,后来合作社开会,规划更科学细致,也更长远,小赵功不可没。”

    翟老师和卫老师等人越发好奇,“规划?”

    段书记稳重讲解:“短期的富裕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我们公社规划以每五年为节点,第一个五年目标是大力发展农业,同时维护一个健康的农业生态……”

    至于怎么维护。

    双山公社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带动后进,赵村儿大队发展更快,带动整个公社。

    而赵村儿大队当下的发展方向,农业和养殖业相结合,还对林业跃跃欲试……

    赵柯有的没的一通说,忽然谦虚道:“我们公社还想尝试盖暖棚,进行一些试种培育工作,我们专业知识有限,正好这次请到几位专家同志们,想多请教一下,所以我才问了前面的两个问题。”

    暖棚?!

    师生几人眼神全都热起来。

    赵柯眼里闪过一丝满意。

    她从前当然不太了解这些,就是有一个大概的宏观的认知,回赵村儿大队之后渐渐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才开始疯狂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反复思考。

    但她一个人,哪能面面俱到。

    这么恰到好处的贴合,当然是人为的。

    他们提前背调过——赵瑞早就在学校打听过了,农学院那边儿一整个学院共用那么几块儿地,一个学生养一株两株作物,扣扣搜搜的。

    他们提前研究过——怎么最大限度地展现优势,进行诱惑。

    他们整个双山公社都可以作为课题,还可以建暖棚哦,而且赵柯他们还这么懂他们,理解他们。

    就说想不想留下吧。

    第176章

    双山公社当下急需能帮助他们科学发展农业的人才, 知青们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完全比不上专业的农业专家。

    所以在邀请成功之后,公社合作社开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怎么针对这些专家,利益最大化。

    他们特别想要留下这些人, 但又不直接邀请, 描绘一大堆直击内心渴望的设想和展望, 就戛然而止。

    翟老师和卫老师他们抓心挠肝。

    做研究都得耐得住寂寞和艰苦, 花费个十年二十年来完成一个课题也值得,可有些门外汉不懂装懂胡乱指挥, 太多的研究是因为外部问题半道夭折。

    双山公社一个这么偏远的公社, 规划太理想化, 又实在有研究价值, 真的能做起来吗?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如果真的能够做起来……

    他们会答应来双山公社考察,很大程度源自于双山公社的名气,赵村儿大队跟报纸上说的几乎没有出入,公社领导的态度, 好像又真的上下一心为发展……

    这可太难得了!

    这个机会, 如果错过,太可惜了……

    翟老师和卫老师越想越心痒,吃杀猪菜都有些心不在焉。

    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已经习惯村里来一些“大人物”,但还是对专家们挺好奇的,瞧他们吃rou都不开心,啧啧称奇。

    “城里人条件这么好呢?rou都不爱吃。”

    “知青也是城里来的, 没见他们不爱吃啊。”

    “没准儿……省城不一样?”

    说话的几个社员看向同样来自于省城的记者同志, 他大口大口吃得挺香。

    “那是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