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在线阅读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62节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62节

    赵柯解释:“这是为了给农民增产增收,也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带动一下公社的经济,前期体量小,均分到所有大队,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量。”

    余秀兰扫兴,“那公社能让各大队种多少?”

    “估计会有偏重,比较贫困的大队,放的量会大一些。”

    虽然赵村儿现在依然很穷,但横向对比,肯定不在贫困大队的行列。

    余秀兰彻底兴致全无。

    赵棉笑着安慰:“妈,你不是说潘村儿的白菜没咱们村儿的白菜长得好吗?今年丰收,还不开心吗?”

    当然开心。

    余秀兰又笑了。

    第二天,赵棉的生日。

    公社就那么大,没有能玩儿能逛的地方,加上余秀兰还惦记着那俩年轻公安,便提出再去食品站帮半天忙。

    然而昨天那俩年轻的公安不在,换成了另外两个岁数大的。

    余秀兰郁闷。

    赵柯偷笑。

    而今天是六河子大队交白菜。

    母女三人只帮半天忙,六河子大队才卸了一半,从记录下来的斤数看,总量肯定高于昨天的潘村儿大队。

    赵柯提前卖了个好,祝贺六河子大队丰收。

    杨大队长笑得见牙不见眼。

    中午,母女三人去国营饭店点了两个硬菜,给赵棉庆生。

    下午,母女三人紧挨着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只是随便说说话,靠在一起,家人给予的力量和温度便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彼此。

    傍晚,千里之外的军营——

    赵枫记得今天是大姐的生日,有些想家,就拿出了他离家钱拍的全家福,看得专注。

    “赵枫!这是你的姐妹吗?这么好看?!”

    赵枫想要藏,已经来不及。

    一个战友喊出声,一群战友闻风而来,围成团争着要看“jiejie”。

    赵枫不愿意,但他一人力微,反抗无能,到底让他们拿到了照片。

    一群人看到照片,立马开始起哄:“赵枫,我想当你姐夫!”

    他们很注意分寸,抢夺也没有弄皱照片。

    赵枫拿回照片,嫌弃道:“做梦,我那么好的jiejie会便宜你们?滚滚滚——”

    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便闹开来,一个压着一个,将赵枫压在了最下面,“威胁”他介绍。

    赵枫抵死不从。

    与此同时,孙家三口人乘坐的火车抵达省城。

    他们全都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他们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看不懂任何标识。

    从离开县城,孙大娘夫妻便不敢跟人搭话,不敢分开,甚至不敢睡觉,包裹都不敢离手……一段路熬得精疲力尽。

    春妮儿也害怕,坐在父母中间,更加缩进自己的壳子里,丝毫不关注壳子外面的动静。

    火车到站,孙大娘夫妻按照赵柯的交代,紧紧拽着春妮儿和包裹,跟着人流走下火车。

    省城的火车站对比他们上车的火车站,大极了。

    大到他们站在平坦的地砖上,无所适从。

    人潮全都往一个方向涌去。

    孙大爷怕人走没了,他们找不到路,催着母女俩赶紧走。

    一家三口人被挤来挤去,终于出了火车站。

    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明亮的灯光,映出高大、潮流的建筑,路上还有小汽车嘀嘀驶过,还有衣着整齐光鲜的城里人……

    一切的一切,仿若幻象,吓得他们不敢动弹。

    赵柯让他们站在出站口等着赵建国,不要乱走。

    怕赵建国看不见他们,一家三口便紧紧拽着彼此的手臂,鼓足勇气站在出站口下,站在人潮中间。

    孙大娘夫妻俩把春妮儿围在中间,即便被撞,也不敢看过去,生怕对上别人鄙夷的目光。

    夫妻俩小心翼翼地张望,祈祷赵建国快点儿出现。

    “孙哥!嫂子!”

    声音响起的一瞬间,夫妻俩几乎要喜极而泣,“建国!”

    赵建国穿过逆向而行的人群,走到他们身边,拉着孙大爷的手臂,“走走走,最后一班公交车快来不及了,咱们先去坐车。”

    孙家三口人信赖地跟着他走,心里的惶然都少了很多。

    赵建国领着三人挤上公交车,没有座位,站着都没法儿动弹,直到几站之后,才松快下来。

    又过了几站,能看到车窗外的风景,赵建国便跟三人介绍路过的建筑物。

    夫妻俩忍不住惊呼,又怕惹人嫌,声音发出,每每都会戛然而止。

    春妮儿也偷偷地瞄着车窗外,像是一只松鼠,趴在树洞口窥探外界。

    “那条路过去,就是赵瑞的大学。”赵建国指过去,“我没跟赵瑞说你们来了,等明天春妮儿查完身体,我可以领你们过去瞧瞧。”

    孙大娘夫妻赶忙摆手,“别麻烦别麻烦,我们看完就回去,在这儿待着白花钱嘞。”

    赵建国也没勉强,对他们说:“我问过医生,医院做些检查,用不了一上午,下午我带你们去看个老中医,那位在我进修的中医院很出名,现在年纪大了,就在医院挂个名,一周只来两天,正好你们赶上了。”

    夫妻俩对视,孙大娘担心地问:“要花好多钱不?”

    “是要多花一些,但他医术好,开得药效果好,能少喝两副。”

    夫妻俩一听,算了算,好像也没多花,没再问。

    招待所只开了一间,一家三口人挤在一起。

    赵建国提前从医院食堂给他们打了饭菜,请招待所的人热了一下,送到他们屋去。

    夫妻俩说啥也不要他花钱,“我们带了咸菜和干粮,你拿回去明天吃。”

    “你们过来,我要是连饭都不给准备,回家不得让秀兰讲究死?”赵建国强硬地放下,“就这一回,你们不吃,也给春妮儿吃点儿好的,看她这脸,蜡黄的。”

    夫妻俩看看闺女,推拒的手缓下来。

    “那我先回宿舍了,明天早上七点我来接你们。”

    孙家夫妻俩连连道谢。

    赵建国叮嘱他们明天早上别让春妮儿吃东西,最后看一眼沉默的春妮儿,叹气离开。

    转过天,赵建国准时来找他们,他知道孙家人怕麻烦人怕花钱,所以这次他没打饭。

    夫妻俩就着热水吃完干粮,就催着去医院。

    人们常常讳疾忌医,孙家夫妻踏入医院,便一脸的忐忑不安。

    春妮儿也不住地颤抖。

    她很怕。

    怕她真的有什么毛病。

    怕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赵建国安抚他们:“跟着我就行。”

    一家三口便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不错眼地盯着他。

    “先做检查。”

    赵建国带着孙大爷挂号,交检查费。

    还没开始看,五十块就要去三分之一,孙大爷掏钱的手都在颤抖。

    赵建国见状,接过他的钱袋,帮他交钱,“看病不是别的事儿,钱不能省。”

    孙大爷只能低下沉重的头,佝偻着背,跟在他身后。

    抽血的时候,孙大娘根本不敢瞅尖锐的针头,怕春妮儿害怕,就抱着她不让她看。

    春妮儿却怕抽得少了查得不准,痴痴地要求:“够吗?多抽点儿吧。”

    采血的护士语气不太好地说:“血哪能随便抽!走吧!”

    孙大娘难为情地拉起春妮儿,又去检查别的项目。

    春妮儿全程都过分配合,哪怕妇科的女医生要带她进小房间去检查,她也忍着恐惧和颤抖独自跟进去。

    反倒是孙大娘不放心,小心翼翼地请示医生,然后一起进去。

    赵建国和孙大爷等在外头。

    孙大爷不住地抖腿。

    时间过得很慢,许久之后,母女俩终于拿着检查单出来。

    赵建国接过来。

    有妇科病。

    还不轻。

    其他的检验单还得等,赵建国便领着他们去看老中医。

    老中医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面色却红润。

    因为赵建国提前拜托,老中医知道他们从外地来,让他们插队先进诊室。

    “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