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在线阅读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61节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61节

    小江家村距离大江家村不远,因为从小就去大江家村看戏曲下乡的唱戏、看电影,他们对大江家村非常熟悉,直奔电影院就去了。

    此时才刚过七点一刻,电影院的门是大开的,里面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听到消息的人,都站在电影院外面朝里面看。

    小江家村的人到电影院外面的时候,外面站着许许多多不清楚情况的大江家村的人,有相互熟悉还沾亲带故的人,就直奔自己熟悉的人,问他们:“什么情况啊?我怎么听大喇叭说,你们大江村要分茶地,还给女娃分宅基地啊?”

    大江村也还有好多不清楚状况的呢,顶着黑色大雨伞说:“我也不知道啊,好像是前两天国泰和四哥他们回来开了个会,回来小队长就说,要给村里十八岁以上未婚的女娃儿分宅基地,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就是,村里的宅基地就这么多,男娃儿都不够分,咋还能分给女娃儿呢?”

    还有些人家,已经默认这个宅基地,就和女孩子们分到了地一样,是属于他们的,说是说给女娃分宅基地,真的分下来,还不是家里男娃的?到时候男娃们就能有两块宅基地,房子建的更大一点了。

    不是听说了吗?今年大个子家的房子当旅社,据说挣了五六千块!

    他们儿子要是有两块宅基地,房子不是能建的更大?

    江家村的电影院,原来是临河大队的粮仓改建的,面积非常大,只在大门口旁边的位置,建了个小房间,开了个对外的窗口,当做放映室和售票窗口,里面的凳子,全是一块块长条形木板简单的钉在木凳腿上,从上而下,依次摆放开,形成前低后高的地形,在最前端的位置,有个一米高的高台,高台的后方是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

    高台上,现在摆放着一排桌子,桌子后面,还有一排椅子。

    不论是开大会也好,放电影也好,还是戏曲下乡,到他们大队来唱戏也好,表演场地,都是在这个电影院。

    许许多多的人徘徊在外面朝里面看。

    江柠作为现在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还是给家乡发展带来惊天变化的女大学生,早早就已经进入到电影院里面,只是没有去台子上入座而已。

    江镇长已经上去找位置坐下了。

    他作为全村身份地位最高之人,却并没有选择坐最中间的位置,而是让五六十岁的村长坐在最中间,两个人谦让了一番,最终村长还是坐了下来,江镇长坐在他旁边,江国泰坐在村长另一边,还有一些村干部们,也一一落座。

    江国泰和江镇长喊江柠:“柠柠,来,你坐到叔叔旁边来。”

    江国泰拍着自己身边位置,江镇长也说:“是,你作为发展咱们江家村,发展咱们家乡的首位大功臣,你就坐在你阿叔边上。”

    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和大房四房来分茶地的人,都已经找位置坐下了。

    江国泰和江镇长面前的话筒是开着的,两个大音响就在台子的两段,声音响彻电影院内,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之前江柠给江国泰和江镇长出主意时,都是私下里,哪怕江国泰和江镇长一再在外面表示,他们的这些主意,出自江柠之手,但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是江镇长和江国泰自己的能力,江柠再有本事,那也只是个小姑娘,二房三房的一些了解情况的还好,大房和边沿人的四房,对江柠最直观的了解,就是知道央视拍摄的剧组是她请下来的,此外,就是开辟茶山种茶树,分茶地的事,是江柠提的,其它江柠还具体做了什么,大家并不知道。

    此时江镇长的一句话,将发展和振兴整个江家村,甚至临河大队、姚坝镇这件事的首位大功臣的帽子,扣在了江柠头上,他们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就是江柠如今的分量有多重。

    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首要大功臣,居然不是江镇长,不是江国泰,而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黄毛丫头。

    江柠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就走上台,坐在了江国泰的旁边,是除了江国泰和江镇长外,最中心的位置,她神色自若,气场强大,她坐在那里,仿佛她才是中心,众人的目光不自觉的从村长和江镇长、江国泰身上,转移到了她身上。

    不论谁看她,她脸上都露出个浅浅的笑意,朝大家点头,然后淡定自若的坐在那,好像她一个女孩子坐在全村最有能力最有地位且是长辈的人中间,是那么天经地义的事。

    她身边的村干部们,对她都十分客气,丝毫不觉得她一个小姑娘坐在那里有什么不妥。

    村长拿起话筒:“喂!喂!”了两声,又用手去拍话筒,发出砰砰的回声,确定了话筒是好的,这才端正了神色,说:“今天叫大家来,主要是讲两件事!下面,让我们用掌声邀请姚坝镇镇长江国定同志,为大家汇报今年我们江家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

    下面的人听的有些懵,但还是不自觉的举起双手,稀稀拉拉的鼓起掌来。

    江国定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讲话,同样是‘喂!喂!’了两声后,这才说道:“这些年,我因为工作,回村的次数不多,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

    村里如江爸这一辈人,当然都知道江国定,但像江柠他们这一辈,甚至更小一辈的人,还真不太知道江国定,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村,居然还出了个姚坝镇镇长。

    要知道,‘吴城三霸’之一的姚坝镇,在他们吴城地界可太有名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姚坝镇的镇子,居然是他们村的。

    一时间,许许多多年轻人,都瞪大了眼睛,听着台上中年男人的讲话。

    江国定嗓音有些沙哑,他咳嗽了一声说:“今天要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年我们三房的江柠,提议给我们家门口的山头种茶树的事,在得到村委会的同意和支持后,去年,二房三房的大部分人家,已经在去年,出钱购买茶树品种,种茶树,分茶地,并在今年通过我们三房的江国泰开的茶叶初制厂,和江柠邀请的央视电视台的拍摄剧组,对我们吴城、姚坝镇、五公山、以及我们整个临河大队、江家村进行了拍摄和宣传,着重宣传了我们村的‘五公茶’和枸杞子,为发展我们吴城、临河大队,尤其是我们江家村的旅游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他这一停顿,下面不自觉的就发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伸手向下压了压,表示让他们安静下来,继续说: “今年,我们村在江国泰和村长,以及我们村委会的带领和支持下,在江柠给村里的发展进行的规划下,今年的村里分得茶地的人家,平均每户年平均收入,基本都破了万元大关,跨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步!”

    众人讶异。

    又是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很多人是一边鼓掌,一边相互交头接耳:“二房三房今年家家户户都赚了一万多块钱啊?”

    “你没听说是基本都破了万元大关吗?估计还有赚的更多的!”

    “这卖茶叶这么赚钱啊?”

    “卖茶叶不挣钱,还有什么挣钱?你没看到前些年,我们村好多年每年都要去江南去给人家摘茶叶?”

    “一年就能挣一万,两年就能建起来一个小楼房啦!”

    她们很多人在外面厂里打工,手脚十分利索,经常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人,一天最多也就拿到七八百块钱,大多数人只能拿个四五百块钱一个月,哪怕吃厂里住厂里,平时也不给自己买什么东西,一年最多也就存个四五千块钱带回家,这已经是很简省,很会赚钱的姑娘、嫂子们了。

    一年能带回来五六千块钱的,过年在家里,家里人都把她们哄的跟花儿一样,姑娘们在家腰杆子挺的别说有多直了。

    虽然她们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过年这几天,仿佛能在家里享几天福,甚至该干的家务活其实也没少。

    但她们怎么都想不到,她们这个破村子,居然靠着种茶树卖茶叶,一年能挣一万块钱!

    她们家也有茶树,好几颗呢,每年都是摘了炒了自家喝,最多给河对岸的亲戚们送个几斤,或者外出打工的带几斤出去喝,也没听说谁家的茶叶卖出去过啊!

    这样想着,她们心里更加崇拜江国泰和江柠,却也不知道这件事具体和她们有多大关系,就算是她们也分到了茶地,她们嫁人后,还能带走吗?

    很多人,既期待,又漠然地听着。

    倒是很多大房四房以及去年没有参与进来的二房四房的大人们,都很激动,显然,他们的想法和那些年轻女孩们想到一块去了,说是分给女孩的茶地,不就是分给他们的吗?

    江国定继续说:“关于给我们村姑娘们分的这一亩茶地的事啊,姑娘们未成年之前,她们分得的这一亩茶地所得收入,必须得保证她们的读书求学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如果不能保障村里女孩读书和基本生活的需求,那么这一亩茶园的收入,可以在争得女孩同意后,暂且交由其家庭来代为管理,并每月保障女孩读书和生活基础的生活费和学费,最低不能低于三百元。”

    “其次,在女孩们成年后,她们所分得的茶地茶叶收入,由她们自由掌管,她们是愿意分村里的宅基地,在村里建房招赘也好,或者只是单纯的想留在村里生活也有好,或是想继续求学深造也好,茶地所得收入都由她们自己掌管!”

    这段话下去,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光女孩们听到这样的规定惊讶,就连很多将姑娘们茶地视作自己茶地的男人们,也都惊呼且愤愤不平起来,想要反对。

    江国定看着下面sao动的人群,已经电影院大门口站着的许许多多在大声讨论的人,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口茶,笑呵呵地说:“当然,在分茶地之前,我们这里有一份协议和合同要签,要是不想签,不同意这些规定想要抢占他人茶地的,可以暂且不分茶地嘛!我们分茶地都是自愿原则,愿意签,就分,不愿意签的,也可以缓缓,观望两年再说。”

    像他们这种,以族群聚居的同村大姓,族老们和村委的权力极大,别说什么去上面告,或者法律怎么样,在这个时代都行不通。

    这样族群聚居的村落,坏的,极其的封建落后,好的,比如像江家村这样,出了江国定、江国泰这样的人,由他们带好头的,办事情又极为的利索方便,因为他们本身在村里权柄就极大。

    很多人被江国定这笑呵呵的话说的宛如一盆凉水从头浇了下来,顿时就安静下来,只敢小声嘀嘀咕咕,不敢大声反对了。

    江国定说:“我要说的这第二件事,就是我们经由村委会共同商议决定,给我们村女娃分宅基地的事了,宅基地的地点呢,就是坐落在江家村和许家村中间的那块荒山,村里有不想外嫁出去在家招赘的,或是想继续留在村里生活,或是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想要离婚回村居住的,村委会决定,在女孩们满十八岁以后,将在荒山给女孩们分一块两分的宅基地,供女孩们建房居住,她们过去分到的田地,和未来会分到的茶地,都归她们个人所有,其他任何人不得强占!”

    他看了眼下面轰动的人群说:“这件事,回头村委会会去落实的,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自愿原则,我这里有打印的协议,你们先看一下,看完同意的,留下来,我们一会儿抽签分茶地了,不同意的,可以先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明年或许还会再分茶地。”他语气轻松,脸上带笑:“到明年再分也是一样的嘛!”

    第243章 243

    这些提议, 全都是江柠提的,不然以江国定和江国泰的男性思维,又如何想的到, 去为村里女孩子们争取利益?毕竟几十上百年, 甚至上千年来,都是男性在主导这片土地, 他们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给男娃分宅基地是应该的,就没有给女孩子分宅基地的传统。

    不过江柠在提出这样的意见后,江国定和江国泰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且大力支持江柠的决定, 只为一点,为江家村留住江柠。

    他们十七八岁时也是踌躇满志, 也是敢想敢干敢拼,从他们毫无背景的出身, 一个干到了吴城县下面三个最重要镇之一的实权镇长,一个是未来的邻市首富,也都能看出来,他们年轻时,也都是极为出类拔萃的年轻人。

    可他们自问, 他们谁都无法在十六七岁时, 就做到江柠这样的程度, 她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让自己致富, 而是带领一镇一县, 甚至有更高的能力, 带领一方土地上的人,脱贫致富。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更别说她还考上了国内顶尖学府的京大, 在校期间,就能遇通天的部级部门央视合作,说服央视下来拍摄宣传他们的江家村乃至整个吴城。

    这要在古代,就是村子里中了个进士,这个进士直接当了京官,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这样的大腿,江国泰和江国定都不知道抱的话,他们也就不配有以后的成就了。

    至于说女孩,女孩又怎么样?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计划生育都开始了快二十年,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的时代了,江国定家更是只有江妍妍一个宝贝女儿,江柠为村里女孩们争取权益的做法,也是极符合江国定的利益的。

    江国定、江国泰和江爸江国平三人,都是77年老三届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江国定险险的考了个大专,江国泰和江国平都没有考中,从此命运有了分界线。

    但也因为他们是那个年代的人,是见识过社会大变革,男女一样出工挣工分,他们的年代是出过无数光辉璀璨的先辈女性的,他们的思想反而比同时代没有读过书的人,开明了很多。

    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男女,只有江柠这个极为出色的后辈。

    台下爆发出一阵激烈的讨论声,许许多多十八九岁,书读的不多,整日在厂里日复一日重复的做着同一项工作,见识也不太够的女孩子们,有些反应过来的,已经开始与身边的人大声的讨论这件事的真实性,有些自己还懵懵的,有些没反应过来。

    什么叫不想嫁人可以留在村里招上门女婿?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过的不好离婚回村,村里给分宅基地?什么叫十八岁以后山上茶地的收入归她们自己管理,而不是交给她们的父母代为管理?什么叫她们在村里分到的地,归她们自己,而不是默认给她们的父母兄弟?

    一些灵醒聪明的女孩,已经激动的哭了出来。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激烈的嚎啕大哭声,声音一下子盖过了所有人,让众人的目光,全都向这个嚎啕大哭的女人望去。

    只见右边的角落里,那嚎啕大哭的女人,突然哭着喊了一声:“mama呀!我也有宅基地了啊!我有宅基地了啊!”

    她突然冲上前,跑到放电影的台子上,对着江国定、江国泰几人,咚咚咚地叩了三个响头。

    台子本身就是木头的,她叩的特别响,响到下面原本就朝她方向看的人,全都听到了这咚咚咚的响声。

    之后就是个年迈分老妇人走上台去,也要给江国定、江国泰磕头,还要给江柠磕头,江国定、江国泰吓得忙拉开面前的桌子,一把半抱着搀扶起老妇人,嘴里忙叫着:“婶子,婶子,可不能这样,你这不是要折我们的寿吗?”又喊下面的人:“国旗!国辉!你们还不上来把婶子拉下去,还有江国歌,你搞啥呢?还不下去!”

    江国歌抹了一把眼泪,没忍住又抱着她妈又哭又笑的大声哭嚎:“mama呀!mama呀!我有宅基地了啊!”

    她离婚三年,这三年,她只有离婚的第一年在娘家住了半年,那半年,她在娘家受尽了嫂子们白眼。

    哪怕她后来在外面打工,定期给家里交钱,没有在娘家住很久,每次回来看孩子,也是家里家外的活儿都抢着干,可她父母年龄大了,现在跟大哥一家住,可她父母帮她带两个孩子,她每回回来,都仿佛抬不起头来,连带着她两个孩子也抬不起头,因为她寄人篱下,她的一双儿女寄人篱下。

    如果她有一块宅基地,能正大光明的在村子里住,她哪里需要和父母子女分离,她父母都那么大年纪了啊,她从小也是被父母兄长们,像宠掌上明珠一样宠大的啊!

    可都等不到她嫁人,她就没有家了啊!

    这么些年,她都没有家了啊!

    江国歌和她mama的哭声太过凄惨,哭的在场许多女孩子鼻头都是一酸,也不由落下泪来。

    她们很多人都不认识江国歌,她们记事的时候,江国歌已经嫁人了,等她们也长大记人了,她们又跟着家里大人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那几天在家,即使是在家,也是与家里人团聚,不会满村跑,各房与各房之间,仿佛有壁一般,都和自己这一房的人玩的比较多,不会相互串门,是以她们见到江国歌,可能都不认识。

    即使小时候见过那个少女时期神采飞扬的女孩,也与如今这个三十出头,留着短发,看着干练的同时也面带风霜的女人大大不同,任谁看到,都不会将她与记忆中的阳光明媚的少女联想在一起。

    可江国歌今天的遭遇,又何尝不会是她们的明天?

    她们又突然想到,她们可以分宅基地,这个宅基地不是给她们父母兄弟的,是属于她们自己的,还有村里以她们名义分的地,如果愿意住在村里,也可以在她们成年后还给她们。

    等下面平静一些了,江国定才继续说:“关于分宅基地的事,还有一些补充协议,你们自己也看看,嫁出去的女娃们,宅基地自动回到村委,不会转移给你们的父母,但如果有一天,你们带着你们的孩子、家属,又想回到江家村居住了,是可以再分两分地的宅基地的!”

    这条规定让很多男人不满,可想到分的是荒山那块没人要的阴森森的地,他们又不说话了,那块破地方,早些年枉死的人,都是埋在了那里,有亲朋的,还给你堆个坟堆,能找着地方,今后清明、年三十,还能有个祭祀,可大多数的尸骨,连个坟包都没有,坟头的野草都不知道涨过几茬又几茬了。

    那地方大男人大白天的都不愿意过去,更别说在传统观念中,体质属阴的女孩子们了。

    很多女孩子想到自己要分的宅基地是那块无人敢去的荒山,也是面色发白。

    关于那块荒山,她们从小到大听过太多真真假假的鬼故事了,几乎所有大人编的鬼故事,地点都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荒山,一个是从许家村通往吴家村方向的一块千年古树。

    这块古树有三人合抱那么粗,树上挂满了红色布条,靠近树根的地方,有个浅浅的树洞,树洞里摆放着一只石像菩萨,常年香火不断,在它的对面,同样是一个又一个的坟包,它周围方圆五里内杳无人烟,那阴森诡异的氛围,也是鬼故事常年集中地。

    现在听到自己的宅基地,居然在两大鬼故事聚集点之一的荒山,很多女孩子都不想要宅基地,只想嫁人,她们还年轻,对嫁人这件事,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男人们对那块地,自然也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