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在线阅读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19节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219节

    江爷爷如今已经感觉自己融入了这里,有时候江柏和童金刚来店里,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背着手,在校园里逛逛,看着校园里的老教授们锻炼,他也跟着去锻炼,这种安静、祥和,充满着文气的环境和路过的学子们脸上青春洋溢的笑脸,让江爷爷也感觉自己像是年轻了十岁一般,身体状态都好了很多,脸色也越来越红润健康。

    江柏也喜欢这样的环境,相较于出去拍戏,他更喜欢学校这样简单的环境,不用与人打交道,每天只需要和机器、仪器待在一起,让他觉得安心又舒服。

    他现在理想中的生活,已经变成了在学校门口卖自行车和摩托车了,并为了他未来的自行车店,还在努力着。

    唉,不知道还要拍多少戏,才能把他的自行车店和摩托车店给开起来,或者开个汽修店也不错。

    江柏觉得自己一定能干好这个!

    进货自行车的钱还没有,王咏叔叔给江柏的店铺发来的一大批品牌代工尾单的羽绒服倒是先到了,因为寄过来的羽绒服实在太多,江爷爷的老铺面明显放不下,就将这一批衣服上还有品牌标的羽绒服,挂在了刚装修好没俩月的铺子里。

    他自己店铺空着没事,干脆将同样是王咏叔叔给她发来的隔壁鞋厂的尾单鞋子,放在了自己店铺里卖,于是原本空荡荡的店铺,一下子在被几款羽绒服给占满,又让钱经理的小舅子,给他在墙壁的两边,打了一些可以拆卸的鞋架子。

    这两个店铺的开张,可以说是这条新建的后街最早的两个店铺,还有几家铺面还在装修当中,显得有些吵闹和杂乱,原本这后面是一点生意都没有的。

    可谁让《锦衣卫》还在热映呢?

    《锦衣卫》的热映,让江柏在沪市理工大学,一下子就红了,他日常被人当明星一样,走到哪儿都有人看他,江爷爷店铺里的衣服,更是卖疯了,生意好到不行。

    原本无人问津的后街,也因为江柏店铺的开张,被学生们所知,一下子涌入大量的学生。

    然后他们就发现了一间宝藏店铺!

    第209章 209

    品牌代加工, 和服装厂自己设计生产的衣服,不论是款式、质量,对服装的要求等, 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家服装厂设计的衣服、款式、材质,虽也有质检部门一一检查, 却不像品牌代加工那边严格。

    品牌是有品牌要求的,他们对代加工工厂的选择,材料的质量,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哪怕是找外面的工厂代加工, 对成品质量的品控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尤其是, 王咏叔叔代加工的这个品牌,在这个年代, 绝对属于奢侈品品牌了,稍微一点瑕疵,都是要打回去不要的。

    可对市面上的很多衣服来说,哪怕是稍稍有一些瑕疵,比如走线有稍稍一点错位, 肩膀与衣服前襟的一点花纹没有对齐等, 对市场上的大部分衣服而言, 质量依然远远超越。

    更别说, 王咏叔叔发过来的这批衣服, 除了少量的是走线没有对齐, 大部分是羽绒服的品控标牌,将百分之九十的羽绒服含量标成了百分之八十五, 这样微小的瑕疵,这样的瑕疵,对品牌方来说是巨大的失误,是不可能流入市场的,可对市场上的普通人而言,这就是精致、时尚、好看、质量过硬还便宜的真正的好货。

    沪市理工大学附近的服装店,并不是只有江柏一家,十一月初,已经是深秋季节,服装店里已经都陆陆续续换上了冬季衣服。

    学校的女孩子们,没事就喜欢在学校附近的服装店里逛逛,买不买的另说,周末没事逛逛是肯定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年代的女孩子们,用钱精打细算,在给自己买衣服这块,可精着呢,那都是要货比三家的。

    通常她们去的第一家,就是江爷爷的店里,因为江爷爷的店里衣服鞋子,都是明码标价。

    她们看完江爷爷店里的衣服鞋子,再去别的家店铺里,如果遇到相似的,就问价格。

    学校附近的服装店,因为有江爷爷这么个明码标价的店铺在,她们喊的都算是实价了,是真没叫高价,可价格依然比江爷爷店铺的衣服高了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二三十块,甚至三四十块的差距,这么多的差距,她们都可以再买件毛衣了。

    听说了顾云舟在学校后面新开了个专门卖羽绒服的店,她们进去后,再一对比之前在别的店看到的,可不就惊喜了吗?而且价格还差不太多。

    原本很多不追求品牌,甚至很多品牌完全都不知道的学生,也不在意什么牌子不牌子的,但王咏叔叔不是给江柏一起寄了很多宣传海报和画册吗?

    宣传海报多新鲜的东西,外面卖都要五毛钱一张呢,这么好的东西,店铺又全是白墙,当然是贴起来啊。

    童金刚和江柏两个土狗,哪怕已经拍了戏,赚了些钱,也还是不懂什么大品牌的土包子,童金刚还好一些,还知道身边花花公子、九匹狼,对于世界知名的品牌,还知道一个劳力世和各种汽车品牌,以及这次去万花电影节,去造型工作室看到的一些世界顶奢。

    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衣服鞋子品牌,最多也就知道一个阿笛、奈克,其它的,他真是听都没听说过,就这么大剌剌的将人家品牌的宣传画报贴在了店铺里,想着,画报上的外国小帅哥穿的这么帅,人家过来买衣服,都不用准备模特了,直接看画报就知道衣服穿着效果好不好看了。

    还把宣传画册放在了柜台上,只要进来的顾客,都可以翻到宣传画册里,同一件衣服不同的造型,看到衣服穿上身的效果。

    这就使的,一些知道这个品牌衣服的城里学生,注意到了这家店,然后去市中心的商场里一看,擦,这个品牌的新款,怎么摸起来和他们学校后面的衣服质量差不多?

    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至于说衣服里面的质检标材料标什么的,谁会关心羽绒服的含绒量是百分之九十还是百分之八十、走线、花纹有没有对准的一丝不差啊,除了衣领上没有领标,衣服上没有贴牌外,和大商场里的品牌新款羽绒服一模一样,质量也没有任何区别,衣服里衬、外衬的走线十分精致。

    本来这事对于出身农村,和江柏一样不追求品牌甚至不知道品牌的学生也是不知道的,很多学生在这个年代,还处于吃饱穿暖的阶段,品牌追求这个东西,距离这些刚脱离温饱环境的学生来说,很遥远。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张海报,和品牌方,在沪市最繁华的商业街的墙面上挂的巨大的广告海报,是同一张。

    这年代,娱乐有限,只要是假期,谁不是去淮海街那边去逛逛街啊,哪怕不逛,只是坐公交车随意的往窗外看看,也能看到这张巨型海报。

    刚开始看到是同款的时候,还有学生过来问,是不是那款衣服。

    江柏这家伙,哪怕已经穿的很时尚,演了好几部电视剧了,骨子里就是个土狗,他哪里懂什么品牌?

    三年前,他的鞋底还被磨穿了没得换,里面垫纸壳剪成的鞋垫,脚冻的生冻疮呢,哪怕这两年挣了些钱,他白日里面对的都是各种机械,各种上课,假期就在剧组拍戏。

    别人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他,根本不是他,实际的他还是和三年前的打工人没有任何区别,对这个世界的奢侈品牌或是一些出名的服装、鞋子品牌,那是一窍不通,也不关心这些,直接摇头就说不是。

    过来问的学生就指着墙壁上贴着的画报说:“那你贴这个品牌海报?”

    江柏也迷茫了一下说:“这是厂家寄过来的,不能贴吗?”

    他以为王叔叔寄过来的,就能贴呢。

    他不懂这些,起身撕下那些海报,很是实在的说:“工厂那边说这批货是工厂代加工的尾单,至于你说的什么品牌我也不知道,没听过,衣服质量都很好的,你们看中就买,价格都一样。”

    每次有什么大牌设计出来,就会有无数小厂家,直接照着大牌仿,即使质量与大牌天差地别,但时尚好看啊。

    很多商业街卖的很贵又没有品牌的店,进的就是这一类的大牌仿货。

    对江柏来说,判断一个衣服的好坏,只有一个硬核的点,就是质量,至于品牌不品牌的,保暖就行。

    这一批羽绒服,比他过去店铺里的所有羽绒服的质量都高,款式也都更好看。

    厂家那边说,一件羽绒服至少要加一百块钱来卖,江柏犹豫了一下,心还不够黑的他,没好意思加那么多。

    这批羽绒服光成本价就有一百多,即使没有加一百块,在学生当中,也绝不会是一件便宜的羽绒服了,可在商场看过那件贴牌了的羽绒服价格,再看看江柏店里没有贴牌的羽绒服价格,一折价格。

    还有好事的学生,还特意去商场将材质做了细致的比对,真的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一些囊中羞涩,买不起商场中的品牌货,又想撑面子穿件好一点的羽绒服外套的学生们,拿着自己做家教、发传单等赚来的钱,纷纷走向了江柏的店铺。

    十一月初的冬季,已经有些冷了,很多学生此前都没有穿过羽绒服,身上裹着的是旧棉衣。

    时尚的新羽绒服与旧棉衣同时出现在这个校园里,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新旧交替。

    第一次用自己辛苦赚的钱,买一件超出他们日常开支又心仪的衣服,大概真的会让人记很久很久,久到十几二十年后,他们还依然记得自己身上穿的第一件好衣服。

    而江柏铺子里卖的羽绒服质量大概是真的很好很好,好到他们大学穿了四年,走上社会,搬过很多次家,他们也有了新的羽绒服和外套,这件曾经让他们成为校园里最靓的崽,维护了他们贫穷的自尊心的羽绒服,依然还挂在他们的衣柜里,舍不得扔。

    *

    江柠因为没有写过剧本,李制片那边,叫人给江柠送了好几个剧本范本过来,其中一份,就是他自己曾经写过的九十年代大爆剧《人在巴黎》。

    江柠在文科这一块,也是真的有悟性和天赋,根本不需要人教,她只翻了翻李制片叫人带给她的剧本范本,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将小说转为剧本的写作模式,这对专业的写作者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很多编剧都是由原著小说作者转为编剧的,但这也绝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因为两者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

    写小说讲究各种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面部表情描写等等,而这些,在剧本的写作上,是完全不需要的,剧本主要是要写对话,演绎着要背的台词,最多在旁边标注几句角色此时的情绪、心情,天气是晴天还是下雨,白天还是黑夜。

    也就是说,江柠需要将她原本写的小说,全部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写出来。

    她坐在校外的出租屋内,对着电脑,缓缓闭上眼睛,让自己的思绪,沉浸到《白蛇》的情节中去。

    她脑中首先出现的,便是今年六月份到八月份,整整三个月的灾区之行,翻涌的土黄色洪流中,被淹没的只剩下屋顶的房屋,被冲塌的残垣断壁,洪流中不时飘过的折断的树木和落石,还有无数受灾百姓绝望无助的表情。

    房子淹了,田地绝收,没粮没钱,他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眼底全是绝望的愁苦。

    然后是小白蛇,在洪水中,不停的翻腾,救下一个个落入水中的灾民,梳理着一条条大江大河的水脉,让翻涌狰狞的洪水,逐渐在它的疏离下乖顺平静。

    李制片对她的要求是写洪水这一段的剧本,可剧本必须要和整体的剧情结合起来,才能知道这一部分剧情怎么写,不然单独的剧情写的再好,脱离了主线剧情,你写出来了衔接不上也不行。

    江柠便想着,如果自己是观众,我想看什么样的剧情。

    如果是我编剧,我又该怎么将这部作品,改编成观众喜欢的剧情。

    以大爆的《欢天喜地小燕子》《射雕》《天龙》《鹿鼎》等电视剧为例,一部剧,观众喜欢的几要素,首先一定要爽。

    即使是以赚取观众眼泪的虐剧,它的核心也‘爽’,观众们知道,此时虐女主虐的越惨,后面他们最终都会被女主的天使行为感动,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把女主虐的欲生欲死,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女主感动了所有人,她攻略了所有虐她的人,虐她的人都后悔并接受了女主,女主和男主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第二个火爆的要素,就是基调要轻松、幽默、搞笑。

    《小燕子》就不说了,《神雕》里,黄蓉戏欧阳锋那段,给欧阳锋做菜,菜名叫‘癞蛤蟆四脚朝天’‘清蒸乌鱼贼——认贼作父’,观众谁看了不乐?更别说《鹿鼎》中,小宝的搞笑情节更是不断了。

    第三个要素,得有打脸的对照组,如皇后、容嬷嬷之于小燕子,杨康之于郭靖,宋青书之于张无忌,绿屏之于紫菱,虽然现在看绿屏这个角色是正面角色,紫菱才是反面角色,可在这个年代看这部电视剧,绿屏绝对是作为对照组的反面角色,来衬托女主紫菱的美好的。

    以《白蛇》这部剧来举例,大概就是法海之于小白蛇了。

    嗯,法海。

    江柠在这个人物角色上,画了个圈。

    《白娘子》和《白蛇》这两部作品中的法海,都是个秃头老和尚,可谁不喜欢电影《青蛇》中,卓哥饰演的法海形象?

    法海就一定要是老和尚吗?

    既然作为对照组,为什么不能有个可爱的小和尚呢?

    因为是自己的作品,江柠对《白蛇》更为熟悉,基于以上几个要素,她将自己代入到观众的角色中去,开始创建电视剧《白蛇传》的剧本细纲。

    开局便是一条小白蛇探头探脑的躲在石头后面,只为捕杀一只猎物,接着被天空一只巨鹰盯上,一声‘啁~~~’的叫声,下一秒,小白蛇在巨鹰爪下艰难求生,重伤,奄奄一息之际,被一个小药童所救,小药童给它包扎好,它昏昏沉沉之际,看着小药童离开的背影。

    第二幕,便是原著中的帝流浆降临。

    重伤的小白蛇夜里醒来,抬头望向夜空,夜空中忽地落下一道月华到它身上,它全身伤口倏地恢复,它眼睛发亮,知道这是好东西,就拼了命的吞吐帝流浆。

    唐姜编剧估计是受到电影《白蛇》的启发,打算用轻快搞笑的基调,剧本中小白蛇,因为吞吐了太多的帝流浆,整条蛇呈现了头小、尾巴小,中间却有个吃的巨圆肚子,因为帝流浆一时半会儿难以消化,旁的开了灵智,但尚且没有妖力的动植物看到它,都好奇的自言自语:“咦?一只好白的乌龟呀!”

    “它是脱了壳在裸~奔吗?”

    “咦?它为什么要脱壳裸~奔呀?”

    “原来没有壳的乌龟身体这么白呀!”

    这些刚被帝流浆浇灌,开了灵智,但完全不知道自己变成妖了的动植物们,自己说话别人能听到了,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肆无忌惮的讨论着这条奇奇怪怪没有壳的小白龟,气的小白蛇支着尾巴跳了起来大喊:“老子不是龟,老子是条蛇!”

    于是刚开灵智的小妖们,又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咦?你看,那里有条以为自己是条蛇的大白龟!”

    “还是个没有爪子的白龟!”

    “好蠢呀!”

    “真可怜,又笨又残!”

    还有刚开启了灵智的动物小妖,过来伸爪子扒拉小白蛇,将它扒拉的肚皮朝天,翻不过来,于是又惹来小妖们的一顿哈哈哈的嘲笑。

    因为‘龟’并不在过来扒拉它的动物的食谱中,这个刚开启了灵智的小妖,也没有吃小白蛇,而是看着肚皮朝上翻不过来的小白蛇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第三幕,就是被伤到了自尊心、撑着一个巨大的肚子,像乌龟一样缓缓挪动,然后一路上,所有的在今晚开了灵智的小妖们,都看到了一条裸、奔的白龟,从此十万大山多了个‘裸、奔的白龟’的传说。

    被嘲笑了好几天伤了自尊心的小白蛇,找了个洞xue自闭的把自己埋进洞xue中,嘴里哭唧唧的说:“我一定要努力减肥,惊艳你们所有人!哼!”

    第四幕,小白蛇默默在洞xue中消化帝流浆,外界却因为这一场六十年一遇的帝流浆,越来越多的开启灵智的小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同了,开始争夺地盘和领地,打的昏天暗地。

    然后就是小白消化完了大部分帝流浆,突然从一条小白蛇,化形成为一个漂亮小姑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