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红楼沉浸式围观在线阅读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367节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367节

    说着跟儿媳孙媳说:“平安州的那位老夫人,年前没挺过去,就没了,我今儿才知道,算了算了,不说了,大过年的说这个不痛快不吉利,摆饭吧。”

    云芳晚上回去问贾瑭:“平安州节度使是不是要守孝了,谁接任他的职位?”

    贾瑭打个嗝儿说:“岳父和这些人一起长大,今儿给我推荐了一个人,今天我回来,老爷拉着我私下也说这事儿,问我谁合适接任,我说了岳父推荐的那位,那位的小儿子在咱们家,刚才来给我和老爷磕头,已经传信让他爹收拾东西去上任了。”

    “不会出意外吧。”

    “放心,那里是我说了算的。如今是我的人太年轻,论资排辈很难管着一州,还是要用荣国府的人手。过十年二十年的,就能彻底和荣国府这边脱钩了。”

    云芳叹口气,今年要安安稳稳的,蘑菇的事儿重要,就怕出意外连累了孩子,毕竟蘑菇的未婚夫不是一般人,她如果未能进入东宫,下半辈子可能要青灯古佛了,这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最残酷的事儿。

    贾瑭接着说:“今儿老爷跟我提了一件事,让我留意,他看上大侄儿了。”

    “我大哥家的大侄儿?”

    “你有几个大侄儿!我听着那意思是想让巧儿配给他,我说没必要和殷家再联姻,毕竟把你娶进门了,老爷说看着那孩子不错,行不行的日后再说,就是让我留意一下。我估摸着应该是二哥哥两口子盯上好几家了,跟老爷商量,要不然他哪里会cao这份心?”

    每一桩婚事背后都是一次联合,不算是小事儿。

    云芳的心情是再难平复,小孩子这么小做父母的就开始留意这事儿了,简直了!

    贾瑭看他脸色不好,就说:“这事儿还远着呢,眼下要紧的是咱们闺女的事儿,迫在眉睫的是表妹的事儿,我估计上半年能嫁了表妹,听宫里的意思是下半年给东宫办喜事。

    上半年青黄不接,容易有灾情,宫里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办喜事儿的,没道理百姓吃不上饭,天子还要给儿子娶媳妇。

    夏季就太子的身板……秋季最好,收完粮食种了庄稼,都不干活了,百姓也准备猫冬了,这时候办事儿都轻松一些。”

    云芳掰着手指头算算,蘑菇到了十月份就虚岁十五了。

    还小着呢。

    唉!

    这时候林黛玉和紫鹃也在说这事儿。

    紫鹃的意思是老太太如今看着不好了,林姑老爷虽然靠得住,但是男人和女人想法不一样,林黛玉要是有什么想法,这时候趁着老太太还在就该早点打算。

    她一边给林黛玉铺床,一边说:“您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连太子妃那边都要定日子了,要不是因为过年,那些官员都在走亲访友,说不定这几日来咱们家商量日子呢。想当年您从扬州来的时候,太子妃还是小小的个子跟在太太身后,那个时候您也不大,一转眼都十多年过去了,唉,女孩们都各奔东西,真该给自己打算了。”

    林黛玉在灯下把书合上,叹口气。

    没娘的孩子,哪怕是有很多亲戚在,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紫鹃把床铺好了,让林黛玉去休息。

    冬天天冷,她懒懒的不想动,坐在床边,看着雪雁端着炭盆进来,就说:“放着吧,别往这边挪了,反正也没什么用,该冷还是冷。”

    紫鹃说:“到底是有点用的,您身体单薄,靠自己是难保暖的。”让雪雁把炭盆往外挪了挪。

    雪雁笑着说:“胖人不怕冷,许是还紫鹃jiejie嘴里那能保暖的人。”

    说到旁人,林黛玉就想起来薛宝钗,当初她已经隐隐约约的发觉到薛宝钗针对自己,针尖对麦芒一样的挤压自己在荣国府的生活。可如今世事变幻无常,真的令人唏嘘。

    她叹口气,就是去找老太太,老太太也想把自己和宝玉凑成一对。

    将来如何,真的想象不出来。

    想到二jiejie今日挺着肚子小心翼翼的,她叹口气。

    “罢了,睡吧。今儿把东西再看看,明日我随着我爹回家去住一阵子,很多东西别忘了带。”

    明日初,林如海要来走亲戚,走的是要带走林黛玉,父母两个一起住一阵子。

    她其实更想和父亲长长久久的呆着,幼年进京,而自己年纪慢慢变大,父亲渐渐变老,剩下的时间门更改相依为命才行啊。

    第369章 一商议

    初三林如海来走亲戚,贾琏贾瑭和贾琮亲自在门外接着。

    如今荣国府需要正经招待的亲戚也就林家和徐家。徐家是昨天来过了,今儿是全家招待林如海。

    随着林如海一起下车的还有贾宝玉。宝玉是今儿一早赶到林如海的家里,两人一起来的。

    到了之后先去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看到他们一起来很高兴,就说:“都是自家人,你们先去前面说话,等会在我在这里摆饭,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吃一顿饭才是。”

    贾赦领着孩子和林如海一起出去,大家在前院说话。

    因为大部分都是官场中人,所以一开始说的也是官场的事儿。

    林如海就说:“甄家的亲友故旧还是有很多的,这些日子为甄家奔走,初一那天下午,我从宫里回来,就有很多人来我这里拜访,说是一起贺年喝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游说我给甄家说说话。”

    林如海在扬州当官的时候少不了和甄家打交道,因为当时贾家和甄家的关系还很亲密,所以林如海的官儿总体上说起来也算自在。

    加上他是读书人出身,又是探花,在文风兴盛的江南自然认识很多人,江南士绅和甄家的关系都不错,所以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后来回到京城,江南的一些朋友时常托人问候,关系维持的不错。

    有人想看着甄家倒霉,但是江南也有很多人看不得甄家倒霉,自然是要进京游说。

    江南士绅和富商很多,当这两种人联合在一起的时候,猖狂之时能干涉到吏部的选派官员。

    所以这时候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找各种关系给甄家脱罪。

    “……说什么甄家不过是对亲眷约束不严,说起来那些获罪都是族人,不该算在甄家本家的头上,甚至有很多是外姓人。还举了不少的例子,说甄家在江南大力推广教化,不敢说江南文风盛行是甄家的功劳,但是甄家也是出力的。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他们家在南边舍米舍面修桥铺路……无非是想说良善人家不该有此遭遇。又跟我说,如今甄家想求子弟无罪释放,家产等一切都能奉上,人家也愿意放弃宦籍,回去安安心心做一百姓。”

    前面的话,林如海说的时候,贾赦面无表情,贾琏笑着摇头,贾瑭全程微笑。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贾赦看了林如海一眼,贾琏很吃惊,贾瑭冷笑一声。

    这三个人的反应让贾琮贾宝玉忍不住探究,桂哥儿年纪小,直接问:“这么说……这事儿不妥当吗?”

    林如海说话的时候是捧着杯子的,这会把杯子放下,跟桂哥儿说:“皇帝也是要脸的,查抄他们家不是为了家产。但是这些人如此奔走,说是愿意献上家产求一条命,这是什么?这是让人觉得皇帝是为了家产特意针对他们家。

    所以这样的条件提出来之后,家里那些没犯事儿的也逃脱不了牢狱之灾流放之苦。要不然外人只会以为皇帝是为了钱财才放他们家一套生路。

    而且他家能求得动这么多人帮忙说情,已经是让人觉得不妥当了,会让朝廷里面的人以为他们是挟民意而求脱罪,近日饶过他们,将来他们会在江南搅的官场不安民间沸腾。更是不会轻饶了他们。

    他们这是病急乱投医,要是找一个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的,悄悄的把这个事儿提了倒是能成,如今嚷嚷出来……唉,只能说救不了了。”

    贾琏就说:“这简直是昏了头了。”

    林如海叹口气:“也不算是昏头,他们家一直在江南,在京中早年还能与人互通消息,这几年对京城里的事儿两眼一抹黑,什么事都不知道,只能凭借着以往知道的消息去判断,自然会觉得皇帝没钱,抄他们家是为了弄金银的。再说他们家当家做主的都被关起来了,这个时候能向外发布这种求饶信号的都是一些没做过主的人,自然会做出这种智昏的事。”

    不过说起来,甄家果然是树大根深。一般人真的没这么大的能量,恐怕他们这一段时间在京城里面各处游说,已经让皇帝非常厌烦且警觉了。

    他们只会让皇帝觉得杀人杀的少。等到这件事结束之后,皇帝那边腾出手来,又是一番血流成河。

    屋子里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桂哥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也知道有些话不能现在问,就是为什么当年甄家能得到京中的消息,现在却得不到了?

    大家都不说,看来不是问的好时候,于是也就闭上嘴了。

    令他好奇的是,为什么琮叔叔也不问。

    那是因为贾琮知道,贾琮的年纪比蘑菇还大,云芳嫁进来的时候他都已经出生了,哪怕那时候年纪小,后来也是听说过甄家和荣国府的关系的,就连府中的下人也知道两家关系亲密,说起来都说那是老亲,亲密之处和宁国府也没差多远。

    后来两家分道扬镳之后,家里面的人才没有说江南甄家如何如何。甄家自从和荣国府分道扬镳,自然也没人给他们传递京中的消息。

    北静王府视他们家如附庸,自然不会事事告知,他们对皇帝的认知还留在那个到处弄银子办事儿的新帝身上。

    甄家完蛋了。

    这是大家的共识。

    这江南的庞然大物如今在垂死挣扎,但是死期已定,逃不了了。

    贾赦就说:“算了,眼下大过年的别说这些晦气的话了。如海,你的书编纂的如何了?”

    说起这个,林如海和贾宝玉都笑起来了。

    林如海说:“这段时间已经定稿,就差最后检查一遍错字送去刊印了。这些日子以来,宝玉帮了我的忙,我决定到时候把宝玉的名字加上去,向世人说明是我们一起编纂的。”

    这话一说,满屋子的人动容了起来。

    贾宝玉明显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决定,感觉到很意外,忍不住把眼睛都睁大了,赶快出来跟林如海说:“姑父,可千万不能这么说,我也不过是跑腿帮忙找了一些书罢了。”

    “我意已决,你不要多说,我也跟其他人说过了,他们都赞成,都说本该如此。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确实是出力很多,这半年来你和城外很多隐士聊过,给我提了很多意见。为了确定一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带着伤还跑了那么远给我找书,我能这么快写出来,你帮了我很多,我都记着呢。你的功劳不能轻易抹除了,合该是有你名字出现。”

    贾赦赶紧站起来,要是贾宝玉真的有一半著作权,那么荣国府甚至是贾家这个家族瞬间能提高名望。

    “如海,这是真的?”

    林如海微笑点头。

    宝玉有些诚惶诚恐,立即跪下来,读书人都知道著书立传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耀,他自觉太年轻,而且在这里面也没有出太多力气,求林如海收回决定。

    贾琏上去摁着宝玉的脖子对着林如海咣咣磕几下,说:“多谢姑父了,刊印的钱我们家出了。”

    贾赦头一次觉得这儿子俗不可耐,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不能这么说呀。委婉一点行不行啊!

    以后咱们家也是出名士的人家了!别张嘴钱闭嘴钱的。

    这种好事贾宝玉能推脱,但是荣国府却不想推脱。

    贾赦就说:“这是一件好事儿,我原本就想着过几个月给如海庆贺一番,既然今日提到了,咱们择日不如撞日,摆出酒来好好的喝一回。”

    大家都纷纷赞成,林如海也觉得甚好。

    贾琮问:“要不这件事回后面跟老太太说一声,也让老太太和太太jiejie们高兴高兴。”

    贾赦点点头,“应该的,就这样安排吧,你和桂哥儿去后面说说,务必说清楚,让老太太跟着高兴高兴。”

    这对叔侄立即高兴的跑回去跟大家报喜。

    老太太一听,并没有大家想象出来的高兴。

    她这时候反而皱着眉头,问:“这事儿是你们姑父主动提的?”

    贾琮点点头:“是啊,我姑父说二哥哥帮了他好大忙,这也是宝二哥哥该得的。”

    老太太却说:“他小小年纪才认几个字,说出去之后让人家笑掉大牙。这事儿不妥当,请你姑父来,这事儿我和你姑父说。”

    贾琮觉得老太太简直是多此一举,这分明就是宝二哥哥的好处的事儿,为什么要辞了?

    再说了,姑父是自家的亲姑父,这也确实是想提携宝儿哥哥。反正不是外人,有什么推来推去的。

    觉得老太太是越来越老糊涂了,送上门的好处还能推出去,也真是没谁了。

    心里面这么想着,只能老实的答应了一声,回去请大家到后院过来。

    等到林如海来了之后,老太太就让林如海留下,其他人先出去转转,她要和女婿单独说话。

    大部分人被老太太给赶了出来,一群人在院里站着,贾琏就有些不明白,他问贾瑭:“这是好事,老太太为什么不愿意?难道是怕宝玉肚子里面没有那么多水,回头让人家觉得德不配位?她多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