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被读心后我宠冠后宫在线阅读 - 被读心后我宠冠后宫 第47节

被读心后我宠冠后宫 第47节

    安嫔听到宿主一无所知的话,侧头悄悄瞄了一眼天衡帝冷峻的侧脸,心里平衡了。

    皇上明摆着是因为宿主想看今晚这场戏才弄了这么一出,还特意选了一个离东城近,视野好,既能看热闹又安全的地方。

    可惜,宿主半点没领会到皇上的用意。

    皇上又怎样,还不是跟她们一样,媚眼抛给了瞎子看。

    不过虽然离得远,但有瓜瓜的现场直播,大家这个瓜仍然吃得很起劲儿。

    等朝廷将东越的探子一网打尽后,天已经越发地深了,一行人没有逗留,直接回了宫。

    因为回得晚,睡得也晚,唐诗第二天早上睡过头了。

    等她醒来时,外面天已经大亮了,春喜和双丫在小声说话。

    “娘娘昨儿回来得晚,累了。正好今日承乾宫那边没来人,就让她好好休息,咱把饭给娘娘留在灶上,等娘娘醒了就能吃。”

    唐诗迷迷糊糊听到这句,知道今日不用去承乾宫点卯,毫无负担地又睡了过去。

    直到中午她才慢悠悠地起床,午饭和早饭一块儿吃,边吃边翻八卦。

    【昨晚抓了五百多人,有些是探子,有些是探子的家人和密友。】

    【哇塞,户部仓部司郎中竟然也是探子,牛逼了。难怪他们能想办法与东城内的探子里应外合呢。】

    【狗皇帝昨晚回宫后一晚上没睡,难怪今天不让我们去伺候了。】

    不去伺候,唐诗也乐得轻松,重新看起了其他八卦。

    【心柔公主死了!她昨晚落脚傅家,被伺候的一个仆人给杀了。因为这个仆人的meimei有一头漂亮柔顺的黑发,被心柔公主看上,命人剃了人家的头,那小姑娘不同意,她就把人脑袋割了。】

    【太残忍了,一刀捅死真是便宜了她。】

    【傅家慌了,主事的傅国公和傅二爷都跟随太后去了行宫,主母梁氏离开,群龙无首。哦,四房借着这个混乱的机会大肆捞钱,真是个奇葩。】

    傅家的混乱真是给唐诗提供了不少笑料。

    就着这些笑料她多吃了好几口饭。

    看完这个,她瞄到了安王的八卦。

    安王真不愧是个出了名的弟控。昨天找梁氏询问了季遥的生平后,今天一大早又带着儿子赶到季遥曾经居住过的院子缅怀。

    安王逛完了小院,出了门看着车水马龙的大街,伤感地说:“以前我也曾路过这里好多回,兴许与你二叔曾在这擦肩而过。我当时怎么就没认出他来呢?”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骨rou血亲明明曾近在咫尺,却相逢不相识,抱憾终身。

    “父王,若二叔泉下有知,定然不愿您如此难过的。”世子宽慰安王,“况且,二叔虽不在了,但还有良哲堂弟,等得他日良哲堂弟回京,再让他认祖归宗,以慰二叔在天之灵。”

    安王哪能等到以后,他对世子说:“为父明日就出京,去江南寻你堂弟,府中就交给你了。”

    此外,他还打算找到季家人。

    一则是感谢季家当年救了季遥并将他抚养长大,二则也是想了解一下季遥小时候的事,还有没有什么遗物。

    梁氏知道的到底不如季家人多。

    唐诗看到安王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千里迢迢去见侄子,追寻弟弟的曾经的生活就感动得泪眼汪汪。

    她果然没看错,投胎到安王府真是烧高香了。

    羡慕安王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

    唐诗有点酸,借着这个酸劲儿,她又吃一碗饭,后果就是她不知不觉吃撑了,下午就绕着院子不停地散步消食。

    大冬天的,院子里风比较大,有点冷。

    春喜给唐诗披上了厚厚的狐裘,仍旧有点不放心:“娘娘,不若去恒春园转转。”

    恒春园是宫里的暖房,听说里面四季如春,哪怕是寒冬腊月照样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是宫里不少娘娘们的最爱。

    不少妃子都以冬日里能得到恒春园的鲜花赏赐为荣。

    但唐诗没兴致,上辈子念大学那会儿,她们宿舍有个舍友家在云南,而且是做花圃生意的,特别爱花,三天两头都有花寄过来,四年下来,她们宿舍的花就没断过。

    恒春园的花是好,但还能好过现代品种繁多的鲜花吗?

    而且没赏赐,她也只能去瞅瞅,又不能抱一盆回来,大老远的就为了跑过去看几眼花,何必呢?

    唐诗宅惯了,承乾宫那边没圣旨,太后不在宫里不用请安,大冬天的她实在不愿意出门,就整日窝在昭华殿里,跟春喜他们打吊牌,讲故事,再抽空看看八卦。

    到了饭点,再来一锅热腾腾的锅子,真是快活似神仙。

    虽然扣了三个月的俸禄,但前段时间唐诗天天在承乾宫蹭饭省了不少伙食,而且狗皇帝还赏赐了好几波,所以她手里比以前还宽裕。

    有钱了就要吃好点嘛,大冬天的没有比羊rou锅子更好的了。

    唐诗这小日子倒是过得美滋滋的,可就苦了淑妃她们几个。

    淑妃以前也是个文静能沉得住气的性子,无奈最近几个月的生活实在是太精彩了一点,天天吃瓜看热闹太有意思了,天衡帝突然不召她们去承乾宫,她都有点不习惯。

    同样不习惯的还有李昭容、安嫔。

    真真是应验了那句话,由奢入俭难。

    要是没前阵子精彩的生活,她们也不会觉得天天窝在宫里绣绣花,打打牌,做些糕点补汤是多么的无聊。

    淑妃第一个按捺不住了。

    但她不愿意一个人出头,索性去找了李昭容,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怨念:“皇上都好久没召咱们去承乾宫了。”

    李昭容瞥了她一眼:“是啊,皇上都整整五天没唤咱们姐妹过去陪他了。”

    她们完全忘了,以前她们一个月都未必能去承乾宫一次。

    “皇上该不会以后都不唤咱们过去了吧?”淑妃有些担忧,“听闻这几日安嫔也在自己宫里。”

    咋回事?皇上连安嫔都不宠了吗?

    李昭容也坐不住了:“不如咱们去找安嫔meimei,让她去陪陪皇上,兴许皇上就想起咱们了。”

    安嫔面对二人的来意,真是有苦难言。

    她也想听八卦啊,但皇帝不叫她们过去有什么办法?最近几日,她派人打听了,周才人也在自己宫里,皇上谁都没召。

    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莫非是在生宿主的气?不应该啊,上次回宫的时候皇上也没表现出多生气。

    面对二人期盼的目光,安嫔终是下了决心:“既然两位jiejie如此看好妾身,那妾身就试试?”

    她绝不会承认她也是在自己宫里闲得发霉了。

    天衡帝正在披折子,听说安嫔求见,轻轻挑眉:“她来做什么?”

    “只说是有要事想见皇上。”广全轻声说道。

    天衡帝快速批阅了手里的折子,重新拿起一本:“让她进来吧。”

    安嫔进了御书房,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主动说明来意:“臣妾好些日子没看到皇上了,甚是想念,皇上近日可……”

    天衡帝停下批奏折的动作,抬起头,用探究的眼神看着安嫔:“有话直说。”

    安嫔知道皇上没耐心听她废话了,她闭上眼睛鼓足了勇气道:“皇上,姐妹们都好些日子没看到了皇上了,明日就让臣妾来陪皇上吧。”

    天衡帝从鼻孔里冷笑了一声:“谁的意思?淑妃,李昭容?”

    安嫔知道瞒不过,如实交代:“淑妃jiejie和李昭容都想皇上了。”

    天衡帝已经明白了她们的目的。

    这几日之所以没召她们来承乾宫,一是因为太忙,东越国探子意图在京城引发大规模的鼠疫涉及太广,事情繁多,他每天都只睡两个时辰,二来也是因为这事牵连甚广,这几个妃子虽说都很识趣,但天衡帝还是不愿她们知道太多。

    不过此事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他也有些想念宿主的聒噪。

    这几日每天上朝、接见大臣、批阅奏折,少了那道声音,还真有点不习惯。

    “知道了,无事就退下吧。”天衡帝重新拿起了奏折。

    安嫔忐忑地退出了承乾宫,摸不清楚皇帝的态度,“知道了”是几个意思?行不行,给个准话啊。

    第二天她就知道了,因为一大早就有人来请她去承乾宫。

    安嫔乐坏了,连忙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直奔承乾宫。

    好巧不巧跟唐诗前后到。

    跟她的精神奕奕不同,唐诗一直在打哈欠。没办法,昨晚跟春喜她们打牌打得太晚了,本以为今早可以继续补眠睡到中午的,哪晓得狗皇帝突然又把她们叫了过来。

    打工人真是苦逼,老板一叫哪怕是半夜都得起来去公司加班。

    好在精致的点心化解了唐诗心里的怨念。

    要说这几天有什么不大习惯,那肯定是点心和饭菜没那么丰富多样了。

    唐诗怀念地捻了一块藕粉桂花糖糕,好吃,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她躲在后面,悄悄摸摸吃了半碟才意犹未尽地收了手,端起茶杯喝了起来。殊不知淑妃几个心里早等得急死了。

    咋回事?今天宿主怎么不吭声了?

    她们还想知道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呢?

    安嫔知道,她们又要看她了,赶紧低下头。

    吃饱喝足,困劲儿过去,唐诗终于有心情吃瓜看热闹了。

    【瓜瓜,最近这两天有什么新鲜事啊?】

    刚问完便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吵闹声,大家连忙往外望去。

    只见两名穿着红色官袍的官员气呼呼地进来。

    年纪大一些的那个揪着矮胖一些的骂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走,见皇上去,让皇上评评理。”

    广全闻声,连忙出来劝道:“曹大人,消消气,消消气……”

    曹大人甩开了手,直接往御书房走去,后面的那个官员脸色很是难看,上前拽住了他:“这等小事何必闹到皇上面前?皇上日理万机,咱们就不必拿这点小事去烦皇上了,是我当时太着急,说话不好听,曹大人就别跟我计较了,有事咱们好好商量。”

    但曹大人显然是个较真的性子,撇开他的手:“晚了,我孙子这委屈不能白受。”

    说罢直接踏进了御书房,矮个的没办法,只得跟了进去,就是脸色极为难看。

    唐诗敏锐地嗅到了瓜的味道,连忙问:【瓜瓜,这两个人是谁?】

    瓜瓜:【年纪大的是秘书监曹胜,后面那个是吏部司郎中郭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