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17节
书迷正在阅读:诱神 (仙侠 h)、折蔷薇、我家猫猫有特殊能力、晚来听雨、司南、托起(校园H)、霸总和他的小作精、【女尊】男子高校里的女职工、我不是受虐狂(虐男 BG NP GL 友情向)、八零凝脂美人,嫁个军人带带崽
他醉醺醺地说:“我和你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要在缥缈的银河之间相见啊!” 月亮高悬,影子绰约,仿佛都在回应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从此,中国人月下举杯,都会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明明在写孤独,最后却还是走向李太白式的乐观。那寂寞中不失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所有人。 陶渊明摸着胡子:“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有我的影子,但写 得比我还多。” 陶渊明也写过:“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加上陶渊明自己只有两个人,不像李白写了三个人。 陶渊明感慨道:“他真该被贬官!” 朋友正为李白的遭遇而感到愤愤不平呢,此刻非常不解:"那皇上不识英才,应该是皇上的错啊,怎么是李白的错?” 陶渊明摇摇头:"李白没有错,只是如果没有被赐金放还,这天下可能就少了一个酒中仙了。" 朋友这才恍然:“可是入朝为官,才是正途。” 陶渊明却不这么觉得,他一直在当隐士,不屑为五斗米折腰。 他给自己满上菊花酒:"他写出了这首诗,就再也不会寂寞了。以后每个人独自喝酒的时候,都会想起李白,想和他喝酒。这是当宰相能做到的吗?" 朋友讷讷不言,顿时心生向往。 秦始皇心头扑通扑通,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天幕中。 天幕中的诗人风姿绰约,遗世独立,仿佛下一秒要驾着白鹤,乘风而去。和这人相比,他曾经信任的那些方士都是歪瓜裂枣。 天幕一直说李白是诗仙,秦始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诗词对他治国理政无用,他并不关注诗词的发展,也并不关注李白这位诗中之仙。 可是直到这首词一出,李白那种超脱天际的想象力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秦始皇难免有点被感染到,顺理成章地想。 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才能想象得出这样的诗词? 昔日华胥有感而孕,玄鸟降而生商,神灵降世的情况是存在的。难道李白母亲做的梦是真的?李白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 他若有所思:“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他居然要跟月亮在银河相见。他被称为诗仙,难道真的是仙人下凡?” 李斯含笑说道:"李白出生玄异,得天幕神仙看中,臣觉得他未来必定会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来到洛阳,遇见了一个小年轻,也就是杜甫。他们一见如故,相约接下来继续耍。 745年,四十五岁的李白和杜甫来到齐地,他们两个共同去拜见了李邕。他就是瞎不上李白的那个文豪。 李白*傲天曾经放下豪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如果在小说里,龙傲天可能会恨死反派。 可是李白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这里玩的时候,听说了对方的事迹。这里发生了一起大案,一个女子的丈夫被害了,女子持刀复仇,按罪当斩。李邕上书朝廷,救下了女子。 李白觉得对方非常高义,于是给他们写了首诗:“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夸对方做得好,会在当地留芳很久。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和杜甫离开的两年后,李邕得罪了李林甫。李林甫派爪牙到山东,把他杀了。这个时候李邕已经七十岁了。 李杜二人非常悲愤。李白发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事实证明,李白很狂,但是不傲。他也没那么记仇。】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人对李白的好感顿生,换成是他们,高低也得记仇。结果李白心胸开阔,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 谁不喜欢这种洒脱的人物? 他们不免羡慕起了杜甫等李白的好友,能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真幸运! 天幕下,李邕心情复杂,啥,他未来要被李林甫杀了?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算算时间,再过几年就是他的死期。 他重重地拍着大腿,心中有无数话想说,最后化为了一句:"我没看错那小子!" 至于没看错的是谁,当然是李白了。 他看不上李白,但李白却是个就事论事的人。李白不会因为曾经的过节而恨上自己,反而为自己发声,这是何等的高义? 他就说李白不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果不其然,他没有看错。 家人本来觉得李白可能心思狭隘,以后会报复李邕,现在尴尬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果真是诗仙,无论是文采还是品性,都非凡人所能及也。” —— 【中年的李白漫游到齐州的时候,看到当地有很多游侠。李白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跟游侠混在一起,太熟悉这种风气了。 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侠客行》。】 【很多人都说这里面形容的是李白自己,由此证明李白武力很高。其实大错特错,他说的是赵国的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侠客穿着普通的衣服,腰间的宝刀锐利无比,骑着银鞍白马,像天上的流星一样驰骋。 “霜雪明”“银鞍白马”,都是冷色调,闪着凛冽的寒光。 仿佛一部电影的开头,一下子就将人牢牢地抓住。 这首诗一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涌现万丈豪情,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英俊潇洒的诗! 连汉高祖刘邦都深深的被感染到了。 他情不自禁地放下酒杯,浮想联翩,没人比他更清楚这首诗用的典故了。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信陵君,不惜狂奔千里去投奔对方。 对方窃符救赵, 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拯救天下,简直酷毙了。可惜他到的时候,对方已经死了,他只能辗转投奔了他的门客。 这首诗前面一韵到底,读来觉得酣畅淋漓。他看着这首诗,仿佛回到了那个潇洒的年代,看到了真正的燕赵悲歌人士,看到了一生的偶像信陵君! 他的儿子刘如意长得非常强壮,直接从席间站起身来:“父皇,这首诗写的好呀啊!听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人士,我将来也当游侠。也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年纪还小,说的是童言童语,逗得大家都乐了。 汉高祖刘邦却喃喃低语:“当不了的,已经没有了。” 刘如意歪头说道:“为什么?” 汉高祖刘邦:“你们只看到了游侠的外表,没有看到游侠的气节啊。游侠是不讲究得失的。你能做到□□不留名吗?” 刘如意愣了一下:“这……为何不留名呢?这是做好事啊!” 汉高祖刘邦摇摇头:"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游侠。" 普通人能做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谁能做到深藏身与名呢?只有真正的游侠能做到。 如今大汉天下一统,路边的游侠大多是街头混混,根本算不上游侠。真正的游侠已经消失了。 汉高祖刘邦有感而发:“那李白是真的会写!” 他也会写诗,多读几遍,心里已经有了感觉。李白写的是赵国的侠士,其实写的也是自己的政治理想。 像侠客一样拯救天下,最后深藏身与名,可偏偏大唐没有这样的土壤。 汉高祖刘邦感慨,倘若李白生在大汉,就凭这首称赞他偶像的诗,自己高低也会封他个官当当 秦始皇望着天幕:“……” 在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中,秦国可是大大的反派。秦国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信陵君于是窃符救赵。如果没有对方,秦国的东出之路会加快不少。 而且这种描述让他想起来了一个人———荆轲。 秦始皇陷入沉思,秦朝的名声怎么这么差?怎么全是负面形象? 李白还不知道自己的《秦王扫六合》让秦始皇成了他的粉,《侠客行》让汉高祖刘邦成了他的粉。 他现在正和杜甫高适在梁宋玩, 还没到齐地去写下这首诗。 他兴致勃勃地听着自己的未来。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很多人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元稹吸了口凉气,天幕接下来不会说他那首诗吧? 他自己感觉还行,但距离这首诗可差得远了。人比人,气死人。 第68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 汉高祖刘邦闻言睁大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 他的梦想就是当游侠,李白歌颂游侠的诗让他非常满意,可是这首诗太短了,看得不畅快。虽然不认识元稹,但能被天幕一提的,应该是很不错的诗人。 元稹写的《侠客行》应该也不差吧!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天幕放出来的诗。 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 元稹开篇就否定了李白构造的侠客形象。 怎么能“深藏身与名”?侠客又不是窃贼,必须得扬名立万啊。 汉高祖刘邦:“……” 天幕下的所有人:“……” 汉高祖刘邦抹了把脸:"什么乱七八糟的!侠客从来不图名利,元稹居然抹黑侠客,大胆,真的见过游侠吗?” “把李白的诗给我拿过来,让我洗洗眼睛。” 元稹的诗没有他想要的那种侠气。 汉高祖刘邦也能想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