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在线阅读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78节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78节

    喂完回来的路上,就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雨天人是不用上工的,可猪不能饿着。

    宋满冬回去又躺了会儿,见天色亮起来,便又去猪圈了一趟。

    没瞧见王喜娟,倒是看见几个陌生面孔的老人。

    双方俱是一愣,而后跟宋满冬遥遥相望的老人率先开口,“宋知青是吧?”

    “喜娟托我们给你说一声,今天下雨就不用去割猪草了,喂屋里剩下的草料和谷糠就行。

    中午她来,下午你来。”

    “好,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宋满冬点点头,只是仍有些疑问,“我好像没在大队上见过几位?”

    她在食堂基本上跟大队上的人都照过面,哪怕叫不出名字,也有个印象,更何况是年纪这么大的。

    老人笑道,“我们也是下乡的。”

    宋满冬先是一愣,跟着反应过来,这跟她们是不同的。

    说下放更准确一点儿,再看他们身后的破败院子。

    宋满冬初印象还以为只是个放猪草的地方,没想到竟是他们的住处。

    她点点头,“那我先回去了,晚上再过来喂猪。”

    倒也不必怕他们骗人。

    下放的人处境本就艰难,不会再撒谎骗人自讨苦吃。

    不用忙活割猪草的事,宋满冬又睡了个回笼觉,等大家陆陆续续起来,才跟着起身。

    宋满冬听着大家讨论今早吃点儿什么,外面传来清脆的童音,“分鱼啦!分鱼啦——”

    由远及近,再渐渐远去。

    赵胜男一听就决定先去看看这分鱼是怎么回事。

    宋满冬烧上热水,锁门同他们一块儿去了。

    这会儿下的是毛毛雨。

    宋满冬他们两人挤了一把伞,余下的穿着蓑衣,走到外面才发现不少人都是直接再雨中行走的。

    陆许山当即把蓑衣放到门口,潇洒的朝前走去。

    路上有人正说着,“这雨再下两天才好。”

    赵胜男笑道,“看来大家也都不想上工。”

    宋满冬摇摇头,“下的久地才能浇透,省不少事儿。”

    可不是不愿上工,上工才能分粮吃上饭。

    “原来是这样。”赵胜男笑了下,“是我想的狭隘了。”

    一路跟着人走,到河边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正有人淌水朝河对岸走去。

    这条河不深,最浅的地方刚没过脚踝。

    他们停的这处深一些,已经没过腰身了。

    宋满冬站定,穿河而过的年轻小伙也到了那头,弯腰在河里一阵摸索,拉起了网。

    这头的张兴旺也抬起网,猛的一收,兜住的鱼在网里蹦跶着,一览无余。

    竟有不少一臂长的大鱼。

    张兴旺和同伴把鱼提过来放到岸边湿润的草地上,一人记账,一人分鱼。

    遇到没手掌大的就丢回河里,虾和贝算作添头。

    张兴旺分的很快,轮到他们,笑着问起来,“要大的还是小的?”

    他说着拎起鱼给宋满冬看了看,“小的能拿三条。”

    宋满冬也问身边几个人,“你们喜欢吃鱼头么?”

    除了陆许山想试试,其他人都没太大期待。

    宋满冬便要了两条大鱼,一条清蒸,一条红烧,拿回去就给它们做了。

    宋满冬收拾着早午饭,陈家明已经到了黑市。

    他是趁着雨歇连夜赶来的,在熟识的朋友家住下。

    下过雨又放晴,好友已经提着东西摆起摊。

    天还阴着,路也不好走,来黑市的人少了,摆摊的已经开始相互竞争。

    陈家明却不急,有人问便说,但不卖,“时候还不到,现在味道不够好,不能砸了我们的名声。”

    吊足了人的胃口。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9-05 22:59:40~2023-09-07 10:5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珂珂不怕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陈家明)

    ◎卖月饼。◎

    月饼烤好已经是深夜, 刚烤好时皮略硬,放置十数小时待回油之后才会变得柔软。

    宋满冬将月饼拿给陈家明时顺口提了,最好是等中午之后再送过去, 以免心急的顾客吃了觉得口感不对,误以为他们以次充好。

    吃食这方面,陈家明对宋满冬是十分信服的, 自然照听宋满冬的话, 下午再一一将月饼礼盒给预定的顾客。

    可等候这关键一步,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拖到下午去送或许会被误以为是找借口拖延,但也绝不可能现在就给人送过去, 盯着人家过了时间再吃。

    陈家明早上睡醒就在琢磨这事儿。

    想来想去, 还真想出来了点儿东西。

    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这月饼背后的故事给讲出来!

    既能叫预定的顾客理解,又能为他们招揽客户。

    当下,陈家明便一手捧着展示的月饼, 一边不疾不徐的讲着,“我们家这月饼用的都是顶好的材料,这莲蓉的莲子、豆沙的红豆、五仁的核桃、还有这黑芝麻白芝麻,全都是精心挑拣过的, 没有坏的烂的, 也没有石子沙土, 吃起来——”

    他说着忽的一笑, 指了指自己左侧的背篓,“这里头的十几盒全是预定的,味道怎么样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绝不会叫你们失望的。”

    他手里拿着的四方木盒十分精致, 抹了桐油, 颜色通亮, 打开来是十字挡板隔开,每个月饼都由黄色的油纸抱着,上面印着红色的二字,皆是馅儿名。

    瞧着便干干净净,赏心悦目。

    虽说比供销社的月饼贵了三毛,可这也不要票,也不用早早的排队去抢。

    买得起月饼的大都不是缺钱的人,更看重的还是这月饼的品质和模样,当即便有人拨开人群走到了他前面,“给我来三盒。”

    “不急,现在还不到时候。”陈家明又说,“这月饼除了这用料,别处我们也绝不会糊弄大家。”

    “就比如回油,”陈家明讲解了一番,才说起重头,“我们只卖完美的月饼,你拿到手就能立刻吃。”

    “这月饼是昨个晚上点了灯做的,到今天中午才整整十二个小时,还得再等上半个小时。”

    “不就半个小时?”想买月饼的中年人说,“你现在拿给我,等我回家歇会儿就差不多了,我不会提前吃的。”

    陈家明和和气气道,“不是不相信你。”

    “是我更相信我这月饼,我怕它引诱你提前下手。”

    中年人原本想着不成就算了,但陈家明的话却叫他乐了一下,而后好奇起来,“真这么好吃?”

    “真这么好吃你还用在这儿卖关子吊人胃口?直接卖不就行了。”旁边忽的响起一道声音。

    原来是同样卖东西的人见人都被陈家明给引走了,心有不甘。

    陈家明没呛回去,也没说好吃还是不好吃,而是道,“真的假的我说了你们也不会全信,再过半个小时大家就知道了。”

    中年男人抚掌,“既然这样,那我就在这儿等半个小时。”

    “也不必在这儿等。”陈家明摇摇头,“你可以到处逛逛,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回来。”

    “刚才你是第一位提出要买的,我会给你留三盒,留一个钟。”

    听他这么说,立马有人跟着站了出来,“我也要买,你给我也留两盒。”

    陈家明拒绝了,“我这左边背篓里全是预定的,只右边二十盒今天卖,除去这位伯伯的三盒,和我展示的这一盒,只十六盒能卖了。”

    “人人都预定,我这月饼也没法卖。”

    那人嘟囔着,“你这也太少了。”

    河东大队全大队也只有几户人家会在中秋节奢侈的买上一盒月饼,但公社的人听了十六盒却觉得少。

    六公里的差距原来这么大。

    陈家明心中感慨,面上却认真解释,“做月饼本就是仔细的事儿,快不了,马虎不得。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得对得起这个价格。”

    “这些已经是我们能拿出来的所有了。如果能多做,我们肯定会做,毕竟能卖月饼的也就这几天。”

    他说的诚恳,那人也不好继续纠缠,“那我买个菜再来。”

    人群渐渐散去,只留三两闲人,站在陈家明前面聊着。

    听他们打听起来谁做的,陈家明便说是姊妹弟兄。

    毕竟宋满冬一个人忙活完这些,着实叫人惊吓。

    又打听起配方,陈家明也笑哈哈的说了东西,“但能做成什么样我可不敢保证,反正我是没成功过。”

    月饼的难可不在用的东西,更多是比例和调配比例的人。